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谁都希望自己能有几个知心朋友,然而在生活中却并不是人人都能如愿。有的同学就是为自己找不到知心朋友而苦恼。尽管他们和同学们朝夕相处,但和别人常常是"话不投机半句多";尽管他们生活在班集体之中,却因缺少知己而感到  相似文献   

2.
杨奕 《班主任》2003,(3):19-20
五年级时,我进行了一次心理方面的问卷调查。在回答“我有知心朋友”“当我心情不好时,我会找好朋友说说心里话”等问题时,有相当一部分同学选择“不符合”;而对“感到孤独”“没人和我一起玩”等问题却作了肯定回答。后来,我对这些同学留心观  相似文献   

3.
小萱有约     
《初中生必读》2010,(12):11-11
问:我上初中后一直担任班级学习委员,学习成绩名列前茅,几乎各科老师都喜欢我。可是,我总觉得在身边的同学中却找不到一个能彼此知心的朋友,和他们之间总有一种距离感,所以大多数时候我都是独采独往。(岳西清远),答:与其在“独来独往”中期待着某个知心朋友从天而降,不如走到阳光下,伸出自己友谊的手,主动去拉众人的手。也许,这种内心深处的“距离感”,正是缘于你成绩优予大多数同学的自豪感,  相似文献   

4.
现在,很多人都有过“求职”的经历,大家对各种各样的求职表格都不陌生。笔者发现,有许多求职者在填写求职登记表的时候,对“欲应聘何种工作岗位”表现出犹豫不决或徘徊不定。为什么呢?原因其实很简单——“不知道自己喜欢什么职业”,“不知道自己擅长从事哪方面工作”,“不知道自己能胜任哪项工作”。很多求职者对此感到很困惑,甚至是不知所措。是不是求职愿望不强呢?不是。恰恰相反,他们急于找到一份自己可以胜任而且工资、福利等各方面也感觉比较满意的工作,但是,那到底是一份什么工作,自己却说不清楚,似乎是在追求一个虚幻…  相似文献   

5.
“找”奖品     
今天下午学校举行了期中总结会,在会上表扬了一些同学,有各科学习成绩突出的、有三好生、有学习进步较大的。被表扬的同学都有一个小奖品,当时由于时间太紧,就请各班的班长把本班的所有奖品代领回去。会议结束后,我让班长先把奖品放在讲台上,然后去打扫卫生。可当我走到教室门前时,发现讲台前挤满了人,“他们在干什么?”我走近一看,原来许多同学都在争着看讲台上的奖品(同学们看到我来了都迅速回到座位上了)。这时,我突然有了一个想法,何不让全班的每个同学都到讲台上来“找”自己的奖品(我让大家按座位顺序依次到前面来)。开始,第一个同学愣了好久(因为她知道没有她的奖品),但无奈之下,她还是很不情愿地走到了前面,然后低着头回到了座位上。我在一旁仔细观察每个同学的表情,大致有三种:有的同学没有“找”到自己的奖品,有些难为情;有的同学“找”到了自己的奖品,有些得意;有的同学知道有他的奖品,但还没轮到他,有些迫不急待。  相似文献   

6.
逢年过节的时候,总要收到几个学生的来信或来电,他们有的在北京读书,有的在福建打工,他们说虽远在异乡,但永远不会忘记有我这样一位老师,我感到由衷的欣慰。那些成绩好的学生一走出中学校门近乎忘掉了老师,而这些挨过“整”的学生对老师却念念不忘,我想这与我过去能做他们的知心朋友、帮助他们、教育他们有关。回想起转化他们的过程,我得到了很多的启示,班主任只有做学生的贴心人,才能打开学生的心扉,才能有的放矢地开展工作。是谁拒绝去做知心朋友?有困难找警察,连小孩都知道,这种社会现象的根源是什么?是因为警察树立了为…  相似文献   

7.
说起作文,不少同学都感到头痛,只要老师一布置作文,教室里便常常是“唉”声一片。面对老师布置的作文题目他们常常感到无话可说,无事可写。在此,我们建议同学们从自己的经历中撷取写作材料。也许有的同学会说,自己的经历有什么好写的,一天到晚总在“家”-“学  相似文献   

