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7 毫秒
1.
在老师、班主任眼里,优秀生思想基础比较好,积极要求上进;学习刻苦,接受新事物快;尊重老师,团结同学,有较强的组织纪律观念;在学习工作中起着模范带头作用,是班级建设的排头兵。因此,老师、尤其是班主任老师往往对各方面比较差的学生管理教育较严,而对优秀生的管理则相对放松,致使一些“好学生”出现了思想和学习上的偏差。  相似文献   

2.
优秀生是指那些品学兼优,在品德、学习态度、学习成绩、人际关系各方面可以作为学生仿效、学习的学生。优秀生威信的高低将直接影响班级的学习、纪律及整个班风。因此,树立好优秀生的威信是抓好班级工作的重要一环。教育实际中树立的优秀生与标准优秀生相比或多或少地存在一定的差距。如:由于片面追求升学率,使一些只是学习成绩特别优秀的学生成了优秀生,因任课教师特别是班主任的性格、气质、兴趣、爱好等个性特点的差异和缺陷,使优秀生的树立带有树立者个人主体的特点;从优秀生的形成过程看,优秀生是由一些在品德、学习态度、学习…  相似文献   

3.
朱彩虹 《快乐阅读》2011,(13):24-25
"金无足赤,人无完人。"然而在学校管理中,我们往往对各方面表现比较差的学生管理较严格,而对品学兼优的学生管理则有些放松,致使个别优秀生出现了问题。如何加强三好生、优秀生的教育管理,是值得我们思考和研究的课题。  相似文献   

4.
一、班级管理中尖子生表现出来的违纪现象什么是优秀生?具体来说:优秀生应该是指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学生,但在目前不少教师和家长的眼中,优秀生更多的是指学习成绩拔尖的尖子  相似文献   

5.
每个班级都有一定数量的相对优秀的学生,我们称为优秀生,对于优秀生的管理,在一般人看来,应该是轻松的事情,班主任不需要耗费太多的精力去管理.事实上,对于优秀生的管理,就班主任而言,并不是如想象般地那么简单、轻松.他们之所以优秀,原因在于:智商相对较高、学习习惯较好、学习比较认真刻苦等.  相似文献   

6.
刘莉 《教育艺术》2010,(4):60-60
班主任对学生的个别教育既包括对优秀生的培养工作,也包括对后进生的转化工作和对中等生的教育工作。一、做好优秀生的培养工作。优秀生一般是指那些品学兼优,或在某一方面有突出表现或具有特殊才能的学生。  相似文献   

7.
在学校管理中,对各方面表现比较差学生的管理较多较严,而对品学兼优学生的管理则有些放松,致使一些好学生出了这样或那样的问题。因此,加强对三好生、优秀生和优秀学生干部的管理教育,是学校教师特别是班主任值得关心的一项课题。  相似文献   

8.
石响 《云南教育》2008,(5):47-47
学校或班级,向来对潜能生管理较严,而对品学兼优的学生管理有所放松,致使一些好学生反而出了问题。因此,加强对三好生、优秀生的管理教育,是值得研究的课题。  相似文献   

9.
俗话说:“树上没有两片相同的叶子。”这句话用在形容人的差异上也同样恰到好处。一个集体中的每一个人都是各不相同,各有优缺点的。所以,班主任除了通过班级团队等学生集体教育全班学生外,还应深入细致地做好个别教育工作。班主任对学生的个别教育工作,既包括精心做好优秀生的培养工作,也包括细心做好扶持中等生的教育工作和耐心做好帮助后进生转化的工作。 一、培优——精心做好优秀生的培养工作 优秀生一般是指那些品学兼优,可以作为学生学习、仿效的榜样。班主任对这类学生,既要对他们的优点和长处予以充分肯定,选择他们发展得…  相似文献   

10.
关注优等生     
在学校,我们对成绩优秀的学生,往往疏于管理,认为他们是放心学生,是老师手中的宝贝。这致使一些成绩优秀的学生常常出现这样那样的问题。因此,加强对学习成绩优秀生的教育和管理,是教师特别是班主  相似文献   

11.
在学校特别是在技校,往往对差生管理较严,而对品学兼优学生的管理则相对放松,致使在一些好学生中出了问题。好学生一般都表现较好,可是一旦出现问题,都很严重。因此,加强对优秀生的管理教育,是一个值得研究的课题。  相似文献   

