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一个半朋友     
我爷爷给我讲过一个这样的故事:从前有一个仗义的广交天下豪杰的武夫。他临终前对他儿子说:“别看我自小在江湖闯荡,结交的人如过江之鲫,其实我这一生就交了一个半朋友。”儿子纳闷不已。他的父亲就贴近他的耳朵交代一番,然后对他说:“你按我说的去见见我的这一个半朋友,朋友的要义你自然就会懂得。”儿子先去了他父亲认定的“一个朋友”那里。对他说:“我是某某的儿子,现在正被朝廷追杀,情急之下投身你处,希望予以搭救!”这人一听,容不得思索,赶忙叫来自己的儿子,喝令儿子速速将衣服换下,穿在了眼前这个并不相识的“朝廷要犯”身上,而让自…  相似文献   

2.
妈妈     
一天晚上,我到朋友家去串门。我们坐在沙发上,天南海北地闲聊起来。突然房门大开,我那位朋友的小儿子站在门口,哭喊着:“妈妈!妈妈!……”“妈妈不在,”朋友从沙发上站了起来,“妈妈上班去了。你怎么啦?摔了一跤?自己摔的是不是?那还哭什么。”他给儿子擦干眼泪说:“好啦,玩去吧!”儿子走后,朋友抱怨开了:“总是这样!一张嘴就喊‘妈妈、妈妈’。你知道,有时我心里真不好受,好像我不如妻子疼爱他,好像我们这些当父亲的除了处罚孩子什么也不会干,其实我常常给他买玩具,疼爱他……你说,为什么小孩子都这样?”我耸耸肩说,如果家里没有母亲,那孩…  相似文献   

3.
父亲进城来了。他给我带来了一些蔬菜,顺便,还要给母亲买新鞋。“下个星期天,我和你妈要去参加你舅家表弟的婚礼,所以才给她买新鞋子。”兴冲冲地说这话时,父亲坐在我对面抽着老旱烟,而他的脚上,是我穿过的一双旧皮鞋。那皮鞋旧得都看不出原来的颜色了。看到我注意他的脚,父亲就连忙把脚往后挪了挪,并马上强调:“这鞋子还结实着哩!”父亲这样说,是怕我提出给他买新鞋。每次父亲来的时候,我都要给他买鞋子,而他,坚决不答应。他每次总会得意地说:自己有儿子的旧皮鞋穿着,就足以让那些从未穿过皮鞋的乡邻们眼馋不已了。我知道,父亲是心疼钱罢了…  相似文献   

4.
感受压力     
中央电视台曾经播过这样一个节目,主持人请大家就“感受压力”发表自己的感想,一位中年人给大家讲了这样一个故事:儿子因为受到“孔融让梨”的启发,吃水果的时候就拣了最大的一个梨让给大家,递给奶奶,奶奶说:“乖孙子,你吃。”给爷爷,爷爷说:“好孩子,你自己吃吧!”给妈妈、姑姑,她们非但不吃,还大大地表扬了他一番。孩子很是得意。到这位父亲的时候,他毫不客气咬了一大口,看着被咬掉一半的梨,孩子愣了一下,然后伤心地大哭起来。最后,这位父亲又说,“以后他再让梨的时候,是绝对不会给我的!我觉得,这就是压力,让他们…  相似文献   

5.
一只风筝挂在二楼的窗罩上,父亲忙着去找梯子,儿子说不用。一会儿,父亲把梯子扛来了,却发现儿子早已把风筝拿在了手里。“你是怎么拿到的?”父亲问。“喊楼上的叔叔给我取下来的呗!”儿子挺自豪地说,他又转了转那双大眼睛问父亲:“你怎么不喊他们帮你拿下来呢?”父亲无法回答,因为他根本没想到这事儿可以向同一栋楼的陌生人开口。树上还有最后一只柿子,在最高的枝头,无论多长的竹竿都敲击不到。父亲搬来梯子帮忙,终于把那棵柿子弄下来了。儿子把柿子捧在手里,有些异样地说:“真不该把它弄下来。”“为什么?”父亲知道自己的儿子是一个聪明的…  相似文献   

6.
一位父亲自儿子两岁起就逼儿子学艺,而且还得意地炫耀其教子经验:我规定他每天必须干什么,不准干什么。如果孩子不听话,我就狠狠地揍他。这样,儿子长到10岁时,父亲的教育也取得了一定的成绩,儿子不仅弹得一手好琴,还略通书画。一次,儿子的一幅画着许多自由飞翔的小鸟的图画,在当地比赛中获得一等奖。父亲洋洋得意地说:“我感到很荣耀,10年的工夫没有白费。”可是有一天,父亲突然看见儿子的一幅画,画上一只乖巧的小羊在弹琴,一个大灰狼龇牙咧嘴地站在琴旁边,说:“你得一直弹我爱听的曲子,不然,我就吃掉你!”父亲恍然大悟———乖巧的小羊,还…  相似文献   

