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96 毫秒
1.
老师拿着粉笔在黑板上写字,这是课堂上常见的景象,擦黑板时飞舞的粉笔屑曾经留在我们的记忆中;后来有了老师举在肩膀上拿进课堂的小白板;再后来有了先进的多媒体课件,可以放下来一个幕帘,用投影机更加生动地讲课。如今,更先进的"黑板"出现了,这就是交互式电子白板,英文名为IPBOARD。  相似文献   

2.
老师在黑板上写字时,粉笔会渐渐变短,老师只能回头到讲台上取新粉笔。有时,老师把粉笔放在黑板槽里,这样取粉笔倒是很方便,但是由于黑板槽里有许多粉笔末,老师每次取粉笔时都会沾上,而且粉笔末对手有害。为了解决这个问题,我受家里墙上筷子笼的启发,发明了悬挂式粉笔盒。悬挂式粉笔盒非常简单,就是把盒子用磁铁(适用于铁质黑板)或吸盘(适用于任何质地、表面光滑的黑板)吸在黑板上,老师讲课时可以上下左右  相似文献   

3.
老师     
这不是繁闹的街道,更不是喧哗的集市,这——是课堂。小D的心境怎么也平静不下来。讲台上,A老师正施展浑身解数,用粉笔当指挥棒,在黑板上操纵着一个个元素符号。一写字,A老师那瘦骨嶙峋的身体就随着粉笔和黑板的摩擦而微微抖动,那张弯弓般的背影也就更加明显地呈出一道弧来。小D借老师  相似文献   

4.
现在的黑板太不科学啦!擦黑板、写练习时,粉笔灰到处都是……我要发明一种产品,名叫自动多功能黑板。有了这种黑板,老师写字的时候,就不需要粉笔了,只要用一根线将老师的脑袋连通黑板,黑板在一秒之内就能把老师想写的内容显示出来,再也不用老师去费(fèi)力书写了。黑板还有其他功能呢!下课后,老师还要去擦黑板,太麻烦了!我发明的自动多功能黑板只要一听见下课铃声,就会立刻把那些字擦掉。不少调皮的同学下课后喜欢用粉笔在黑板上乱写,有了多功能黑板,下课后,同学们用粉笔怎么写都没用;只有上课后,同学们在黑板上做习题时才能显示出字来。多…  相似文献   

5.
随着现代信息技术的普及,教育步人了一个全新的时代。电脑、投影代替了黑板、粉笔,教学效率大大提高了。的确,多媒体有优越性:具有强烈的冲击效应。有图像,有声音,有动感,能牢牢抓住孩子们的心;老师把知识做成幻灯片,课堂上一张张放给学生看。容量大大增加;网络高速便捷,容易保存资料,实现资源共享。这容易让人产生错觉,教学设施的先进与否。决定教学质量的高低。  相似文献   

6.
张日才 《中国教师》2010,(Z1):277-277
<正>我们这些做老师的,以前都是做过学生的。不多年前,我们的老师在黑板上用一支小小的粉笔演绎的精彩至今记忆犹新。但电脑在校园中的涌现猛然改变了这一切。如今的课堂,有的黑板被投影幕遮去"半壁江山",有的一节课下来却没留下只言片语,有的可有可无地留下些象征板书的"板书",有的歪歪扭扭地留有几行文字。  相似文献   

7.
屈太侠 《湖南教育》2008,(10):30-30
随着现代信息技术的普及,教育步人了一个全新的时代:电脑、投影代替了黑板、粉笔,教学效率大大提高了。的确,多媒体有其优越性:具有强烈的冲击效应,有图像,有声音,有动感,能牢牢抓住孩子们的心;老师把知识做成幻灯片,课堂上一张张放给学生看,容量大大增加;网络高速便捷,容易保存资料,文现资源共享。但是,这容易让人产生错觉,教学设施的先进与台,  相似文献   

8.
师:小朋友,我在黑板上画一样东西,你们看这是什么?(于老师用彩色粉笔在黑板上画了一张弓)生:于老师画的是一张弓。  相似文献   

9.
廖纪元 《师道》2010,(10):26-27
【片段一】师:小朋友,我在黑板上画一样东西,你们看这是什么?(老师用彩色粉笔在黑板上画了一张弓)生:老师画的是一张弓。  相似文献   

10.
一、以教师为主体的课堂存在的问题 中国传统的课堂是教师严肃地进入课堂,学生们坐得整整齐齐、安安静静,目不转睛地看着老师的一言一行;老师语言精练,教态从容,板书时大家能听到粉笔在黑板上行走的声音.老师提问,学生踊跃回答;随着老师声音落定,下课铃声响起,开始下课.  相似文献   

