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45 毫秒
1.
新学期,学校在宣传栏公布了上一学年校先进个人的照片和事迹介绍,我去看时,遇到了自己班上的学生。他们看见我,问:“老师,我们都找了两遍了,怎么没看到你呀?”。我忘了自己当时是怎样回答的,回去后陷入了思考。是啊,平时多是老师对学生提出这样那样的要求和希望,希望自己的学生成为一名优秀的学生,学生的这句问话使我意识到学生也同样在要求他们的老师是一名优秀的老师,希望他们的老师成为一名高水平的老师。  相似文献   

2.
疫情来了,不管是教师还是学生,都被隔离在家,昔日面对面的教学活动只能变为隔着屏幕的彼此相望。而作为一名初三毕业班化学教师兼班主任的我,也摇身一变,“转岗”成一名“十八线女主播”。身处这一场民族危难之中,我希望自己能像这场战“疫”中的那些逆行者一样,在自己的教育工作岗位上,努力做好自己该做的事;我希望孩子们即便是隔着屏幕,也能够感受到我的爱,努力做一个积极善良的人。  相似文献   

3.
六年制小学语文第九册22课《白杨》,是一篇咏物散文。本文讲一位在新疆工作的父亲,在旅途中向自己的孩子介绍戈壁滩上的白杨,借以表达自己扎根边疆,建设边疆的志向,同时也希望自己的子女也能象白杨那样,在边疆扎根、发芽、成长。本文内容较含蓄,意义深刻,学生不易理解。为教好这篇课文,我采用了“发现法”的教学方法,收到了一定的效果。所谓“发现法”,就是要求学生从教材的平庸之处,去思考发现问题,加深对课文内容的理解。为了让学生从本文的内容中抓住文章的中心,教学前,我讲述了散文的一些特点,重点讲解了散文的“以物喻人”,“托物寄情”、“借物言志”的比附、  相似文献   

4.
杨菊芳 《考试周刊》2011,(57):159-160
作为一名思品课老师,我深知思想品德课是直接地、比较系统地向学生进行德育教育的课程。对帮助学生确立正确的人生观和世界观,培养良好道德品质起导向作用。因此,思想品德课教师要有目的地组织教学,结合学生的客观实际,有针对性地丰富和完善教学内容,我尤其重视在课堂上对学生的道德教育.也希望通过自己的努力让学生在潜移默化中得到启迪。但如果一味说教,则学生不但不喜欢上你的课,而且很难接受你的德育教育,所以我在课上尝试采用一些学生喜欢的方法和途径.让“我的课堂我做主”。  相似文献   

5.
以往,我在课堂上一听到下课铃声,总是马上下课,让学生到教室外尽情玩耍,自己也去办公室喝口茶,休息一会儿。我一直以为学生们对于这课间的十分钟特别宝贝,是不太希望老师“贪污”、侵占的,可有一次却让我改变了看法.其实课间十分钟与学生在一起也是一件特别美妙的事情!  相似文献   

6.
每接到一个新班,作为语文教师的我便让学生写一份自我介绍,从中也可提一些对教师的要求,目的是更快地认识每一个学生,也希望借此了解学生的写作水平。几年来,见到的每份自我介绍大同小异,无非是说说自己以往的学习情况、性格特点,在语文学习方面的困惑等。有的同学会提一些笼统的要求,如:“我阅读能力差,恳请老师帮助。”“我不爱写作文,怎么办?”  相似文献   

7.
林高明 《教师博览》2006,(12):10-11
信赖能创造世界的奇迹,能创造教育教学的奇迹!在暑期教育部新课程国家级远程培训中,湖北一位老师在研修余文森教授讲授的“教学关系”专题后,写了一篇这样的反思:一次抚摸有一句话说得好:“态度决定一切。”“教师以什么样的态度面对学生,决定着学生的成长;以什么样的态度对待工作,决定着工作的成败。”(余文森语)我对这句话丝毫也不怀疑,我也特别注意自己对学生的态度,我希望以自己的赞许与鼓励激发学生,我希望以自己的肢体语言感染学生,可由一次亲切的抚摸而引来的异样眼神引发了我的思索。记得是刚接班不久,我班一位同学在做课堂作业时向…  相似文献   

