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53 毫秒
1.
教师是课改成功的基石,要说课改难,就难在教师,教师对新课程、新教材的适应性始终是课改遇到的最大难题。随着二期课改的不断推进,学校的教育改革也在不断深入,培育一支高水平的优秀教师团队,给学生提供高质量教育,保证他们的健康成长与全面发展,成为上海各所学校面对的一个共同课题。  相似文献   

2.
要问当前学校课改中教师最不容易把握的是什么,毫无疑问教师们会异口同声地说是教育思想。离开正确的教育思想指导,学校教育教学就象断线的风筝,更谈不上了开展素质教育了。可是现在有了教育思想,教师课改教育教学更难搞了!不是吗?试看当前课改存在的几个误区:  相似文献   

3.
随着课改实验的深入,我校制定了“着力打造学校课改环境,让教师在课改中提高专业素质,学生在课改中快乐成长,学校在课改中焕发生机”的行动纲领。两年来,我校非常重视发挥教学研究的引领作用,解决了广大教师确立新理念和站在理论与实践的结合点上来教学的问题,有效地促进了课改与非课改年级以课改理念为支撑的课堂教学改革,使得教师的综合素质和专业化水平得到提高。  相似文献   

4.
校本培训是以学校为基础,以学校教师为主体,以促进学校发展、教师专业化水平的提高为目的,把教师培训、教育科研融为一体的培训活动。校本培训切合教师的实际,有针对性地解决教师在课改中的困惑和问题,有利于促进教师的专业成长。新课程的实施,教师是关键。受自身素质、教育理念、教学习惯等诸多因素的制约,教师对课改产生了许多困惑和不适应,教师实施新课标的能力成了课改的“瓶颈”问题。  相似文献   

5.
山西阳泉市第十二中学在推进课改中总结出了"观念——明白容易转变难"、"学生——捆绑容易解放难"、"学案——编写容易价值难"、"小组——建立容易建设难"、"评价——考核容易引领难"、"模式——确定容易实施难"等三大类15个难题。提出了上下游学校均未进行课改、课改新理念与应试任务难以协调、现行评价制度难以对课改进行有效评价、课改推进经费严重不足等外部因素对线学校课改的制约问题。  相似文献   

6.
2003年秋季,罗田县课改工作正式拉开帷幕。两年来,广大教师主动迎接挑战,积极投身到课改实验之中,取得了不少的成绩。如何促进课改实验工作进一步持续发展?我们认为,搞好校本研训,提高教师业务素质是关键。总的工作思路是:教育行政推动,学校组织研训,教研跟踪服务,研训重心下移,充分挖掘学校的潜能,充分发挥教师的主体性,充分利用学校的资源和条件,激活校本研训。  相似文献   

7.
课改伊始,许多人提出实施新课程。教师是关键,要求教师必须转变教学行为。在实践中,我们发现由于新旧评价并存,要求与支持的反差,教师在变,环境却没变,使得教师顾虑重重。影响教师行为有三个因素(思想、策略与技术、组织制度),其中很重要的因素是受制于学校管理。学校管理思想、制度不变,何以怪教师不变?因此课改成功的关键是什么,是学校管理的创新。  相似文献   

8.
罗阳佳 《上海教育》2005,(9A):14-15
这些天,卢湾区中山学校的校领导可谓喜忧参半,喜的是并校,忧的也是并校。区内一所薄弱初中——向峰中学并入中山,中山从此成为卢湾区规模最大的初中学校。中山学校是二期课改试点校,课改理念深入人心,教师普遍使用过新教材,而向峰不是试点校,课改对原向峰中学的教师来说相对陌生。  相似文献   

9.
正伴随"课改",诸多先进教育理念逐步深入人心。然而,走进一节节日常课,却常让人有课改无力之感。是的,"课改必须改课",但日常教学中教师个体对"课改"的无视、曲解或"只心动不行动",却使"改课"在一线课堂步履维艰。一、日常课"改课难"的现状基层学校,欲实现全校上下的课堂改观,常常有心无力。教师个体惰性、实施执行繁琐、积年累月坚持、学科年级差异性等等,都成为学校层  相似文献   

10.
随着时代的发展,特别是随着新课程改革不断向纵深推进.社会对教育的要求也越来越高。教育质量要提高,关键在于教师。所以,打造一支过硬的,能适应课改需求的教师队伍,是学校工作永恒的课题。“怎样才能使教师尽快适应课改新形势.并抓住课改这个机遇,使学校快速发展?”是当前我们每所学校面临的且必须解决的问题。就这个问题的解决,我校提出要通过校本教研的实施。促进学校、教师的共同发展。当然,校本教研是与新课程相伴而生的,对绝大多数教师而言它是一个崭新的事物。在理论上缺乏全面而深刻的认  相似文献   

