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听课与评课     
听课、评课是有效地推广、完善新的教学模式、教学方法,进行教学改革的必要途径。对普通教师来说,听课、评课活动是帮助其自身认识、掌握教学规律的“教学现场”。不少青年教师正是通过听课、评课活动来真实、直接地认识教育教学规律。不过,现在有的学校只重视听课,忽视评课。有的学校规定一学期内教师相互听课不得少于20节,甚至不少于30节,而对评课却只字不提。我认为,正确的做法应是听评结合。  相似文献   

2.
提到听课,我想但凡做过教师或者熟悉教育工作的人都不陌生,因为在学校里,听课是教学交流最常用而且是最有效的手段之一。我从事数学一线教学十五六载了,如今也"教而优则仕",走上了领导岗位,平时听别人的课是家常便饭。  相似文献   

3.
最近,学校组织教学督导听课,集中听了一批文科教师的课,笔者感触较深的就是教师的教学语言方面。同样是45分钟的课,有的教师教学语言情趣横生,学生兴趣盎然、思维活跃;有的教师教学语言却平淡乏味,学生兴致不高、度"课"如年。  相似文献   

4.
听课是促进教师专业化发展的一条重要途径。为此,几乎所有的学校都明文规定了教师每学期必须完成的听课次数。但在实施过程中,由于有些学校放了"高产卫星",教师中就出现了"为了任务而听课"的现象,反而成为制约教师发展的"瓶颈"。案例中的王老师听了二十节课,听了十几位教师的课。尽管"百花齐放",但难免"走马观花"。那么如何听课,究竟该在何处着力?"一个学期听课不得少于二十节",表面上轰轰烈烈,其实  相似文献   

5.
王文炎 《师道》2006,(12):8-8
一些学校的管理中有一个专门术语,叫“推门课”,是指学校领导在不打任何招呼的情况下直接进课堂,了解教师教学工作的状况,并以此作为考核教师的重要依据。这种形式与其他听课形式最大的不同在于它的随机性与检查性。“推门课”通常带有检查目的,主要是通过听课了解教师的课堂教  相似文献   

6.
正听课是学校教育教学的常规活动,也是校本教研的重要形式,更是教师成长的阶梯。因此,许多学校都非常重视听课制度的建立,设有互听课、公开课、观摩课、展示课、评比课、考核课、推门课等各种听课形式,有的学校还设立课堂教学开放日、教学开放周活动。学校希望通过形式多样的听课,让教师之间互相学习、相互交流、取人之  相似文献   

7.
学校领导听课亦需备课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听课是学校领导了解教学现状,帮助教师改进教学的重要途径,但很多学校领导由于事务繁忙,往往连课的内容都不清楚,就急匆匆地走进课堂去听谦。其结果是,领导在评课时,要么不能切中要害.胡评乱评.致使教师产生抵触情绪;要么一味表扬,敷衍了事,  相似文献   

8.
作为一名教研员,每年都要深入学校调查研究、指导教学等,听课是其中之一;我们很多学校也开展了“每日一课”活动,教师之间互听互评。听课,是教师必须具备的一项基本功,听课的方式方法如何,将影响教师教学水平的提高,而且听课又是评课的前提,只有认真听课才能进行客观地评课。新课程强调教师要互相听课,目的是让教师通过听课,达到互相交流,取长补短,促进教师自我反思,以此提高教师的课堂教学能力。  相似文献   

9.
习惯上,以前很多学校领导主张“推门听课”.认为推门听课这种常态课,可以直击教师日常的教学行为和素养。其实,只要透过推门听课能有效督促甚至震慑教师重视每一节课这种表象来看,我们会意外地发现.推门听课的核心基本上是为了学校管理.出发点足管理.归宿点也是管理,而并非教师的专业发爬。  相似文献   

10.
随堂听课是学校检查和了解教师真实教学情况和教学能力的有效方式,也是教学主管部门指导和研究教学的重要方式.因此,每个学校都很重视.往往有这样的现象,当你推门而入的时候,当堂课的老师有时会说:真对不起!我这一节课是练习课,不讲新课.下次再来听吧.于是,听课领导又换一个班.是啊,在省市级的公开课上,有谁听过练习课?练习课该不该听?又怎么听?  相似文献   

11.
听课是教育管理者掌握课堂教学动态、及时发现和总结推广先进教学经验的重要手段,也是教师之间互相学习、取长补短的重要途径。所以,学校领导和教师都应该练好听课功。  相似文献   

12.
习惯上,以前很多学校领导主张“推门听课”.认为推门听课这种常态课,可以直击教师日常的教学行为和素养。其实,只要透过推门听课能有效督促甚至震慑教师重视每一节课这种表象来看,我们会意外地发现.推门听课的核心基本上是为了学校管理.出发点足管理.归宿点也是管理,而并非教师的专业发爬。  相似文献   

