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本文试从两个层面解读福克纳的小说《八月之光》的互文性策略。首先,从文本间的指涉性看,分析福克纳以《圣经》中的耶稣为原型,将小说人物乔的形象与耶稣形象进行对比,进而对悲剧人物展开深刻的人性探索,揭露种族主义对人性的摧残;其次,从文本内的指涉性看,结合巴赫金的复调小说理论,分析《八月之光》的复调特征:从结构上看,几个故事平行地进行,形成结构上的大型对话性,即小说的"对位"结构;从语言上看小说中的"微型对话",体现在作品中人物对话和人物内心独白中的"双声语"中。不同叙事者之间以及叙事者的自我意识的对话,形成各种声音、意识的互补和颠覆,进而造成文本结构和意义的多元化和开放性,极大地调动读者参与到文本意义建构中,这种意义的不确定性和开放性赋予了文本极大的张力和主题向心力。  相似文献   

2.
接受美学中期待视野的意蕴期待,给读者在接受文本以一种"前理解"的思维框架构思。让读者在接受文本内容之前,对文本有一定的个人主观判断和期待。以姚斯的期待视野为理论基础,以米兰.昆德拉的小说《不能承受的生命之轻》为例本,以小说中的主要人物为参照,对比读者接受文本前、后时,对小说中"轻"理解之异同,同时剖析小说中"轻"的表达。将"轻"的意蕴从读者表象性的浅层理解转换为以读者为中心的深层理解,从而丰富作品的意蕴。  相似文献   

3.
司君 《海外英语》2012,(1):215-216
威廉.福克纳的长篇小说《八月之光》主要展现了清教主义和种族主义对人性的毒害和摧残。作家在作品中巧妙运用象征手法来深化主题。一系列意象揭示了南方加尔文主义和清教主义下的种族主义对人从肉体到精神的双重毒害,予读者无限的联想。通过分析《八月之光》中一系列意象——黑屋子、行进与逃离、大火等,探讨小说中象征手法的运用,揭示其蕴涵的思想内涵。  相似文献   

4.
福克纳的小说《八月之光》之标题反映了作者的怀旧情绪和对宁静生活的向往。“八月之光”这一人性之光折射出了人类古老久远的美德,象征着人淳朴、善良、美好的本性和爱与被爱的渴望。它既体现了福克纳深受其影响的基督教义,更闪耀着超越基督文明的人文主义光辉。它代表了福克纳所推崇的宁静恬淡的生活本质,也表明了一种乐观积极的生活态度。小说题目由最初的《幽暗之宅》到《八月之光》的这一变化,表明了福克纳在创作中思想的发展和主题的升华。《八月之光》这一标题传达了作者对于美好人性的永恒信念,凸现了小说超越时空的意义和魅力。  相似文献   

5.
刘勰在《文心雕龙·知音》篇中从文艺批评、鉴赏角度创立了一套以"知音"说为中心内容的文艺鉴赏论,以此来说明接受主体对创作中艺术境界的深刻领会在文艺批评中的重要性;而西方接受美学理论以"读者"为中心,强调读者从"空白"、"虚实"、"召唤结构"等多角维度参与文本的对话、对意境的体验与再创造。本文试以中西接受美学理论的交融处为基点参与意境审美艺术活动,以探析李煜词的意境之美。  相似文献   

6.
威廉·福克纳在其小说《八月之光》中塑造了许多人格扭曲、心理异常的人物,本文旨在从异常心理学角度对《八月之光》中人物扭曲的人格和变态的心理进行分析。  相似文献   

7.
谭恩美在其第四部力作《接骨师之女》中,又一次再现了她一贯的主题——居美华裔母女之间的隔阂和冲突。借助后殖民女性主义批评理论进行分析,便可注意到"失语"作为一种现象经常出现在文本中,母女三代人以不同的方式受到"失语"困扰。作者谭恩美将三个人不同形态的失语巧妙地展现在读者面前:在历经挫折后,三位主人公各自做出努力,力图打破"失语"的困境,找回真正的自我。  相似文献   

8.
《八月之光》是美国著名作家威廉·福克纳的长篇小说之一,自问世以来便一直好评如潮。本文从后殖民视角对其进行阐释,通过分析后殖民主义意识形态体现最明显的种族主义,来论证出殖民主义的结果不仅对被压迫者有害,也对压迫者有害,其中,以对《八月之光》中的主要人物乔·克里斯默斯和加尔文·伯顿的分析为例。  相似文献   

9.
《八月之光》是美国著名现代主义小说家威廉·福克纳的代表作之一。文章运用巴赫金的复调小说理论从三个方面,即主人公、文本结构和小说语言,对文本内容与形式进行解读与分析,揭示出作品主人公具有强烈的主体性和不确定性:小说的结构形成了“大型对话”;作品的语言明显具有“双声性”特点,这些方面构成了整部作品的复调特征.“复调性”给作品带来了深刻意义和深远影响。  相似文献   

