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张兴德 《铜仁学院学报》2007,1(2):49-52,128
《红楼梦》中对奴仆之间矛盾的描写是其广博深邃的思想内容不可或缺的部分。对大观园内大小丫鬟之间矛盾斗争的描写,证明众女儿不仅有美的一面,也有丑的一面;也说明作者对宝玉说的女儿是“水做的骨肉”是采取批判的态度的。这证明宝玉的思想不是作者的思想。奴仆之间的矛盾同他们不同“主子”间的矛盾有千丝万缕的关系,它们相互影响,相互作用。奴仆间矛盾斗争的公开化和表面化又是贾府开始衰落的信号和表现。众奴仆内部的较斗和倾轧,是封建社会等级制度造成的罪恶,是作者对封建社会及其上层建筑进行批判的内容之一。  相似文献   

2.
宝玉的思想行为应该是青少年的逆反心理和逆反行为,简单地加上“反封建”的内涵,并不准确;他同贾政的关系“统一”方面大于矛盾方面,其矛盾也很复杂,不能简单贴上“反封建”的标签;他同黛玉的婚恋也不能简单地说是同封建势力作斗争;作者曹雪芹对贾宝玉的逆反行为是采取批判的态度的。  相似文献   

3.
“宝玉挨打”是《红楼梦》中描写重大事件最精彩的篇章之一,直接地、正面地描写了贾政与宝玉之间第一次激烈的冲突,反映了封建卫道士与封建叛逆者之间的尖锐斗争。小说通过“贾政的三次流泪”把人物的性格和心理刻划得人木三分,很值得玩味。  相似文献   

4.
《红楼梦》写的是以贾府为中心的四大家族。作者没有正面描写社会上地主阶级和农民阶级的矛盾斗争,也没有用很多笔墨写封建国家机器,他主要是写发生在贵族家庭内部的各种矛盾冲突。通过这样的描写,对封建统治阶级进行了揭露与批判,形象地反映出封建社会末期的阶级斗争与新旧力量的斗争。这部现实主义巨著的故事情节是从第六回刘姥姥一进荣国府正式开始,前面五回是整个情节的序幕。因为它是一部百多回的大书,人物分多,头绪纷繁,情节开端之前要给读者以精神准备,安排长达五回的序幕是有必要的。  相似文献   

5.
《红楼梦》第七十八回,曹雪芹借宝玉之手写了一首题为《(女危)(女画)词》的诗,内容是赞美林四娘的忠义精神,但其中有作者的点睛之笔,它表达了宝玉反封建传统的异端思想,是与作者“赞美女性”的创作主旨相一致的。在情节上这首诗是宝玉在睛雯之死到制作《芙蓉女儿诔》之间的过渡,两诗一为引,一为本,相辅相成,都闪耀着民主思想的光辉,可看成是《红搂梦》反封建主题的重要组成部分。  相似文献   

6.
《水浒传》这部小说,从头至尾绘声绘色地描写了梁山英雄起义从酝酿、爆发到失败的全过程,其内容极为矛盾复杂。尤其小说结尾描写梁山英雄的纷纷遇害和被迫自缢,令人不忍卒读。这一悲剧结局表达了作者对奸臣恶吏的批判谴责,同时也暴露出所谓忠义思想的封建局限性,并在客观上构成了对“招安”道路的否定。  相似文献   

7.
高小玉 《学语文》2003,(5):18-18
《学语文》2003年第2期有一篇名为《宝玉为何挨打》的文章。此文作者把宝玉挨打的原因归结为贾政的“妒子情结” ,并认为这种情结的产生是贾政“长期处于弱势状态中人格扭曲的结果”。这一观点虽新颖 ,本人却不敢苟同。“宝玉挨打”是《红楼梦》最为激烈的矛盾冲突之一 ,也是贾政性格表现得较为明晰的一次。气恼、狂怒、痛心、羞愧……一系列情绪都在一刹那间得到了极度的发挥。从中 ,我们能够看出贾政虚伪、冷酷的一面 ,但这并不能说成是贾政对儿子的妒忌和仇恨使然。作为封建传统的卫道士 ,他自然希望自己的儿子能够循规蹈矩、发奋读书 ,…  相似文献   

