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从教师话语权到儿童话语权再到儿童的多元表达,不仅改变了传统的教育教学方式和教学伦理规范,也使传统的师生关系受到了挑战。理解与对话是儿童话语权的基石儿童享有参与权是儿童话语权的核心;儿童的多元表达是儿童话语权的集中体现。儿童话语权以及儿童多元表达的倡导既是多元文化观的反映,也是时代教育主题的体现。  相似文献   

2.
在中国经济发展进程中,城市化的劳动主体是农民工及其家庭。然而,由于我国二元社会制度的根深蒂固,以城市为主导的社会又偏偏对这个主体非常冷淡,以至于这个数以千万计而又文化程度较低的群体在社会中没有自己的组织、没有自己的声音、没有人去了解他们的生存状况,农民工话语权一顿处于失语状态。因此,探讨当前社会大环境下农民工群体失语现象,不管从理论还是实践上,均显得尤为重要。  相似文献   

3.
从教师话语权到儿童话语权再到儿童的多元表达,不仅改变了传统的教育教学方式和教学伦理规范,也使传统的师生关系受到了挑战。理解与对话是儿童话语权的基石;儿童享有参与权是儿童话语权的核心;儿童的多元表达是儿童话语权的集中体现。儿童话语权以及儿童多元表达的倡导,既是多元化观的反映,也是时代教育主题的体现。  相似文献   

4.
随着我国工业化、城镇化进程的加快,农民工队伍迅速壮大,已成为我国产业工人的重要组成部分。农民工的出现是中国发展进步的重要象征。党和国家十分重视农民工问题,关心农民工的权益。但农民工权益保护仍然存在不少问题,导致了诸多社会矛盾和社会问题的产生。究其深层原因在于我国农民工权益缺乏相关的法律制度保护。因此,保障农民工权益的最有效手段是法律手段,这既是解决农民工权益保护问题的治本之策,也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应有之义。  相似文献   

5.
新生代农民工在我国现代化建设中扮演着极为重要的角色。无论从农民工自身而言还是整个社会而言,对新生代农民工进行法律素养教育都具有重要的意义。本文从新生代农民工的特点入手,分析新生代农民工法律素养教育的必要性,提出开展新生代农民工法律素养教育的策略,以期对促进我国新生代农民工法律素养教育发展有所裨益。  相似文献   

6.
农民工权益法律保障机制的完善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农民工权益保障问题是目前城市化和工业化发展进程中必须要解决的问题.农民工是社会转型时期出现的新的特殊阶层,由于种种原因,他们的合法权益长期得不到法律的有效保障.农民工问题已经成为政府和社会广泛关注的焦点.文章以法律的视角,分析了农民工权益法律保障缺失的原因,并提出了对立法、执法,以及司法机制进行修改和完善的若干建议.  相似文献   

7.
构建一套科学的农民工社会保障法律制度对于解决“三农”问题、建设小康社会与和谐社会、促进城市化健康发展、建立统一的劳动力市场以及改革整个社会保障体系具有重大意义。应建立一种有利于城乡社会保障一体化的面向农民工的社会保障法律制度,建立以社会救助为基础、以社会保险为主体、以社会福利为重要补充的农民工社会保障法律制度。  相似文献   

8.
改革开放以来,农民工已经成为我国工业化、城镇化进程中涌现的一支新型劳动大军,为我国现代化建设做出了重大贡献。但是,由于多种因素,农民工在城镇的生存状态和权利状态存在着不少问题,特别是农民工自身法律素质欠缺这一因素更应引起人们关注。在研究农民工合法权益保护的过程中,应当重视和研究农民工法律素质教育问题,建立健全农民工法律素质教育的长效机制,以更好地维护农民工的合法权益,保障社会稳定、和谐、健康发展。  相似文献   

9.
20世纪80年代以来,我国农村人口城市化的序幕已经拉开。在这个历史进程中,我国农民工的市民化进程伴随着工业化、城市化、市场化而发展,形成了有中国特色的"农民工市民化"命题。实现农民工市民化的过程,遇到了来自我国传统的城乡二元治理结构的重重阻碍。从农民工市民化的含义及其法制需求入手,沿着农民工从农村退出法律制度、农民工城市进入法律制度、农民工融入城市法律制度这条逻辑主线,详细论述了农民工市民化进程中的法律制度建设问题,以求以法治的手段为农民工市民化这一历史进程提供法律制度保障。  相似文献   

10.
新生代农民工培训的法律保障机制探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新生代农民工培训是实现新农村建设和城乡统筹发展目标的重要途径。现阶段,新生代农民工参与培训的法律意识淡薄、培训法律不健全,直接影响了培训的实效性和长效性。在当前中央高度重视三农问题的现实背景下,应该从政治、立法、司法和执法四个方面完善新生代农民工培训法律保障机制,为各级政府及相关部门制定新生代农民工人力资源开发政策提供科学的决策依据和现实参考。  相似文献   

