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9 毫秒
1.
陈伟 《四川教育》2008,(7):12-12
作为扶助薄弱学校、促进区域教育均衡发展的重要举措,自2003年开始,“学校捆绑发展”。在我省各地陆续启动。经过几年的探索、实践,捆绑发展模式逐步形成,捆绑发展经验日趋成熟,薄弱学校的发展步伐加快,区域教育的整体实力得以提升。  相似文献   

2.
本刊讯(通讯员 杨雪)玉溪市从今年开始实施普通高中捆绑发展,分别以玉溪一中、市民中、师院附中、玉溪三中为牵头学校,把全市18所公办高中组建为4个捆绑体进行捆绑发展和考核,各县区教育局对辖区高中学校参与捆绑发展工作给予支持和提供条件。通过开展高中捆绑发展,促进优质资源合理流动、薄弱高中内涵式发展,逐步实现全市高中学校管理水平进一步提高,规章制度进一步健全,办学行为进一步规范,教学质量进一步提升。  相似文献   

3.
在城乡教育一体化的宏观背景下,城乡学校"捆绑发展"是很多地区推动城乡教育均衡发展所采取的一种重要政策。基于在西南地区Q县的调研表明,该地推动城乡学校"捆绑发展"的政策措施在组织形式、交流合作、资源共享等方面具有明显的优势,但其在帮扶组织的形式和权力结构、受援学校的办学自主权以及经费保障等方面也存在一些问题。在城乡学校"捆绑发展"模式中,教育行政部门应扮演引导和服务的角色而不应直接参与管理;城市优秀学校传导给农村薄弱学校的应该是超越具体校情差异的进取精神;农村学校则应立足于农村文化而保持自主性,成为具有自主发展能力的办学主体。  相似文献   

4.
陈为 《教书育人》2005,(6):9-10
近年来,学校的安全隐患不断地暴露出来,许多学校都受到安全问题的困扰。“安全管理”已日益成为社会关注的焦点,成为学校工作的主题词、关键词。然而,学校在安全管理中所出现的困难和被动局面以及由此形成的巨大压力,也正一天天地捆绑着校长的手脚,使校长对学校发展的谋划不得不小心翼翼,步履维艰。  相似文献   

5.
义务教育阶段学校推行“捆绑式发展”是一把双刃剑,其利弊可简要概括为“三长两短”。 一长:强力推进均衡发展。“捆绑”带有“强制性”,比“手拉手”、“心连心”之类层次更深、要求更高,对参与“捆绑”的双方,实行“考核捆绑”、“待遇捆绑”,捆绑双方“同在一条船上”.只有“同进退.共发展”才是出路。  相似文献   

6.
本文将在对当前诸多媒体将城乡学校捆绑发展等同于城乡教育一体化教育话语批判分析的基础上,提出城乡教育一体化的概念、目标及推进城乡教育一体化三个理论前提,以此来澄清对城乡教育一体化的认识,更好的促进城乡教育一体化的发展。  相似文献   

7.
陈瑾 《四川教育》2008,(8):16-17
自2003年以来.我区为了推进城乡统筹,促进义务教育均衡发展,采取了优质学校引领薄弱学校发展的重大举措.在此,我以锦江区学校捆绑发展历经的几次重大转变,来说明捆绑发展在反思中的不断深入.……  相似文献   

8.
近年来,学校安全事故时有发生。学校在安全管理中面临的困境以及由此形成的巨大压力,正一天天地捆绑着校长的手脚,使校长对学校发展的谋划不得不小心翼翼,如履薄冰。  相似文献   

9.
任硕 《四川教育》2008,(7):13-14
以强校带动弱校,在教师队伍、教育资源、教学管理、质量考核等方面进行“捆绑”的学校捆绑发展模式,在捆绑之初,结对的两所学校往往会表现出文化上的冲突,这不仅关系到捆绑举措是否成功,也关系到两所学校能否健康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10.
五华区抓住以校为本教研制度建设的机遇,采取“捆绑结对,城乡联动”的措施,拉动农村学校增强软实力,加快发展。把城区的好学校与农村薄弱学校一对一,结成校本教研“合作体”。要求城区学校除了在办学条件、经费等方面积极支持薄弱学校外,最重要的是通过开展校本教研,大力提高农村学校教师素质、水平和能力,促进农村学校教育教学质量全面提高。“城乡联动,结对同行”是五华区在以校为本教研制度建设过程中,开辟出来的一条能够切实改变农村学校面貌,全面提高农村学校教育教学质量,实现城乡教育均衡化发展的高速路。[编者按]  相似文献   

11.
《教育文汇》2010,(7):F0002-F0002
合肥市庐阳区近几年来以“均衡、公平、发展”为教育主旋律,紧密围绕“农村学校城市化,城区学校优质化,庐阳教育现代化”的发展目标,制定实施了《关于深化部分城乡共同体学校“捆绑”管理机制的实施意见》,将古城小学等八所农村学校与南门小学等八所城区学校进行“捆绑”结对,城乡学校资源共享,同步提升办学内涵,  相似文献   