7.
刘争男 《家教世界》2008,(Z1):76-76
父亲是个赚钱的高手,儿子是个用钱的高手,父亲一笔生意赚上百万,儿子一挥手就能用掉上十万。父亲常常劝儿子:"学些本事,不要只顾着吃喝玩乐,万一有一天我破产了,你可怎么办?"儿子从来没有当回事,他如此能干的父亲怎么会破产呢?他想:就算他死了,也会留下一大笔遗产给我。  相似文献   

8.
有一个人一直想成功,为此,他做过种种尝试。但到头来,他都以失败告终。为此,他非常苦恼,就跑去问他的父亲。 他父亲是一个老船员,虽然没有多少文化,但他却一直关注着儿子。见儿子问自己,他没有正面回答,而是意味深长地对儿子说:很早以前,我的老船长对我说过一句话,我一直记在心间,希望能对你有所帮助。老船长说:要想有船来,就必须修建自己的码头。儿子听了这话沉思良久。  相似文献   

9.
最小的老师     
"查尔斯,你只要把上午的功课做完就能出去玩一个小时了。"父亲说。没过多久,查尔斯就做完了。10岁的他是一个品学兼优的好孩子,听到父亲这样说,他就出去玩了。对于像他这样年纪的小孩,玩耍是非常具有诱惑(huò)力的一件事。他最爱到附近的那条河上的渔夫家船上看他打鱼。渔夫打鱼,他的妻子纺线,他们无忧无虑地生活着。尽管生活贫苦,但是他们生活得很快乐,他们还有一个聪明可爱的孩子。他们唯一担心的就是儿子的上学问题。因为他们都不识字,自己不能教孩子,而且他们也没有钱送儿子去学校。  相似文献   

10.
林清玄刚刚8岁时,父亲问他长大以后做什么. 他不假思索地说,长大以后当作家,写文章给人家看,人家就会把钱寄给他.抚养着18个孩子的父亲于是不假思索地给了他狠狠的一巴掌.在他父亲的眼里,那简直是痴人说梦、轻狂呓语.父亲说:“如果有那么好的事情,我自己就先去干了,不会轮到你.” 有一年,林清玄读书得了第一名,老师奖励给他一本地图册,他边烧水边看地图册,憧憬着埃及的美好,父亲过来问他在干吗,林清玄说他在看埃及,父亲又是狠狠地打他一巴掌,踢他一脚,说可以用生命做担保,他一生根本去不了那么远的地方.  相似文献   

11.
从小到大,他一直是个很浮躁的人.凡事在他眼中,说得头头是道,轮到付出行动时,他就落后了. 父亲说他是个蹉跎满志、好高骛远的人.他不服气,总是和父亲争论自己十足的理由.但是,不管如何争论,他的学习成绩一直名列前茅.这是让父亲惟一感到欣慰的一点理由. 高三那年,他告诉父亲说自己一定能够考上一所非常不错的大学,您就等着拿钱吧.父亲疑惑地问他:"你有这么大的把握?成绩如何?"他信誓旦旦地向父亲许诺,非复旦大学不上,你要相信你儿子才对.于是,父亲不再说什么.父亲知道他的成绩考复旦,问题不是很大.  相似文献   

12.
年轻的父亲和他的儿子一起在公园里放风筝,风筝不一会儿飞到了墙头上,墙上的野花把风筝紧紧地缠住,于是,父亲说去拿个梯子来取下墙上的风筝。父亲刚要爬上梯子,但想了想,决定让儿子爬上去试试。儿子很高兴,很快就爬到了梯子的最高一级,转过身来朝父亲得意地笑着。他解开了风筝绕在花上的线,正要下来,父亲却说;“等一会儿,我先给你讲个故事。”  相似文献   

13.
父亲带着儿子去公园。路过一个街口,看见一位衣着褴褛的中年人在马路边拉二胡,拉出的音乐可以说十分难听。他前面放着一只破碗,看样子很少有人给他钱。父亲停下,站着听了一会儿,然后对儿子说:“我们听了他拉的音乐,是不是该付钱呢?你把钱送过去。”儿子拿着一个硬  相似文献   

14.
有一个脾气很坏的小男孩,他爸爸给他一袋子钉子,并要他在每次发脾气之后就钉个钉子在围墙上。第一天他钉进了37个钉子,但后来数目日益减少,他发现钉钉子到围墙上比控制自己脾气还麻烦些。最后这个小男孩不发脾气了,他把这件事告诉了他的父亲。然后他父亲又建议他如果能控制住自己的脾气,那天就拔出一个钉子。日子一天天过去,后来小孩告诉父亲所有钉子都拔出了。他父亲牵着他的手带他到围墙边。“你看,”他父亲说,“儿子,你干得很不错,但是看看这些小洞,围墙再不像以前那样了。你气头上说的话也将会给别人心里留下些像洞一样的伤痕。你可以捅…  相似文献   

