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正>美国人自诩美国民主是世界各国效法的典范:美国主流媒体亦自诩为是在行政、立法、司法三大权力之外的“第四大权力”, 是代表公众监督政府的“看门人”,是制约、抗衡政府的“影子政府”,是超脱任何政党控制的“无冕之王”。表面看来,美国新闻媒体似乎的确具有高度的新闻自由:美国《宪法第一修正案》就明确规定,国会不得通过立法限制新闻自由,在和平时期美国政府也没有实施新闻检查的权力。但在实际运作过程中,政府总是运用多种手段,对新闻自由施加影响和“引导”,用以调节和控制新闻报道的数量、质量和导向,这就使得新闻自由在无形之中受到种种隐性的限制。而当战争爆发时,所谓“新闻自由”则  相似文献   

2.
资本主义有资本主义的新闻自由。社会主义有社会主义的新闻自由。社会主义高级阶段有高级阶段的新闻自由,社会主义初级阶段有初级阶段的新闻自由。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新闻自由和资本主义新闻自由存在着“质”的区别,谁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鼓吹资本主义的新闻自由是犯原则性错误的。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新闻自由和社会主义高级阶段的新闻自由存在着“量”的差别,谁不承认这个差别,“盲目求纯”就会犯“左”的错误。  相似文献   

3.
内部新闻自由的出现与发展是新闻事业发展到一定历史阶段的产物,具体地说,是新闻自由发展到一定阶段的必然产物。就时间观念上来说,新闻自由与内部新闻自由有“先”“后”之分;就新闻媒体从业人员来讲,新闻自由与内部新闻自由又有“外”“内”之分。这里的“先”“后”、“外”“内”只是相对而言的。新闻自由的出现与发展使内部新闻自由有了存在的可能,  相似文献   

4.
关于“新闻自由”的问题,是新闻改革中争论比较多的问题。在去年波及全国的“北京风波”中,它作为一个游行口号打到了社会上去。在阅读了有关“新闻自由”的某些论述之后,也引起了我的思考,本文拟发三点议论,供同行们参考。第一,抽象化与具体化。考察主张所谓“新闻自由”的人,往往把它抽象化,不多具体说出他们究竟想要什么样的“新闻自由”。实际上,新闻自由同其他任何自由一样,从来就是具体的,没有抽象的。  相似文献   

5.
“名不正,则言不顺;言不顺,则事不成。”把孔子这句话引伸开来说,新闻自由也存在着“正名”问题。由于新闻自由的名不正,引出的麻烦确实不小。在蛇年“双乱”期间,有些参加游行、绝食的人高喊“新闻自由”的口号,你问他要什么样的新闻自由,他却张口结舌,顶多说“想登什么就登什么呗!”有些干了几十年编辑、记者的人,也回答不了究竟什么是新闻自由这个问题,在“双乱”中却跟上起哄。这种情况至少反映了两个问题:第一,有些新闻工作者不重视对新闻自由理论的研究,实践上带有盲目性;第二,新闻教育和新闻理论研究落后于实践的需要,对新闻自由理论人云亦云、纯客观介绍的多,结合我国的实际情况深入研究的少,即便是论述社会主义新闻自由的文章,也脱不开西方古典(近代)新闻自由的模子。这集中反映在关于新闻自由定义的表述上。  相似文献   

6.
一些学生在闹事中,提出了“争取新闻自由”的口号。开始,颇觉纳闷:与新闻事业很少接触的青年学生,为什么对“新闻自由”如此热衷?细细思察,此乃事出有因。近年来,新闻界有的人对新闻事业是党和政府的喉舌持有异议;有的热衷于揭露黑暗面;还有的大声疾呼“要争取新闻自由”。可见,那些天真的同学们只是跟着新闻界某些人叫喊而已。近代新闻事业从它诞生之日起,就是社会集团、政党、阶级、政府实现自己政治目标或  相似文献   

