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高中概率统计教学中关于随机性数学思维的培养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培养学生随机性数学思维与加强应用实践是保证概率统计教学效果的“核”。培养随机性数学思维的方法包括:讲清“随机”的内涵,让学生真正体会到学习概率统计必须转变固有思维方式,激发自觉培养随机性数学思维意识;剖析典型题目,展示推理过程,让学生明白随机性教学思维下的推理是合情推理和逻辑推理的综合;突出随机性本质,归并典型模型,提高运用随机性数学思维的能力;注重概率与统计联系,培养学生灵活运用随机性数学思维的能力;密切联系知识发生过程,师生互动,大面积、高效率地激活学生的随机性数学思维;营造应用实践空间,使学生在解决实际问题中领悟与发展随机性数学思维。  相似文献   

2.
“统计与概率”是小学课程标准新增加的内容,学习统计与概率的核心目标是发展学生的“统计观念”“随机观念”。统计与概率是一个需要经历的过程,只有经历了统计的全过程,才能真正体会到统计的意义和价值,感受统计与生活的密切联系。学生在学习统计与概率的过程中,熟悉了它的基  相似文献   

3.
数据意识对小学生的数学学习与未来成长影响深远,能提高学生的数学实践意识,促使学生开展自主学习.“统计与概率”已被引入人教版小学数学教材,通过学习数据统计和概率分析的相关知识,学生能体会到数据的意义与随机性.文章以人教版小学数学教材“统计与概率”为例,分析了在小学数学教学中培养学生数据意识的意义,从数据收集、数据分类、数据统计、数据应用四环节入手,阐述小学数学教学中学生数据意识的培养策略,旨在加深学生对数据的意义和随机性的理解,提高学生的数据意识.  相似文献   

4.
课前思考:本节课教学的"统计"是"统计与概率"领域里第一学段的内容,《数学课程标准》对该学段的目标定位是"有所体验,初步感受"。本课教学主要想践行这一理念,尝试运用体验性学习方式,引导学生经历体验知识的形成过程。那么,怎样让学生亲历体验"统计"的过程呢?我进行了认真的备课。一、与学生对话"统计与概率"是《数学课程标准》四大学习内容之一,它通过对数据收集、整理、描述  相似文献   

5.
传统的初中数学(代数和几何)属于“确定性”数学,其学习主要依赖逻辑思维和演绎的方法;而统计与概率属于“不确定性”数学,要寻找随机性中的规律性,其学习主要依靠辨证思维和归纳的方法.因此,对于初中数学“统计与概率”的教学,应当结合学习内容的特殊性和学生的认知思维能力,采取具有针对性的教学方法.  相似文献   

6.
概率是初中新教材增加的内容之一,“运用数据进行推断”已成为现代社会的一种普遍适用的思维方式。,统计与概率的思想方法越来越重要,成为课改实验区中考数学试卷中必考的内容。其命题的总体特征是:紧扣大纲要求,重视基础和全面,注重考察实际问题的解决能力,它替代了传统的应用题,题型灵活多样,难度不大,通过实际问题背景或模拟实验方法的考查,让学生感受、体验概率的意义。下面以课改实验区2005年中考试卷中的概率计算题为例,归纳下面两种情形:  相似文献   

7.
1教材分析 本课选自新课标数学教科书北师大版九年级下册第4章第2节.在学生学过加权平均数和利用加权平均数解决与统计有关的问题之后,本课结合概率与频率的关系,引导学生认识和理解随机变量均值的计算,并将随机变量均值计算运用于“合算”的评判和决策之中.教材注意知识的前后联系,选择了一个学生以前研究过的问题情境,以降低学生解决问题的难度;同时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  相似文献   

8.
1教材分析 1.1教材地位与作用 概率统计是一门研究不确定性事件的统计规律及数据处理和推断的科学.概率统计的应用极其广泛,正如拉普拉斯所说:“生活中最重要的问题,其中绝大多数在实质上是概率的问题.”自20世纪80年代以来,全球范围把统计和概率的初步知识作为数学基本素养的一部分纳入中小学课程.由于概率统计的规律隐藏在大量的数据背后,结论具有随机性,加大了学生直觉思维和逻辑推理的难度,导致学生在学习概率与统计时经常在概念理解和现象分析中产生错误和偏差.因此教师必须通过寻找切合学生实际的教学内容,运用恰当的教学方式培养学生的随机思想和统计观念,促进学生构建完整的数学知识体系和丰富的数学模型意识以及辩证的数学思维方法.  相似文献   

9.
《义务教育数学课程标准(2022年版)》提出以核心素养为导向,其课程目标、课程内容、学业质量标准和课程实施较之前版本也有变化.“统计与概率”在培养学生通过部分推断总体、感悟数据的随机性以及形成数据分析素养方面具有独特的价值.教师可对两版课标中“统计与概率”的课程广度、课程深度和课程难度进行研究,以课程目标导引课程内容重建,以教材编写落实内容变化,在教学理念、教学目标确定、教学方式选择、教学流程建构上不断改进,着力于“三会”素养,引领学生深度学习,实现立德树人根本任务.  相似文献   

