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一、创设轻松的语言氛围 一个轻松无压力的语言环境是调动幼儿说的内部动机的必要条件,因此,我在进行语言教学活动时,常常是以朋友的身分平等地介入,尊重他们,使他们在自主、自由的氛围中,有话愿说,有话敢说。幼儿愿说了,老师还要成为他们热心的听众,在倾听中了解幼儿,适时地给予积极的回应和指导,并注重与幼儿的互动,使他们在运用语言的过程中,丰富语言,学会倾听,学会表达,学会围绕话题交谈,积累相互对话的经验。  相似文献   

2.
口语交际教学的方法较多.作为教师,要长期注重平时的训练,恰当引导,适时点拨,鼓励学生在日常生活中积极主动与人交流,学会倾听,学会合作,使学生拥有扎实的语言功底、熟练的表达技巧,让他们有话想说,有话能说,有话爱说,有话会说.  相似文献   

3.
高云 《甘肃教育》2014,(22):122-122
正幼儿时期是一个人语言能力发展的黄金时期,而发展幼儿语言的关键在于要为幼儿创设一个使他们想说、敢说、喜欢说、有话可说并能得到积极应答的环境。而且语言能力是在实践运用的过程中逐渐发展起来的,因此,在幼儿园语言活动中利用多媒体进行辅助教学,为幼儿提供生动、直观的图片或视频,可以激发幼儿语言表达的积极性。一、运用多媒体辅助教学有助于幼儿养成倾听、  相似文献   

4.
幼儿期是口头语言发展的关键时期。教师要抓住时机,因势利导,有效地培养和提高幼儿的。语表达能力。一、激发幼儿的言语兴趣,鼓励幼儿大胆说话有些幼儿由于从小在父母长辈的呵护下长大,缺少和同伴及他人相处交往的机会,往往表现出胆怯、不善言语等特点。课堂上,想说又不敢说,犹豫半天举起的手又悄悄地放下。有的幼儿即使说话,声音也很小。针对这种情况,教师要注重激发幼儿的言语兴趣。首先,创设轻松、愉快、和谐的教育环境,使幼儿在没有压力的氛围中,保持愉悦的心情,积极主动地参与到语言活动中来,做到有话想说,有话敢说。其…  相似文献   

5.
在孩子的语言活动中,首先要给他们创设一个宽松的心理环境。有了宽松,孩子才想说、愿说,从而感受说的快乐。自由发言,不简单否定孩子的答案是一种宽松,而我认为,宽松不仅仅是外在的表现,更多的是心理上的深层次平等。宽松环境下的师生关系应是“平等和谐、理解接纳、支持与鼓励的”。创设良好的氛围,使孩子有话敢说。轻松无压力的语言环境是调动孩子说话的内部动机的必要条件。因此  相似文献   

6.
马朝栋 《成才之路》2023,(11):69-72
幼儿语言要获得长足发展,离不开一日活动中良好的“说”的环境的创设。在一日活动中持续对幼儿进行语言表达能力的培养,是提高幼儿语言表达能力的主要方式。教师应利用好一日活动的每个环节,对幼儿进行语言教育的渗透,让幼儿充分体会到语言的魅力,并得到语言表达能力的锻炼。教师要在一日活动中为幼儿积极创设轻松愉悦的语言表达环境,把幼儿的表达欲望真正激发出来,让幼儿有话想说、有话敢说、有话就说,助力幼儿语言表达能力的提高。  相似文献   

7.
幼儿期是语言发展的敏感期。在混龄教育活动中,幼儿园应注重为幼儿提供宽松、融洽的语言学习环境,充分发挥"儿童教育儿童"的作用,让大、小幼儿在自由、轻松而随意的氛围中相互交流,通过想说、愿说、敢说、喜欢说的方式,共同感受语言的魅力,提高语言表达能力。  相似文献   

8.
语言教育贯穿于幼儿教育的全过程。幼儿正处于语言发展的关键时期,要让他们会听、会说并会用语言交流思想感情,这是语言教育的基本要求。培养幼儿倾听能力与习惯是发展幼儿语言的基础。幼儿学习语言、词汇、语法规则,进而学会表达,必须在良好的倾听能力与习惯的前提下进行。可见,幼儿倾听能力的培养,对幼儿语言能力的发展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综合多年的教学实践,笔者就如何让幼儿学会倾听谈谈自己的看法。  相似文献   

9.
语言是人们交往的工具,也是智力发展的基础。幼儿教育的重点就是发展幼儿的语言能力,而发展幼儿语言能力最根本的就要从培养幼儿说话做起。孩子们有话不说或者开口乱说是有原因的,幼儿教育就要通过营造说话环境、培养说话习惯、塑造说话榜样、精选说话内容、开展说话活动等,让孩子们有话愿说、有话敢说、有话爱说、有话会说,从而促进幼儿语言能力的发展和提高。  相似文献   

10.
<正>启蒙教育阶段,促进幼儿语言能力发展的前提是引导幼儿学会倾听。倾听能力客观地展现了幼儿对语言的理解和认知程度。绘本阅读可以帮助幼儿集中注意力,使幼儿逐步掌握倾听方法,养成善于倾听的良好习惯。为实现幼儿园启蒙教育目的,亦为向幼儿传授更多的语言交流技巧,教师有必要基于提高幼儿倾听能力的角度,实施小班绘本阅读教学,通过长期且具有针对性的倾听训练,引导幼儿在丰富多彩的绘本阅读中,掌握倾听能力,学会语言交流技巧,使幼儿能够健康成长、全面发展。  相似文献   