7.
理想与现实之间——西方新闻自由评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西方宣扬其“自由、民主、人权”的过程中,新闻自由是常被加以炫耀的。本文打算用一些西方学者和有关人士提供的看法和材料,来分析一下西方新闻自由的理想设计与实际运作,也许能给人们一些新的启发。过去的几个世纪里,在西方思想界无尽无休的争执辩论中,“新闻自山”(或者“出版自由”),是全部自由问题的焦点。资产阶级革命后期,英、法、美等国无不将新闻自由作为确立政治制度的重要基础,在宪法及有关的基本法肇中加以确认。  相似文献   

8.
两年多以前的那场政治风波,新闻界一些人也卷了进去。他们在游行时高喊口号,要:“争取新闻自由”。社会主义中国没有新闻自由吗?不论从理论上还是实际上说,答案都恰好相反:社会主义不仅有新闻自由,而且比起资本主义新闻自由来更广泛、更合理、更先进。同经济制度,政治制度等方面的优越性一样,社会主义新闻自由也是这边独好! 近两年来,在批评资产阶级新闻自由观点的过程中,从正面专门论述社会主义新闻自由的文章很少见到,有些文章也谈到社会主义有新闻自由,作了一些有意义的研究和探索。但是给人一种总的印象是,说到社会主义新闻自由就不是那么理直气壮,似乎社会主义新闻自由不如资本主义的好。实际情况当然不是  相似文献   

9.
新闻自由的争取从最开始的作为与封建国家斗争的工具到如今成为人们所拥有的一项权利,它始终是存在于一种平衡之中。无论是早期新闻自由进入人们的视线,在自由与限制间的平衡,还是现今新闻自由进入“法律视线”,在国家意志与人民意志间的平衡,我们一直追求的是一种平衡,也就是新闻自由与各种因素平衡之后的“度”,这个度是一种绝对化的理论植根于现实社会之后的表现,在这个“度”动态的变化之中,各方都在追求自己的利益最大化,实现着发展。  相似文献   

10.
“新闻自由”概念不科学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新闻自由”概念不科学宋建武“新闻自由”是我国新闻界习用已久的一个概念,与这个概念相关的问题,一直是新闻界的“热门话题”。笔者在学习研究中;曾经感觉到“新闻自由”概念不够准确;难以严格界定,近日读到喻权域同志在一次会议上关于这一问题的观点,更引发了笔...  相似文献   

11.
这些年来,“新闻自由”成了极少数顽固坚持资产阶级自由化立场的人同党和人民进行斗争的一个重要口号。他们同国际敌对势力相呼应,竭力地美化和吹捧西方资产阶级的“新闻自由”,攻击和污蔑我们的社会主义中国没有“新闻自由”,并借新闻改革之机,打着“改革”的旗号,妄图从根本上否定社会主义新闻体制,以实行他们心目中所谓“自由”的西方式的资本主义新闻体制。正如江泽民同志所指出:“国际敌对势力和国内顽固坚持资产阶级自由化立场的人,把‘新闻自由’作为实现‘和平演变’的一个重要手段。在这个问题上,特别是我们的新闻工作者,必须有清醒的认识,必须保持高度警觉,毫不留情地揭穿他们的骗局。”  相似文献   

12.
法国大革命时期的《人权宣言》中就有“新闻自由”的表述,被称为人类历史上第一个明确规定出版自由的正式文件。但是法国新闻自由并没有顺利在国内实施,法国大革命后政权更迭频繁,新闻自由时隐时现,直到1881年《出版自由法》才真正在法律上确定了法国的新闻自由。本文主要回顾法国在这一段近百年的历史长河中追寻新闻自由的历程,并归纳法国特定的历史背景、政治环境下新闻自由的特点。  相似文献   

13.
1986年前后,胡绩伟同志连续发表了《谈谈“新闻自由”的自由》《社会主义新闻法是新闻自由的保护法》《新闻自由与民主制度》等文章(见《新闻自由论集》,文汇出版社1988年出版),阐明了他关于新闻自由的主张。胡绩伟的新闻自由观,虽然不像他那“党报的党性和人民性”理论那么集中、系统,但在新闻界也有相当大的影响。因此,当我们评论胡绩伟的新闻观点  相似文献   

