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84 毫秒
1.
课题,是一篇课文的眼睛,是透视课文思想内容的窗口。“题好一半文”,这句话从一个侧面说明了文题对于课文内容的重要性。唯其如此,破题,在阅读教学中具有举足轻重的地位。十多年的阅读教学实践,使我深切地体会到,破题的优劣影响着整篇课文的教学效果。本文试就破题...  相似文献   

2.
文章学告诉我们,文题是一篇文章的总挈,须准确、概括、凝炼。因此,教学一篇课文应把文题放在“乃一篇之警策”的高度,扣题、审题、析题毫不马虎,庶几理出行文思路,讲清课文。然而,有些我们熟知的名篇,因为其熟反为习惯性理解所驱使,忽略对题目的深究。 我教《荷塘月色》很多次了,每次都把文题“荷塘月色”的分析轻轻放了过去,以为题目的结构关系不讲自明,无需费舌。有一次,分析课文已近尾声,忽有一学生提出了疑问,问题目“荷塘月色”是什么结构关系。当时  相似文献   

3.
对于三类课文中重点要教好的讲读课文,如何备课的问题,值得研究。我认为认真钻研教材,领会编辑意图,是搞好备课的中心工作。如何钻研教材,就一篇课文来讲,要通过反复阅读,一步一步地有重点地钻研,大体上要经过五个步骤,做到一字一句不放松。在深入钻研、充分理解课文的主要内容和基本精神的基础上,还要着重思考几个问题,达到准确地理解编者意图,以便循序渐进地提高学生的读写能力。“五步”指钻研课文的五个步骤。第一步:初读课文,扫除障碍,了解大意。接触一篇新课文,首先要通读全文,借助工具书,解决字词方面自己的疑惑。接着抓住文章的主要内容,初步使自己与作者感情一致,同课中人同呼吸、共命运。然后再对照文题,边读边想,从而正确理解“题”与  相似文献   

4.
感受·理解·想象·抒发─—寓语言美于情感美之中黑龙江黄少红,郭雅如《温暖》是一篇文思清晰,立意鲜明.感情真挚的课文。全文热情洋溢地赞扬了周总理热爱劳动人民的高尚品质。文题“温暖”的蕴意在于:周总理送给清洁工人的是春天股的温暖;从课文中感受到党和政府送...  相似文献   

5.
陈树梅 《学语文》2005,(4):13-13
语文教学,既要注重它的实效性,让学生了解课文的内容,又要讲究析文的趣味性.让学生尝到课文的甘美滋味。如何让学生有滋有昧地欣赏课文,方法有多种.作为语文教师。笔者经常针对一篇篇优美的课文.精心设计一道道有难有易又有趣味的题目,让课堂上的每位学生都身“陷”于题中.成为课堂里的参与者,而不是不动头脑的简单的抄写公。  相似文献   

6.
《一个好树种——泡桐》材料翔实具体,结构井然有序,是一篇较典范的说明文。如何在规定的一节课内自读好这篇课文呢?我采用了“抓住题眼,把握结构,以读促写”的方法,取得了较好的效果。  相似文献   

7.
学习一篇课文,我们首先注意的是课题。课题不仅或明或暗地预示课文的主要内容,蕴含课文的中心思想,而且通过它还能体察出作者精妙的构思,窥探出作者为文的匠心。因而,我们在进行课题教学中,切不能蜻蜒点水,浮光掠影,应根据题义的深浅、题文的关系及作者的立意,采用相应的解题方法。  相似文献   

8.
一篇课文需要探究的问题很多,教学时不可能面面俱到。教师必须学会取舍,突出重点。寻找一个精当的“切入点”,力求抓住“动全身”的“一发”。具体而言。可从“文题”揭开主题。从“文路”设计主线,从“文眼”捕捉灵魂,从练习找寻入口,从插图获得启示。  相似文献   

9.
题为文之“眼”教学紧紧抓住课题向全文幅射,将课文的知识点与课题联系起来阅读有利在整体上理解课文.把握中心思想,《我爱故乡的杨梅》是一篇习作例文,它担负着指导阅读和作文的双重任务,教学时紧扣爱字这一“题眼”,弄清文题关系,  相似文献   

10.
一、扣题眼初读感知“联系”《蛇与庄稼》一文的课题简明扼要地概括了课文的主要内容。根据课题这一特点,揭题后教师可扣住题中“与”字提出问题:“蛇”是动物,“庄稼”是植物,这两种不是同类的事物用“与”字连起来说明了什么?学生带着问题阅读课文后就会发现,课文...  相似文献   

11.
小学语文第二册第六组课文是由《小八路》、《王二小》、《明明上学》和《一只小羊羔》四篇看图学文组成的。纵观这一组教材,其编排上最大的特点是:课文从图到文结合得非常紧密。我们在教学中要突出看图学文的特点,既要教给学生看图的方法,引导学生准确地了解画面所描绘的内容,又要联系图画理解课文,理解词句,懂得课文是如何叙述图上的事物,从而为过渡到阅读课文打好基础。现谈谈这一组保文的训练要点。一、观察训练教学“看图学文”,看图是基础.因为画面形象地反映了课文内容。对此,本组四篇课文后的第一题作业,编者都要求学生…  相似文献   

