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50 毫秒
1.
现代汉语动词带宾语"被"字句可分为两类.文章从动词带保留宾语"被"字句和动词带非保留宾语"被"字句两类不同句式分别探讨,认为这两类句式各有其成因.  相似文献   

2.
现代汉语在表示“给予”、“问告”意义的动词谓语后面常常带着两个宾语,第一个宾语一般是指人,叫间接宾语;第二个宾语有的指物品,有的指事情,叫直接宾语。直接宾语可以用“把”、“将”之类的介词提到动词谓语前面。古汉语在有“给予”、“问告”意义的动词谓语后面同样也可以带两个宾语。如:  相似文献   

3.
动宾格式备受标题青睐指的是很多在通常行文中不能使用或很少使用的动宾格式在标题中却可以使用。陆俭明认为,“语言是发展变化的。现代汉语里宾语有扩大的趋势。有的动词原先不能带宾语,但现在开始出现带宾语的情况。”[1]这趋势在标题中体现得尤为突出。通常语句中一般不能带宾语的不及物动词在标题中可以带宾语,形容词、名词在标题中用作动词也可以带宾语,从中我们可以发现标题对语言结构选择上的一种倾向,即倾向于选择动宾格式。这些特殊的动宾格式包括不及物动词带宾语、名词动用带宾语、形容词动用带宾语、四言格式带宾语等。  相似文献   

4.
双宾语是指在动词谓语句中,一个动词带有两个宾语。离动词近的宾语,一般指人,叫近宾语;离动词远的宾语,一般指物,叫远宾语。也有人把近宾语叫间接宾语,把远宾语叫直接宾语。这种句式古今汉语都有。但是,双宾语句在古代汉语里的应用范围,却比现代汉语广泛得多,翻译成现代汉语的情况也有所不同。下面根据动词词义的不同,分类说明。一、“授予”、“教示”意义动词构成的双宾语古代汉语中动词“赐”、“予”、“遗”、“教”、“语”、“告”、“示”等,造句时一般要带双宾语。例如: ①项王曰:“赐之彘肩”。(《史记·项羽本纪》) ②陈余亦遗章邯书。(同上) 例①“赐之彘肩”双宾句。“之”指樊哙,指人在前,近宾语;“彘肩”指物在后,远宾语。全句可译为:把猪前肘赏给他。例②双宾句可译为:陈余也把信送给章  相似文献   

5.
在古代汉语中使动用法、意动用法、为动用法都是动词的特殊用法,这里我们集中探讨一下动词、名词、形容词、数词的使动用法,经考察,现代汉语动词本身有使动用法的很少,由形容词转化为动词而具有使动用法的也不多。 所谓“使动”在古汉语中,就是这种动词放在宾语前面,含有“使宾语怎样”的意思,因此它的主要特点是动词所表示的那个动作,不是主语施行,而是主语使宾语施行的。 动词使动用法 动词用作使动动词,构成使动句,把这类动词置于宾语前,使宾语所代表的人或事物施行这个动作。 一、不及物动词(自动词)使动句  相似文献   

6.
谓词性主宾语句在甲骨文中已经出现,但当时能够用作主宾语的限于动词,形容词的这一用法出现得相对较晚。先秦时期谓词性主宾语句已基本定型,现代汉语谓词性主宾语句中的判断词“是”、明示动词、形式动词以及大部分终始动词在先秦汉语中都没有出现。据粗略考察,在谓词性主宾语句中,“是”出现于汉末,但唐宋时它才被大量使用,主要的明示动词、形式动词以及终始动词一直到晚清、民国时才大量出现。  相似文献   

7.
古代汉语与现代汉语的句法大致相同,但由于语言的发展和演变,也存在着一些差异,辨识这些差异,掌握文言文中有别于现代汉语的句式,是文言文阅读所必需的能力。这里着重谈谈倒装句,也就是如何注意文言句子的语序变化,掌握宾语前置、定语后置和主谓倒置的规律。一、宾语前置。在古汉语里,宾语的位置一般都在动词(或介词)的后面,但为了强调宾语,在一定的条件下,就把它放在动词(或介词)的前面。哪些“条件”呢?①在疑问句里,作宾语的疑问代词(“安、何、谁”等),一般提到动词或介词前面;②在否定句里,作宾语的代词,一般置于动词前;③为了强调宾语,借助“之”、“是”等的帮助,将宾语提到动词的前面。二、定语后置。定语分为领属性定语和修饰性定语两大类。在文言文中,能后置的定语,大都是修饰性定语。  相似文献   

8.
就汉语本身来说,动宾关系是:宾语是动词所代表的动作行为的目的物,是动词所代表的行为的领有、存在的事物等,这一规律是古今一致的,也体现了现代汉语对古汉语的继承性。这一结构就是“动词+宾语”。但是,在古汉语中,有相当部分的词,它带有宾语,从结构上看,也是“动+宾”之结构,而在理  相似文献   

