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采用文献资料调研、录像分析法、数理统计法对2010年男子足球世界杯赛109个运动战进球和2011年女子足球世界杯赛65个运动战进球特征进行分析,对比男子足球和女子足球运动战进球各项指标,探索男子足球和女子足球在比赛异同,为女子足球"男子化"的训练和打法提供建议。主要分析指标包括:进球耗时、有效传球次数、最后一传方式、射门区域、射门技术手段。研究结果表明:1)2010年男子足球世界杯赛场均进球数少于2011年女子足球世界杯赛场均进球数,主要原因有三:男子足球世界杯赛的中各队打法较为功利、非洲队伍表现不佳以及各队对南非环境的不适应。2)女子足球比赛攻守双方进入状态较快,打法更具激情,男子足球比赛则在比赛开始阶段相对较为保守;无论男子足球还是女子足球比赛,运动战都是得分的主要手段。3)女子足球运动员在比赛中较男子足球运动员更多地采用简洁快速的配合来获得得分机会。4)女子足球比赛在最后一传方式上较男子足球更加倾向于一脚传球;女子足球比赛中对于个人能力的依赖程度还是要高于男子足球比赛;女子足球运动员的传接球、控球技术不够娴熟,较易出现失误。5)现代足球比赛"一脚球"成为了得分的主要手段,男子足球和女子足球比赛均体现出了此特点;女子足球运动员在比赛中获得射门机会时相对于男子足球有更多的选择余地;女子足球运动员远射和小角度射门得分的数量要少于男子足球。  相似文献   

2.
我国优秀女子足球运动员比赛负荷特征的研究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采用文献资料研究法和观察统计等方法对1996 年全国女子足球锦标赛决赛和全国奥林匹克青年足球锦标赛决赛进行了调查和统计。笔者着重对女子足球运动员比赛时间负荷特征和体能活动特征进行分析和研究。认为,在持续比赛时间短,强度大的女子足球比赛中,磷酸元供能系统在供能体系中起着重要的作用。另外我国女子足球运动员比赛中快跑和冲刺距离和次数均偏低,因此在体能训练中应加强跑动能力的训练。  相似文献   

3.
中、美高校女子足球队发展的比较研究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运用问卷调查、专家访谈、文献资料调研、数理统计以及比较分析等方法,对中、美高校 女子足球运动队的选材、运动员上大学前文化水平及足球技术水平、参加比赛的情况、教练员情 况以及训练等方面进行对比研究。结果表明,中国高校受选材的形式和录取资格等因素的限制 很难招到高水平的女子足球运动员;中国高校女子足球队伍每年参加的比赛比美国少得多;中 国高校女子足球教练员兼职的较多,教练员的待遇比较差,而美国高校女子足球教练员大多是 专职的,待遇很高;中国高校女子足球缺乏训练安排系统性和针对性,而美国高校女子足球训练 安排非常科学、有针对性。就此提出中国高校女子足球队快速、健康发展的建议。  相似文献   

4.
射门是足球基本功的一项重要技术,也是我国足球落后的突出问题。进球数、射门次数的多少和命中率的高低往往是衡量一个队实力水平的标准。为了迅速提高我国女子足球水平,我们对一九八五年全国高等院校体育系首届女子足球邀请赛十个队,二十七场比赛,五十四队次进行了临场统计。参加的十个队,有的是省市的冠亚军队;有的队的主力队员是省队的队员;有的队多次代表省队参加全国比赛,  相似文献   

5.
我国女子足球运动的开展,只有四、五年的历史,但运动技术水平的提高较快。从几次国际比赛中可以看出,我国女子足球已在向世界靠拢,不少行家也认为:足球这个项目,女子可能比男子率先冲出亚洲。女子足球运动在我国各地中、小学中已陆续开展起来,有些高等学校也在尝试,把它作为女生体育活动的一个新项目,全国已有不少高校建立起女子足球队,有些已把足球列入女生体育课的教材,或者已经开设了女子足球专项课。但  相似文献   

