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如何讲授《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原理》(第四版)第一章中国人民大学哲学系陈志良《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原理》第四版(以下称“第四版”)第一章《世界的物质统一性》是马克思主义哲学世界观的基础理论,它着重揭示了世界的物质性、物质的自我运动以及物质...  相似文献   

2.
如何讲授《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原理》(第四版)导论中国人民大学哲学系杨耕[编者按]高等学校文科教材《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原理》(李秀林、王于、李淮春主编)1982年出版以来,曾几经修订,以其鲜明的特点,深受广大师生的欢迎。最近,教材的编修...  相似文献   

3.
高等学校文科教材《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原理》第三版(以下简称“第三版”)的第十一、十二、十三章,即“社会意识”、“人民群众和个人在历史上的作用”、“社会进步和人类解放”诸章,是全书的最后三章,也是历史唯物主义的后半部分。这三章集中阐述了与社会存在相对应的社会意识,作为社会历史主体的人民群众和个人,以及人类、社会发展的历史趋势。讲授好这几章的内容,对于帮助学生理解历史唯物主义这一科学历史观的理论实质和实践意义,树立共产主义的世界观和人生观,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  相似文献   

4.
《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原理》第四版的基本思路和说明李淮春,杨耕§1.高校文科哲学教材《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原理》(李秀林、王于、李淮春主编)自1982年出版以来,几经修订,以观点明确、重点突出、论述简洁等鲜明特点,深受教师、学生和各方面读...  相似文献   

5.
考点梳理 本单元包括《世界近代现代史》(上册)教材第一章“资本主义在欧洲的兴起”和第二章“资产阶级革命时代的东西方世界”共十二节内容。根据2002年版《教学大纲》和2006年高考《考试大纲》,第一章第一节“欧洲资本主义工商业的出现”、第四节“宗教改革”;第二蕈第二节“欧洲封建国家的改革”、第三节“西欧国家的殖民扩张”、第八节“16~18世纪的亚洲”不在考试范围内。  相似文献   

6.
历史唯物主义是马克思主义的历史观,是“唯一科学的历史观”和“‘唯一科学的’……说明历史的方法”。高等学校文科教材《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原理》第三版(以下简称“第三版”)的第八、九、十章,即“从自然界到人类社会”、“社会结构及其发展的基本动力”、“阶级、国家和社会革命”属于历史唯物主义部分,其核心是揭示历史的本质及其运行的一般规律。这三章的内容也是马克思主义哲学同现代资产阶级哲学斗争的焦点。因此,讲好这三章,对于帮助学生确立科学的人生观、历史观和世界观具有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7.
现行人教版高中历史教科书对日本大陆政策的表述不一:《中国近代现代史(上册)·教师教学用书》在第二章第五节的“教学要求和建议”中写道:“大陆政策即分步骤称霸世界的扩张计划。其侵略顺序是中国台湾、朝鲜、中国东北和蒙古、中国、亚洲及世界”(人民教育出版社,2003年版,第62页);而教科书《世界近代现代史》(上册)第四章第二节后的习题“通过日本从强迫朝鲜打开门户、直至吞并朝鲜的史实,说明它是如何实现‘大陆政策’第一步的”,《教师教学用书》所附答案提示也把日本侵占朝鲜作为大陆政策的第一步。  相似文献   

8.
《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文科教材第三版的第一、二章讲的是物质论、意识论。它属于辩证唯物主义的唯物论和世界观部分。其核心是揭示世界的本质是什么。这二章是20世纪哲学发展中争论最多的部分。结合现代实践、科学和哲学的发展,讲好这二章,对于学生确立辩证唯物主义的世界观和方法论具有基础作用。一、物质论、意识论在哲学体系中的地位马克思主义哲学是科学的世界观的理论体系,它立足于对世界(自然界、社会、思维)本质的唯物主义解释的基础之上。因此,物质论与意识论是全部辩证唯物主义哲学的基础和出发点。  相似文献   

9.
恩格斯:“费尔巴哈与德国古典哲学的终经”第一、二、四章列宁:“唯物主义和经验批判主义”第六章第四节列宁:“马克思主义的三个来源和三个组成部分”列宁:“论战斗唯物主义的意义”斯大林:“辩证唯物主义与历史唯物主义”总论部分  相似文献   

