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3 毫秒
1.
在某教学参考书上有这样一道参考习题:“奇数与偶数各占自然数的几分之几?”对于这个问题,可能有不少学生或教师会这样回答:“奇数与偶数各占自然数的二分之一”。这是因为,他们认为自然数可以分为奇数和偶数两类,而奇数与偶数的个数是相等的,因此各占自然数个数的二分之一。事实上,这个题目本身就是错的,当然,上面的答案也不可能对。  相似文献   

2.
“质数与合数”的教学,重点是使学生理解质数与合数的意义,初步学会判断质数与合数。而质数与合数的意义,学生一般难于理解,容易与奇数、偶数的意义相混淆。要实现其教学目标,必须要经历一个由表及里、由浅入深、由感性到理性的认识过程。现将“质数与合数”的教学设计如下: 一、复习旧知,为新知的教学作好铺垫。 1.教师提问:什么是约数?什么是奇数与偶数?把自然数分为奇数与偶数,是根据什么标准划分的?  相似文献   

3.
一、心灵对话———突现人文关怀“新课标”明确提出的“要关注学生的发展”并非口号。课堂上学生的举动、情绪状态,教师如何对待?怎样尊重?面对学生心灵深处的伤痛,教师是充耳不闻,还是蹲下身子来,与学生心灵进行沟通与对话?这些绝不仅仅是为了传授知识,更重要的是为了促进学生的发展和成长。【镜头一】“约数和倍数”单元复习为了让学生沟通概念之间的联系,能举一反三形成知识网络,我出示了这样一句话:“自然数把奇数和偶数结为一个整体,每个奇数和偶数都能在自然数里找到自己的位置。”要学生讲出这句话的意思,再模仿着说句话。学生思考…  相似文献   

4.
小明友,学习了因数与倍数后,你是否发现一个自然数的因数可能有偶数个,还可能有奇数个呢?这里面又有什么规律呢?哪些自然数的因数有偶数个,哪些自然数的因数有奇数个?我是这样解的。(1)当一个自然数是平方数时,它的因数一定有奇数个。例如,16(4的平方)的因数有5个,36(6的平方)的因数有9个。如下页图所示,相连的两个因数的乘积分别是16和36,而中间的4  相似文献   

5.
动脑筋(19)     
1.99个连续的自然数相加,其和是偶数还是奇数? 2.99个连续的奇数相加,其和是偶数还是奇数? 3.99个连续的偶数相加,其和是偶数还是奇数? (本刊资朴室供稿》4.有一个正方形的养鱼塘,每个角都栽有一棵树。现在要把鱼塘扩大成原来的2倍,树仍然不动,请想想用什么办法扩大。八军一仁.  相似文献   

6.
杜江 《湖南教育》2007,(1):41-43
一位教师在教学“自然数按能否被2整除分为偶数和奇数”时,让学生按从小到大的顺序列举偶数与奇数,并板书,然后引导学生探究偶数和奇数的特点.这时,有一位学生提出了自己的看法:自然数的个数是偶数个数的2倍.他的理解是:因为自然数是按一个偶数一个奇数,又一个偶数又一个奇数这样的顺序排列的,偶数与奇数的个数一样多,所以说自然数的个数既是偶数个数的2倍,也是奇数个数的2倍.该教师立刻表扬了这个学生,说“:你的眼力真厉害,看问题很全面,自然数的个数确实是偶数个数的2倍.”看到这里,我们不禁要问,自然数集是无限集,怎么可以说自然数的个数是偶数个数的2倍?如果该教师具备集合论的知识,就不会犯下这样的科学性的错误了.而且,这样的错误在中小学数学教学中并不是少数.我们认为,为了搞好数学教学,光在教学设计上下工夫是不够的,教师一定应当具有广泛的数学知识背景,不仅要明了中小学数学知识的背景、地位与作用,还应该对数学所蕴涵的文化价值、思想方法、人文观点等有自己的体会.因此,我们将推出一系列结合中小学数学知识的数学史话文章,只求老师们能从中学到一点对自己今后教学有用的知识,以提高数学教学的科学性.  相似文献   