11.
一、创设良好的教育氛围,使幼儿有话敢说   1.创设轻松的环境.   作为一名幼教老师,要化严厉为和蔼,主动成为幼儿的朋友,尊重他们,为他们创设轻松没有压力的谈话氛围.即使是他们的表达语无伦次,词不达意,也不要急于纠正,要耐心地听完.这样才不会给幼儿造成心理压力,从而培养他们说话的主动性和积极性.……  相似文献   

12.
"对写话有兴趣,留心周围事物,写自己想说的话,写想象中的事物。"这是课程标准对第一学段学生的写话要求。本文通过让孩子养成倾听的习惯,学会倾听的方法,感受倾听的乐趣;教会学生说完整的话,抓住契机练习说话,逐步学会看图写话,从模仿写话到及时写话,实现能听、会说、愿写的目标。  相似文献   

13.
幼儿学习语言,首先要学会倾听,因为倾听是幼儿感知和理解语言的行为表现,是幼儿语言学习和发展中不可缺少的一种行为能力。只有懂得倾听、乐于倾听并且善于倾听的人,才能真正理解语言的内容、语言的形式和语言的运用方式,掌握与人交流的技巧。而许多幼儿不善于倾听,影响了他们在人际交往时对语言的理解水平,同时也影响了他们的其他语言能力的发展。研究表明,幼儿的听觉中枢发育较早,其听音、辨音能力和对词意最初的理解力的发展早于发音能力和表达能力的发展。早在6个月的婴儿,对母亲的嗓音比对陌生人的嗓音更为敏感,婴幼儿通过…  相似文献   

14.
怎样的教育才有利于实现幼儿乐于表达、交流、有话愿说、有话敢说,满足幼儿终身发展的需要呢?我们在研究中精心地为幼儿选择适宜的社区环境,创设宽松、自由的语言交往活动,引导幼儿通过自主、愉快的交往和表达来发展语言交往能力。  相似文献   

15.
学会倾听是幼儿欣赏文学作品的前提条件,对幼儿的语言学习具有特别的意义。我们应当重视在欣赏文学作品中对幼儿倾听能力的培养,使幼儿语言能力得到均衡发展。  相似文献   

16.
倾听是语言学习的前提条件,是获取外界信息的关键。倾听是幼儿感知与理解语言的外在行为表现,就幼儿语言学习与发展而言,倾听是一种不可或缺的行为能力,同时是一种不可缺少的行为修养,是尊重人的具体表现。而倾听能力与倾听习惯培养离不开社会生活、认知活动及游戏场所等语言环境。可以说倾听是与语言学习紧密相连、相互交织融为一体的。在语言学习过程中,只有让幼儿学会与拥有良好的倾听能力与倾听习惯,才能促进幼儿语言表达能力提升,促进幼儿语言学习不断发展与进步。  相似文献   

17.
学会倾听是幼儿欣赏文学作品的前提条件,对幼儿的语言学习具有特别的意义.我们应当重视在欣赏文学作品中对幼儿倾听能力的培养,使幼儿语言能力得到均衡发展.  相似文献   

18.
幼儿园阶段是幼儿语言发展的关键期,幼儿会说很多话,并乐于说各种各样的话。他们学会了用语言表达自己的想法,同别人交流,但同时也学会了一些不良的语言。有的家长发现孩子不仅能“出口成章”,而且“出口成脏”了!小孩子就说脏话,怎么办?对此笔者有几点建议。  相似文献   

19.
倾听是一个人不可缺少的修养,学会倾听不但能正确完整地听取所要的信息,而且会给人留下认真、踏实、尊重他人的印象。《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在中班行为规则的养成中明确指出:中班幼儿能安静地倾听别人的发言,不随意插嘴。可见,学会倾听是幼儿语言发展的基础。因此教育应当渗透于一日生活所有的活动之中,尤其是倾听能力很容易被成人忽略的能力,更应在各种活动中有意识的培养与训练。对孩子进行良好学习习惯的培养并非是一朝一夕就能达成的,需要我们老师根据幼儿的年龄特点、学习特点,以兴趣为出发点,从小事做起、从一点一滴做起。幼儿园语言教育的目标有四大块,即倾听、表述、欣赏文学作品和早期阅读,其中,倾听排在首位。倾听是幼儿感知和理解语言的行为表现,就幼儿语言学习和发展而言,倾听是不可缺少的一种能力,只有懂得倾听、乐于倾听并善于倾听的人,才能真正理解语言的内容、语言的形式和语言运用的方式,掌握与人进行语言交流的技巧。孩子年龄小,发展余地大,良好的倾听习惯既容易建立,也易于巩固。所以尽早使孩子养成良好的倾听习惯是很重要的。习惯是在人的生活、学习过程中逐渐形成的。幼儿良好学习习惯的形成要有一个过程,是循序渐进的,要求得由底到高,逐步积累,逐渐定型。下面我就如何培养中班孩子的倾听习惯,谈谈一下自己粗浅的看法和认识。  相似文献   

20.
倾听是语言表达的前奏,在0~6岁幼儿语言发展的敏感期中,良好的倾听习惯让幼儿喜欢听,愿意说,只要学会听人家说话,就能帮助孩子说得更精彩.良好的倾听习惯是发展幼儿倾听能力的前提和基本保障,是获得知识的前提,培养倾听能力对发展幼儿的语言、思维十分有益.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