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62 毫秒
1.
古之章 《大观周刊》2011,(40):164-164
实施“问题教学法”既符合现今高三历史科目复习的教与学要求及高考形势的变化,又有利于提高学生的学习素质和综合素质,是一种很好的高三复习策略。下面笔者就“问题教学法’’在高三历史复习中的实施从以下几方面进行论述。  相似文献   

2.
胡蔓  王箫 《新闻前哨》2014,(5):38-39
随着媒体市场不断变化,以及受众文化水平的提高,口述历史电视节目也不单单是对历史的重现,也是对笼统历史存在的讨论和质疑,建构正确的意识形态。  相似文献   

3.
本文通过唐代的科举制度、考试管理制度、科目设置等内容的讨论,找出了我国唐代科举考试制度的特色,并寻求唐代科举制度的历史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4.
本文利用1860年代至1930年代的影像资料,并结合文献资料,对历史上广州五仙观的整体格局、主要建筑以及某些建筑细节等做了讨论,本文的讨论结果,对作为广州城市标志性建筑之一的五仙观的复原和重修以及更全面地理解"五羊传说"具有一定的作用。  相似文献   

5.
马勤发 《大观周刊》2010,(48):77-77,74
中考是一位学生一生中的一个重要拐点,历史又是中考的必考科目.那么在综合复习中怎样复习和怎样应对考试,才能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这是学生和老师都在思考并且想达到的目的.本人结合多年的教学经验,就如何用较好的复习方法取得最佳的考试效果,谈几点经验.  相似文献   

6.
在建党70周年的前夕,人民出版社推出中共中央党史研究室的新著——《中国共产党历史》上卷,是很有意义的事。这本厚厚的书,把中国共产党自建党到新中国建立为止的30年历史,分5编20章详加叙述。内容新,材料实,文字简练通俗,是了解、学习我党历史的好教材。经过阅读,发现该书尚存在一些技术性差错。为了使这部巨著更加完善,我把已发现的问题归纳如下,以求教于编著者、出版者和各位读者。  相似文献   

7.
口述历史为我国图书馆学的理论研究和实践打开了新视域。文章对我国图书馆学领域有关口述历史研究的文献进行了梳理和分析,从论文年代分布分析了研究趋势,归纳总结了目前我国图书馆领域口述历史的研究主题,主要论题有对海外图书馆口述历史的介绍、对图书馆开展口述历史的讨论、图书馆口述历史伦理与法律问题研究以及口述历史对图书馆史研究的影响等,并做了简要的述评,最后对未来研究领域和趋势做了分析和展望。  相似文献   

8.
冒顿单于是匈奴历史上的杰出人物,他所创立的政治、军事制度对匈奴以及后来的北方游牧民族产生了广泛而深远的影响。冒顿生逢匈奴变乱之世,在南有强悍的秦朝,东西有其他北方游牧民族威胁的局势下,冒顿稳定了匈奴内部局势,消灭或削弱了其他势力,使匈奴成为中国北方一个强大的政治、军事实力,其历史贡献是有史可鉴的。  相似文献   

9.
文章讨论了中国历史文献学形成的背景,总结近20年来中国历史文献学的主要成就,并做了简要的评论。  相似文献   

10.
报刊的历史与历史的报刊   总被引:2,自引:3,他引:2  
黄旦 《新闻大学》2007,(1):51-55
以报刊为合法性主体的历史,才是真正称得上报刊史。所谓主体,就是以报刊为中心和视野,并以此展开史实、分析报刊与社会关系,以及揭示评价其意义和价值。唯有如此,才能反映报刊历史的真相,从而起到历史为现实服务的作用。当下我国报刊史研究的问题,乃在于忽视了主体性问题,从而报刊的历史成了历史的报刊。  相似文献   