9.
本文从指称化方面探讨现代汉语评价类动词,从评价类动词做主语、宾语、定语的语法功能进行考察,探索其分布特征,试论其指称化的成因。  相似文献   

10.
文言文中的双宾语,根据其内容和形式的特点,可以分为四类。一、给予式双宾语。即给某人以某物。这是一种标准的双宾语。教材中常见的动词有“予”、“赐”、“遗”、“授”等。同现代汉语一样,近宾语一般指人,远宾语一般指物。翻译时,一般用介词“把”提前远宾语,组把成字结构作状语,再译动词和近宾语。用公式表示即: 动词+近宾语+远宾语=  相似文献   

11.
按其与动词的语义关系的不同,现代汉语宾语可分为受事宾语、对象宾语、结果宾语、工具宾语、材料宾语、方式宾语、处所宾语、时间宾语、目的宾语、原因宾语、表称宾语、主体宾语、存在宾语、致使宾语、数量宾语、予夺宾语、虚指宾语,这是一个穷尽了所有宾语个体的分类.受事、对象、工具、材料、方式、处所、时间、原因、指使和予夺等宾语的所指事物、事态均被预设存在;结果、目的、主体和存在等宾语虽然不含有个体事物存在预设,但含有类事物存在预设;表称宾语或者含有名称存在预设,或者含有名称所指事物存在预设;数量宾语预设数量词语所指的数量存在;虚指宾语不含存在预设.现代汉语的“宾语”其实是一个原型范畴,非原型宾语是原型宾语通过转喻、隐喻不断扩展的结果.现代汉语宾语成分的预设分析,应从语义、语用、句法等多个维度进行,而从句法成分语义关系的维度进行分析是关键.对宾语预设情况进行穷尽式描写,有助于弄清汉语动-宾结构体的生成机制,有助于找到各类动词与句子预设意义之间的内在联系.  相似文献   

12.
现代汉语实词在近十几年里出现了一些新的用法,如副名结构、动宾式动词带宾语、形容词带宾语以及双音节词AABB重叠式。这些新用法不仅丰富了我们的言语交际。而且也给我们的语法研究提出了新的课题。目前,人们已经普遍接受了这些新的用法,对它们的研究也越来越深入了。  相似文献   

13.
古代汉语的否定句中,代词作宾语,一般要放在动词的前面,这种不同于现代汉语的语法现象,会给一个文言文初学者造成一定的困难。这种困难,常常表现在两点:第一,一个否定句有时不止一个动词,那么,哪一个动词的代词宾语可以前置呢?第二,代词宾语置于动词前,它的具体位置在哪里?这两个问题,实质上是宾语前置宾语具体位置的判定问题。我们先来考察古人的语言实践,请看几个例子。①余固笑而不信也(苏轼《石钟山记》) ②永之人未尝游焉,余得之不敢专也(柳宗  相似文献   

14.
依据《现代汉语词典》和《动词用法词典》所提供的语料,以微机为研究手段,采用穷尽式作业,对现代汉语常用谓宾动词进行了定量研究并根据所带宾语给动词进行了系统的分类  相似文献   

15.
现代汉语的动宾短语一般由两个直接成份构成,前者是一个能带宾语的动词或动词性成份,表动作行为,后者是动词支配、关涉的对象,是宾语。如“去北京、洗衣服、是医生、叫祥林嫂、来了一位客人、给他力量”等就是此种结构  相似文献   

16.
“韵律语法学”是现代汉语的一个新分支,早在现代汉语的萌芽期《马氏文通》中,对这种现象就有一些描述,如定中短语间的“之”字出现与否,“以”字构成的介宾短语的位置,介词“于”的宾语在动词后是否重现等等,马建忠的描述体现了韵律语法的萌芽。  相似文献   

17.
论古代汉语双宾式张世禄古代汉语双宾式比比现代汉语复杂,下面分两种情况来谈:一般双宾式和特殊双宾式。1.一般双宾式I.1一般双宾式动词及物动词一般要带宾语。不问的及物动饲能带不同的宾语,这是由动词反映的客观现实决定的。汉语及物动词带宾语的情况,可以分为...  相似文献   

18.
现代汉语宾语问题的相关研究是汉语语法研究的经典课题之一,而宾语语义类别的研究,因涉及动词和宾语的语义关系这一大的理论问题,一直是研究的重点。“方式宾语”是汉语宾语的重要语义角色,本文重点评述了方式宾语的研究内容,指出了目前研究中的不足和今后的研究方向。  相似文献   

19.
先来看两则例句:“铁将军”把门女厕所的思索。(《烟台日报》1993年2月28日)市委全委会出台多项好措施。(《烟台晚报》1992年12月5日)在上面的句子中,“把门女厕所”、“出台好措施”的用法是否规范呢?我认为是不规范的。因为在这些句子中,一些不能带宾语的不及物动词如“把门”、“出台”等错带了宾语,犯了动宾搭配不当的错误。现代汉语中的动词分为及物动词和不及物动词两类。大多数动词能够带宾语,如读报、买书、视察  相似文献   

20.
什么叫宾语前置句呢?所谓宾语,就是动词所涉及的对象。在现代文中宾语一般处于谓语之后用来回答是谁或是什么的;而在古代汉语中,却往往出现宾语放置在动词谓语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