8.
《水浒传》是我国古代描写农民斗争的著名长篇小说。它的第十回“林教头风雪山神庙 陆虞侯火烧草料场”,是以林冲的思想性格的发展为线索,围绕一个“逼”字表现其逆来顺受、委曲求全、走向反抗道路的重要章节。也是封建社会官逼民反的最典型的例子,它除了人物形象刻画的突出成就外,在艺术描写的其它方面,也有着很多值得借鉴的地方。在这一具体情节中,作者精心描写了“火”和“雪”这两种互不相容的事物,暗示着林冲和高俅、陆谦  相似文献   

9.
该文把《歧路灯》的思想内容分成两个层次:一是教育主题,作者通过对主人公谭绍闻教育失败的描写,分别从家庭教育、学校教育和社会教育几个方面为读者点燃了一盏歧路之“灯”。二是揭露现实,此书对封建末世丑恶的社会现象进行了广泛的揭露和批判,成为映射社会的一面“镜子”。作者对教育如此关注,正是出于对行将没落的封建末世的忧患。这两个层次可谓是“灯镜相映”——互为表里密切相连妙合无限!  相似文献   

10.
李贽是中国封建社会后期尊法反儒的一个代表人物,著名的进步思想家。在他的思想体系中,对孔学的批判占有突出的地位。他的哲学观点、社会伦理观点、历史观点和文学观点等,都跟他对孔学的批判紧密相连,而且往往是在这种批判中表现出来的。更重要的是,李贽的反儒斗争是整个封建社会儒法斗争的一个组成部分,它反映了封建社会后期儒法斗争的一些特点。因此,深入研究李贽的批孔反儒思想,对于了解历史上儒法斗争和整个阶级斗争的规律性,特别是了解封建社会后期儒法斗争的规律性,是很有意义的。  相似文献   

11.
《野草》的写作意图、主要内容和思想倾向是个众说纷纭的问题.有的说,主要是对黑暗现实的揭露和批判;有的说,主要是对自己心境和思想中矛盾的解剖、思索和批判;有的说,认为仅仅“面向内心”和仅仅“面向世界”都不对,《野草》的每一篇都是既有面对现实世界的斗争也有面向内心进行自我批判;有的说,主导思想倾向是积极地战斗、讽刺和批判;有的说,苦闷、仿徨、颓唐的情绪是这本散文诗的主调.还有其它说法,有代表性的是这几种.我们是赞成主要表现作者自己内心世界这种看法的.这不仅由散文诗这种文体的功能和特点所决定,散文诗是心灵的歌,它不侧重于描绘客观世界,而强调用形象直接象征自我内心世界;更重要的是从综合各篇的主题、题材和表现方法中可以看出:《野草》的写作意图和思想内容的确有别于鲁迅杂文的针砭时弊和小说的再现现实.这个集子虽然也有一些篇章尖锐地攻击时弊,但更主要的用意还在表现作者求索的愿望、斗争的豪情、思想矛盾的解剖以及由现实触发的感想,等等,换一句话说,更主要的是表露自己内心的东西.  相似文献   

12.
《红楼梦》中充满着对日常生活的描写,其中对“爱”的描写随处可见,细腻逼真。“宝玉挨打”后,不同人物表现出了不同心态的爱,尤其是通过生动的语言描写,非常真实地展示出各种心理,从而深刻地揭露了封建社会的腐朽和丑恶。金钏自杀,贾环进设和忠顺亲王府索取蒋玉函促使贾政对宝玉憎恶到极点,宝玉被打是势所必然。这就出现了封建卫道者和封建叛逆者的剧烈冲突。贾政将宝玉饱打一顿之后,荣府上下沸腾起来了,一系列人物纷纷登场,对宝玉表现出各自的同情怜爱,这实质上表现出了不同人物不同目的的“爱”。民政还欲再打时,早被王夫人…  相似文献   

13.
在《羚羊木雕》一文的“自读提示”中有这样一段话:“作者善于观察和分析生活,选取家庭生活中的一件小事反映家庭成员之间的思想矛盾,描写细致,中心突出。”思想矛盾具体表现为“重义轻财”与“重财轻义”的冲突。通过展示矛盾冲突,作者由衷地赞美了小朋友们真诚无私的友?..  相似文献   

14.
初语六册第四单元是戏剧单元,其中歌剧《白毛女》有不少参考资料说它为悲剧,真是悲剧吗? 我们知道根据矛盾冲突的性质和表现手法,戏剧可分为“悲剧”、“喜剧”和“正剧”。 所谓“悲剧”,是以描写正面主人公和现实环境之间的冲突,以主人公的失败、受难或死亡为结局的。其基调是庄重和严肃的。而“喜剧”又是以讽刺或嘲笑生活中的坏人坏事或缺点错误,以引人发笑为目的的。其基调多半是轻松或滑稽的。“正剧”又不同于以上两种,它介于“悲剧”和“喜剧”之间,亦称“悲喜剧”。这种戏剧是以普通人物为主人公,接近于日常生活,既有对正面人物的颂扬,也有对反面人物的批判,它也描写正面主人公和环境的斗争,  相似文献   

