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1945年7月26日,中美英三国政府联合发出<波茨坦公告>,敦促日本政府立即无条件投降.8月10日,日本政府发出乞降照会,表示接受<波茨坦公告>.这天傍晚,新华社副社长吴文焘照例来到新闻台的窑洞.当时,新闻台总领班李光绳值路透社班,吴文焘还没进窑洞,就听李光绳在高叫:"快看,是啥?"吴文焘忙跑过去看.只见抄报纸上一连串英文"急电"的字样,紧接着又有几个英文单词出现在眼前:"日本投降了!"这时,路透社又播出了一条比较详细的消息:日本天皇已经接受盟国条件,宣布投降.  相似文献   

2.
李恒 《档案时空》2015,(9):23-25
1945年8月10日.中国战时首都重庆. “据美新闻处旧金山十日电:据合众社本晚接获东京广播:日本政府已接受促其无条件投降之波茨坦公告(亦称《波茨坦宣言》——笔者按),唯一要求为保留天皇.”  相似文献   

3.
众所周知,半个世纪之前(即1945年7月26日)由中、美、英三国发布的《波茨坦公告》,作为敦促日本投降的“最后通碟”,起了重要的历史作用。日本因其当局继续采取负隅顽抗的态度,而遭受毁灭性打击。结果是,10天后的8月6日、9日,美国分别在广岛、长崎投下二枚原子弹;8日,苏联对日宣战。一周后的15日,日本无条件投降。 但多年来,有一种颇为流行的观点认为,当时日本政府对《波茨坦公告》作出的回应或表态,其实是“无视”(日语写作“默杀”,含意为“不理会”、“不重视”),而非“拒绝”。如有人这样记述道;“起初,日乍政府对《波茨坦公告》的正式反应是消极的。铃木贯太郎首相对国内作了无视该公告的发言。这条消息  相似文献   

4.
《档案与社会》2005,(5):14-15
1945年7月17日,苏美英三国首脑在柏林近郊波茨坦举行会议,7月26日,发表了对日最后通牒式公告,全称为《中、美、英三国促令日本投降之波茨坦公告》,亦称《波茨坦宣言》。《公告》由美国起草,英国同意。中国没有参加会议,但发表前征得了中国的同意。苏联于同年8月8日加入该公告。《波茨坦公告》是一份反法西斯同盟国敦促日本投降的最后通牒,宣告日本法西斯的末日已经来临。全文如下:  相似文献   

5.
60年前的5月8日.随着第三帝国的覆灭.第二次世界大战欧洲战场反法西斯战争胜利结束。8月14日.在中国抗日军民,苏军和美军的沉重打击下.日本政府最终决定接受波茨坦公告,由日本天皇在8月15日.通过广播向全国宣布无条件投降的《停战诏书》。9月2日.东京湾的美国“密苏里”号军舰上.日本政府代表重光葵、大本营代表梅津美治郎在投降书上签字。盟军代表和中国、苏联、美国、英国、法国、荷兰、澳大利亚、加拿大、新西兰等国代表.在“日本投降书签字仪式”上签字.接受日本投降。9月9日.蒋介石指派何应钦为中国战区代表接受日本投降。冈村宁次在南京代表日本大本营在投降书上签字。  相似文献   

6.
第二次世界大战后期,日本败局已定。1945年7月26日波茨坦公告发表,日本当局一看盟方提出的投降条件比他们原先想象的要宽大得多,很高兴。决定把公告分发各报登载。28日,铃木首相接见新闻界人士说,日方对波茨坦公告采取“默杀”政策。他的原  相似文献   

7.
1945年8月10日后的几天,中国大地沉浸在无比欢乐中。人们含着热泪四处高呼:八年抗战胜利了!可是,在载歌载舞的延安,毛泽东却处于高度紧张中。他是欢乐中带着愤怒,喜悦中怀着忧虑。他和中共中央其他领导人一起,废寝忘食,一面向八路军、新四军发布一道道收复失地的命令;一面撰写一篇篇新闻评论,驳斥蒋介石的无理要求。可以说,他是在继续用他那高超的“枪杆子”和“笔杆子”两手,迎接新的战斗。事情要从8月10日傍晚讲起。这天,是美国在日本广岛投下原子弹的第四天;苏联对日宣战,分四路向我东北地区挺进的第二天。正在密切注视战局发展的新华社副社长吴文焘,又一次走进新华社收报台的窑洞。刚进门,就听到值班主任冲着收报机喊道:“快来看,这是啥?”吴文焘急忙走过去,只见抄报纸带上有一连串由路透社发出的英文“急电”字样。对于这个信号,大家习惯地称之为“十万火急”。报务员虽不懂英文,但一见到它就知道下面有重要消息。随  相似文献   

8.
《中国新闻周刊》2005,(30):35-37
1945年中、美、英三国首脑举行波茨坦会谈.7月26日发表《波茨坦公告》,促令日本投降。  相似文献   

9.
莲君 《山西档案》2001,(6):38-39
一 2000年8月29日,日本三大报纸之一《读卖新闻》刊登了一条消息,1945年日本投降后残留在山西的日军士兵,在经过了半个多世纪以后,生存者要打起一场民告官的官司.他们要求日本政府给以优抚待遇.据悉,日本政府宁愿支付相当数量的慰问金,却不愿给以优抚待遇.很明显,在日皇宣布接受波茨坦公告以后,日本派来中国山西的“皇军”,依然身着戎装,受执武器,屠杀中国人民,可以说是冒天下之大不韪,是摆不在光天化日之下的.对此,日本国会、政府,多方求证,想说明这些人是“开了小差”,而“残留”日军却振振有辞,论证他们残留是遵奉长官命令,为皇国效忠,理应受到“皇军”应享的优抚待遇.……  相似文献   

