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6 毫秒
1.
在广西的散文创作领域,冯艺是成就突出又颇具个性的一位.冯艺的散文内容丰富,但不管是哪一种内容,我们都可以看到他的散文中有一个沉思者的身影.在某种程度上可以说,冯艺是以沉思的状态写散文的.冯艺的散文有对已逝岁月的沉思,有对生命、对人性、对生态的沉思,也有对历史文化的沉思.沉思是冯艺散文的灵魂,浓郁的沉思色彩使冯艺的散文具有了思想的魅力、精神的力量和文化的气息.  相似文献   

2.
中国散文诗的发展经历了辉煌而又艰辛的历程。一方面,诗人们以独具艺术个性和人格魅力的创作实绩构成了中国散文诗创作的繁盛景观;另一方面,中国散文诗创作存在诸多虚弱和病态的症状。这一喜忧参半的现状,凸显了以系统的散文诗理论来指导创作的必要性。王志清先生的《散文诗美学》正是在这种情况下应运而生的。该书体系严密、思想深刻、语言精美,在散文诗艺术理论方面颇多建树。本文试图从著者对言象意的阐说和对真善美的沉思两个层面揭示此书丰富的理论内涵,并发掘它对当代散文诗创作的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3.
诗歌是极致的语言艺术,诗美的元素首先由语言(汉字)来加以实现。喻子涵的散文诗以意象和语言的奇异、鲜活而独具特色,他独特的语言观,在一个更高的层次上向我们呈现了语言、存在与审美统一起来的动人景象。  相似文献   

4.
罗姣 《文教资料》2009,(9):10-12
汪曾祺是一位语言风格独特的作家,尤其重视语言,在对语言的应用上也有自己独特的见解。《中国文学的语言问题》集中代表了他的语言主张,尤其是主张语言的"内容性",他认为"写小说就是写语言"。这种见解也实践在他的文学创作之中,他的小说清新淡雅,含蓄蕴藉,同时又充满民俗风情,有一种散文诗的美感。本文以《受戒》为例来分析他的小说语言的特点。  相似文献   

5.
“我们”散文诗丛对当代散文诗的发展具有重要的价值,其诗学理念和实践将散文诗的建设推到了更高的层次,在这套丛书中散文诗的意象化特征非常明显,对散文诗审美理想的追求具有建构的功能。而意象是散文诗诗性的最直接体现,其意象原型主要有自然生态、地域家园、现代情绪等三种,这三种意象原型分别代表了不同的意象主题,在不同诗人的具体创作中有不同程度的表现。诗人们运用意象表现其情感体验,充分利用了意象的审美功能,意象组合的审美合力,完成了意象表现的最高境界,即意境的审美交融,对于意象建构下的美学理想的追求具有重要的意义,也是对“我们”散文诗群提倡的“意义化写作”的贯彻。  相似文献   

6.
"千古词帝"李煜,由于经历了从帝皇到囚徒的生活巨变,对人生有了深邃的感悟,在他的词创作中,往往以几个具有绮丽之美的意象,表现出一种柔靡朦胧之美的意境,具有"柔靡绮丽,语短情长"的艺术美,呈现出他对人生的劫难和悲哀的省悟、沉思。  相似文献   

7.
诗歌是极致的语言艺术,诗美的元素首先由语言(汉字)来加以实现。喻子涵的散文诗以意象和语言的奇异、鲜活而独具特色,他独特的语言观,在一个更高的层次上向我们呈现了语言、存在与审美统一起来的动人景象。  相似文献   

8.
一、散文诗语言是诗人情感的物化形式散文诗的语言,除了具有表象功能,还有一个非常重要的表情功能。散文诗的这一属性,要求创作主体把自己发现、认识、整理、组织的内在情感的形式本质,必须呈现为外在的完整的物质形式。这种物质形式就是能对情感进行披露、解释并将其固定、保留下来的语言。在散文诗的创作中,和某种意象溶合在一起的诗人的内在情感是流动的、微妙的、复杂的、模糊的、活生生的,甚至是无法言传的。要想把这种  相似文献   

9.
沉思     
<正>罗丹创作了《思想者》,留给世人一种深沉思考的姿态。这种姿态,是思考的外显,也是生命厚度的传递。在词典中,沉思的义项是:认真、深入地思考,在寂静和孤独中对某个中心意念或意象的深沉思索。它道出有关沉思的两方面要求:内在环境和思考力度。沉思的发生,需要我们保持内心的寂静和个体的  相似文献   

10.
雁翼是一位以讴歌新中国建设而产生影响的诗人,他不仅有丰富的诗歌创作经验,也是一位有独到见解的诗论家。他在诗论中对诗歌美学进行了深入的探索,他不仅指出了诗美的构成元素,而且由诗歌的"美"进一步思索到诗歌的"真"。雁翼是一个敢于思考更敢于实践的诗人,努力地在自己的创作中进行着实验。雁翼对诗美的思考与探索对他的创作走向成熟具有积极的意义,指导他在艺术上、思想上取得了进步和成绩。  相似文献   