8.
“学生主体性”这一观念虽然逐步被教师们认识、接受,并用于指导自己的教学,但多数还停留在表层意义上,究其原因是:也想让自己课堂上有耐心地听学生们自由谈论,但怕学生不着边际会影响了自己的教学进度;也想让自己放手,让学生自己说出、写出心中所想,但怕这样的答案不能得到改卷老师的认同,从而影响了自己班级的平均分;也想让自己亲近学生,但怕这样失去了师道尊严,影响了课堂纪律。其实这种想法是多余的,许多的教育实践已证明“学生是主体”的正确性,我在这几年的时问中也积累了一些经验,在此提出以与广大同行交流,如能稍稍解除一些老师的心病就是我最大的安慰。  相似文献   

9.
我行我不素     
一我常常想起一些事情或者想一些事情,前者叫“回忆”,后者叫“思考”。在回忆中思考,在思考中回忆。其实,这不一定使我思想成熟,相反我是个糊涂的人。我没有远大的理想,有一个稍微像样的理想就是能上南大,其余的理想皆平凡渺小得有些可笑:比如我现在就希望我喜欢的咖啡色学生西装裙明天打五折,然后希望自己百分之三的体重消失掉,因为那种式样没有大号。我自认为是个发散性思维很强的孩子,看历史的时候对着某一页书冥想,做数学的时候会想到高斯令人惋惜的成年时代,念英语的时候会遐想英伦风情,上地理课的时候又梦见自己去了加勒比海上的“巨…  相似文献   

10.
进入高三以后,不定时和班上的学生谈心也是我作为班主任的重要工作之一.而在跟学生的交谈中,我发现无论成绩好与差,无论性格开朗还是安静,大部分学生总会遇到一些情绪上的“小麻烦”.佳佳一直是大家眼中公认的尖子生,回忆起自己的高三生活,她直言没有看上去那么轻松:“很多人觉得,成绩排名较为靠前的我一定不会在考试时怯场.事实上每一次考试前我都会失眠,常常做噩梦,梦到自己考试成绩好几门不及格.最紧张的一次,是进入高三以后的模拟考试,当时我很希望第一次考试‘大获全胜’,却因为太看重结果而导致做题马虎,选择题错误率很高,让我对于考试产生了‘恐惧’”.  相似文献   

11.
博客锐评     
《上海教育》2009,(13):3-3
在过去的几周时间里,高考无疑成了社会、学校、老师、学生最关注的事件,我们这些家长也不能幸免。孩子一回家就带着不无凝重的表情对我说:“老师说明年就轮到我们了。”于是,饭桌上一片安静。作为家长,我希望孩子带着更加轻松的心情去迎接未来的挑战,但现实社会的压力又令我无法给自己满意的答案。看《上海教育》6B的社评,看到不同“高考综合征”的表现,我也希望自己在明年不会是其中的一分子,但这又不仅仅是我们家长能够控制的。  相似文献   

12.
一、转化一个后进生比培养一个优等生更具有意义
  在我们的教育教学过程中,总会遇到一些学生:学习成绩不好、操行表现不佳的学生。普遍称为“双差生”、“问题生”、“学困生”、“待优生”和“希望生”等等。有很多老师在处理这些学生问题上,往往不能做到科学分析,对症下药,所以,效果不尽如人意。于是便感到教师的工作很累、很烦、没有意思,教学效果也大打折扣。每当这时,我总是会提醒自己,爱因斯坦,童第周等一些伟人都是从丑小鸭变成白天鹅的,所以一定要慎重对待后进生。那么,怎样积极正确地对待这些学生呢?  相似文献   

13.
在给学生上《戊戌变法》一课时。我讲到了戊戌变法失败后,康有为、粱启超分别在英国人和日本人的保护下逃走了,而慈禧太后想废掉光绪帝,但遭到英、美、日的反对。课后,有一位学生问我:“老师,英国和日本为什么要帮助康有为、粱启超和光绪帝?帝国主义列强不是不希望中国富强吗?”说实话,我不知道原因。当时我一时语塞,为了掩饰自己的无知,我随口说了句:“也许是他们和一些外国人关系密切吧。”  相似文献   

