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宋新华 《教育》2013,(5):11-11
中国有句话:“哪壶不开提哪壶”。说的是专门说别人的短处,说不该说的话。说到和孩子交流,很多家长其实就习惯“哪壶不开提哪壶”,眼睛专门盯住孩子的问题,挑刺。比如,孩子回到家兴冲冲地对妈妈说:“妈妈,我英语得了100分。”妈妈会说:“不错,可你数学才得了80分,数学你还要努力啊!”一壶冷水泼向孩子。孩子兴奋地跟你谈起他想当歌唱家,你嘴一撇,斜着眼睛看了孩子一眼:“就你?五音都不全,算了吧!”朋友表扬你的孩子听话、懂事,你“谦虚”地说:“哪里!你可不知道他在家的那个淘气呢!”不开的那壶不说不行吗?你的孩子有心事,很想跟你说一说,可是说着说着,就来一句:不跟你说了。你知道孩子为什么不跟你说了吗?你是不是又提哪个不开的壶了?  相似文献   

2.
"哪壶不开提哪壶"这句俗语一开始的意思是提凉壶,让人喝凉水。后来引申为说不该说的话,做傻事,做不该做的事。早年,有父子俩开了间小茶馆,虽说  相似文献   

3.
宋朝时,一个小县城有家茶馆。开茶馆的父子为人热情诚恳,长年水沸杯净。因此,生意很是兴旺。知县白老爷爱占便宜。白老爷天天喝茶不给钱。不久茶馆老板病了,便让儿子应付生意。怎么这水没开,茶也没味?老爷水,是沸滚的茶,是上好龙井怎,么没味?怎么不见白老爷来?老板病好了从。此白老爷来得少了最,后就不来了。我给他沏茶是,哪壶不开提哪壶!这句话后来成为俗语流传至今。然而,意思却发生了演变。“哪壶不开提哪壶”的由来@弓长子~~  相似文献   

4.
宋新华 《教育》2013,(13):11
中国有句话:"哪壶不开提哪壶"。说的是专门说别人的短处,说不该说的话。说到和孩子交流,很多家长其实就习惯"哪壶不开提哪壶",眼睛专门盯住孩子的问题,挑刺。比如,孩子回到家兴冲冲地对妈妈说":妈妈,我英语得了100分。"妈妈会说":不错,可你数学才得了80分,数学你还要努力啊!"一壶冷水泼向孩子。孩子兴奋地跟你谈起他想当歌唱家,你嘴一撇,斜着眼睛看了孩子一眼:"就你?五音都不全,算了吧!"朋友表扬你的孩子听话、懂事,你"谦虚"地说:"哪里!你可不知道他在家的那个淘气呢!"不开的那壶不说不行吗?你的孩子有心事,很想跟你说一说,可是说着说着,就来一句:不跟你说了。你知道孩子为什么不跟你说了吗?你是不是又提哪个不开的  相似文献   

5.
不少育人者在管理规范学生的言行时喜欢“哪壶不开提哪壶”,常提不足之处,猛揭疼痛之处,似乎在提醒,让其顿悟,……可结果却往往事与愿违,“壶儿”体味不到,而逆反的“程度”却越来越高,反其道而行之。最近读到一则名为《“瓦工”》的小故事,猛然悟出育人者应该练就壶水不开巧添“柴”的功夫,而不是“哪壶不开提哪壶”。[第一段]  相似文献   

6.
王秀东 《山东教育》2010,(12):19-19
哪壶先开提哪壶是说扬其长改其短。抓住孩子的闪光点.以亮点克服劣势。有一个平时动作总是慢腾腾的小学一年级孩子对父亲说:“爸爸,今天体育课上我跑了第一名!”父亲有点纳闷,但还是说:“小冠军,快把比赛的实况给爸爸描述一下吧!”原来上体育课时,  相似文献   

7.
不少育人者在管理规范学生的言行时喜欢"哪壶不开提哪壶",常提不足之处,猛揭疼痛之处,似乎在提醒,让其顿悟,……可结果却往往事与愿违,"壶儿"体味不到,而逆反的"程度"却越来越高,反其道而行之.最近读到一则名为《"瓦工"》的小故事,猛然悟出育人者应该练就壶水不开巧添"柴"的功夫,而不是"哪壶不开提哪壶".  相似文献   

8.
不少育人者在管理规范学生的言行时喜欢"哪壶不开提哪壶",常提不足之处,猛揭疼痛之处,似乎在提醒,让其顿悟,……可结果却往往事与愿违,"壶儿"体味不到,而逆反的"程度"却越来越高,反其道而行之。最近读到一则名为《"瓦工"》的小故事,猛然悟出育人者应该练就壶水不开巧添"柴"的功夫,而不是"哪壶不开提哪壶"。  相似文献   

9.
不少育人者在管理规范孩子的言行时喜欢“哪壶不开提哪壶”,狠抓不足之处,猛揭痛苦之地,让其感受到紧迫,体验到辛酸。孩子经常不完成学习任务,除了呼之以“懒虫”外,还会采取多种方式加以惩罚,仿佛只有这样才会使其变得“勤快”;孩子平时不注意个人卫生,不仅当众罚其洗手洗脸,还会大呼“黑脸”……可结果却往往事与愿违,“壶  相似文献   