13.
"推门听课"是学校教育教学管理的方式之一。它是学校领导在不通知情况下,直接推门走进教师的课堂,了解教师教学工作情况的行为。"推门听课"是学校多年来一直采取的重要的教学管理方式,也是上级督导教学教研检查常用的方式之一,目的是检查教师常态下的课堂教学情况,评价学校教学教研常规工作情况。本案例就"推门听课"的现状回放,提出了主要策略。  相似文献   

14.
朱峰 《教书育人》2006,(12):23-24
学校管理中,校长和教师就教学层面而言,本应处于同一平台,事实上两者永远也做不到公平。就拿教学环节中的听课而言,校领导可以深入教师的课堂进行听课,并可以肆无忌惮地进行评课,而换位进行,教师能这样吗?可能情况就不完全一样了。这不,近日在某校就上演了一场由校领导听课、评课与老师听课所引发的矛盾。  相似文献   

15.
笔者认为,“推门听课”应该缓行,因为这是一把双刃剑,弄不好就会伤了学校也伤了教师,把领导和老师隔膜起来。“推门”反映出学校领导对教师工作的不信任,强制进入教师正常的课堂教学环境,是对教师工作的不尊重。课堂教学需要教师根据学生特点设计符合本班实际的教学方案,以独具个性的教学风格、教学方式引导、帮助学生成长。它需要教师拥有先进的教育理念、深厚的文化底蕴、执著的教育追求及教育智慧,不是管理者“推门”听一两次课,说上甲、乙、丙、丁几点建议所能指导的。  相似文献   

16.
本期来 ,华容县梅田中学实行教师“打卡听课制” ,杜绝了少数教师关起门来假听课、报个到就走人的现象。该校十分重视教师间互相学习 ,取长补短。老教师每期要上带教课 ,新教师每学期初要上求师课、期末要上汇报课 ,全期每位教师听课不得少于18节 ,评课不少于12节 ,完成情况直接与岗位津贴挂钩并作为评优评先的重要依据。为保证评价公正客观 ,杜绝“关门听课”、“五分钟听课”现象 ,学校推出了“打卡听课制” ,听课卡不仅要登记听课时间、执教者姓名 ,而且要有执教者和值周校委签名才能交教导处存档生效。梅田中学教师打卡听课@田胜华 …  相似文献   

17.
王春雁 《师道》2008,(10):46-46
众所周知,课堂教学是学校教育的主要渠道,而听课则是学校领导落实课堂教学管理、提升教学质量的重要环节。为此,领导听课既是常规之事,更是责任之至,不但有必要而且应讲究。笔者认为,对于年轻教师而言采取“预约听课”更为适宜。  相似文献   

18.
目前,小学教师普遍认为学校规定每学期听足多少节课是在繁重的教学生活中加重了负担。于是听课的目的变成了应付检查、充实听课簿,这样的听课活动是耗时无效的。本文探讨如何优化"听""评""思""行"等听课过程,使听课和上课教师都能从活动中有所收获进而提高教育教学水平。  相似文献   

19.
刘宪恩 《教书育人》2007,(12):26-28
许多农村学校实施新课程是一个很棘手的问题.一些薄弱学校,缺乏学习机会,缺乏学习资源,缺乏身边的"样板",对新课程的教学,更是疑云重重,无从把握与操作,教学工作的薄弱,使本来的"雪"又添了"霜".支教两年多来,我和农村教师们一起参与了教师的学习、备课、听课、研讨等教育教学实践活动.因为天天在学校里,所以听课事前不打招呼,听到的课都是未加"修饰"的常态课.对老师平时如何把握课程标准以及如何操作教学有了客观的了解,发现了新课程的教学在学校中、在教师中存在问题的症结.  相似文献   

20.
谈听课     
听课是学校经常性的教学活动 ,领导听课是为了检验教师的教学质量 ;新教师听课是为了吸取教学经验 ,提高业务水平 ;老教师听课是为了取长补短 ,共同提高 ;教师集体听研讨课则是集中集体智慧研究教法 ,共同提高教学质量的一种有效形式 ,总之 ,听课确实是提高教师素质的一项十分有益的教学活动。教师们听课之后总要评课 ,肯定优点 ,指出错误 ,并提出改进意见 ,只有这样才能达到听课目的 ,笔者认为应从以下几方面听课 :第一 ,看教师的教学思想和教学方法及学生学法。有什么样的教育思想 ,就有什么样教学思想 ,也就有什么样的教学方法 ,我们的教…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