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90 毫秒
1.
一、教学计划与课程设置教学计划是教学管理人员进行教学管理的准则 ,同时也是任课教师进行教学的依据。教学计划包含教学模式规定和课程设置两部分内容 ,其中教学模式包含有培养目标、学时分配、课程结构、学生的毕业要求和教学形式等由学校按国家要求统一规定总体规则 ,而课程设置是各具体教学单位根据学科特点、学科发展及学员已有的专业知识状况对教学模式的填充与完善。因此 ,在教学计划的制定过程中 ,教学单位的主要任务是科学地选定本学科不同层次的专业课程设置。地理系在制定地理科学专业本科函授教学计划中主要思考的问题是深入领…  相似文献   

2.
教学计划是教学管理人员进行教学管理的准则,同时也是任课教师进行教学的依据。教学计划包含教学模式规定和课程设置两部分内容,其中教学模式包含有培养目标、学时分配、课程结构、学生的毕业要求和教学形式等由学校按国家要求统一规定总体规则,而课程设置是各具体教学单位根据学科特点、学科发展及学员已有的专业知识状况对教学模式的填充与完善。因此,在教学计划的制定过程中,教学单位的主要任务是科学地选定本学科不同层次的专业课程设置。  相似文献   

3.
九七级护理班是我校实行四年制中等护理专业教学计划和教学大纲的第一批学员。新的教学计划和大纲,按现代化整体护理需要,加大了人文社会学课程比重,增加了老年护理学、精神护理学,对传统的医学基础课进行了适当调整和压缩。病理学课程由原来的76学时压缩到了现在的57学时。作为研究疾病发生发展规律、阐明疾病本质的医学基础课,如何突出护理专业特征,从而加强学生整体素质教育,改进教学,实现培养目标,成了我们研究的主要课题之一。  相似文献   

4.
基于需求分析的研究视角,通过问卷调查和访谈的方法,对西藏大学英语(师范)专业课程设置开展研究,通过对学生学习需求和用人单位需求的调查,发现现行的课程设置有其不合理的一面,应加强该专业课程设置的针对性,合理调整培养方案及课程体系,使课程设置进一步优化,实现专业培养目标。  相似文献   

5.
根据中央广播电视大学八四级化工类教学计划,化工原理课于1986年9月开始播出。电视课(含讲授课、习题课和演示实验)总学时为100学时,分两个学期讲授。第一学期40学时,第二学期为60学时。化工原理课程所用参考教材是天津大学化工原理教研室编写的《化工原理》,分为上、下两册(天津科学技术出版社出版)。化工原理课程是化轻工类各专业的一门重要技术基础课程,建立在数学、物理、物理化学等课程知识的基础之上,为各专业课程的基础课。学习本课程的目的是使学生掌握  相似文献   

6.
自动控制原理是许多学科必修的基础课,尤其对以自动武器和制导武器为主的武器系统与工程专业是一门必修的技术基础课程。它在学科领域中扮演着重要角色,是完成后续专业课程学习以及从事相关技术工程工作的启蒙课程,一般需要1 2 0~1 40学时方能全面讲授完相应知识。由于兵器工程专业特色,该课程设置为本科80学时、专科60学时。如何使学员在如此短的时间内有效地掌握较多的知识点,行之有效的教员教学方法和学员学习方法的探索是十分必要的。一、激发学员兴趣,变被动为主动自动控制原理是一门理论性强、实际应用广泛的学科,要使学员基本掌握它…  相似文献   

7.
文章以黑龙江省六所高校体育教育本科专业的课程设置作为研究对象,运用文献资料法、专家访谈法、问卷调查法等方法,通过对黑龙江省体育教育专业现行教学计划进行分析,探讨黑龙江省高校体育教育专业课程设置的合理性,旨在为体育教育专业课程改革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8.
开放教育培养的是高等应用型、复合型人才,如何提高在职会计专业学员的专业素养,是会计教育工作者努力的方向。本文从培养学员会计职业判断能力角度入手,分析了现行会计学科体系在培养学员专业能力中存在的问题,并从专业课程体系改革、教学过程改革和考试体系改革等方面,提出了加大基础课和拓展课的比重,适时调整教学计划,注重学生职业道德教育等建议。  相似文献   

9.
现阶段军队院校教学管理实行的是学时制 ,对学员的学习管理统得过多、过死 ,不利于学员增强创新意识、个性发展和综合素质提高。军队院校有必要更新教育观念 ,调整专业设置 ,改革教学计划和教学管理 ,以使学员在学习上有更大的选择性。同时应建立与人才培养要求相适应的课程体系 ,建立与学分制相适应的培养模式和教学管理制度  相似文献   

10.
当前,国内许多高等院校正在相继试行学分制。制定好学分制的教学计划,这是关系到学分制试行工作成败的关键一环。近年来,很多学校都在尽力探索在新形势下制定本科教学计划的基本原则,在一些问题上已形成了较为一致的认识、但是如何在已有的基础上赋予学分制这一新的内涵,使本科教学计划更趋合理和灵活,这将是一个值得探讨的新课题。本文试图结合作者在参加制定本院八五级学分制教学计划工作的体会,就确立理工科培养目标,如何进行课程体系的改造和搞好课程设置、学时分配的几个问题进行初步探讨。  相似文献   

11.
日本的义务教育合小学、初中两部分,小学6年、初中3年,共计9年。现将这9年学习的课程分小学和初中两阶段介绍如下。一小学课程小学的课程有国语、社会、算术、理科、生活、音乐、图画手工、体育、道德、特别活动。小学每节课45分钟。教学计划在1991年作了修改,从1992年实施新的教学计划,课程设置有所变化,对低年级的国语、社会、理科分别作了调整,并新设了生活课。1.国语即我国的语文课。1年级在修订前是272学时,1992年起为306学时;2年级修订前是280学时,修订后是315学时。很明显,修订后的教学计划更注重低年级的国语。学时增加1…  相似文献   