10.
由国家教委政教司组编写,作为高等学校马克思主义理论课通用教材的《马克思主义原理》(试用本,高等教育出版社1988年6月版,以下简称《原理》)在第二章第二节中论述了“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的物质观”。在引用了恩格斯的一段话之后,解释说:“物质是各种实际存在的事物和现象所普遍具有的共性,它是从各种事物和现象的总和中抽象出来的具有最大共性的哲学范畴。”对此,我有两点疑问:第一,物质是各种实际存在的事物和现象所普遍具有的共性的全部,还是共性之  相似文献   

11.
文科教材《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第三版第三、四、五章是辩证法部分,其核心是揭示世界运动、变化、发展的一般规律。辩证法的一般规律,是对宇宙中万事万物共性的抽象,讲授时,要注意既不能把它讲成空洞的套话,也不能把它讲成“实例的总和”。这就要求我们贯彻辩证法、认识论、逻辑学三者一致的原则,从辩证法的理论结构和内在本质出发,全面地把握辩证法本身的结构及与其它各部分的关系。  相似文献   

12.
重点就是教材中主要的部分,或是每章每节的主题和重心。要突出重点,教师必须首先领会教学大纲,吃透教材,抓住重点,围绕重点备好课。就劳动版《电工基础》而言,纵观全书,第三章“复杂直流电路的分析”、第七章“单相交流电路”、第八章“正弦交流电路的符号法”和第九章“三相交流电路”等是重点。因为这几章都是初学者(技校生)要学的新知识。就每章而言,也有每章的重点。仍就劳动版《电工基础》说,第一章“欧姆定律”是重点;第二章“简单直流电路的分析与计算”是重点;第三章“复杂电路的解法”是重点;第四章“电容器”是重点;第五章“磁…  相似文献   

13.
华师大版七年级《数学》(下)第六章“实践与探索”单元教学中的问题3是这样的:  相似文献   

14.
普通高中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选修2-1》(人教B版)第二章“圆锥曲线与方程”第五节课后(70页练习B第2题)有这样一道练习题,原题如下:  相似文献   

15.
李秀林、王于、李淮春主编的《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原理(第4版)》,以下简称《原理》由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出版,在刚落下帷幕的第三届全国高等学校优秀教材评奖会上获优秀教材一等奖。《原理》于1982年公开出版后,作者们为使它成为一本面向社会主义市场经济、面向世界、面向廿一世纪、面向教学的现代哲学基础理论课教材,呕心沥血,经过三次大的修改。该教材吸取了“现代实践、现代科学提供的新经验、新知识、新思想和新智慧”,体  相似文献   

16.
在近年来的马克思主义哲学史讨论中,不少同志认为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是同时形成的。例如,新出版的《马克思主义哲学史稿》这样写道。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是不可分割的有机整体”,二者“是相互交错,同时产生的。”上海《社会科学》八一年第五期一文中明确写道: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的形成是同一过程.还有的同志虽然承认历史唯物主义与辩证唯物主义的形成有先有后,但却主张。历史唯物主义形成的标志是《共产党宣言》,辩证唯物主义形成的标志是《资本  相似文献   

17.
教学内容 《全日制普通高级中学教科书(必修)·数学》第二册(下)第十章“排列、组合和二项式定理”的第四节“二项式定理”.  相似文献   

18.
本文的教学设计内容选自《义务教育课程标准试验教科书数学》九年级上册第六章第1节“频率与概率”第一课时(北京师范大学出版2004年第二版)。[第一段]  相似文献   

19.
王巳震 《中学科技》2022,(21):35-38
<正>作业是教学活动的一个重要环节,是课堂教学的延续和强化。作业的质量直接影响着教育教学的质量,需要重点关注,认真设计。本文基于《普通高中数学课程标准(2017年版)》(以下简称《课程标准》),围绕《普通高中教科书数学必修第二册》(沪教版)第六章,对“6.1正弦、余弦、正切、余切”“6.2常用三角公式”“6.3解三角形”共19课时进行整体单元作业设计。  相似文献   

20.
修订版《小学语文教学大纲》(以下简称《大纲》)在确立了指导思想和教学目的之后 ,对相应的教学内容和要求作了较为具体的阐述。新修订《大纲》把原试用版中的第二章“教学目的和教学要求”、第三章“教学内容和教学提示”、第四章“课外活动”和第六章“各年级的具体教学要求”并入“教学内容和要求”一章。该章包括四个方面的内容 :教学的总要求 ;各年段的要求 ;课文 ;语文实践活动。《大纲》把总要求和年段要求联起来讲 ,体现了教学总要求和年段要求的联系性 ,也体现了教学要求的阶段性 ,避免了教学内容和教学要求重复交叉的毛病。新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