12.
捆绑与松绑     
在推进区域教育均衡发展的进程中,捆绑发展不失为一种有效的办法,但不是长久的办法,时机成熟时也该松绑,这样被捆绑的学校才能展翅高飞,更好地发展,  相似文献   

13.
相对于中国现有的中小学学校管理模式来说,学校发展规划(SDP)是一种新的学校管理理念与实践."西发项目"在西部五省项目校推行了SDP理念及其制定与实施,其对校长、教师、学生、社区、家长与学校管理产生了什么影响呢?本研究采用问卷调查与田野调查的方法收集资料,来评估SDP对学校利益相关者所产生的影响.研究分析发现,SDP对项目学校的管理理念和行动产生了影响,也激起了家长与社区参与学校管理的想法与行动.个案分析发现SDP本土化的推行具有与资源捆绑的倾向,利益相关者更多的看重SDP所能带来的利益,而不强调其观念的变革.现行的政府教育行政管理模式在很大程度上影响了SDP的执行.  相似文献   

14.
黄文龙 《今日教育》2007,(7S):60-61
校本教研对学校发展和教师发展都能够起到重大作用.它立足于学校的实际.配合学校需求进行,符合学校发展的目的。但在校本教研具体的实践中,形式的、虚假的、肤浅的东西也大量存在.校本之“本”的生存土壤被大量挤占.因此校本教研最需要的就是“实”。  相似文献   

15.
扶丹 《文教资料》2010,(7):115-117
学校发展规划是中小学管理的一种改革实践,是学校管理决策的一种要素。一所学校如何发展,朝什么方向发展,是摆在每一位农村中小学校长面前的重大课题。有效地制定和实施学校发展规划,是学校管理的切入点。也是学校发展的指针。  相似文献   

16.
捆绑式均衡发展模式是指县区级管理部门将不同层次的两所或两所以上学校联合成一个资源共享、优势互补的新教育单元或教育联合体。它具有资源捆绑、理念捆绑、制度捆绑、教师培训捆绑、考核捆绑的五大特点,主要有一对一捆绑模式、一对多捆绑模式、跨地域捆绑模式、跨学段捆绑模式等具体形式和做法。捆绑式均衡发展模式存在着无可比拟的优势:能够形成教育共同体与利益共同体;促进优质教育资源的科学、有序、合理流动;实现"以强带弱"与互动输出。这种模式也存在着不可避免的局限性:名校太少、弱校较多;捆绑中的学校在联合体中的地位和话语权不同;学校的独立法人地位模糊;经费保障机制和政策制度还未能很好建立。因此,捆绑式均衡发展模式实施需要注意以下问题:政府责任要到位;着力解决因办学条件差异导致的优质资源无法移植的问题;在走向共同的过程中保持各校的主体性和特色。  相似文献   

17.
县区级管理部门把层级不同的两所或者两所以上数量的学校进行联合,形成一个共享教学资源,优势互补的新的教育单元或联合体,这种模式被称为是捆绑式均衡发展模式,其特点是对教学资源、理念、制度、教师培训、考核标准等进行捆绑,其形式为一对一、一对多、跨地域、跨学段等捆绑模式。捆绑式均衡发展模式在具备促进优质教育资源共享,成为教育利益共同体,以及"以强带弱"等多种优势的情况下,也存在着诸如强校数量过少,捆绑过程中弱校的地位与话语权较低,责任划分不明确等多方面的弊端。由此可见,捆绑式均衡发展模式需要有更规范的标准来促进教育水平的提高。  相似文献   

18.
唐自国 《天津教育》2014,(17):60-61
学校的发展关键在于管理,先进的管理理念是学校发展的必要条件。现代教育的人才观已经发生了重大变化,作为一名校长,尤其要转变旧观念,树立现代学校管理观,以教师和学生的全面发展为主,创造性地开展好各项工作。  相似文献   

19.
大学发展规划:自身行动的纲领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随着大学办学自主权的扩大,学校之间的竞争日趋激烈,大学如何设计自己的未来就成了决定学校生存和发展的重大问题。笔者认为制订大学发展规划时,需要梳理以下问题:第一,要认识为什么要制订发展规划;第二,一份完整的大学发展规划应该包含哪些最基本的内容;第三,掌握如何去制订发展规划。  相似文献   

20.
渝教动态     
《今日教育》2014,(10):5-5
重庆全面推进义务教育阶段学校捆绑发展 重庆市教委出台《关于深入推进义务教育阶段学校捆绑发展工作的试行意见》。按照“对口支援、校校牵手、合作共进,以城带乡、点面结合、整体提高”的基本思路。在全市全面推进义务教育阶段学校捆绑发展,充分发挥相对发达地区、优质学校的示范、带动作用,切实调动农村学校、薄弱学校的发展积极性,积极帮扶与主动发展相结合,不断缩小义务教育城乡差距、区域差距和校际差距。到2017年,全市城乡义务教育阶段学校普遍达到办学标准、教育质量标准和“百姓身边好学校”要求,实现区(县)域内义务教育基本均衡目标。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