10.
据报载,第二次世界大战后期,日本败局已定。1945年7月26日,《波茨坦公告》发表,日本当局一看,觉得盟方所提投降条件远比他们想象的要宽大得多,十分高兴,决定将这一公告分发各报刊登载。28日,首相铃木接见新闻界人士,宣称日本对此公告采取“默杀”政策。  相似文献   

11.
士振 《档案天地》2005,(3):30-33
1945年以来,日本侵略在中、美、苏、英等盟国军队的沉重打击下,损兵折将,一败涂地。为了敦促日本法西斯早日投降,中美英三国发布了波茨坦公告,对日本发出了要求无条件投降的最后通牒。7月26日上午7时,日本当局外务省立即召开会议进行研究,寻找对策。外相东多认为:完全不接受波茨坦公告是极大的失策,但全盘接受也太苛刻。他主张等苏联表态后,再用两方面都能接受的条件进行变通表态。当时,  相似文献   

12.
一日本1945年8月15日宣布无条件投降,日本政府被迫执行《开罗宣言》及《波茨坦公告》的规定,无可奈何地决定向中国政府正式移交台湾、澎湖列岛主权。8月26日中国战区受降主官、陆军总司令何应钦宣布,台湾、澎湖列岛为中国战区第十六受降区(以下简称"台湾受降区"),受降地点设在台湾的台北。值得研究的是,与中国战区其它15个受降区的军事接收  相似文献   

13.
1915年1月,日本政府向中国政府提出灭亡中国、变中国为其独占殖民地的《二十一条》,遭到全国人民的反对。5月7日,日本政府向中国政府发出最后通牒,限48小时完全应允,否则“将执认为必要之手段”。与此同时,日本政府颁布关东戒严令,命令驻山东和奉天日军备战;日商纷纷回国,日舰队游弋于渤海,大有战争一触即发之势。  相似文献   

14.
一九四四年底湘桂大撤退后不久,在昆明组成中国战区陆军总部。同时,侵华日军从湘桂赣三省收缩兵力,向江浙闽等省的东南海岸撤退。一九四五年七月二十六日盟国发表《波茨坦公告》,人们预想着总反攻的到来,议论在东南地区配合美军登陆作战的可能性。“陪都”重庆到处有些乱哄哄的气氛。  相似文献   

15.
日沉太平洋     
华夫 《中国档案》2005,(8):22-25
《波茨坦公告》与日本投降德国投降后,反法西斯战线加强了对日本的打击。1945年7月,中、美、英三国向全世界播放了《中美英三国促令日本投降之波茨坦公告》,要求日本立即无条件地投降,否则,日本将面临迅速而完全的毁灭。由于日本拒绝了盟军的要求,1945年8月6日和9日,美国向日本的广岛和长崎投下原子弹,这两座城市顷刻间化为废墟。8月8日,苏联对日宣战,三路苏军进入中国东北,对关东军进行毁灭性的打击。8月10日,裕仁天皇御前会议决定,在不改变天皇体制的前提下,接受《波茨坦公告》。8月14日上午,日本最高首脑在御前会议上,讨论了无条件投降的…  相似文献   

16.
17级超强台风“桑美”登陆浙南前后,浙江电台新闻台推出了12小时不间断特别直播节目“直击‘桑美超强台风’”。这是浙江电台新闻台成立以来台风报道的第一次直播,也是新闻台首次超长时间的直播,直播节目启动后,受到多方好评。  相似文献   

17.
“一晃都这么多年过去了!”吴文焘同志得知我们前去拜访的意图,不禁感叹道。 整整半个世纪以前——即1944年9月1日,新华通讯社在延安正式开播英文电讯,这标志着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对外新闻广播事业的发端。当时作为新华社副社长和刚刚组建的英文广播部的主任,吴文焘直接参与并领导了对外广播初创时期的工作,是这段历安唯一仍然健在的见证人。最近,我们怀着崇敬的心情访问了81岁的吴文焘同志,同他一起重温了党的对外宣传事业的历史和传统。  相似文献   

18.
1945年中、美、英三国首脑举行波茨坦会谈,7月26日发表《波茨坦公告》,促令日本投降。1945年8月9日,毛泽东发表《对日寇的最后一战》的文章。8月10日,日政府宣布准备接受《波茨坦公告》。8月15日,日本无条件投降。1949年1月26日,南京国民政府国防部审判战犯军事法庭宣判日本侵华军总司令冈村宁次"无罪",并于31日将冈村宁次等260名日本战犯送回日本。1950年5月25日,高良富、宫腰喜助、帆足计等抵达北京,这是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第一批访问中国的日本国会议员。1954年8月19日,中国政府宣布,特赦417名日本战犯,到1956  相似文献   

19.
胡蓉  钱葳 《视听纵横》2006,(6):78-79
2006年8月10日,浙江电台新闻台进行了历史上首次连续直播“直击桑美台风特别报道”,时间长达12小时。直播播出后,省领导和有关部门相当重视,听众反响热烈,短信、电话不断,取得了意料之外的效果。这次直播开了新闻台大规模直播的先河,做了非常有益的尝试。  相似文献   

20.
商谦 《中国档案》2015,(9):80-81
1945年8月14日,日本天皇颁布停战诏书,接受《波茨坦公告》。8月15日,消息传到延安,整个延安城沸腾了。“日本投降了!”“我们胜利了!”的口号声、欢呼声,夹杂着锣鼓声、鞭炮声响成一片,震撼山谷,人们沉浸在胜利的喜悦与欢呼之中。当晚,延安举行了盛大的火炬庆祝游行。9月2日,日本向盟军投降签字仪式在停泊于日本东京湾的美国军舰“密苏里”号上举行。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