11.
徐渭是一位才华横溢的明代作家,诗、、书、画无不精通。其为人却放荡不羁,及其看重个性自我。徐渭在人格上对自我的重视折射在他的诗创作中,则体现为自我表现意识和个性精神的突出。他在诗创作中大力提倡抒写真我,呼唤个性化的诗创作,并通过“以自戕”的方式,体现出独特的创作个性。  相似文献   

12.
方回在《瀛奎律髓》中通过将贾岛与姚合、许浑诗歌的比较,评论贾岛诗歌具有"格高"、"瘦硬枯劲"的特点,并追溯了贾岛诗歌的创作渊源及其影响,认为贾岛诗宗杜甫,对江西诗派的主要诗人产生了一定的影响,因此方回对贾岛诗歌持论甚高。  相似文献   

13.
杨晦是中国现代学术史上著名的学者,他在剧作、翻译、评论、文艺理论和教育方面都做出了较为突出的成就与贡献。但由于种种原因,目前学界有关他的研究还不够全面深入。杨晦出身于农民家庭,其剧作多关注下层人民的贫苦命运。他早期创作的散文化短剧"深沉黯淡",长于点染情感氛围,带有散文诗的气息。其剧中人物之间的外在行为冲突并不突出,作者更善于展现小人物的意志与悲惨命运之间的隐忍与抗争。杨晦创作后期的历史剧一改"隐忍"的创作题旨,以"搏击"的姿态来对抗社会黑暗势力,显示了杨晦剧作心路轨迹的转变。  相似文献   

14.
徐言于是位文坛全才,小说、新诗、散文、戏剧都有很高的成就,小说更是声誉斐然。徐行擅长描写传奇故事,他的小说充满浪漫色彩,情节富有戏剧性。但他的小说并不仅仅在写故事,而是通过故事来写生命的哲理和宇宙的玄奇,传达出徐哥对艺术美和人性之爱的追求。  相似文献   

15.
《文选》"序"类所录的石崇《思归引序》,是单篇诗序。石崇在诗序史上的地位在于,他不仅以《金谷集序》首开雅集序之风,而且在《思归引序》中自述生平遭际、志趣好尚,写景抒情议论,将诗序由简单介绍创作缘起发展成为具有独立价值的文体。同时,诗序生动地从各方面展示出西晋时期耽于享乐的名士形象。  相似文献   

16.
徐志摩散文显示出诗、小说与散文的相渗相融,闪耀着潇洒、自由的个性风采;他既追求情感的互渗性,又重视美学的移情作用,故其散文注重表现情景交融的诗境,心物合一的妙境,主客贯通的化境.他认为宇宙的生命精神蕴藏在生活本体和大自然中,因而,他的散文注重歌颂大自然和生活本体的主体--人的生命精神.徐志摩重视艺术中所迸发的思想火花,宣扬人道主义精神,鼓吹为社会奉献的精神,这种思想是积极的、乐观向上的.  相似文献   

17.
徐志摩作为20世纪中国现代文学史上的一颗闪耀之星,其创作涵盖诗歌、散文、小说、戏曲等诸多领域,并在诗歌创作中取得了骄人的成绩。与学界对徐志摩创作的思想内容、艺术风格、文学史意义等多方面的研究和突破相比,将浙西文化与徐志摩诗歌相结合进行研究的还是少之又少,试图从浙西文化的“女性”特质出发。将地域与文学相结合,重新审视徐志摩的诗歌创作。  相似文献   

18.
徐訏是位文坛全才,小说、新诗、散文、戏剧都有很高的成就,小说更是声誉斐然.徐訏擅长描写传奇故事,他的小说充满浪漫色彩,情节富有戏剧性.但他的小说并不仅仅在写故事,而是通过故事来写生命的哲理和宇宙的玄奇,传达出徐訏对艺术美和人性之爱的追求.  相似文献   

19.
徐成淼散文是他散文创作理念的实践,在中国散文界产生一定的影响。他的散文注重追求文本的艺术性,由于其对散文艺术的追求和内心情感的自然流露,他的很多散文形成一个突出的特色,即“超越时空”。这种“超越时空”的特色,大多不是通过专门的议论或抒情来完成,而是渗透在文本的叙述中,甚至于无法将其从叙述中剥离开来,因此,他的散文具有很强的艺术整体感,是匠心独运的艺术作品。  相似文献   

20.
欧阳修的散传创作很丰富,他的散传根据传主身份的不同而采用不同的记事方法,从而形成了不同的风格。而他最引人注目的风格是"史迁风神",这让他的散传作品具有很高的文学价值。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