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韦斌 《体育科技》2005,26(2):86-88
在分析体育教学中核心指导思想与阶段指导思想关系的基础上,深入剖析了我国学校体育中,分布于学生不同年龄阶段的四种体育教学指导思想:即“娱乐体育”为主的教学指导思想,“主动体育”为主教学指导思想,“自锻能力”为主的教学指导思想和“终身教育”为主的教学指导思想。并就以上各种指导思想与核心指导思想的关系,以及对学生能力的培养、运动负荷安排、教学双方主导主体作用以及安全措施等作详细阐述。  相似文献   

2.
<正>一、指导思想与理论依据本课依据《普通高中体育与健康课程标准(2017年版)》的性质与基本理念,以"立德树人"为根本任务,以"健康第一"为指导思想,针对初一年级学生身心特点,以运动技能形成规律、循序渐进的教学原则以及表现性评价等作为理论依据,使每个学生都获得成功体验,从而培养学生运动能力、健康行为和体育品德等核心素养,促进学生全面发展。  相似文献   

3.
一、教学内容: 1.模仿小动物的动作。2.游戏《猫捉老鼠》。 二、教学目标: 1.技能目标:学生能生动的模仿小动物的动作,提高奔跑、躲闪能力。 2.情感目标:体验运动乐趣,满足表现欲望。 3.发展目标:树立"健康第一"的指导思想,注重个性的发展,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协作精神。 三、教学过程:  相似文献   

4.
徐涌 《中华武术》2013,(8):12-14
一、指导思想本设计以"新课标"为指导思想,充分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以学生发展为重心,把学生主动学习发展放在主体地位,让学生的身心得到健康的发展。教学中采用多种游戏练习形式,结合实际教学情境和激励手段,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让学生在玩中学,启发学生思考问题、掌握方法和技能。为学生创造合作学习的氛围,充分发挥学生学习的主  相似文献   

5.
一、指导思想本课以《体育(与健康)课程标准》为依据,以"健康第一"的课程理念为指导思想,根据小学四年级学生的认知、生理、心理等特点,以游戏教学贯穿课的始终,以学生的兴趣和发展为中心,重视学生的主体地位,挖掘"长竿"的健身功能来丰富体育课程内容资源。通过教师引导、学生自主学练、体验比较、交流展示、师生共同评价的教学过程,使学生在实践的体验中学会并掌握一些运用"长竿"进行锻炼身体的知识、方  相似文献   

6.
一、指导思想本课以学生发展为本,把"健康第一"理念作为指导思想,教学过程从实际出发,遵从技能形成发展规律,遵循"学生主体,教师主导"的教学理念,使学生在积极思考、认真练习、相互合作的学习氛围中,逐步  相似文献   

7.
一、本课的指导思想 充分体现"健康第一"的指导思想,使学生在循序渐进的学练过程中,逐渐掌握技能,并发展身心.在教学上,力求做到面向全体学生,以学生为主体,充分发挥学生的自主、自练能力,旨在增强学生的体育意识、培养学生的社会适应能力.  相似文献   

8.
<正>一、问题的提出"健康第一"的指导思想和"以学生发展为本"的教育理念,要求我们的体育教学必须面向全体学生,但这并不意味着"齐步走"和"削尖拉平"。由于主观、客观、先天、后天等因素的影响,学生在个性、兴趣、爱好、能  相似文献   

9.
一.指导思想 1.本课遵循"健康第一""以人为本"的指导思想,充分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 2.以学生为主体、教材为纽带,积极搭建学生自主学习,互帮互学和不断进取的活动平台,挖掘学生潜能,展示学生的运动能力和表现力,以达到更好的教学效果.  相似文献   

10.
全面贯彻"健康第一"的指导思想,以学生为主体,尊重学生的个别差异,运用多元教学法,营造快乐的学习情境,激发学生内在的潜能。引导学生主动学习,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养成终身运动习惯为目的。  相似文献   