8.
据调查,现在不少班主任在班级管理中为了更方便地了解情况,就在班里安排“眼线”,让一些学生通过“打小报告”提供信息,于是许多班上都出现了“告状大王”,而这些同学也因此被其他同学疏远与排斥,甚至孤立。我为那些告密的同学感到伤心与无奈,他们不可能天生就是告密者,却成了教师手中的棋子,执行着教师布置的“地下任务”;我更为教师的这种做法感到不解与愤怒,尽管如此一来,他用不着像警察一样老盯着班级,学生害怕被揭发,老师不在的时候,也不敢轻举妄动――但这才是最可怕的!教师为了自己便于管理,粗暴地采用这种培植眼线…  相似文献   

9.
说起作文,不少同学都感到有点头痛,只要老师一布置作文,教室里便常常是“唉”声一片。他们对老师布置的作文题目常常感到无话可说,无事可写。实在没有办法了,便硬着头皮胡诌一篇,以应付老师。这样一来,不少的同学尽管作文写了不少,但水平总不见提高。久而久之,有的同学一听到作文,就像见了老虎退避三舍。在此,我们建议同学们从自己的经历中撷取写作材料。也许有的同学会说,自己的经历有什么好写的,一天到晚总在“家”—“学校”这两点一线之间作往返运动,单调乏味得要命。其实,只要我们拥有一双慧眼,便会发现:在我们自身的经历中有着丰富的…  相似文献   

10.
“找”奖品     
今天下午学校举行了期中总结会,在会上表扬了一些同学,有各科学习成绩突出的、有三好生、有学习进步较大的。被表扬的同学都有一个小奖品,当时由于时间太紧,就请各班的班长把本班的所有奖品代领回去。会议结束后,我让班长先把奖品放在讲台上,然后去打扫卫生。可当我走到教室门前时,发现讲台前挤满了人,他们在干什么?”我走近一看,原来许多同学都在争着看讲台上的奖品(同学们看到我来了都迅速回到座位上了)。这时,我突然有了一个想法,何不让全班的每个同学都到讲台上来“找”自己的奖品(我让大家按座位顺序依次到前面来)。开始,第一个同学愣…  相似文献   

11.
我任初一班主任工作时间不长,遇到的头疼事情却不少。尽管我做了许多工作,但始终达不到最佳的效果。这学期开学,我三令五申强调,教室卫生仍然收效甚微。于是,我把五个最不执行规定的同学叫来,笑着问:“你们猜猜我叫你们来做什么”?他们满心狐疑,有的说:“不知道”,有的说:“我们上晚自习闹呀”!有的说:“作  相似文献   

12.
找阳光     
新课改教材语文第一册《阳光》中写到:阳光像金子,比金子更宝贵。在理解课文时,很多同学对这句话理解得不够透彻。于是,我决定让孩子们到校园里找阳光。一听是找阳光,还要把阳光给老师带回来,一位学生便叫起来;“我拿瓶子去装,盖好盖儿……”“能行吗?”马上有同学反问,接下来教室里便是一片哄笑。孩子们还是像离了笼的鸟飞离了教室。半个小时后,他们回到了教室,有的脸上洋溢着欣喜,有的几个边走边聊,也有几个像是一无所获的样子。铃声一响,孩子们便向我汇报了他们的收获。“我在阳光下发现了自己的影子。”马文吉站起来抢着说。“我坐在太…  相似文献   

13.
同学们都渴望拥有同学间的友情。高兴时有人分享自己的快乐,烦恼时有人“出谋献策”为自己解忧。然而,这种渴望并非人人都能如愿以偿。不少同学感到自己“人缘”不好,那么,如何和他人交往?学会真诚、自省、求同存异、替他人着想、谅解、宽容和赞美很重要。在一个集体中,应当先尊重别人和自己的不同,包容别人和自己的不一样。多顾及别人的感受,是赢得别人对自己好感的前提。与同学相处,关键要做个有“心”人,特别强调要有三“心”,即热心、真心和关心。热心,就是要热情地对待同学,把同学当作自己的兄弟姐妹一样对待。要满腔热情地为大家做事,…  相似文献   