10.
不少家长在管理规范孩子的言行时,容易犯“哪壶不开提哪壶”的毛病,即:狠抓不足之处,猛揭痛苦之地,让其感受到紧迫,体验到辛酸。每每以逆向的方式去规范孩子:孩子经常不完成学习任务,除了呼之以“懒虫”,还会采取多种方式加以惩罚,仿佛只有这样才会使其变得“勤快”;孩子平时不注意个  相似文献   

11.
在现代管理科学中有个“木桶理论”,即一只木桶的容水量,不取决于构成木桶的那块最长的木板,而取决于最短的那块。因此,要使木桶能装更多的水,关键是要找准短木板并设法改变它的现状。如果说“木桶理论”是舶来品的话,那么,我们中国人也有一句通俗易懂、同样富有哲理的话,那就是“哪壶不开提哪壶”。二者都深刻地揭示了同样一个道理:在某一特定的系统中,由于一些要素比较薄弱、滞后,从而制约了该系统的整体功能。把这一理论运用到班级管理中,就要求我们敢于正视现实,敢提“不开的壶”,使弱项强化。实践证明,这是搞好班级管理…  相似文献   

12.
职业高中的学生,第一学年学习的主要是文化课,这对于学了多年文化课的这部分学生来说,那可是"哪壶不开提哪壶"了,他们会感觉到自己的梦想与现实又远了一大截,似乎又要重复昨天的故事了。面对这样的情形,笔者根据十多年的职高数学教学经验,认为数学教学中要主动求变。  相似文献   

13.
向前,不仅是一种信念,更是一种力量。 说起来真是羞愧.我是一个胆小内向的人,上课从不敢举手回答问题,有问题也不敢提问。可老爸偏偏哪壶不开提哪壶,每天我放学回家。他对我说的第一句话就是:“你今天上课举手了吗?”  相似文献   

14.
哪壶不开提哪壶学生A、B向来与外语老师不和。我了解到A、B二位确实存在许多问题,他们很少交外语作业,在课堂上不仅不听讲,而且曾多次顶撞外语老师,还取了个难听的丑化外语老师的绰号。外语老师看到A、B二位习惯差,常在课堂上调皮捣蛋,于是对他们批评、指责较多,最后,无计  相似文献   

15.
菜花儿芬芳     
小鱼想被猫吃掉 我不喜欢黄翌年,他太不识时务,总是哪壶不开提哪壶。他仗着和我住楼上楼下17年,竟然当着全班同学的面叫我的小名。他尖着嗓子,举着手里的数学试卷喊:“小菜花,你又不及格哟!”  相似文献   

16.
<正>哪壶不开提哪壶从前,有对父子开了一家小茶馆。知县白老爷是一个贪财好利的主儿,经常来白吃白喝。虽然父子俩受不了,有气,但也没办法。有一段时间老掌柜病了,小掌柜司炉掌壶。等老掌柜病好以后,发现县太爷再没来了,问其缘由,小掌柜一笑说:"我给他沏茶,是哪壶不开提哪壶!"吹牛从前宰羊时放完血,屠夫会在羊的腿上割开一个小口,把嘴凑上去使劲往里吹气,直到羊全身都膨胀起来,用刀轻轻一拉,皮就会自己  相似文献   

17.
一般人都能颀赏自己的成功,但并不是所有人都能够欣赏自己的失败。谈起过五关斩六将,可以神采飞扬、豪气十足;说到走麦城,便讳莫如深、遮遮掩掩。自己不愿提,更忌讳别人说;不能“哪壶不开提哪壶”。其实,谁没经历过失败,但正是能否欣赏失败,将成功者与失败者区别开  相似文献   

18.
“尺有所短,寸有所长。”这是我们教师非常熟悉的一句话。意思是各有长处,也各有短处,彼此都有可取之处。我们通常用来教育自满或自卑的学生。说来奇怪,这句简单的话,竟然时不时被说成“尺有所长,寸有所短”,有时在老师的随笔或论文中也能发现这样的错误。因之我特意在教师会上讲过这件事,提醒教师理解之后再运用,免得说反了闹笑话。可生活中硬是有“哪壶不开提哪壶”的事,这不,X老师又在课堂上把这句话说错了。  相似文献   

19.
遗憾     
我有一本珍贵的书,它是一位英语老师送给我的。 刚上初一,教我们英语的是班主任王老师。这是一位严厉又不乏幽默感的老师。第一堂英文课,他为我们每个同学起了一个英文名字,有的叫“汤姆”,有的叫“波尔”,还有“艾伦”,“鲍尔”。我被叫做“杰克”。并且,他要求我们以后一律叫他Mr王,回答问题也只能用 Yes或No”。由于我从小只喜欢语文,对英语这种“新鲜东西”一点都不感兴趣,加之以前没有接触过,因此英语成了我最头疼的“包袱”,从没及过格。而Mr王却“哪壶不开提哪壶”,想方设法地督促我学好英语。 为了应付英语…  相似文献   

20.
神行太保:早啊,局长!气色不错嘛,什么事这么开心哪?泰坦巨兽搞定了?星际警察局局长:你个乌鸦嘴,哪壶不开提哪壶……还是先来看看这个,"红星"同行消灭3只外星怪兽的捷报——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