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中国广播》2011,(8):93
举世瞩目的京沪高铁首发车仪式6月30日下午隆重举行,北京、上海、济南、南京四地高铁列车同时发出。中央人民广播电台中国之声在京沪高铁车厢设立的直播间也于当天14:00开始了时长6个半小时的特别直播——《跨越之路》。车厢内的主持人与沿线布点的记者频频连线,和旅客一起见证了"千里京沪一日还"的奇迹。  相似文献   

2.
世人瞩目的中国高速铁路建设和时速,正在慢下来。201 1年6月13日,铁道部举行京沪高铁开通运营新闻发布会宣布,京沪高铁工程已通过初步验收和安全评估,将于6月底正式开通运营。京沪高铁的最高票价为1750元,最低票价为410元;运营时速则从原来设计的每小时380公里,改为每小时300公里和250公里两种。毋庸置疑,正如19世纪,铁路帮助英国和美国相继成为世界第一强国,  相似文献   

3.
2011年5月27日上午,京沪高铁初步验收工作结束的第二天,沈志云正在北京首都国际机场里,等待着飞往成都的航班。  相似文献   

4.
京沪高铁横空出世,随着新一代高速动车组的投入使用,京沪全程最快不超5小时。以下将带您从速度、安全、购票等方面纵览京沪高铁诸多亮点。6月13日,铁道部举办京沪高速铁路开通运营新闻发布会,由铁道部副部长胡亚东、铁道部总经济师余邦利、铁道部总工程师何华武共同接受中外媒体采访。  相似文献   

5.
骆文 《报林求索》2012,(7):34-35
<正>请在2秒钟内回答:从北京到上海坐火车需要多长时间?5个小时?没错,这是京沪高铁的速度,也是绝大部分人不假思索的答案。然而可以想象吗?其实就在400多天前,百分之九十九的人还都会感觉:好像要坐一天的火车吧……北京和上海,中国最具影响力的两座城市,两地沟通交流的意义不言而喻。千百年来,两地交通往来的历史,足以写成一部宏大的史诗。而京沪间每一次交通变革,也都在经济、社会等诸多层面深刻影响人们的生活。2011年6月30日,京沪高铁开通。经过一年的成长,它在刷新交通速度的同时,也带来了新思维、新理念,让许多关注并乐享京沪高铁的"京沪派"们,看到了未  相似文献   

6.
中国高铁正重新实现向普通交通工具的回归,以求达到安全与速度的平衡2011年5月27日上午,京沪高铁初步验收工作结束的第二天,沈志云正在北京首都国际机场里,等待着飞往成都的航班。几天前,这位82岁的中国科学院、中国工程院院士,还在四川峨眉山的实验室里,忙活着一项挑战飞机的试验:研制时  相似文献   

7.
2010年11月26日,沪杭高铁全线开通。这个在测试阶段跑出了416公里世界第一时速的高铁,备受关注。杭州电视台综合频道在开通当日,派出13路记者,沿途设置上海、松江、枫泽、嘉善南、嘉兴南、桐乡、余杭、杭州等11个直播点,全程现场直播。从上海到杭州,从天上到地上,从车厢内到车厢外,全方位、全景式地向观众展示了这一中国速度横空出世的过程。  相似文献   

8.
2月16日,在上海一家金融单位工作的陈女士前去购买女性专用包厢的车票,却被告知这种车票已经停售。广受社会关注的京沪直达列车女性包厢“面市”一周后,悄然“隐退”。据了解,2月7日起,京沪直达Z6次列车上3号软卧车厢预留两个包厢,成为这条线路上首次开设的“女性专用包厢”,上海火车站还开设了专门的“女宾软卧”售票窗口。而仅仅过了一周,专用的售票窗口又卖起了普通车票。铁路部门表示,停止“女宾软卧”售票是上级的通知,具体原因尚不清楚。铁路列车上好不容易开设的分性别服务,却只有一周的“寿命”。原本打算提高服务品质而推出的分性…  相似文献   

9.
媒体脸谱     
北京冬奥列车暨高铁5G超高清演播室上线1月6日,北京冬奥列车暨高铁5G超高清演播室在京张高铁清河站上线。演播室采用全ip技术构建,可实现嘉宾访谈、全车厢移动直播报道,为大屏小屏提供虚拟制作、多方连线等服务。  相似文献   

10.
薛涌 《中国新闻周刊》2010,(48):138-138
一个贫富分化的社会,大款开着豪华车招摇过市,一般百姓却承受不起高铁的票价,高铁的车厢当然就空空如也了。中国高铁的前途,取决于社会生态的改变  相似文献   