14.
以往,我在课堂上一听到下课铃声,总是马上下课,让学生到教室外尽情玩耍,自己也去办公室喝口茶,休息一会儿.我一直以为学生们对于这课间的十分钟特别宝贝,是不太希望老师“贪污”、侵占的,可有一次却让我改变了看法,其实课间十分钟与学生在一起也是一件特别美妙的事情!  相似文献   

15.
在一次心理咨询培训活动中,一位刚参加学生心理咨询工作的老师向培训老师提了这么一个问题:“在咨询过程中,有时我很想帮助那些学生,可是我不知该怎么帮他们。您能不能在这方面给我们一些建议?”听到这个问题,同样作为学员的我,感慨万千。许多初涉学生心理咨询工作的老师(尤其是从其它岗位转到心理咨询工作上的),往往都带着极大的工作热诚,在内心都希望能迅速帮学生找到解决问题的方法。这种过度的热情会使一些心理咨询工作者对自己的工作产生不切实际的理想与目标,甚至是脱离实际的“幻想”。例如:学生的问题应能迅速地被自己解决;我可以为…  相似文献   

16.
在暑期教育部新课程国家级远程培训中,湖北竹溪谭慧云老师在研修余文森教授讲授的“教学关系”专题后,写了一篇反思,题为《一次抚摸》:“有一句话说得好:态度决定一切。教师以什么样的态度面对学生,决定着学生的成长;以什么样的态度对待工作,决定着工作的成败。”(余文森)我对这句话丝毫也不怀疑,我也特别注意自己对学生的态度,我希望以自己的赞许与鼓励激发学生,我希望以自己的肢体语言感染学生,可由一次亲切的抚摸引来的异样眼神引发了我的思索。记得是刚接班不久,我班一位同学在做课堂作业时向巡视的我举起了手,我快步来到他身边,他小声…  相似文献   

17.
新课程改革强调的是“以学生为本”,尊重学生的主体地位,促进学生各项潜能的发展,即生动活泼的生命发展过程。所以,我们的课堂教学要让学生“动”起来,用人类文化去熏陶学生,调动学生学习语文的兴趣,提高学生的人文素养。作为一名教育新手,我对此作了一些尝试,今形诸文字,以供方家指正。在开学的第一节语文课上,我让学生写下自己对于语文学习的期望以及对学习语文的看法。之后,我认真地进行阅读思考分析并加以分类后,发现了一些学生在观念方面存在问题。有的学生把语文看作一种工具——考取大学的一块敲门砖,希望学到大纲上要求学的一切,包…  相似文献   

18.
奖励和竞争都是一把双刃剑,同时产生副作用对学生的伤害会更大。建议少一些竞争性奖励,多一些“达标式”奖励,也就是少一些极少数优秀同学通过竞争才能获得的奖励,多一些学生只要达到了自己应该达到的标准就可以获得的奖励。下课回到办公室,李大姐正在跟同事抱怨:“我女儿上初中,非要一部5G手机才同意努力学习。小时候只要买个棒棒糖就很开心,后来是各种洋娃娃也能满足,现在胃口越来越大了,我自己这个破手机用了好多年也没舍得换。”  相似文献   

19.
我是一个文学爱好者,希望在学生时代,能够发挥自己的特长和爱好。在我们学校,我是首批参加《希望月报》小记者的,我订阅了全年的《希望月报》。我喜欢欣赏“心路坐标”、“七色华彩”栏目中同龄人的文章。我也曾几度投稿倾诉自己的心声。每当接到一期“月报”,我都急切地查看目录有没有我的文章,但每次都使我失望。许多比我迟的“小记者”的文章都发表了,我这个“老记者”的文章,还是不见踪影。有些同学便劝我:“放弃你的希望吧!”辅导员老师却鼓励我说:“功亏一篑,决不能放弃;坚持到底,就是胜利。”我  相似文献   

20.
我刚接手八(1)班时,学生名字还叫不全,便请课代表按座位抄了一份名单。记得有一位同学叫“王志运”,可我总是叫他“王志远”。我觉得家长希望自己的孩子能“志存高远”、“宁静致远”。我也喜欢“志远”这个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