14.
1986年前后,胡绩伟同志连续发表了《谈谈“新闻自由”的自由》《社会主义新闻法是新闻自由的保护法》《新闻自由与民主制度》等文章(见《新闻自由论集》,文汇出版社1988年出版),阐明了他关于新闻自由的主张。胡绩伟的新闻自由观,虽然不像他那“党报的党性和人民性”理论那么集中、系统,但在新闻界也有相当大的影响。因此,当我们评论胡绩伟的新闻观点时,不能不剖析一下他在新闻自由问题上的一些观点,以便正本清源,辨明是非,更好地坚持社会主义的新闻自由观。  相似文献   

15.
新闻自由作为实然权利的泯灭——“情报门”事件管窥(2)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纵观欧洲历史 ,为争取出版自由进行最为持久、最早、最猛烈斗争的是英国。在“情报门”事件中 ,BBC秉承新闻自由精神 ,并运用新闻自由武器批评政府 ,但最后以失败告终。新闻自由作为一种权利 ,分为应然权利、法定权利和实然权利。应然权利的法定化是权利实现的一个最重要的途径 ,权利的法定化并不等于权利的实现 ,即不等于实然权利。而且 ,政府通常的做法是在给予权利的同时 ,又通过制定法律和强调社会责任来限制和剥夺 ,泯灭现实中公民的自由权利  相似文献   

16.
新闻自由的认识逻辑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江泽民主席在庆祝澳门特别行政区成立一周年大会上讲话时说:现代传媒对于人们的影响很大。这就要求传媒不仅要注重新闻自由,而且也要注重社会责任。随后,他又在回答记者的提问时解释说:新闻自由和记者的社会责任是一个问题的两个方面。不能光讲社会责任,不讲新闻自由;也不能光讲新闻自由,不讲社会责任。这两者要结合起来。 “新闻自由”是一个敏感的话题。到底应当怎样看待“新闻自由”问题,怎样处理和把握“新闻自由”与“社会责任”的关系?本刊特请清华大学教授刘建明先生分两次对这个问题作理论上的说明。除本次刊出的这一内容外,还有《新闻自由的七种权利》等。  相似文献   

17.
江泽民总书记1989年在新闻工作研讨班讲话中曾专门讲了一段“新闻自由”问题。我认为江总书记的讲话全面、准确地阐明了马克思主义新闻观,是我们正确认识“新闻自由”问题的思想武器。我觉得在进行什么是“新闻自由”的教育中,要认真学习马克思主义新闻观,从理论和实践的结合上回答以下三个问题。一是“新闻自由”究竟有没有阶级性?马克思主义新闻观告诉我们,在有阶级的社会里,新闻媒体总是为一定的阶级、党派和集团服务的,超阶级的新闻媒体是不存在的。江泽民同志说:“在国际上存在资本主义和社会主义的对立。国内还存在一定范…  相似文献   

18.
西方资本主义国家,历来好标榜“新闻自由”。近年来,在它们西化、分化的香风毒气熏陶下,国内有些人竟也被熏得昏昏然,十分憧憬这种“自由”,有的甚至于鼓吹。然而,哪里有这种没有阶级、没有政治倾向的“新闻自由”呢?!如果不信,就让我们来看看:以美国为首的北约在肆无忌惮轰炸南联盟这个主权国家的过程中,它们的媒体是怎样报道的。只见先是西方主流媒体一边倒的舆论轰炸,继而是北约飞机的巡航导弹轰炸,再接着是西方舆论和导弹的轮番轰炸,编织着一幅舆论和武力的惨无人道的狂轰滥炸图景!这是哪家的王法和“新闻自由”?!东欧…  相似文献   

19.
“内部新闻自由”的基本内容“内部新闻自由”又称为报道权、编辑权,各国的名称不一。它指的是:在私人办的新闻机构中,雇员和老板之间,在政府办的新闻机构中,雇员和政府之间的关系中,总编辑和编辑部应享有高度的自主权。①  相似文献   

20.
《民法典》被称为“社会生活百科全书”,其中人格权独立成编.《民法典》中有关“新闻报道”的规定,明确了新闻报道、舆论监督行为与人格权之间的关系.与“新闻报道”密切相关的新闻自由,是以保护国家和社会公益为目的的宪法权利,具有一定的公权利属性,新闻报道就是实现新闻自由的最重要的权利之一.新闻报道的实施难免会与属于私权的隐私权...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