11.
粉笔与黑板     
粉笔和黑板原先是一对形影不离的好朋友,后来呢,粉笔目空一切,黑板自高自大,彼此间在合作上发生了矛盾。由于矛盾进一步激化,一天,他俩终于吵了起来。  相似文献   

12.
姚逸 《同学少年》2008,(4):32-32
粉笔兴奋地看到,老师拿着教案,站在讲台前开始每天的传道授业,身后是那块沉默的黑板。新的粉笔开始第一次接触他的伙伴——黑板,而黑板无动于衷地接受着对他来说已经麻木的合作。黑板沉默着,沉默地听着老师日复一日的关于字母公式、关于中心思想、关于英语语法的演讲辞,沉默地让老师在他冰冷的脸上化上厚厚的浓妆。粉笔感受到了黑板平滑的脸,以及他沉闷的呼吸。"嘿!"粉笔张着口。他的招呼被老师激昂的讲课声淹没,但没有淹没黑板的耳朵。  相似文献   

13.
片段一师:小朋友,我在黑板上画一样东西,你们看这是什么?(于老师用彩色粉笔在黑板上画了一张弓)生:于老师画的是一张弓。师:这叫什么呢?(于老师用手指着弦)生:这叫弦。师:(又画了一支箭)这又是什么呢?生:这是箭。师:大家知道,有了弓,有了箭,才能射到鸟。  相似文献   

14.
张秀红 《教育》2012,(6):21-21
“一本书,一张嘴,一块黑板,一支粉笔”也能上出精彩的课。在没有电脑、网络的时代,大部分老师都靠着这“四个一”走进课堂,凭着这“四个一”上出精彩的课,并培养了一批又一批的人才。  相似文献   

15.
“画”儿歌     
中班《小雨点》这首儿歌,我是用绘画的方式教幼儿的。我用彩色粉笔在黑板上按儿歌段落顺序绘画,并要求幼儿记住老师画的先后次序。随着我的粉笔,黑板上很快出现了这样一幅画面:小雨倾斜落下,一边是盛开的花,中间是小池塘,里面有条小鱼,另一边是一片麦  相似文献   

16.
随着现代信息技术的普及,教育步人了一个全新的时代。电脑、投影代替了黑板、粉笔,教学效率大大提高了。的确,多媒体有优越性:具有强烈的冲击效应。有图像,有声音,有动感,能牢牢抓住孩子们的心;老师把知识做成幻灯片,课堂上一张张放给学生看。容量大大增加;网络高速便捷,容易保存资料,实现资源共享。这容易让人产生错觉,教学设施的先进与否。决定教学质量的高低。  相似文献   

17.
付靓娟 《成才之路》2009,(16):17-17
近几年,多媒体悄悄走入课堂,传统的“一块黑板、一支粉笔打天下”的教学模式有被打破的趋势。先进的教育技术使语文学习的空间变得更加宽广,多媒体教学化繁为简,变抽象为形象,让学生在更短的时间内学到更多的知识。有这么多益处,我们语文老师何乐而不为呢?于是掀起了做课件的热潮。但是,这能否像想象中的那样“获益匪浅”呢?  相似文献   

18.
小侦探     
正是上课时间。于老师站在讲台上,表情有些严肃地扫视了一下全班的学生,见大家都正襟危坐认真听讲,这才收回目光,转过身子,手捏粉笔在黑板上写起字来。教室里很静,惟闻粉笔与黑板相摩擦的声音。蓦地,于老师隐约听见教室后面传来“嚓”地一声,声音很  相似文献   

19.
课堂里一切静悄悄的,中外教育专家正在观摩一堂特级教师的课. 老师语言精练,没有废话,教态从容.板书时甚至能听到粉笔在黑板上行走的声音,板书非常漂亮,极有条理,老师提问学答生回答踊跃,且回答相当有水平,  相似文献   

20.
2006年12月13日,我有幸得到学校的安排,和全县初中历史教师一起参加了由广西南宁市教科所组织的历史新课程课堂教学示范课活动。这一节课是由南宁市天桃实验学校的覃老师来讲授八年级中国历史(上册)第15课《宁为战死鬼,不作亡国奴》。听完覃老师只用一块黑板、一支粉笔.不用现代多媒体技术教学的课后,我觉得耳目一新,他的课展示了新课堂、体现了教学新理念、焕发了新活力。同时.我也感慨万分:在我们广大农村学校用一块黑板、一支粉笔同样可以上好精彩且成功的新课改课。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