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历史发展到今天,如同企业领导体制、科技领导体制乃至政治领导体制的变化,高等学校领导体制单单依靠“软专家”也已经不够了,也出现了集体领导的趋势。不论是实行的校长负责制,还是实行的党委领导下的校长负责制,重大决策都是集体讨论决定的。这样,一  相似文献   

2.
党委领导下的校长负责制是集体领导与首长负责相结合的管理体制,其中党委对重大决策负责,书记对决策过程和形式负责,校长对决定的执行和结果负责。要进行正确的制度和程序设计,既保证党委集体领导,又保证校长独立行使职权。  相似文献   

3.
校长负责制是由原来的党支部(总支)集体领导下的领导分工负责制变革而来。它较之原来的领导体制最大的区别是变集体领导为校长个人负责并行使管理权力,副校长和其他党支部委员,实际上成了校长助理。这种制度对于强化学校管理起了一定作用。但是在一些地方,由于学校内外部缺少相关的监督和制约机制,或原有的这种机制被权力侵夺而名存实亡,由于学校内外民主、法制建设滞后,由于校长喜弄权、好霸权,校长的权力很容易成为绝对权力。从学校外部因素上看,厂长(经理)负责制形成的“老板”意识的影响,教育行政领导不适当地强化校长的权力(如有的训诫…  相似文献   

4.
校长负责制是由原来的党支部(总支)集体领导下的领导分工负责制变革而来。它较之原来的领导体制最大的区别是变集体领导为校长个人负责并行使管理权力,副校长和其他党支部委员,实际上成了校长助理。这种制度对于强化学校管理起了一定作用。但是在一些地方,由  相似文献   

5.
《中华人民共和国高等教育法》规定:“国家举办的高等学校实行中国共产党高等学校基层委员会领导下的校长负责制。”党委领导下的校长负责制是中国共产党通过其在高等学校的基层组织对学校的全体人员和全部工作实施思想、政治、组织领导的体制,是在高校领导工作中对校党委和校长所处地位和所负责任的明确规定,是党的集体领导和个人分工负责相结合的制度在高等学校的具体体现。这种体制融会了党委领导制和校长负责制的各自优点,而又避免了各自弱点,是一种比较理想的、但又需要一定水平、经验甚至艺术,才能实行得好的复合  相似文献   

6.
国家举办的高等学校依法实行党委领导下的校长负责制,明晰党委书记和校长的职权是这一制度得到全面落实的基本保障,在简要分析了现状后,从明确党委领导是集体领导而不是书记一人领导;处理好书记与校长的关系;明确书记、校长的职责;完善党委会议事制度;强化监督检查和制订相应实施细则等方面分析高校坚持和完善党委领导下的校长负责制。  相似文献   

7.
周果然(南化公司职工子女总校校长):我们南化公司总校成立以后,于1985年开始,在中、小学进行了校长负责制的试点工作,1987年起,在各中、小学普遍实行了总校校长领导下的校长负责制,校长被推到了学校的“中心地位”。处于这样的地位,校长究竟应该如何开展工作?如何行使好行政指挥权?我们召开这样一个座谈会,请各校校长交流交流,谈谈各自的体会、感受。刘成烈(南化一中副校长,主持工作):总校1985年秋在我校进行校长负责制的试点,1987年正式签订目标责任书。校长负责制确立了校长在学校的中心地位,这对启动学校机制的活力,调动教工积极性,确保全面贯彻教育方针,是有好处的。是否要党、政、工三个方面都完全一致才能决策?我觉得处于中心地位的校长要从“集体领导”的旧观念中转变过来,在心理上要能承受得起“负责”二字。三个方面可  相似文献   

8.
《中华人民共和国高等教育法》第三十九条规定:国家举办的高等学校实行中国共产党高等学校基层委员会领导下的校长负责制;《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要求:公办高等学校要坚持和完善党委领导下的校长负责制。党委领导下的校长负责制,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高等教育体制的重要特征,是坚持社会主义办学方向、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的根本保障,是体现集体领导、民主决策、科学执政的核心制度设计。只有正确认识和理顺这  相似文献   

9.
一、校长负责制的概念界定与过去一样,近十年来学术界在校长负责制的单一性概念与结构性概念之争鸣继续上演,包括对校长负责制内涵与外延也没有达成共识。总的来说,分为以下两种观点。1.校长负责制是单一性概念萧宗六、余白等认为校长是学校行政最高负责人,是学校法人代表,对外代表学校,对内全面负责学校工作,有学校管理自主权。余白更指出校长负责制就是“校长全面负责”,“校长全面负责”是校长负责制的唯一内涵,  相似文献   

10.
校长负责制与集体领导的根本,就是要保证党的方针政策在本单位得到很好的贯彻落实。因此,要使一个学校的工作卓有成效,关键是要正确处理好两者之间的如下几个关系:一、正确处理党政类系。校长负责制决不意味着取消党对学校的领导,或校长在工作中可以不要党的领导了。学校领导体制的改变,是党对学校领导方式的改变,是为了更好地发挥党组织、行政组织和行政负责人在学校管理中的作用,更有利于办好学校。校长在学校工作中要把坚持党的领导放在首位,自觉地贯彻党的路线、方针、政策,特别是有关教育的方针政策,坚持社会主义的办学方向…  相似文献   