11.
百年京沪情     
一声长长的汽笛,让北京和上海同时记住了1913年2月1日。北京到上海的首趟列车从前门火车站准点开出,从此北京与上海的距离由半个来月缩短到7天。历史走进了2008年4月18日,万众期待的京沪高铁正式开工。当天曾经的老街坊,  相似文献   

12.
石家庄机场高铁站建成使用后,下飞机上高铁,航空与陆路交通的零距离换乘将成为现实 4月11日周一,清早5点半,在上海一家会计师事务所工作的彭云走出公寓,提前预约的出租车已经在楼下等她。她的目的地是上海虹桥机场。工作两年的彭云已经是"京沪快线"的常客了。10点钟,  相似文献   

13.
交通条件是影响城市发展的重要因素。随着京沪高铁和杭甬高铁相继开通运营,这将对余姚的城市发展和城市格局演变产生极为深远的影响。文章立足于高铁的开通,在综合分析高铁对余姚城市建设影响的基础上,给出了应对措施。  相似文献   

14.
《新闻三昧》2008,(7):F0003-F0003
历时两年多建设的、有“亚洲第一站”之称的新北京南站改扩建工程进入工程收尾阶段,8月1日正式开通运营。新北京南站建成后,将容纳包括京沪高铁、京津城际列车在内的24条到发线,在规模上大大超过北京站和北京西站。作为京津城际轨道交通的起点站,新南站东端衔接京津城际轨道交通和北京站,西端衔接京沪高速铁路、北京动车段与京沪普速铁路,  相似文献   

15.
12月3日11时06分,在京沪高速铁路先导段枣庄至蚌埠间220公里线路上,国产和谐号CRH380A新一代高速动车组列车发车,正式启动京沪高铁枣庄至蚌埠间的先导段联调联试和综合试验。11时28分,列车时速达486.1公里,这是继今年9月28日沪杭高铁试运行创下时速416.6公里之后,再破世界铁路运营试验最高速纪录,登上世界运营铁路速度之巅。  相似文献   

16.
阿岚 《报林求索》2012,(7):42-43
<正>"狂想派""一个词证明你懂京沪高铁"参考答案:TOD、绿色社区、智慧城市"参我们的城市能如上海世博会"城市未来馆"中展现的那样奇妙么?在京沪"狂想派"的眼里,答案是肯定的。上海世博会城市最佳实践区中的一个个城市样本犹如一首首美妙的狂想曲,在现实生活中,我们的世界也能如"城市未来馆"中展现的那样奇妙么?在京沪"狂想派"眼里,答案是肯定的。3D指路机是京沪高铁沿线开启未来城市幻想的第一个篇章。在上海虹桥枢纽系统中,每隔几步便有一台这样的指路机。旅客到达虹桥枢纽后不用出站即可通过3D指路机查询最适合自己的换乘方案,3D指路机将自动打印出带有编码的纸片,沿途任一台指路机都能读出编码。最有意思的是,当旅客把编  相似文献   

17.
关于京沪高铁的报道虽然过去一些时日了,但现在想来,其典型意义仍不过时,值得好好地梳理和总结. 2008年4月18日晚上,新华社播发了京沪高速铁路全线开工的重大新闻.对于这一事关全局、与山东又紧密相关的新闻,作为省级党委机关报,大众日报该如何处理?对此,我们做了一点探索和尝试.  相似文献   

18.
汪鹏 《报林求索》2009,(5):14-17
<正>一年前,京沪高速铁路在神州大地破土动工。一年后,铁路建设首战告捷,攻坚之战全面展开,形势十分喜人。技术创造一流京沪高铁,这条承载众多"世界第一"的高速铁路,从开工之日起就牵动着无数人的心。据京沪高速铁路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长蔡庆华介绍,基础  相似文献   

19.
10月26日,申城阳光明媚,晴空万里。9时,G5001次列车犹如一条白色蛟龙,开始了沪杭高铁建成通车后的首趟运营。太漂亮了!一踏进CRH380A型高速动车组列车车厢,专程赶来的中外记者便纷纷发出感慨。站在动车组列车车头观光室可近距离透过玻璃门看列车前方景色,  相似文献   

20.
随着6月30日京沪高速铁路正式通车运营,媒体对京沪高铁持续、高密度、轰炸式的报道也告一段落。反观在这场新闻战中《大众日报》的报道,编辑部统筹指挥,编辑、记者共同努力,报道以事实为准绳、以民生为视角、以本土化为特色,多角度、全方位记录了这一重大工程的一个个重要历史瞬间,辩证分析了其对山东经济社会发展的重大影响,在新闻竞争中发出了党报权威而洪亮的声音。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