15.
唐西兰 《宁夏教育》2006,(11):69-69
“你听我说。”“你听我说。”从书房中传来爱人和儿子的争吵声。继而爱人火了,吼着;儿子委屈了,哭着。也不知这是第几次演这样的“镜头”。“你们怎么了?”我轻轻地问。于是,父子俩争着告对方的状。原来,儿子遇到了数学难题问父亲,父亲分析给儿子听,在父亲的提示下,儿子已经有了解题的眉目了,想把解题思路讲给父亲听;但父亲正在兴头上,半路容不得别人打岔,于是导致了“战争”。生活中,我也经常听到其他家长抱怨“:既然你自己知道,干吗还问我?”其实,孩子在问大人问题时,只是思维暂时“堵塞”了。有时,大人稍加点拨,孩子就能自己解决。在这…  相似文献   

16.
一位父亲在屋后自留地种下了100棵橘树。冬季,橘树长了半人高了,该下肥了,父亲准备把积攒的猪粪、牛粪等肥料填埋进去。恰巧是寒假,他的儿子也来帮忙。儿子学着父亲样子挖坑,但只挖了两三下,父亲就叫住他说,挖的坑离树应保持半个锄把长的距离,这样有利于小树一点一滴均衡地吸收养料,同时也有利于根须生长。  相似文献   

17.
【引言】 很多年前读过的一则故事,一直引起我的深深思索。故事是这样的.一位老人临终前对好吃懒做的独生儿子很不放心,说:“如果你能凭自己的劳动挣来钱,我就把我遗产全部留给你。”儿子是一个懒汉,从来不干活,于是向母亲要了点钱,骗父亲说是自己挣来的。老人说:“这钱不是你挣的。”说着随手把它丢进火炉。  相似文献   

18.
幽默超市     
《小读者》2004,(3)
老师的错父亲看到儿子地理成绩单时,十分生气地责备他说:“你怎么考得这样糟糕?”“那是老师的错,他不断地告诉我们那些从来就没有听说过的地方。”惩罚父亲对着玩疯了的儿子说:“别闹了。瓶子里装的是辣椒粉,是妈妈烧菜时调味用的。你要是打破了瓶子,我便把辣椒粉撒在你的舌头  相似文献   

19.
前年冬天,父亲住院了,为了联系方便,我就给他配了部手机。父亲戴着老花镜,满脸欢喜地摆弄着新手机,对每一个病友说:“我的新手机。”仿佛为了强调似的说:“我女儿买来的。”在病床上,我手把手地教会了父亲拨打电话.接听电话,又自作主张地替他存了几个常用的号码。我以为手机对于父亲而言,只是“便携式电话”而已。六十多岁的人了,能拨打接听就相当不错了。父亲在城里住院,我在乡下上班。我每天中午都给父亲打一个电话,常常是匆匆两三句就挂了电话,全然不顾父亲还在电话那端絮絮叨叨。父亲有时也给我打电话,说得最多的一句话是:“今天我精力好多了,你放心。”然后就是1床出院了,2床恶化了,3床换了保姆之类的鸡毛蒜皮。我常常粗暴地打断他的话,说:“通话费很贵的,我挂了。”那个周末去看父亲,他像是乞求一般地说:“我听说发短消息便宜,你教我发短消息吧!”我例行公事地给他演示了一遍,说:“你有空就慢慢琢磨吧!”没过多久,我的手机“嘀”了一声,原来是父亲的短消息发过来了。父亲呵呵笑着说:“以后挂吊瓶的时候,我就给你发短消息。”父亲说到做到,我的手机像热线一样忙。他在短消息里告诉我他用上新药了,主治医生来看过他了,食欲很好,睡眠也不错……当然最多的是...  相似文献   

20.
做儿子的在慢慢长大,父亲却仿佛变小了。从前,父亲指派我时,我总是“嗯、呀、噢”地答应着;现在,我向父亲建议时,他也只是“嗯、呀、噢”地答应着。我不知道,我们父子到底怎么了。出门在外,我经常挂念的是母亲,却很少想到父亲,有一回突然想到他时,却意识到对他的不公。我私下埋怨自己,为什么在别人面前有说有笑,一见到父亲就不言不语了呢?作为他的儿子,却不能给他带去欢笑,难道我只会向他伸手要钱?仿佛养活我是他必须执行的义务。母亲经常对我念叨说,你爸没有什么本事,只能让你跟着受罪。我听了并不在意,似乎母亲说得有理。因为别人家的孩子…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