11.
实行校长负责制与优化领导班子,既是一个理论问题,也是一个实践问题.能否正确认识和恰当处理好它们之间的关系,对于当前以至今后中小学学校管理有着极其重要的影响.为此,本文想就这个问题,谈些粗浅的看法.实行校长负责制不仅不排斥而且更需要优化领导班子.这首先是现代学校管理的客观要求.现代学校管理是一个多层次、多要素、多序列的复杂综合的过程,控制和驾驭这个过程光有校长这个光杆司令,而没有一个以校长为首的结构合理的领导集体,即优化的领导班子,那是十分困难的.正如英国学者罗杰·福尔克在《漫谈企业管理》一书中所指出的那样:“决定一切的第一把手的概念正在慢慢消失,这是由管理工作的复杂性及其要求知识的广泛性所决定的.”“集体领导的概念在逐步取代以前那种由一个企业领导人独揽大权的做法.”因此,实行校长负责制,仍然离不开优化领导班子,否则必将降低学校管理效能.  相似文献   

12.
我校于1984年开始试行校长负责制。几年的改革实践,使我深深体会到,当好校长,必须切实抓好以下几项重要工作。一、充分发挥“三位一体”的作用校长负责制是由校长负责、党支部保证监督、教代会民主管理“三位一体”所组成的,这三者缺一不可。坚持“三位一体”是中学教育体制改革的基本特征,充分发挥其作用体现了社会主义学校的特点。校长在新领导体制中处于中心地位,起主导作用。校长要责、权、利统一,对外代表学校,对内全面负责,行使全面贯彻教育方针和教育、教学、人事、财务、奖惩等方面工作的决策权和指挥权。  相似文献   

13.
、校长负责制在实行过程中可能出现的几种弊端 校长负责制即“一长制”,它确定了校长是学校最高负责人,是学校法人代表,对外代表学校,对内负责管理领导学校一切行政事务。校长负责制体现了职责权一致的管理原则,权力集中于校长一身,有利于增强责任感,发挥校长的工作积极性;有利于提高办事效率,避免推倭、拉扯而影响学校工作的正常开展。但是,校长负责制在实行过程中也可能出现如下的几种弊端,必须引起足够的重视。 1.不利于充分发挥学校领导班子其他成员的积极性 学校领导班子是学校教职员工的优秀代表,其中不乏颇具教育管理…  相似文献   

14.
一、校长负责制的实施现状实施校长负责制,是为了让校长在学校管理工作中拥有更多的主动权和自主权,充分发挥校长在学校管理工作中的能动作用,最大限度地调动广大教职工的工作  相似文献   

15.
部委     
《教育》2014,(11):14-10
高校全面实行党委领导下校长负责制中共中央办公厅近日印发了《关于坚持和完善普通高等学校党委领导下的校长负责制的实施意见》.通知要求,要坚持党委的领导核心地位,保证校长依法行使职权,建立健全党委统一领导、党政分工合作、协调运行的工作机制;认真贯彻执行民主集中制,坚持集体领导和个人分工负责相结合,集体决定了的事情,领导班子成员要按照分工分头落实;严肃党内组织生活,反对独断专行和软弱涣散两种倾向.上级党委和有关部门要加强检查和指导,及时研究解决高等学校贯彻执行本意见中出现的问题.  相似文献   

16.
中共中央关于教育体制改革的决定中指出:“学校逐步实行校长负责制”。今就高等学校实行校长负责制涉及的一些主要立法问题作一些初步探讨。一、“校长负责制”本身与“校长”的立法问题实行“校长负责制”首先应该在教育法中确认“校长负责制”是我国在学校领导体制方面有法律效力的措施。这样就有了法律的根据。否则,必然会有很多干扰和限制,影响校长负责制的推行。  相似文献   

17.
学校是一个有机的整体,要使这个整体具有较高效应,就必须建立起坚强有力的指挥系统和高效率的办事机构,以加强科学管理。我们的具体做法是: 一、建立行政例会制度近年来,我们在校长负责制的原则指导下,坚持集体领导,建立了由校长主持的教导主任、少先队总铺导员、幼儿园长、各教研组长参加的周例会  相似文献   

18.
落实中小学校党组织领导的校长负责制,是加强党对中小学校的全面领导、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保证社会主义办学方向的根本保障。要紧紧围绕加强党的基层组织建设、贯彻民主集中制、强化党性修养等内容,深刻领会《关于建立中小学校党组织领导的校长负责制的意见(试行)》的精神内涵,不断健全体制机制,切实把握好权力和职责、书记和校长、党建和业务、党组织会议和校长办公会议、民主和集中、集体领导和个人负责等十组关系,进一步加强党性修养和党员队伍建设,增强党组织的政治功能和组织力凝聚力。  相似文献   

19.
浅谈高校党委领导下的校长负责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1999年1月1日颁布实施的《中华人民共和国高等教育法》规定:高等学校实行 党委领导下的校长负责制。这就在法律上确立了高等学校的领导体制。在高校,党 委是政治领导核心,是高校行政工作的指导、支持和监督者,是各种群众组织的领 导者。高校校长是高校的最高行政长官,全面负大本学校的教学、科学研究和其他 行政管理工作。高校党委领导与校长负责之间的关系是相辅相承、辩证统一、不可 分割的。党委领导是集体领导,校长负责要在集体领导监督下负责,二者在工作上 务必加强团结、密切协作。正确理解和坚持这一领导体制是高校保持稳定和发展的 关键。  相似文献   

20.
一、校长负责制与依靠教职工民主办学的关系《中国教育改革与发展纲要》明确规定:“中等及中等以下学校实行校长负责制。”几年来,作为学校内部体制改革的重要内容,校长负责制正在越来越多的学校得到落实。实行校长负责制以后,校长作为学校的法定代表人,其地位和职权都得到了突出和强化。这和过去集体负责制或党支部领导下的校长负责制相比,解决了校长有职无权、责权利不统一的严重弊端,有利于发挥校长的聪明才智和主动性,形成统一协调的领导体系,提高工作效率,办出学校特色。校长负责制绝不等于要校长唱“独角戏”,校长全面负责与党组织保…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