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75 毫秒
1.
纳撒尼尔·霍桑是美国20世纪重要的浪漫主义小说家。由于霍桑出生于宗教家庭,使他的作品充满了清教色彩。他的代表作《红字》是美国历史上划时代的佳作。这部小说充分体现了作者具有的清教主义思想观和人文主题思想观。  相似文献   

2.
从小说《红字》看霍桑的清教思想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作为美国生活中的一个支配性因素,清教主义对于美国思想及文学都具有极其深远的影响力。可以说,如果对清教思想没有一定的理解,那就不可能真正地理解美国及其文学。霍桑的《红字》是一部反映美国清教思想的代表性作品。通过分析霍桑在《红字》中对人物性格的塑造及命运的安排,可以看出霍桑虽出身并成长于清教思想盛行的环境,但他的思想同清教思想是存在矛盾冲突的,甚至可以说具有反叛清教思想的性质。  相似文献   

3.
《红字》:精英主义的政治乌托邦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霍桑的<红字>一直被评论界视为描写永恒人性的作品.通过对海丝特的判决过程作历史细节的还原,可知<红字>中的清教神权政治与17世纪40年代的美国清教历史存在着很大的差异.通过细致梳理历史事实,找出霍桑对历史的裁剪和虚构,有利于解读霍桑精英主义的政治立场.霍桑<红字>中的政治立场与19世纪中叶美国国内<妥协法案>的争论存在着重要的联系.霍桑的<红字>其实是对<妥协法案>争论的回应.  相似文献   

4.
透过《红字》探究霍桑的清教观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霍桑是美国十九世纪具有代表性的浪漫主义小说家,他的作品多以宗教为创作背景,他在作品中表达了对清教思想的质疑和谴责,传达出了对人性的讴歌,对自由的向往以及对个性解放的追求,但由于受到历史的局限,他仍然无法摆脱根植在他灵魂深处的清教思想的束缚,他对于清教思想的反思和批判建立在对清教的肯定和接受之上。  相似文献   

5.
19世纪20年代以后,哥特小说在美国迅速繁荣、持续发展的最根本的原因就是美国社会和文化中强大的清教主义传统。作家霍桑深受清教主义影响,创作明显继承了哥特传统。在他的笔下,哥特传统被注入到了心理深度。心理描写历来是霍桑塑造人物形象,揭示人物精神世界的重要途径。霍桑的作品“主要不是表现社会的风俗习惯,而是刻画人们的思想冲突和心理活动”^[1]。在其代表作《红字》中,霍桑大量采用了哥特手法,并将心理分析与哥特艺术完美结合起来,深入探讨了“善与恶”的问题。  相似文献   

6.
霍桑是十九世纪美国最为杰出的浪漫主义小说家。霍桑的作品常把道德和历史内容巧妙地融入艺术手法之中。《红字》作为霍桑厚积薄发的作品,自1850年出版以来就备受争议,小说以十分敏感的私通为主题,将其思想隐退,以道德作为小说人物的救赎之路。而霍桑身怀清教主义的基因,同时也是超验主义时代的旁观者。小说是作者双重思想碰撞下产生的经典,通过分析文中所体现的清教主义思想与超验主义思想之间的冲突与融合,从而更好的理解霍桑思想。  相似文献   

7.
纳撒尼尔·霍桑受清教主义影响颇深,而《红字》正是这方面的代表著作,该作品中体现了霍桑复杂的清教主义思想。本论文试图通过对白兰与珍珠的分析,揭示隐藏在行文之间的霍桑对清教主义未来的期望。  相似文献   

8.
霍桑作为美国清教主义的代表作家,他擅长以奇诡神秘的方式书写宗教人物。笔者主要探讨了他的黑色小说,并以《年轻的布朗大爷》为例,考察霍桑在加尔文教和超验主义的矛盾中完成的人物形象塑造,以及他如何将清教的困境与神秘主义的原罪想象、家族记忆以艺术重构的方式表达在作品之中。  相似文献   

9.
霍桑作为美国清教主义的代表作家,他擅长以奇诡神秘的方式书写宗教人物。笔者主要探讨了他的黑色小说,并以《年轻的布朗大爷》为例,考察霍桑在加尔文教和超验主义的矛盾中完成的人物形象塑造,以及他如何将清教的困境与神秘主义的原罪想象、家族记忆以艺术重构的方式表达在作品之中。  相似文献   

10.
19世纪20年代以后,哥特小说在美国迅速繁荣、持续发展的最根本的原因就是美国社会和文化中强大的清教主义传统。作家霍桑深受清教主义影响,创作明显继承了哥特传统。在他的笔下,哥特传统被注入到了心理深度。  相似文献   