14.
珍惜亲情     
有一个上高中的女孩儿,自从进入青春期后,父母的话就越来越听不进去,总认为自己什么都懂了,总觉得父母的观念都是过时的、错误的……久而久之,她觉得父母是有意和自己过不去,甚至是和自己有仇!有时,当她在家中看到父母一起说话时,不知为什么,总觉得浑身不舒服,甚至气得要命,所以,总是想方设法地“搅了局”才痛快。而在学校中,她却找到了许多“知音”。其中有同学,有同学的家长,也有老师。渐渐地,她发现,他们才是自己的保护者和知音,自己也特别愿意当他们的听众,有什么事也非常愿意向他们倾诉。  相似文献   

15.
小时候,马云就以比尔·盖茨、李嘉诚为榜样,希望也能像他们一样,实现自己的梦恕。中学时,马云第一次去大街上“练摊”。由于没有经验.一连好几天他都没有卖出一样东西。而他的同学却很顺利,收获颇多。  相似文献   

16.
小平 《良师》2011,(10):61-61
9岁,他在法国东部一所小学念书。由于个矮胆小,加上成绩一般,他一直没有得到老师的重视。每次班级组织学生领读课文,他都觉得自己还没有完全准备充分。从不敢站起来展示自己。小学毕业后与同学的一次闲聊,他得知昔日常担任领读的同学根本不曾预习课文,而总在家预习的自己却因为感到“准备不足”而不敢上台。  相似文献   

17.
很多同学都有这样的经历:过去在普通小学读书时是所在班级、年级的佼佼者,成绩常常是第一名。进了一所好的初中以后才发现,优秀的同学一大把,获得过各种学科竞赛大奖和先进荣誉的同学也不少,自己头顶上的光环便黯然失色了。这使得他们感到无助和自卑,失落感油然而生,他们觉得自己越来越不适应中学紧张的学习生活,做事常常力不从心,付出很大努力却收获很小。  相似文献   

18.
读与思     
这个故事挺有意思,尽管它也许纯粹是作者自己编的。你可能会说,生活中哪有这样的好事?不过,我们还是愿意读到这样的小说。因为我们都希望能遇到这样的理解自己帮助自己的好同学。当然,这位老师也不错,能和乐于助人的吕绮同学共同谋划这么一个好心的“阴谋”,让“我”鼓起勇气学好那“永远不及格”的历史课,真是个好老师啊。  相似文献   

19.
妈妈说,女孩最重要的是要有高贵优雅的气质,不能大声说话,不能跟别人一起“疯”。于是,我就成了淑女。有一个全班女生都喜欢的男生说,像我这样的才算“完美”女生。但这样一来,我在班上便没有了知心朋友,同学不知道为什么一看见我就停止说话。妈妈说,他们这是嫉妒。我不相信。有人和我说过,我们班的焦点都在我身上,和我相比,他们觉得自己是小草。为此,我不知被多少女生骂过,我真的好苦恼,难道优秀也有错吗?  相似文献   

20.
《时代数学学习》2004,(6):43-43
截止 5月 1 5日 ,本刊 3月组织的“同学评刊”活动已经收到了60 0 0多份反馈意见 .如此积极的参与既让老编深受鼓舞 ,又感到责任重大 ,同学们普遍把老编当成知心朋友 ,急老编所急 ,想老编所想 ,提出了不少好的“点子” 在此 ,老编想衷心地对同学们说一句 :“谢谢你们 !”大多数同学对《初中生数学学习》的质量给予了肯定和赞扬 ,同时也有不少同学提出了中肯的批评和宝贵意见 ,我们会认真吸纳、改进 (少数建议无法实施 ,敬请谅解 ) 经过反复研究 ,我们评选出下列同学 (初一年级 )获得“金点子奖” ,他们的点子相对来说要更胜一筹 .这些同学…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