11.
<正>不久前,到某中学参加体育观摩课,这节课的内容是学生分组进行体操单双杠、跳马、跳箱等"危险项目"的教学。课堂上每个练习小组组织得井然有序,保护与帮助实施到位,学生练习兴致极高,学生充满欢乐……课后参与观摩的领导及教师各自发表高见,对这位教师的教学水平进行充分肯定:体现了新课标"健康第一"的指导思想,学生参与积极性极高,体现学生相互合作意识,  相似文献   

12.
一、指导思想 本课以《体育与健康》课程标准为依据,按水平5课程目标为教学目标,以"健康第一"为指导思想,教学过程选择以跳绳为主的教材,以"生动、活泼、宽松、愉悦"的教学氛围为主调,在教学过程中,通过教师的启发、引导、调节,以学生为主体,营造宽松有序的学习氛围,充分调动学生的主动性和积极性,培养学生的参与意识和实践能力,启发学生的创新思维,培养体育兴趣,发展个性,增强自信心,发展特长,为学生终身体育奠定基础。  相似文献   

13.
李晨 《体育教学》2008,(6):36-37
一、指导思想与理论依据依据"健康第一"的指导思想,贯彻落实体育课程标准精神,力图运用"合作学习"的教学方式进行转变学生学习方式的实践研究。创设符合低年级学生年龄特点并贴近生活与实际的故事化情境,通过模拟、体验自然的形式,以合作学习进行教学,在合作交流中让学生掌握必要的技能。培养学生热  相似文献   

14.
杨梅 《体育风尚》2020,(1):100-101
"以学生为主体"的教学指导思想对高等院校体育教学产生了一定的影响,学生的个性化发展备受关注,积极开展个性化教学能够为学生全面发展提供必要保障。基于此,文章将高校体育教学作为主要研究内容,重点阐述个性化教学在教学改革中的具体影响,突显个性化教学的主旋律。  相似文献   

15.
项目教学法能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充分发掘学生的创造潜能,提高学生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运用到体育教育中,有其特有的优势,能够最大限度的体现教与学的协调统一,体现"终身体育"和"健康第一"的指导思想。在健身操教学中运用项目教学法更能发挥健身操的健体、健美、健心的育人功能。  相似文献   

16.
一、指导思想 本课努力体现学校省级课题"三环六步自主学习法"的教育理念,以改善学生的学习方式为突破口,探求一种适合学生发展、利于学生综合能力培养和良好心理品质养成的体育教学过程.  相似文献   

17.
一、设计思路坚持"以人为本"的思想,围绕新课程的理念,在整个教学的过程中以"对比愉快教学法"作为指导思想,注重激发学生的主观能动性,培养学生的探究学习能力。  相似文献   

18.
互动教学模式在篮球教学中的尝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罗江 《体育师友》2003,(5):11-11
体育教学是教师、学生共同参与的双边活动。体育教师的主要任务是向学生传授体育的基本知识、技术、技能。而学生的主要任务则是学习和掌握"三基"。从这一指导思想出发,往往将体育教学过程看成是从教师→学生的单向流程,教师处于主体地位,学生则处  相似文献   

19.
王楠 《体育教学》2010,(5):50-51
一、指导思想 本课以"健康第一"为指导思想,以<课程标准>为理论指导依据,尊重高中学生的不同需要,坚持以学生为本,为学生提供一个自主学习和交流的平台,使其将知识学习、实践经验、习惯养成、能力培养结合起来,提高其综合能力.  相似文献   

20.
体育新课标确立了"健康第一"、"使学生掌握基本的运动技能"、"养成坚持锻炼身体的良好习惯"这一指导思想,课堂教学也从传统的重视教师的教,转向了注重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使学生在有趣的气氛中和愉快的体验中获得更多的知识和技能,形成坚持体育锻炼的习惯。但笔者在参与各类教研活动和平时听课中发现,许多教师由于对当前实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