15.
第四节 狄更斯 狄更斯是个多产作家,他的创作注意描写正直善良的下层“小人物”的生活状况和思想情绪,揭示社会冲突,批判资产阶级的议会政治,教育机构和唯利是图的金钱原则。注意描写资本主义社会的劳资矛盾,直接反映工人的生活和斗争,从而把批判现实主义文学推向一个新高度。他揭露社会弊端与罪恶,相信光明未来,但他站在资产阶级民主主义、人道主义立场上,有改良主义的局限。他的创  相似文献   

16.
《红楼梦》第三十三回是该书描写的第一次大冲突,是贾府内部各种矛盾激化的一次大暴露。矛盾冲突的双方是贾政和宝玉。贾政是封建宗法制度的捍卫者。他要宝玉走封建礼法规定的道路,读书仕宦,立身扬名,光宗耀祖,成为封建贵族阶级的继承人。而对封建地主阶级具有叛逆精神的贾宝玉,却鄙弃功名利禄,斥责“仕途经济”的说教为“混帐话,视醉心“功名仕进”者为“禄蠹”等等。贾宝玉对封建主义的精神道德持怀疑态度,自然会引起贾政的残暴镇压,所以,贾政和贾宝玉之间的矛盾,不是一般父子之间的矛盾,而是封建礼教维护者和叛逆者之间的矛盾。 宝玉从来就未使贾政喜欢过。这个一直在“内帏厮混”的公子哥儿,历来都不听贾  相似文献   

17.
发生在公元前206年的“鸿门宴”是项羽在新丰鸿门举行的一个藏有杀机的宴会,而且也是我国历史上最有意义、最灿烂壮观的宴会。这个“宴会”,是刘、项之间政冶矛盾由潜滋暗长到公开化的生动表现,是漫长激烈的“楚汉战争”的序幕。这个名为“宴会”,实为一场激烈的政治斗争,充分展示了刘、项矛盾的不可调和性,生动地对比了斗争双方策略高下的悬殊,并预示了胜负的必然结局。该文作者司马迁不但是伟大的史学家,而且是伟大的文学家和语言巨匠。从对“鸿门宴”这场政治斗争的描写,我们即可窥见—斑。  相似文献   

18.
《三国演义》是我国第一部长篇章回小说。全书描写了魏、蜀、吴三国鼎立时期,封建社会由乱到治、由分裂到统一的过程中,地主阶级内部各派政治力量之间错综复杂的矛盾和尖锐激烈的斗争。由于这种矛盾斗争往往发展成为接连不断的军事冲突,因而以最多的篇幅描写战争和善于描写战争,正是这部古典名著在题材上和艺术上的主要特色。可以说,三国时期的一些著名战例,几乎都在《三国演义》中得到了形象生动的表现。小说的作者不仅以绚烂多彩的笔墨给人们展示了一幅又一幅波澜壮阔、惊心动魄的战争风云图,  相似文献   

19.
《红楼梦》中描写了贾家四个青年男子被父亲教训的场面。"训子"的典型事件深刻体现了小说的孝慈文化蕴涵。曹雪芹在书中对封建正统道德文化、儒家文化提出了质疑,既有批判,又有惋惜,还有找寻优于儒家文化的新的理想的迷惘。贾政、贾代儒训子的失败蕴含了作者对儒家道德文化的批判;对贾珍们有失父范的描写是对儒家道德文化的惋惜;贾宝玉作为自由人性的先声,是作者对人生出路和未来理想的一种探索,这种探索充满迷惘——小说结尾宝玉向父亲拜别,表现了对哺育自己的儒家文化的眷恋,反应了作者内心深刻的矛盾。  相似文献   

20.
《葫芦僧判断葫芦案》中最多、最重要的描写,是人物的对话描写。作者通过人物的对话展开故事的情节内容,展现了封建社会的黑暗与丑恶,展示了贾雨村和门子两个人物各自鲜明的,同时也是卑劣的思想性格。在“葫芦僧判断葫芦案”的整个过程中,话说得最多的是门子。门子是...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