6.
采用问卷调查法、文献资料等方法,西安市女子校园足球运动开展现状调查及主要问题剖析。研究显示校园足球在经济发展较好的区县发展快,女子校园足球比赛形式单一,女生兴趣不浓。建议创设条件开展女子足球夏令营等比赛活动,加强校园足球教学手段和内容创新,为女子足球运动员提供升学和发展的空间。  相似文献   

7.
以往的足球运动只限于男子。近几年来,随着体育运动的发展,女子足球运动也列入了竞技性项目。目前,在世界范围内已有一百多万十九岁以下的女子开展了这项活动,并且进行了不同规模的比赛。但是,目前关于女子足球运动员在训练和比赛时生理学研究的报道尚少。为此,本文研究了女子足球运动员在比赛条件下一些生理变化参数,以便为女子足球运动员的训练提供参考数据。  相似文献   

8.
当前,我国女足的科研工作仍是薄弱环节,训练和比赛的负荷强度研究文献不多。为了迎接今年6月在广州举行的国际足联女子锦标赛,中国女足在广东英德基地进行了冬训。本文利用冬训期间大运动量训练课、练习比赛及1986年全国女子足球锦标赛的心  相似文献   

9.
现代女子足球运动正在我国兴起,并已从萌芽阶段逐步过渡到正规化训练和比赛。我们必须看到,女子足球有自身的发展规律和独特的教学训练方法。当前如何科学地、系统地进行女子足球训练是教学与训练工作者的当务之急。我在近几年女子足球训练中深切感受到,女子足球队员的训练要重视解决以下几个问题。一、处理好基本技术与专项身体训练之间的关系国内外各队无不重视基本技术训练,因为它是完成战术,取得比赛最后胜利的有力武器。但女子基本技术训练如何抓?笔者认为:良好的身体素质是掌握技术的基础。象踢球动作,除五大动作环节外,要求运动员不仅要有强而有力的腿部爆发力量,而且还  相似文献   

10.
通过“5人制’比赛法教学模式在女子足球教学中实验研究表明:在普通高校女子足球选项课中运用“5人制”比赛法教学模式可以极大地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学生掌握足球技术的速度和质量。同时也提高了足球选项课的教学效果。  相似文献   

11.
一提起女子足球,不少人总认为是件新奇的、不可思议的事,甚至有人斥之为异端。事实上,女子足球运动源远流长,即使与男子足球运动相比,也是毫不逊色的。史料证明,早在十六世纪,英国的女子就开始从事足球运动了。那时,女子足球与男子足球基本相同,只是由于缺乏统一的比赛规则,比赛又较为  相似文献   

12.
日本体协认为,女子足球是需要迅速普及的项目之一。举办世界性的比赛对发展女子足球有深远意义。兵库县足协理事长高砂说:“从目前情况来看,举办世界性的比赛有50%的可能性。如果资金问题能够解决,便可与日本女子联盟进行商量。如果能举办的话,日期打算定在今年九月份的第一个星期。”  相似文献   

13.
邹海潮 《体育风尚》2021,(5):126-127
裁判员是足球赛事中必不可少的一部分,每一个关键判罚都会影响比赛走向,江苏省作为全国范围内的体育大省,每年都会举行不同等级的足球裁判员培训。2019年国家一级足球裁判员培训在张家港举办,本人有幸参加。在这次培训中的优点应该继续保持;而对于不足之处,通过文献资料法、专家访谈法、逻辑分析法等,提出合理的解决方法和途径,以期为江苏省足球女子足球裁判员的培养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4.
通过对女子足球运动员体能水平构成因素的分析及比赛中体能表现的研究,探讨符合足球运动规律的女子足球运动员体能训练方法,为女子足球体能训与练监控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15.
通过录像观察统计法,对中国女子足球国家队近几年的32场国际比赛中的传接球失误情况进行了统计分析.结果显示,中国女子足球国家队在比赛中的所有失误有近60%是由于传接失误造成的.而传球失误又占传接球失误的2/3.在不同运动速度、对抗状态下的传接球训练中要真正抓住训练的要点与核心,在细节上严格要求是给中国女子足球国家队今后提高传接球训练质量与效率的有益启示.  相似文献   