12.
题目是文章的眼睛。在阅读教学中引导学生抓住课题,了解文章主要内容,捕捉作者思路,循路入境,归纳要旨,这种教法称之为以题统文教学法。 以题统文教学法一般分四步进行。例如第八册《狼牙山五壮士》一课的教学步骤安排: 第一步,读题提问,带问读文。引导学生从释题入手,提出问题,带着问题读课文,整体感知课文主要内容。可以提出这些问题:1.什么叫“壮士”?“壮士”与“战士”、“勇士”、“烈士”的区别?(先查字典理解,再联系课文理解。)2.课文写了哪五位“壮士”?为什么称他们为“壮士”?  相似文献   

13.
《五彩池》是一篇讲读课文。文章以“神奇”挈领全篇,语言生动形象。教学时,教师应把握教为主导、学为主体、练为主线的原则,以课文为例,教给学生抓住重点进行读文的方法,让学生自能读书。 一、以题激疑,整体感知 本文以所描述的景物名称命题,“五彩”一词点出了景物的特点。 首先,以题激疑:(1)从题目看,课文是写什么的?(写景)(2)读了课  相似文献   

14.
[文题]见本刊第9期刘国良文。[题解]三个话题中前两个话题都出自文学作品,话题“诸葛亮草船借箭不足十万支”源自一篇耳熟能详的小学课文《草船借箭》,话题具有较强的思辨色彩,需要考生有一定的识见和推理能力。这一话题传达给了我们一个信息,语文知识能力的体现源自从小不断的阅读积累。话题“戈多来了”源自高中语文第五册的一篇课文《等待戈多》。要完成这一话题,须对这篇课文的思想主旨和深刻意蕴烂熟于心。戈多其实是一种象征,一种希望。作文中应充分展现自己对人生的观察和深刻思考,并能结合当今社会普遍存在的问题进行合理的思辨。第…  相似文献   

15.
文有文眼,题有题眼。教学实践证明,扣“眼”解文可以收到一石三鸟之效。五年制第八册(?)8课《草船借箭》是一篇传统教材,可以在布置预习的基础上扣“眼”教学。我们由分析题意可知,“草船借箭”即用草船去借箭,关键是“借”,这是题眼,扣住“借”来教学,便能够自然地带出人物,弄清事件,理解联系,讲解课文也就省时省力了。首先,由题眼“借”带出人  相似文献   

16.
学习一篇课文,首先接触到的是课题。课题是课文的眼睛。教学时,引导学生从文题入手,抓住题眼推断课文的主要内容,再扣题分析课文,捕捉文章中心是中高年级常用的方法。此法是有规律可循的,下面仅以常见的课题类型浅谈几点体会: 一、题目是主谓结构的,题眼多是谓语部分。如:《晏子使楚》题眼是谓语部分“使楚”。课文主要写晏子为什么出使楚国,并通过晏子“使楚”的经过和结果来突出晏子的智慧和勇敢这一形象。二、课题是动宾结构的,课题中动词即是题眼。  相似文献   

17.
如何进行阅读教学设计?我们在教学实践中,常采用“析文题、探文路、掘文眼”的方法。下面以课文为例,谈谈这种设计方法的具体操作。第一种:析文题。文题是文章的窗口。有些课题虽然言辞通俗平易,但是意蕴深邃隽永,对这种文题细作品析,能引人入胜,达到对课文的理解。如《穷人》这一文题,一看便知,文章写的是人,而且有“穷”的性质。但仔细品析,却是“穷”中有“富”,即在物质生活上讲,是穷;而在精神境界上讲,是富。基于这一点,可开“窗”窥“室”,作如下设计:  相似文献   

18.
六年制统编小学语文课本第16课《外婆家的新厨房》,是一篇科普读物。课文写了外婆家使用的太阳灶的形状、构造和工作原理,具体介绍了它具有不用柴、不用煤、又干净又省事的优点。课文中附有太阳灶插图。可见文章主要是介绍太阳灶,而不是介绍“新厨房”,所以文题《外婆家的新厨房》和课文内  相似文献   

19.
“听读识字”是课程标准实验用书(北师大版)的一个突出特点。“听读识字”顾名思义就是借助阅读一篇篇课文来识字。在这里“阅读”是“听读识字”过程,课文则是阅读和识字的载体。而作为阅读和识字的载体——一篇篇文质优美的课文,不仅为学生提供了识字的具体  相似文献   

20.
一篇文章总有个标题,即使是“无题”,那“无题”也就是标题。“题目”是文章的眼睛,眼睛是心灵的窗户,它具有高度的概括陛,透过文题可以窥探文章的主旨。抓住它的特点进行研读,有利于把握教学的切入点,使教师能够顺利地完成教学任务,也是进行阅读教学的有效方法。因此,我们在教学时要重视对课文题目的讲解。文题的形式干变万化。释题的方法也因题而异。我认为,课文解题的方法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