10.
面对教学理念的革新、新旧教材的更替,如何较好地对现行义务教育教材中“统计与概率”内容进行复习呢?迫切需要小学数学同行们共同研究与探索。一、复习的指导思想和建议笔者认为,在《数学课程标准》颁布后“,统计与概率”的复习应穿“旧鞋”走“新路”。1.复习内容的选择要注重与现实生活的密切联系,体现时代性。取材于学生既熟悉又喜欢的体育活动项目、完成家庭作业的时间、喜欢看的书等方面的统计材料,既有利于学生进一步感受收集数据、描述数据、分析数据和作出合理推测的过程,又有利于学生进一步认识统计的必要性和意义。统计材料要反…  相似文献   

11.
《数学课程标准》(本专题中简称《课标》)将“统计与概率”作为小学数学的四大知识板块之一,强调培养学生的统计观念,重视让学生理解生活中的不确定现象,感受随机思想。而课改前的教材没有关于不确定现象、等可能性、随机试验、中位数学知识,只有一些统计的初步知识,其重点是绘制和读统计图表,忽略了统计观念的形成和培养。“统计与概率”教学给教师带来许多困惑。对此,本刊编辑部约请部分教材编写人员、资深教研人员、教学新秀从整体上分析“统计与概率”教学的要求和存在的订问题,并提供新学期相关内容的教案,以期对这部分内容的备课有所帮助。[编者按]  相似文献   

12.
高中数学新教材以较多的篇幅充实了概率、统计等内容,体现新课程基本理念中的“学习有用的数学”的思想.通过实际问题,让学生初步理解现实世界中大量事件的随机性,并使他们能运用概率知识进行估算、判断与决策。有关问题常用的解法有:用定义直接求解,代入公式求解,建立函数关系求解。  相似文献   

13.
研究者以统计活动过程为主要依据,对人教版初中数学教材“统计与概率”内容进行了分析,了解了“统计与概率”内容在统计活动过程各环节的编排情况“,统计与概率”内容在统计活动过程上的呈现度和学生参与度的情况,以及教材上“概率”内容的编排情况等.分析发现,统计活动过程各环节的编排较好地贴合了2011年版课标的要求,知识目标明确却有些局限;统计活动过程的教材呈现度和学生参与度一般,轻视数据收集和表示;统计与概率分开编排,以“用频率估计概率”简单融合收尾.因此,教材编写与实施应兼顾完整的统计活动过程各环节,重视统计与概率之间的关系,并培养学生的统计推断能力.  相似文献   

14.
一、教材分析本课选自清华版《小学英语》第二单元第十课。本课展现的是童话世界,即小孩与动物对话,动物自己说话等,学生很感兴趣。本课还将动物和情感联系起来,通过小猪的表情表示“scared”所表达的情感和感受,通过小猪与狼的动作表情充分表达对话含义,使学生易于理解,乐于开  相似文献   

15.
学习古典概率时,学生常常存在等可能偏见.学生学习统计概率时的错误表现在对随机性语言理解方面的错误以及预言和运用概念解决概率问题的错误.主观概率学习的错误表现为代表性启发的错误和可用性启发的错误.克服概率学习错误的教学策略有:让学生亲历具体的随机情境,帮助学生理解各种概率概念;运用各种具体化、可视化的教学策略,使概率的思维具体形象化;激发认知冲突,暴露错误概念,促进概念转变;创设“惑”境,引起认识冲突,形成有效信念.  相似文献   

16.
关于随机性数学意识的培养   总被引:10,自引:0,他引:10  
新课程标准的特点之一是对概率统计的重视。概率统计是一门不确定性数学,与中学数学中长期占统治地位的确定性数学有很大的不同,所以应该从教学方式、思维方式、学习方式3个方面培养学生随机性数学意识。  相似文献   

17.
一、教材分析 《浮与沉》是冀教版小学科学三年级上册四单元第九课,本课在学生已有日常生活经验的基础上,安排了“判断物体的浮沉”、“改变物体在水中的沉浮”、“感受浮力”这三项逐层递进的活动,让学生了解物体在水中的沉浮状态,知道物体在水中的沉浮状态可以改变,并让学生亲自感受浮力。  相似文献   

18.
<正>1内容解析概率与统计是高考的核心考点,题目的设置一般是由一道解答题和两道选填题组成,题目有较强的现实背景,往往具有一定的开放性,考查的内容主要是数据处理和统计决策。本节是高中数学总复习内容,学生经过新课的学习和对概率与统计知识点的复习,具备了基本的统计思想。本课通过一些案例让学生切实体会能利用概率的知识对理想化的统计问题进行估计与决策。  相似文献   

19.
培养学生的概率论思维,即随机性思维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是"概率论与数理统计"教学中的主要任务。培养学生在随机性思维下问题解决能力的方法和步骤包括:由"确定性"向"不确定性"过渡,培养学生随机性思维的意识;展示推理过程,培养随机性思维下的逻辑推理能力;注重概率与统计的联系,培养灵活运用随机性思维的能力;融入数学建模思想,提高随机性思维下解决问题的能力。  相似文献   

20.
教学分析 本教学设计是冀人版《科学》五年级下册《斜坡的科学》一课的第一课时。本课是按照“问题——体验斜面——猜想——模拟实验——对比实验——结论——应用”的思路组织教学的,即引导学生猜想时为他们提供场景,在亲身感受中有根据地猜想,再为学生提供实验材料,让他们在亲自动手中认识斜面的作用:斜面能够省力,而且高度一定,斜面越长越省力。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