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50 毫秒
1.
人体(下肢)肌肉功能模型简介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用文献资料研究的方法,对人体肌肉功能模型的概念进行了界定,对其核心内容进行了简要分析,对其在运动生物力学研究中的应用做了概括介绍。结果表明:肌肉功能模型参数是确定肌肉长度、拉力作用线和肌力臂的关键因素,在人体运动的运动学和动力学的定量分析、在体肌肉工作形式的确定、建立生物力学模型、定量评定肌肉功能等研究中有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2.
人体下肢肌肉功能模型参数研究简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运用文献资料法,对人体肌肉功能模型参数的研究进行回顾,概括介绍其在运动生物力学研究中的应用。结果表明:肌肉功能模型参数是确定肌肉长度、拉力作用线和肌力臂的关键因素;在人体运动的运动学和动力学的定量分析、肌肉工作形式的确定、建立生物力学模型、定量评定肌肉功能等研究中有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3.
运动生物力学研究进展与展望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本文论述了运动生物力学的发展历程、研究现状和理论基础,认为运动生物力学的基础理论是:生物力学、生理学和机能解剖学。基本方法是:物理学方法、生物学方法和系统分析方法。基本技术是:电子技术、计算机技术和测量技术。展望前景.运动生物力学仍将是多学科合作,并在下列领域获得进展:①经典力学分析;②力学模型研究;③运动技术最佳化;④人体运动仿真;⑤肌肉力学研究;⑥面向全民健身的生物力学研究;⑦技术分析专家系统的研究。  相似文献   

4.
G804.6 9904669运动生物力学研究进展与展望=Sportsbiomechanics research in progress and prospect[刊,中,A]/李建设,顾亮//浙江体育科学.-1999.-21(1).-42-46参3(ZZY)运动生物力学//综述//现状//趋势本文论述了运动生物力学的发展历程、研究现状和理论基础,认为运动生物力学的基础理论是:生物力学、生理学和机能解剖学。基本方法是:物理学方法、生物学方法和系统分析方法。基本技术是:电子技术、计算机技术和测量技术。展望前景:运动生物力学仍是多学科合作,并在下列领域获得进展:1、经典力学分析;2、力学模型研究:3、运动技术最佳化;4、人体运动仿真;5、肌肉力学研究;6、面向全民建身的生物力学研究;7、技术分析专家系统的研究。  相似文献   

5.
足部动力学测量可反映人体运动中足和支持面间的力学状态.在人体各种姿态运动生物力学研究中,由足部动力学测量获取的信息,对于下肢问题的诊断,运动鞋的设计,损伤的预防和其他应用都是非常重要的,进而使足部动力学测试系统成为了运动生物力学研究的得力工具.文章较完善地总结了近期国内外研究文献对于足部动力学测试系统及应用情况,探讨了目前系统的优劣以及无线足部动力学测试系统的前景.  相似文献   

6.
《西安体育学院学报》2005,22(5):114-114
2005年8月22日至28日,第23届国际运动生物力学会议在北京召开,300多名来自28个不同国家和地区的代表出席了这次盛会。会议涉及内容包括:1.基础研究,生物力学理论和实践在体育运动中的应用、运动技术的生物力学分析、生物电和动力学测量在运动生物力学中的应用、人体运动的建模和计算机模拟、运动生物力学在矫形外科学、运动损伤与康复中的应用以及运动生物力学方法学研究。  相似文献   

7.
第18届国际运动生物力学会议将于2000年6月25日在香港中文大学举行。这是第一次在亚洲地区举办的国际运动生物力学会议。会议的主题是运动生物力学与多学科协作研究促进体育运动的发展和人类健康。会议主要内容:生物力学和应用生物力学,运动生物力学中的计算机模拟、模型和技术最佳化的研究,骨  相似文献   

8.
从论文来源、选题范围、研究内容、研究方法、测试手段等方面,对第23届国际运动生物力学年会所录用的论文进行评述。中国(包括中国台北)、美国、德国是本次大会录用论文最多的3个国家,同时,所录用的论文涉猎面很广,包括了人类运动生活的各个方面。通过对大会录用论文具体研究内容进行分析,当前国际生物力学应用技术研究和竞技体育研究仍占主流,大众健康也越来越得到重视;研究方法得到阶段性的进展,三维摄像和动力学测试占据主流;测试仪器、体育器械的研究得到更大程度的关注。同时,对我国运动生物力学的研究发展提出建议。  相似文献   

9.
在运动生物力学许多问题的研究中,可以将人体简化为若干块刚体用铰链连接的多刚体系统。通常可采用图一所示的十五块刚体模型,但在有些情况下也可取多于或少于十五块的模型。我们利用R.Huston等人介绍的多刚体系统动力学的方法,建立人体模型的动力学方程组,并编制了适用于人体有限块刚体模型的动力学计算程序,可对人体腾空及单点支撑(或悬垂)的各种动作进行动力计算。经若干算例验证,该程序是有效的。  相似文献   