11.
匈奴,这个崛起于秦汉时代的强悍而伟大的游牧民族,曾在历史的舞台上扮演了很长时间的英雄角色.  相似文献   

12.
图书馆核心价值的历史解读   总被引:28,自引:0,他引:28  
图书馆核心价值是图书馆界一直争议的热点问题之一。文章以历史的视角全面梳理了核心价值的探索过程,并对美国图书馆协会核心价值的争论与确立作了详细的阐述。核心价值的确立同样是一个艰难的过程,它受到政治、经济、文化以及图书馆功能定位等多重因素的制约与影响。在核心价值确立的讨论基础上,也对核心价值问题追求中的各种争议作了详细的分析。  相似文献   

13.
历史记忆就是以图片、文字、影像等媒介形式将神话传说、历史事件、历史人物以特定的信息方式保存下来.媒介是历史记忆的重要载体,而文本化是其表现形式.文本是通过文本化来实现的,文本化的过程涉及"记忆"的媒介建构和如何建构的问题.历史题材影视剧的媒介建构反映的是影视剧文本呈现的历史是"真实"的也是"当下"的,这和我们持有的历史观念以及所处社会情境有关;如何建构反映的是"历史心性",这与影视剧文本生产过程中信息的选择、重估、遗忘以及创造有关.  相似文献   

14.
文章对纳米研究领域学术期刊的发展历史和现状进行了分析,讨论了学科进步以及政策引导对于纳米类学术期刊发展的推动作用,同时将我国纳米类学术期刊与国际同类期刊的发展状况进行了对比。  相似文献   

15.
在以纸媒为代表的读书时代,出版传播表现为以文字符号为基础的出版和接受关系,而在以数字媒体为代表的读屏时代,出版表现为以技术性符号为基础的出版和接受关系。前者成为"读书社会"的主要特征,而后者成为"读屏社会"的主要特征。随着数字媒体逐渐替代纸媒,以及人类社会逐渐由读书社会过渡到读屏社会,出版也由以抽象性文字符号为基础的理性传播转变为以技术性符号为基础的感性传播,但是出版传播的源泉却没有改变,依旧来源于文字理性。所以数字出版时代的接受主体是徘徊于历史时代和后历史时代的存在,即"读屏时代"的出版接受必须同时具有"深度阅读"的文字理性能力以及"碎片化阅读"的技术性想象能力。  相似文献   

16.
档案馆是否应搞历史研究之讨论,至《档案学研究》1991年第1期宣布暂止才降下了帷幕.这场讨论,是80年代档案界颇有影响的讨论之一.一篇文章引出一场大讨论.早在1987年,《档案》杂志第5期就刊登了四川大学档案系教师刘文杰所撰写的《论我国档案馆搞历史研究与开放历史档案》一文(后简称《刘文》),该文对档案馆搞历史研究的作法表示否定,明确指出:“倡言档案馆搞历史研究的倾向是不科学的.”一语惊人,此文很快引起了反响,如《档案》杂志1988年第3期就有两篇与《刘文》商榷的文章,一篇是纪凤辉的《试  相似文献   

17.
林海青 《图书馆》2000,(3):24-26
本文从图书馆学研究的基本目的与方法,图书馆学研究技术性特征的成因和图书馆理论的构建三个方面,讨论图书馆学研究的技术性特征.  相似文献   

18.
马克思和恩格斯说:“我们仅仅知道一门惟一的科学,即历史科学。”这一论断是针对历史科学既逝性和启迪性、基础性与综合性有机统一的特点而言的。历史科学的这些特点,也是我们理解历史与新闻,以及历史与其他学科的钥匙。 今日之新闻亦是明日之历史。客观、公正、实事求是,是历史对新闻的基本要求。  相似文献   

19.
在澳门回归三周年喜庆之日,澳门历史文化研究会为了推动澳门历史研究深入发展,为澳门史专家提供一块互相讨论、互相学习的学术园地,决意创办《澳门历史研究》杂志,并于2002年底正  相似文献   

20.
针对继续教育是我国图书馆员队伍必须面对的一个新的形势,提出尽快制定我国图书馆系统图书馆员继续教育科目指南的必要性以及制定科目指南的原则和科目设计结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