10.
福克纳作为著名的美国南方作家,深受希腊文化以及基督教文化的影响。这种影响在他的作品中《八月之光》有着充分的体现。主人公乔不知自己身份而不断寻找自我,最终导致了自己悲剧命运的人物。本文采用原型批评理论,以古希腊悲剧英雄和基督教中的耶稣基督为原型通过分析小说中的人物乔,披露了美国南方的种种罪恶,挖掘出《八月之光》中散发的人性光辉。  相似文献   

11.
福克纳作为著名的美国南方作家,深受希腊文化以及基督教文化的影响。这种影响在他的作品中《八月之光》有着充分的体现。主人公乔不知自己身份而不断寻找自我,最终导致了自己悲剧命运的人物。本文采用原型批评理论,以古希腊悲剧英雄和基督教中的耶稣基督为原型通过分析小说中的人物乔,披露了美国南方的种种罪恶,挖掘出《八月之光》中散发的人性光辉。  相似文献   

12.
作为美国南方文学的代表人物,福克纳始终关注家乡的生态发展、关心南方女性的生活环境和人文环境,并在作品里表达了自己的生态女性主义思想。在《八月之光》中,读者采用对比的方法,可以解读作者的生态女性主义思想。  相似文献   

13.
威廉·福克纳的《八月之光》是一部以种族问题为主题的小说。主人公乔·克里斯莫斯是社会种族问题下的悲剧式人物。本文就试图通过对乔·克里斯莫斯这一人物形象的解析,分析小说《八月之光》中所涉及的种族问题。  相似文献   

14.
《八月之光》始于并止于琳娜的流浪,乔的生活也不断被喻为路上的旅程,因此他们的生活轨迹都象征性地代表了流浪,但福克纳通过对照和对比告诉读者他们的流浪是不同的。本文从精神和功能两个方面强调了他们彼此流浪的不同。通过分析,我们也能够感知福克纳的伟大之处。  相似文献   

15.
从文学叙事学的角度对《八月之光》叙事话语的对话性进行评析。人物由陌生而关联的催化是产生人物对话的基础;不同生命世界的交流是对话普遍存在的体现;对话中蕴藏的变化与守恒是优秀文学创作的哲学理路。在具备对话特征的文本中,意识不同的对话方代表了看待世界的差异化特征,表明了包容性的语境赋予个体充分的话语空间。  相似文献   

16.
由于不同题材之小说的文体特征不同,致使不同类别小说之版本特征、流传有着本质区别。与神怪小说、世情小说等相比,历史小说所依据的素材是大众化、某种程度上已固定的"历史文本",历史小说之虚构成分仅局限于历史事实允许之范围内;致使历史小说在传播过程中,读者完全可以依据"历史文本"进行"二次创作"。这是历史小说独特的文体特征。因此,对历史小说版本之研究,须在历史小说的文体特征之基础上,充分把握版本与历史背景、社会环境之间,版本与作者、读者、出版者之间的复杂关系,从全局入手,方能作综合判断,以使版本判断之结论令人信服。  相似文献   

17.
《八月之光》中的另类基督神话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福克纳的小说中,基督教文化是不可或缺的重要底色。而在《八月之光》中,主人公乔·克里斯默斯所具有的和传统基督教道德教训完全不同的价值取向,和他同耶稣基督相似的人生经历但却截然不同的人生道路,使基督的救赎神话显现出不同的文化指向。另一方面,南方社会中对基督教上帝认识的个人化倾向展现了南方社会分裂现实。本文试图通过对《八月之光》主人公乔·克里斯默斯人物形象与耶稣基督神话的对比,以及对南方社会中不同层面的上帝形象的分析,展示在克里斯默斯的悲剧背后分裂的南方和福克纳对南方的复杂立场。  相似文献   

18.
美国19世纪著名诗人朗费罗创造了属于自己的一个时代,他获得了国内外的高度赞誉,拥有不同的读者层。接受美学视野下的文本具有意义未定性,读者具有不同的期待视野。"朗费罗现象"在于它满足了读者的"期待视野",实现了读者完美的"召唤结构"。依据接受美学的批评理论,以朗费罗的《箭与歌》为个案探讨其在中国流布的原因。  相似文献   

19.
小说自18世纪作为一种严格意义上的文学体裁出现至今经历了漫长的成长。20世纪初批评家提出"小说之死"的观点。本文以新历史主义小说家朱利安·巴恩斯的代表作《十又二分之一章世界史》阐释开来,以小见大,试图以文本为基础,从文本、读者、作者三个层面逐一反驳"小说之死"的论题。  相似文献   

20.
文章运用法国著名存在主义女作家西蒙·德·波伏娃的存在主义女性主义理论对小说《八月之光》进行解读。通过对小说中女性在种族主义和清教主义双重压迫下的"他者"处境及女性角色在该处境下所进行的不同程度的抗争进行分析,进而揭示出威廉·福克纳本人在小说中所体现的女性观。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