11.
龚鸣  王洁 《上海教育》2006,(10B):34-36
当二期课改在上海全面推开后,所有的学校都面临着一个共同的问题,即教师在常年的工作中形成的思维习惯和行为方式逐渐成为教师的“舒适地带”,它在很大程度上阻碍了二期课改的理念在学校教育中的落实。引导教师走出“舒适地带”,在不断的自我反思中超越自我,是学校管理的重要课题。  相似文献   

12.
作为上海市二期课改高中实验基地学校之一,我们始终把二期课改试验作为学校的重点工作,为使学校真正成为一所一流的完全中学,我们以转变教师的教育观念、改进教师的教学行为、改善学生的学习方式为目标,围绕二期课改实验,几年来在教学管理方面主要做了以下几方面的工作。  相似文献   

13.
专业教师是职业院校实施和推进课程改革的关键因素,只有他们具备了诸如学习能力、分析能力、开发能力、做的能力、教的能力和研的能力,才能保证课改取得预期的成效。但是,在实施课改的过程中,专业教师面临很多困境:缺乏指导、缺乏理论支持、难做、难教、难考等。作为组织课改的基层主体——职业院校,应该建立课改制度,保证课改;建立专门组织,引领课改;建立有效机制,促进课改。  相似文献   

14.
在最近对上海市二期课改实验学校教师的调研中,我们发现教师对二期课改中的评价问题特别关注。教师们认为:评价在课改精神的落实中有很强的导向作用,如何评价将直接关系到教师在课堂教学中的实战。为此我们特别开出了“评价研究”专栏,邀请上海在二期课改学科评价建设上的直接参与者为此栏目撰稿,以帮助教师们在教学上找到方向。  相似文献   

15.
2001年《九年制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颁布后,全国约有38个地区成为国家级课改实验区,相当多的教师成为新课改的先行者,可谓得风气之先。未进入课改的部分学校也在做课改实验的准备工作,部分教师本着自己对课改精神尤其是对新课标精神的理解,已经开始在教学实践中有昕涉足,小试牛刀。正是在这样的背景下,笔者于2003  相似文献   

16.
祁毅 《甘肃教育》2009,(11):11-11
课改工作能否得到落实关键在于学校,课改能否成功,关键是在于教师,教师实施课改的重点在课堂。在课改工作当中,笔者认为加强校本教学研究,抓课堂教学是重中之重,现以笔者所在学校开展的教学研究活动为例,谈几点对校本教研的认识。  相似文献   

17.
三秦传真     
彬县改革教学评估办法有成效,彬县重视为课改教师营造宽松的教学环境,平利县在课改中重视校本教研,平利县教研室实行教研员联片包校办法指导课改,平利县课改学校充分利用现代教学技术服务课改实验。  相似文献   

18.
作为农村学校,老师对于推行课改普遍存在顾虑:一、生源素质参差不齐,若放手让学生去研究、探讨,担心不能完成教学任务;二、学校硬件、软件建设不到位,许多实践操作活动难以开展;三、课改推行的是一种全新的教学模式,部分教师担心全面推行课改会使学生出现“高能低分”现象,难以应对当前的升学检测,失去社会效益。存在这些困难,是否说明农村学校不宜推行课改?其实,课改有利于提  相似文献   

19.
杨荣 《上海教育》2004,(4S):10-11
二期课改实施关键在校长。成败在教师,建设一支与课改要求相配套的管理队伍和优质教师队伍,是实验小学开展工作的重中之重。目前学校已经建立全员业务进修制度,签订了《教师个人发展目标书》,为每位教师个性发展提供必要的条件,实现教师均衡化发展,让每个学生亲近好教师成为可能。  相似文献   

20.
想课改、议课改、抓课改是当今学校和教师面临的一项中心工作。要使课改的意识深入人心,保证课改的措施切实可行,必须寻求课改的有效载体,使课改的理论和要求在教师身上附着,这是课改深入推进的基础条件。惟有教师的理论修养提高了、新课程的意识增强了、教育的观点更新了,学校的课改工作才能有所推进。为使教师走进新课程,接受新课程思想的辐射,形式多样的师训、师培层出不穷。在这众多的办法与途径中,教师运用教育随想和教育随笔的手段进行教育反思的办法值得倡导。随想可以使教师逐步地用心投入,随笔可以使教师逐步地丰厚深沉。千里之行,…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