11.
农民工是改革开放后我国转移农村富余劳动力的代名词。目前农民工是个特殊、庞大的弱势群体.农民工的权利意识还普遍较弱、权利现状也不太乐观。其原因既有农民工自身因素,也有社会、文化等层面的因素。提高农民工权利意识的对策:一是农民工应提高自身素质,自立、自强,走自我发展之路,全面发展之路;二是国家应发挥主导作用.加快城乡二元体制改革,加强法制与政策对农民工的关注。  相似文献   

12.
从生存伦理与道德主体的视角看,拥有同一身体的农民与农民工因社会身份的不同,在农村与城市这两种不同日常生活世界中遵循着不同的行动逻辑与道德准则。政治、生活、社会、道德是一个人身份的构型纬度,一旦离开对农民身份有着系统性约定的乡村场域,传统型农民不再拥有农民身份;大众传媒惯用的农民工话语也是一个消解农民的过程。农民工身份是都市社会底层的一种新型社交类型,在此社交类型中农民工的道德主体有着原生型、再生型、次生型三种构型。激活作为"农民"的"农民工"内心深处认同的、与社会公德相契合的生存伦理的引领力,比抽象的"人的城镇化"对社会公德的建构更加具有现实意义。城镇化和乡村振兴的主体是农民还是农民工,不同的认识以及由此建构的不同社会治理方式对未来都市与乡村的道德构型会产生不同的影响。  相似文献   

13.
文章从农民工的休息权、劳动报酬权、安全卫生权社会保险和福利、农民工自身和子女的教育等方面分析论述了当前我国农民工权益保障的现状,并分析了影响农民工权益保障的主要因素。针对这些因素,我们从加快城乡二元户籍制度改革、完善农民工权益保障体系、建立有效的农民工维权组织和提高农民工就业素质及法律意识等四个方面提出了对策。  相似文献   

14.
文章从农民工的休息权、劳动报酬权、安全卫生权社会保险和福利、农民工自身和子女的教育等方面分析论述了当前我国农民工权益保障的现状,并分析了影响农民工权益保障的主要因素。针对这些因素,我们从加快城乡二元户籍制度改革、完善农民工权益保障体系、建立有效的农民工维权组织和提高农民工就业素质及法律意识等四个方面提出了对策。  相似文献   

15.
另一种贫困:关注民工子女教育权问题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随着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进一步发展,大批民工纷纷涌向城市,由此产生了民工子女的教育问题.由于教育、财政、社会管理等体制方面的原因,民工子女教育权未能得到很好的保护.解决这一问题的关键在于完善社会保障制度,保障农民工就业平等,规范学校收费,保障充足的教育经费.  相似文献   

16.
农民工培训的障碍因素及对策分析   总被引:8,自引:2,他引:6  
农民工培训事关农民素质的提高和收入的增加,关涉农村城镇化进程,是解决“三农”问题和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宏伟目标的重要举措。目前农民工培训取得了很大的进展,但也存在着一些障碍因素,它们影响了农民工培训工作的有效开展。因此,对这些障碍因素进行分析,提出具体的应对措施具有极其重要的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17.
阐述了马克思劳动力价值理论的主要内容,对农民工劳动力价值进行了理论分析,从农民工劳动力价值、农民工的需求两方面探讨了农民工工资低的原因,提出了提高农民工工资的相应对策,主要有提高农业从业人员劳动力价值、构建农民工组织、提高农民工素质等方法。  相似文献   

18.
伴随着中国社会结构的分化和城市化进程,农民工群体内部也逐渐分化,致使对农民工群体的整体式研究凸显出其局限性。农民工的分化事实引起了学者对农民工分化研究的关注,诸多研究涉及到职业分化、代际差异、社会权益、城市适应、区域差别等多个层面。研究梳理表明,从整体研究到分化研究是农民工研究的一个视角转向。本文认为,农民工内部分化应该成为进行农民工问题研究时的一个前提预设。但目前的分化研究也有存在一些不足之处,如个案研究结论的普适性问题、农民工内部分化的标准模糊化问题及缺少对农民工从主体角度进行的主观心理研究等等。  相似文献   

19.
国际劳工标准是国际劳工组织保护劳动者权益的基本标准。在农民工权利保障缺乏的背景下,用“核心国际劳工标准”保护农民工权益有着特殊的意义。我国应该按照国际劳工标准结合我国的具体国情,积极有效的维护农民工的平等就业权,建立健全农民工的社会保障制度,积极促使农民工组成工会组织,保护农民工的合法权益。  相似文献   

20.
齐佳 《宜春学院学报》2012,(7):125-127,154
高校思想政治工作者作为思想政治教育的主力军,其话语权体现主体性的实现程度,现今高校思想政治工作者呈"话语失态"之状,优化高校思想政治工作者话语权发展路径实现其"话语回归",将有利于思想政治教育活动有序发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