12.
结合兄弟院校关于市场营销专业教学计划的设计情况,以常熟理工学院开设的市场营销专业为例,从课内学分、学时分配、课程设置安排和教学实践环节方面进行比较和分析,探讨适合应用型本科高校市场营销专业教学计划的设计与修订思路,特别是专业方向选修课程模块的设计思路需要进行调整或增设,使其具有开放性、针对性和灵活性.  相似文献   

13.
实验教学是在教员或实验人员的指导下,学员运用实验手段获得感性认识的教育活动。它是以巩固和拓宽书本知识为出发点的一种教学形式。实验教学的主要目的在于对学员进行科学实验的基本训练,以提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提高他们的专业素质,轰炸机射击瞄准系统是我院重点专业课程,课时总数为90学时,其中实验24学时,占总学时的27%。所以实验教学是该课程不可缺少的重要组成部分。但是由于受传统思想的影响,以往的实验教学内容是以验证理论为主,而把培养学员的能力放在次要地位。学员在整个实验过程中,只是按规定的实验步…  相似文献   

14.
专业是社会需求和学校人才培养之间的纽带和结合点。在专业设置上要着重把握两点:一是立足21世纪。做好“三个坚持”,即坚持面向社会、坚持面向市场、坚持面向上海相关行业;二是充分发挥学校优势,努力办出特色。教学计划是人才培养的蓝图,精心设计教学计划、优化课程体系,合理分配课程学时,直接关系到人才培养质量。  相似文献   

15.
多年来体育教育专业课程结构的改革使学科科目逐步增加,术科学时逐步减少,武术这一主干普修课程教学时数也随之减少.作者对体育教育专业武术普修课程设置情况进行了研究,在制订教学计划的基本原理指导下,充分考虑学科的内在逻辑性和社会需求,以体现素质教育、培养学生多种能力为目标,对教学内容、教学时数分配以及考核评价等内容进行了分析,对武术教学提出改革建议,为体育教育专业武术普修课的教学改革提供启示与借鉴.  相似文献   

16.
根据中央广播电视大学八四级理工科教学计划,八四级的《普通物理学》课程的电视播出总课时为140学时,分两学期播完。由八四年下半年开始的第一学期从第十一周开始播出,每周六学时,共播出60学时,内容包括力学、分子物理学和热学以及静电场一章的部分内容。第二学期每周播出4学时,共播出80学时。这次课程内容基本上重播八二级《普通物理学》的录  相似文献   

17.
何红 《地理教育》2003,(5):54-55
自然地理学是高等师范院校地理教育专业的必修基础课,它是由《地质学基础》、《地貌学》、《普通水文学》、《气象与气候学》、《植物地理学》、《土壤地理学》等几门课组成。为了贯彻我校“宽基础、高素质、有特长、适应广”的人才培养模式,就必须对教学内容和课程体系作较大幅度的调整,注重学生创新能力、实践能力和个性的培养,以适应当今基础教育和社会发展对人才提出的新要求。一、自然地理课程教学计划调整的主要内容自然地理学这六门专业基础课在97级以前的教学计划中是分别开设的,每门课的学时至少都在60学时以上,从1997年新生执行的…  相似文献   

18.
一、调整教学计划 ,改革考试内容要保证教学计划得以顺利、有效地贯彻执行 ,这个计划必定是遵循实用性、趣味性、现代性等原则。然而从成人高校非计算机专业计算机教育情况来看 ,课程内容落后于计算机技术发展。究其根源是专业教学计划内容还停留在几年甚至十几年前的状态不变 ,尤其是计算机类课程 ,其内容、重点、形式日新月异 ,及时修订专业计划中计算机类课程十分必要。目前 ,要摒弃落后的教学内容 (如Dos、Wps等 ) ,引入新的知识 ,并力争增加计算机教学课时 ,使学生在校期间尽量做到“上机不断线”。若限于学时问题 ,在学时总数不…  相似文献   

19.
一、我院采矿类专业课程体系现状(一)课程结构我院从1991年开始,逐年对采矿类专业课程体系进行改革,现基本形成了公共基础、技术基础、专业基础、专业和专业选修五类课程及两个实践与专门设计环节,共计2908个学时,具体内容及课时分配如下。1.公共基础课程共1173学时,占总学时的40.3%。包括:人文社科类(品德、法律、社建、哲学、马列原理、邓小平理论课程283学时,体育类课程110学时,外语类课程280学时,数理类课程400学时,经济与管理课程100学时。这些课程大部分在大学一年级和二年级第一学期完成,部分也延续到二年级第二学…  相似文献   

20.
发展性评价:新课程背景下教师评价的新理念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一、我国教师专业化存在的问题 (一)知识结构比例失调 在我国,由于缺乏深入研究,缺乏规范的课程改革实验,现行的教师教育院校的课程设置体系(以四年制本科师范院校为例),还存在一系列值得研究和解决的重要问题。一是,以学科知识为中心。现行高师本科课程的设置片面强调各核心专业学科知识的作用,忽视了社会发展的要求和高师学生发展的需要。二是,课程的比例严重失调。在现行高师本科课程设置的结构中,学科专业基础课与专业课所占总学时的比例高达70%或80%以上;与一般教育学知识、学科教育学知识、情景教学知识相对应的教育专业课程只占总学时的10%左右,甚至有的师范院校只占5%。三是,文化知识、学科知识、教育知识内容部分重叠,课程安排前后颠倒、顾此失彼。四是,教育见习、实习时间短暂,指导不力,流于形式。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