16.
一、女子足球运动员柔韧素质训练的重要性 竞技体育比赛中,运动员柔韧素质水平的高低,关键时刻往往能起到决定比赛成绩的作用。那么,对于一名足球运动员而言,特别是女子足球运动员来说,柔韧素质尤为重要。  相似文献   

17.
从女子足球运动员形态学特征、生理学特征、女性三联征、女足比赛的运动学特征和生理学特征五个方面对女子足球运动生物学特征进行研究综述。研究显示:(1)世界精英级女足球员近20年身体形态特征变化不大,总体呈现身材高、体重大、体脂率低的特点;(2)足球作为间歇性运动项目,日益激烈的对抗对女足球员的速度、耐力及下肢爆发力提出了更高要求,对女子足球运动员的训练应重视三联征对其运动表现的影响;(3)女足球员总跑动距离在7.68~10.44 km,高速跑动距离在0.35~2.46 km,冲刺距离在28.8~460 m,高强度跑动能力是衡量球员专项成绩的关键指标;(4)比赛过程中的生理学特征研究较少,有限的结果因球员的竞技水平和位置角色不同而有所差异。未来研究应加强对女子足球的运动生物学特征研究,提高女子足球科学化训练竞赛水平。  相似文献   

18.
目的:采用液相色谱-质谱联用(LC-MS)的代谢组学方法,探究高水平女子足球运动员在一场比赛前后能量代谢调节的变化情况,旨在为女子足球运动员机能评定与训练监控提供理论依据。方法:选取参加2021年大学生女子超冠联赛半决赛的10名运动员作为实验对象,分别采集运动员比赛当天晨尿、赛前30 min和赛后30 min的尿样。所有数据经过转换、峰检测、归一化处理后再进行多元统计分析。结果:高强度间歇性运动前后高水平女子足球运动员尿样代谢物色谱图发生了显著变化。与赛前相比,赛后的乳酸、肌酸、丙酮酸、肌酐、L-缬氨酸、色氨酸、丙氨酸等代谢物显著上调(VIP>1.3且P<0.01),腺嘌呤、β-葡萄糖、酪氨酸、柠檬酸、琥珀酸等代谢物显著下降(VIP>1.4且P<0.01)。结论:1)高水平女子足球运动员在大强度比赛后显著变化的代谢物主要涉及ATP-CP系统、糖酵解系统、有氧氧化系统、神经调节系统以及氨基酸代谢系统;2)代谢组学方法能够为运动员在备战期和赛前的饮食与营养补充以及运动效果的评价提供更全面、更具针对性的数据分析与指导。  相似文献   

19.
对中国女子足球运动员速度耐力活动情况的统计分析中山大学梁龙发广州体育学院刘夫力一、前言在我国举行的首届世界女子足球锦标赛,是一次具有历史意义的大赛,现代的足球比赛是在高速度和争夺激烈的情况下进行的,足球运动员必须具备良好的速度耐力素质,才能在全场比赛...  相似文献   

20.
女子足球运动的开展在我国虽短短几年时间,却显示出了强大的生命力。目前,我国从事女子足球运动的多以15—18岁的青少年为主。比赛强度如何?她们在比赛中究竟能承受多大的身体负荷?能否适应90′ 30′比赛时间?以前我们缺少这方面的有关资料。1983年广州国际女子足球邀请赛期间,我们有机会对其中15场比赛、35人次前卫队员的体力情况进行了初步调研,现将有关情况介绍如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