12.
班主任聚在一起,每每淡及班级工作时,无不感慨教学之苦,班级管理之难,而叹息最多的莫过于学生素质了。大多数班主任对班里的后进生绞尽脑汁,苦口婆心,倾于心血,而对优秀生却“信马由纲”,这已成为一个普遍的、不容回避和忽视的问题。诚然,后进生确实给班级工作带来一定的难度,班主任对其狠“抓”重“敲”也不悖于常理,但是若只偏重对优秀生的“修剪”,班级工作不会有大的提高。这也是一些班主任时常抱怨劳而无功、班级工作久滞不前的原因之一。优秀学生品学兼优,在整个班级工作中有举足轻重的作用,对此无可非议。但是,由于班主任经常性地表扬和奖励,必然会刺激优秀学生一味追求奖励和名利以满足个人狭隘利益地强烈欲望,强化了优秀生关于奖赏的片面认识。久而久之,在优秀生的心理上便产生了一些“障碍”和“缺陷”,而这些毛病又往往被其优秀成绩所掩盖,即便看到了,也被老师和同学认为是“可爱的毛病”。这些都是优秀生进步的障碍,如果不及时“修剪”,非但“优”的资本保不住,还会影响到其他学生和后进生。  相似文献   

13.
什么样的学生才算是优秀生,也就是说优秀生应该如何界定?这似乎是个不值一提的问题,然而实际情况并非如此。笔者认为,优秀生涵盖两层含义:一是指品学兼优的学生,二是指学习成绩优秀的学生。不可否认的是,在“素质教育喊得轰轰烈烈,应试教育搞得扎扎实实”的某些领导和教师的思想里,优秀生就是那些成绩优秀,能为学校、教师增光添彩的学生。  相似文献   

14.
文章采用《应付方式问卷》和《症状自评量表》对某高校574名在校大学生进行调查。其中优秀生313名,普通学生261名。结果显示:优秀生的应付方式以工具性应付方式为主;在性别和城乡两方面没有显著差异;不同专业的优秀生应付方式比较研究发现,艺术类学生在自责、退避、合理化因子上与其他专业学生存在差异;心理健康的优秀生与心理异常的优秀生在自责、幻想、退避、合理化和解决问题上存在显著的差异。  相似文献   

15.
在学校,大多对各方面表现比较差的学生管理较严,而对成绩好的学生的管理则有些放松,致使一些好学生出现问题.因此,加强对三好生、优秀生的管理教育,是值得教师特别是班主任研究的一项课题.好学生发生的问题虽然是不同的,但究其根源,无外乎是内因、外因两个方面在起作用.  相似文献   

16.
初三学生每临毕业都有一次物理实验操作考试,它是对学生实验操作能力的一次终结性评价,在物理教学改革中起到了很好的推动作用。纵观我校近几年的测试成绩,在我们教师队伍中流传着这样一句话:“优秀生并非优秀,学困生并非不优秀。”此话并不矛盾。对我校2006年430人的物理实验操作成绩进行调查,满分的132人,其中优秀生满分的35人,  相似文献   

17.
数学教学中培养学生元认知能力的探索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实验研究表明,学生数学解题能力产生差异的主要原因在于元认知水平的差异.实验者要求优秀生和学习困难学生解答中等偏上难度的数学应用题。目的在于让学生尽可能多地使用元认知策略.研究者发现,两组学生在解题上的认知步骤是大致相同的,即阅读、分析、假设、计算、检查;所不同的是优秀生解题过程中用时所占比例最高的是在分析阶段。而学习困难学生解题过程中用时比例最高的是在计算阶段.  相似文献   

18.
高校优秀生一直被冠以"好学生"的光环,也是教育管理的"免检产品",因此很容易忽略其身上的问题,学生优秀生作弊心理值得关注和研究.本文对学生优秀生作弊心理的动因进行分析,并提出一些应对策略.  相似文献   

19.
对优秀生的管理往往认为他们有较强的自我约束能力,因而学校和教师对他们的管理放松了,这就造成了优秀生出现问题的较大空间.所以要加强优秀生的管理教育,使受教育者能得到全方位的发展.  相似文献   

20.
<正>作为一名农村小学信息技术教师,我很珍惜与学生们在机房度过的每一节课。可是没上几次课就遇到了一个问题:有的学得快,有的学得慢,学生间的差距将越拉越大,从而影响到整个班级学生的信息技术水平。为了拉近学生之间的差距,改变学生成绩参差不齐的状况,我决定从"优秀生"入手,利用"优秀生"的优势,发挥"优秀生"的作用。一、"优秀生"与后进生结对同桌,共同进步在小学信息技术教学中,"优秀生"并不只是文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