10.
基于ADAMS.LifeMoD人体落地动作的动力学仿真与验证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基于人体运动仿真软件LifeMoD建立人体个性化的三维多刚体动力学模型,该模型包括19个环节和50个自由度.对受试者的落地过程进行动作捕捉、运动学解析、动力学仿真,并完成仿真结果与三维测力台的验证.结果表明该模型具有很好的可信度,可以用来研究人体落地冲击过程的动力学响应特性.  相似文献   

11.
论背越式跳高摆动腿动作的技术原理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依据背越式跳高技术的动作方法,运用运动生物力学的基本理论,从运动学和动力学的角度,对背越式跳高技术中,摆动腿在起跳阶段的3个不同时段内的技术原理进行了分析与讨论。  相似文献   

12.
对自由式滑雪空中技巧运动员落地稳定性问题建立了四个运动环节的人体运动模型。雪板雪靴、足、小腿定义为环节1,大腿定义为环节2,躯干、头定义为环节3,上臂、前臂、手定义为环节4。根据平动动坐标系下相对动量矩定理建立了描述自由式滑雪空中技巧运动员落地稳定性控制人体对人体质心动量矩的模型。模型是有效的,并能反应落地稳定性控制的内在主要影响因素。  相似文献   

13.
不同强度运动对骨质疏松大鼠骨生物力学性能的影响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张林 《体育科学》2000,20(5):72-76
在成功建立骨质疏松大鼠运动模型基础上,将大鼠左股骨进行3点弯曲实验,对不同强度运动下的骨生物力学性能变化进行了比较研究。研究结果指出:运动对骨结构力学和骨材料力学性能有良好的刺激作用;OVX大鼠的骨力学性能变化大于SHAM大鼠,表明运动对抗卵巢切除大鼠骨力学性能降低的作用大于SHAM大鼠的增龄效应;中负荷运动对骨力学性能的影响大于低负荷运动,提示骨力学性能的改善和提高,与临界强度下的较大运动负荷有关。  相似文献   

14.
采用文献资料法收集有关统计数据,运用运动生物力学、空气动力学原理,对标枪出手瞬间态势进行了定量和定性分析,系统地阐述了诸多力学因子对成绩的影响以及它们之间的相互关系,对运动训练实践起到指导作用。笔者试通过文献资料法结合统计学、生物力学和空气动力学等知识对标枪出手瞬间态势的力学因子进行较系统全面的综合分析。以进一步提高人们对标枪项目的认识,以更好地指导运动训练的实践。  相似文献   

15.
运动生物力学研究方法的发展和瞻望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忻鼎亮 《体育科研》2006,27(6):78-80
回顾了我国运动生物力学二十余年来的发展历程,重点对实验方法中的图数分析法和理论方法中的力学模型方法作了具体的阐述,分析了这两种方法在应用中的成果及缺陷。同时强调了方法学的研究进展是学科发展的必要条件,并对运动生物力学方法在本世纪发展的前景作了一些瞻望,强调了理论方法与实验的结合、力学研究与医学的结合及现代数学的应用是方法学创新的有效切入点。  相似文献   

16.
文章运用生物力学原理,对散打动作鞭腿进行了力学分析,指出了影响其运动速度,击打力度,身体稳定性等因素;并据此构建出鞭腿的最佳技术模式,为教学、训练提供了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17.
Abstract

Research into the science and medicine underlying cricket performance and injury has progressed since the First World Congress of Science and Medicine in Cricket in 1999. This review covers material on the physiological and psychological demands of the game and preparation for it, the biomechanics and motor control of cricket skills, the psychology of team dynamics, performance analysis and cricket injuries. Technological aspects of cricket equipment are also covered, where such research could influence injury risk or player performance. Fielding remains the least studied of the skills. Much more research needs to be done before we can gain a full understanding of the scientific aspects of the game. There is a need to address common definitions of injury, along with more research into injury mechanisms. Research on batting needs to bring together motor control and biomechanics more fully. The fitness demands of the game are still poorly understood, along with the mechanisms causing fatigue. Evaluation of the efficacy of intervention strategies needs to continue and to develop. The applications of research need to be communicated more to coaches and players — for example, in team dynamics — so that they can be applied, and tested further, in international matches.  相似文献   

18.
文章系第十届全国体育科学大会运动技术生物力学分析会场专题主报告发言稿,由3个部分组成。第一部分从研究方法、运动技术的生物力学、运动训练的生物力学、运动损伤与康复的生物力学、全民健身活动的生物力学、运动装备设计与评价的生物力学、我国运动生物力学课程教学情况等方面,简要介绍了运动生物力学学科的发展与现状;第二部分对国内外运动生物力学发展进行了简要对比分析;第三部分简要介绍了我国运动生物力学学科发展趋势。  相似文献   

19.
运用三维图像解析系统,采用三维摄像、三维测力台和表面肌电仪对两组不同级别男子武术套路运动员的仰身平衡和燕式平衡动作进行运动学、动力学和肌电学方面的研究,从生理学和运动生物力学角度分析仰身平衡和燕式平衡的技术特征和力学原理。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