11.
霍桑是美国19世纪杰出的浪漫主义小说家。由于霍桑出身于宗教家庭,使得他的作品中也充满了清教色彩。对《红字》从海斯特、丁梅斯代尔、齐灵渥斯、珠儿这四个人物的分析上,揭示霍桑的宗教观。  相似文献   

12.
本文探讨了十九世纪美国浪漫主义作家霍桑的代表作《红字》中关于原罪的主题。受殖民时期北美清教主义的影响,霍桑在作品中阐释了人性的善恶之争以及内心的矛盾。他用清教主义中“原罪论”等观点来解释十七世纪美国社会的黑暗现象,说明一切罪恶的根源来自于人的内心深处,并巧妙地运用象征手法来表达这一主题。  相似文献   

13.
作为深受清教思想影响的美国文学史上最有影响力的浪漫主义小说家,纳撒尼尔.霍桑在其作品中使用了丰富的象征及寓意,着重挖掘人的内心世界,描写人的心理变化以及内心冲突对人所造成的影响,尤其是宗教、道德对人心理上的冲击。他的作品集中体现了他对其内心根深蒂固的清教思想的矛盾态度,本文即试图从《年轻的小伙子布朗》这篇著名短篇小说来分析霍桑的矛盾态度。  相似文献   

14.
李颜伟  梁茜 《海外英语》2012,(7):197-198
霍桑作为美国十九世纪浪漫主义文学代表人物之一,其作品充满了对人性的批判,对灵魂的拷问,对世界的悲观。他对清教主义持批判态度,却又无时无刻不受到身为清教徒的妻子索菲亚的影响。在他的诸多作品中,都似乎流露出了对科学的否定态度,对科学家的不满。这也说明他保留了清教思想。该文通过对其短篇小说《胎记》的解读,结合美国十九世纪科学技术的发展背景,试图解析霍桑对科学发展的真正态度,重新定位他的科学观。  相似文献   

15.
美国十九世纪著名作家纳撒尼尔.霍桑在宗教的氛围中成长,深受清教思想的压抑与束缚,对其发起了猛烈的抨击。在其代表作《红字》中,霍桑通过对几个主人公命运、性格的深刻描写,表现了清教主义传统在人们思想上和生活上的烙印,以及清教对人的精神上的摧残,对人性和人权的压抑。但由于霍桑本人存在着比较浓厚的宗教意识和神秘主义的观念,因此,他对清教的态度又是困惑的。  相似文献   

16.
霍桑生活的时代,正值美国历史上清教主义盛行,因而清教主义思想在<红字>中肯定会有所体现.该文旨在分析清教思想在海丝特和珠儿关系上的体现,提出海丝特正是在对珠儿的抚养过程中,实现了自己从"通奸"向"天使"转变.与此同时,珠儿的象征意义在这-过程中是变化的.  相似文献   

17.
霍桑是美国十九世纪最重要的浪漫主义作家 ,清教主义中的“原罪说”对他产生根深蒂固的影响。文章侧重分析了“原罪说”在他的长篇代表作《红字》及其它几部重要的短篇小说中的表现及其影响。原罪意识是霍桑作品的主旋律。  相似文献   

18.
霍桑的《红字》是一部充满了神秘清教思想的作品。他一方面将清教的道德观念作为认识社会的基准,渗透了清教的"原罪"与"自我救赎"的意识;另一方面他又抨击清教苛刻的教条对人性的摧残和迫害。本文主要通过对三位主人公的分析研究,探讨《红字》中原罪与自我救赎的思想以及霍桑对社会命运的思考。  相似文献   

19.
《红字》是美国整个浪漫主义小说中最有声望的经典作品。该小说在女主人公的性格及故事情节的安排上都体现出作家霍桑的男权视角情结,揭示了霍桑追求人类个性解放的浪漫主义思想与清教道德理念的双重矛盾性。其主要原因是延续了几千年根深蒂固的男权思想、霍桑的生活环境、个人成长历程及当时美国的民主运动的背景影响所致。  相似文献   

20.
19世纪美国伟大的浪漫主义作家霍桑深受其清教徒祖先留下的文化遗产的影响 ,他常以清教的善恶观来观察分析社会现象 ,但是他又厌恶清教的严酷性。同时 ,19世纪各种新思潮的兴起也对他产生了深远影响 ,尤其是先验论 ,其精神是挑战清教主义的理论基础 ,霍桑既赞赏先验论本身所包含的激情及人文精神 ,又始终对其保持一种审慎的怀疑态度。本文试从其代表作《红字》中人与上帝 ,人与社会 ,人与自然及人与人之间关系的角度 ,进一步探索该作品的深刻内涵及霍桑的写作思想。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