7.
一、心灵对话———凸显人文关怀新课标明确提出的“要关注学生的发展”并非口号。课堂上学生的举动、情绪状态,教师应如何对待?怎样尊重?面对学生心灵深处的伤痛,教师是充耳不闻,还是蹲下身子来,与学生心灵进行沟通与对话?这些绝不是仅靠传授知识能做到的,更重要的是直接影响着学生现在及将来的发展和成长。【镜头一】“约数和倍数”单元复习我为了让学生沟通概念之间的联系,能举一反三形成知识网络,出示了这样一句话:“自然数把奇数和偶数结为一个整体,每个奇数和偶数都能在自然数里找到自己的位置。”要学生讲出这句话的意思,再模仿着说…  相似文献   

8.
教学内容:九义六年制小学数学第十册58~59页,例1、例2,练习十三1~4题。教学目标:1.理解质数和合数的概念,掌握判断的方法。2.知道自然数按约数的个数可分为质数、合数和1。3.通过引导学生观察、比较、讨论,培养学生自主探索的精神。教学重点:质数、合数的判断方法。教学难点:理解质数、合数的概念,理解质数、合数、奇数、偶数的关系。教学准备:1.每个学生一张学号卡。2.计算机课件。教学过程:一、激趣质疑,引出课题1.师:你们的学号卡上的学号都是什么数?生:自然数。师:请学号是偶数的同学起立。没有…  相似文献   

9.
【课堂回放】在"倍数和因数"单元,学生认识了奇数、偶数、素数、合数之后,我安排了《自然数的分类》这一内容的学习。课前,每位学生独立、自主完成下面的"研究学习":(1)自然数(0除外)可以怎样分类?(2)我的  相似文献   

10.
奇偶数有许多性质,常用的有:①相邻的两个自然数总是一奇一偶;②两个偶数的和或差都是偶数,两个奇数的和或差都是偶数,一个奇数和一个偶数的和或差都是奇数;③两个奇数的乘积是奇数,一个奇数和一个偶数的乘积是偶数。灵活运用奇偶数的这些性质,可以轻松地解决奥赛中的许多问题。例1任意取出连续的2002个自然数,它们的总和是奇数还是偶数?分析与解:2002个连续自然数中,不管第一个自然数是奇数还是偶数,其中必有2002÷2=1001个奇数,1001个偶数,根据奇偶数性质,1001个奇数的和是奇数,1001个偶…  相似文献   

11.
【教学内容】西师版五年级下册第66~67页(分数加减法)【教学过程】一、谈话导入,明确所学师:看到这个课题,你想知道什么?生:我想知道分数加减法怎么算。(板书:怎么算)生:分数加减法与自然数  相似文献   

12.
学完“偶数与奇数”后,我安排了一节数学活动课,目的是让学生进一步探讨奇数与偶数的一些特性,巩固对奇数和偶数的认识,提高探究能力。第一次试教:师:我们已经学习了偶数与奇数,谁能举出一些这样的例子。生(1):偶数有2、4、6、8、10、12……奇数有1、3、5、7、9、11……生(2):偶数还有20、56,128……奇数还有15、21、397……”师:下面请小朋友任意选择一些偶数与奇数,通过加、减、乘的计算,看看你们能从中发现什么。(3分钟后)生(1):我发现在加法中,两个偶数或两个奇数相加都是等于偶数,一奇一偶相加等于奇数。生(2):我发现在减法中,两个偶数…  相似文献   

13.
新课程强调“要关注学生的发展”,具体讲,对课堂上学生的情感状态,教师如何对待?面对学生心灵深处的伤痛,教师是充耳不闻,还是蹲下身子与学生的心灵进行沟通与对话?这些绝不是仅靠传授知识能做到的。在“约数和倍数”单元复习课上,我遇到了一个特殊的情景——为了让学生沟通概念之间的联系,能举一反三地形成知识网络,我说了一句话:“自然数把奇数和偶数结为一个整体,每个奇数和偶数都能在自然数里找到自己的位置。”我要求学生根据这句话的意思,模仿说一句类似的话。学生思考后,踊跃发言:生甲:自然数把1、质数和合数结为一个整体,1和每个质…  相似文献   

14.
〔案例〕课前活动(猜学号)让学生联系约数和倍数等方面的知识,给自己的学号设计一段“谜面”,让其他同学猜。如1号:“我既不是质数,也不是合数,我是最小的奇数,也是所有自然数的一个约数。猜猜我是几号?”一、提出问题师:关于最大公约数,你已经知道了什么?生:……师:你还想知道什么?生1:我还想知道怎样求两个数的最大公约数;生2:我还想知道求两个数的最大公约数有几种方法;生3:我还想知道有没有最简单的方法;……师:下面我们就以18和30为例,先请大家独立探索一下求两个数的最大公约数的方法。二、自主探求学生独立探索各种求法。三、小组交…  相似文献   

15.
我们知道,所有自然数可以分为偶数和奇数两类: 偶数:2,4,6,8,…可以用2k(k为自然数)表示。奇数:1,3,5,7,…可以用2k-1(k为自然数)表示。这种分类的方法实际上是按照自然数被2除的余数来进行的,被2除的余数不是0就是1,余数为0的就是能被2整除的所谓偶数,余数为1的就是不能被2整除的所谓奇数。  相似文献   

16.
丁学明 《辅导员》2009,(21):23-23
自然数有如下性质:奇数±奇数=偶数,偶数±偶数=偶数;奇数×奇数=奇数,偶数×偶数=偶数,奇数×偶数=偶数。  相似文献   

17.
在初中新生入学后的第一节数学课中,教师会和学生一起在小学学习的基础上梳理已知数域的关系,如"零和正整数统称为自然数""奇数和偶数都是整数"等。于是,这样一个问题会引起学生的兴趣:是否有最小的整数?是否有最大的偶数?结论自然是没有。同时,教师也会归纳和概括:"整数和偶数都有无数多个。"这时,可能会有学生提出这样的问题:"整  相似文献   

18.
下课了,有位教师在办公室谈起上课时学生问他的问题———“整数与偶数,哪一种数多?”这位教师毫不犹豫地说:“当然是整数比偶数多了。”而且他还说:“偶数的个数等于整数个数的一半!”什么道理呢?这位教师继续解释道:“那是因为奇数与偶数合起来就是整数,而奇数与偶数是相间排列的,所以奇数与偶数一样多,大家都是整数的一半。整数包括偶数,偶数是整数的一部分,全量大于部分,整数比偶数多这不是显而易见,再明白不过的事吗?”你认为这样回答有道理吗?这真是不成问题的问题!可是,往往就在这种最不成问题的问题上出了问题。我们要比较两个班级…  相似文献   

19.
【对话1】师:怎么读"1/2"这个分数?生:读作"一分之二"。师:为什么?生:因为是把1个饼平均分成两块,就是一分为二的意思,当然读作"一分之二"。师:……(哑然!)【对话2】师:你认为最小的自然数是"0"还是"1"?  相似文献   

20.
(一)复习1.指名说说什么叫约数?2.每个数的约数个数有什么特点?(使学生明确,一个数最小的约数是1,最大的约数是它本身,其他约数都是比1大又比它本身小的数。一个数的约数的个数是有限的。)(二)导入新课1.师:把自然数看作一个整体,按能否被2整除分为奇数和偶数两类。今天我们学习自然数的另一种分类,这种分类是按一个自然数有几个约数分类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