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在巨富中死去是一种耻辱。"美国钢铁大王卡耐基的一句名言,让越来越多的人寻味。而"饮水思源"这一古训,更体现在许多人的言行中。对于企业家和富人来说,这两句内涵丰富的语句,从不同的侧面,表达了同一个意思:回报他人和社会,不仅是一种美德,也是一种责任。  相似文献   

2.
子在川上曰:“逝者如斯夫,不舍昼夜。”。人们对河川的感情.确乎尽为这两句话所道破。诗人千百言.终不及夫子这句口头语。  相似文献   

3.
刘晓君 《母婴世界》2012,(3):146-147
微软董事长比尔一盖茨曾说过:“再富也不能富小孩。”因为他认为在钞票中长大的孩子,只会让他们一事无成!他们非但不会以“富家子弟”而感到为荣,相反他见证过不少纨垮子弟,最终做了金钱奴隶,必须依靠家族的遗产才能生存.唯有透过家族的金钱.才能体现自己存在的价值。这正是中国人和外国人对“财富”看法的最大差异。  相似文献   

4.
“无德而富”与道德教育的根本性危机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大量“无德而富”现象提出了一个尖锐的问题:“既然道德不能给人带来财富,人为什么要有道德”?传统道德资源的回答主要受了儒家和佛教思想的影响,前者强调天赋良知,后者强调因果报应。然而,传统道德资源被瓦解,天命良知、因果报应失去制约力量;新的道德资源尚未形成,人们找不到讲道德的理由,道德信仰危机不可避免。在存在道德危机的社会中,学校德育面临的危机是,应不应该培养有道德的人。本文强调学校德育不应放弃自己的责任,而应审视社会正义,提倡主体精神。依据“自愿选择,理性判断”的原则,造就自制、理性和负责的个人。  相似文献   

5.
范蠡根据“圣人之功,时为之用”的天道观,辅佐越王勾践灭吴雪耻,并依据“随时以行”的天道观在以后的经商中取得三致千金的巨大成功。同时,范蠡基于对天道泰终必否的理性自觉,尽散其财,富行其德,功成身退,最终“三迁皆有荣名,名垂后世。”研究范蠡“富行其德”的经济伦理思想对于当代商人的道德定位以及产权制度建设有一定的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6.
《庄子》一书“德”之内涵极为丰富,大体有三种含义:其一,“德”是得之于“道”之德;其二,与“形”相对而言,“德”是内在充实之德,表明其在现实生活中、在生命自觉走向“逍遥”过程中作为人的精神性根源和理想的生活状态;其三,“德”是一种虚静空灵的心灵境界。基于以上理解,“道”与“德”、“德”与“性”之间的关系更为明确。“性”作为生命的本质是本然的、天然的现实性,而“德”则是一种内蕴在万物“性”之中的“潜质”。“道”则是“德”与“性”的终极性根据。同时,“德”的葆有需警惕名利、知见、形体等诱使“德”形于外的因素。  相似文献   

7.
论以德治警     
所谓“以德治警”,就是在公安队伍建设中,充分发挥思想道德教育的巨大作用,其精神实质是坚持以“三个代表”思想为指导,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其核心内容是抓好警察职业道德教育。“以德治警”是一项思想道德系统工程,只有坚持德法并举的原则,在规范化、制度化的长效机制上做文章,才能真正全面提高公安队伍的整体素质。  相似文献   

8.
先秦“敬”德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一、解题“敬德”一语在《周书》中习见。如《召诰》:“王其疾敬德。”“惟不敬厥德,乃早坠厥命。”《无逸》:“则皇自敬德”等等。前辈学者对“敬德”也曾多所论及,但其重点,则往往多放在“德”上,研究周人提出的“德”究竟是怎么一回事。殷人不讲“德”而周人非常重视“德”,这一点是殷周在意识形态上的重大区别。本文所论敬德,重点则放在“敬”字上,研究“敬”作为一个道德概念究竟有怎样的内涵?周人这种“敬”的观念,究  相似文献   

9.
在人均收入达两万澳元的发达国家澳大利亚,人们信奉着这样一条原则:再富也要穷孩子。澳洲的中、小学校,中午不放学,午餐可以在学校餐厅购买,但据了解,自带饭的学生占大多数。一般是一瓶可乐再加一个汉堡包和一只水果,下课时随便在校园里寻一个地方坐下便将其“消灭”得干干净净,根本看不到将剩余食物甩一地的现象。在寒冷的冬天,人们也少见哪一位澳洲孩子穿棉衣和防寒服,最多只是在“短打扮”外面罩一套绒衣。一个年薪15万的父亲带两岁的女儿在医院大厅等人,女儿闹着要喝水,父亲没有到身旁的自动售货机前买一元一杯的可口可乐,而是顺手从…  相似文献   

10.
论“富”     
“富”论是孔子思想的重要组成部分。现代人常常“富”“贵”连用。指有钱又有地位,如荣华富贵。在儒家经典中,“富”、“贵”往往分开使用,如《论语》中“富与贵,是人之所欲也”、“不义而富且贵”。意义的区别也比较明显。“富”一般表示“财富”、“财富多”或“占有财富多的人”;“贵”一般表示“地位显要”或“地位显要的人”。但“富”也可指知识上的富有,  相似文献   

11.
加强学校德育工作是实现“以德治国”方略的基础性工程,必须把“以德治国”的思想贯穿到学校各项工作中去,坚持以德治校,以德示教,以德育人。  相似文献   

12.
《云南教育》2010,(22):1-1
“德”是中国伦理和中华民族文化的核心概念,儒、释、道三家都对德进行过全面的阐述,观点几乎是一致的。在古文字中,德是一个会意字,含有目光直视前方,走光明大道,而且必须这样想、这样做的意思。“德”的字面中,含有正直、公开、去行、去想四层意义。可见,德具有非常丰富的内涵和实实在在的外延。古人将“立德立功立言”作为为人处世的最高标准,并称“此之谓不朽”。  相似文献   

13.
自古以来,我国素以礼仪之邦、文明古国著称于世,一直有着崇尚道德教化的优良传统。身为一个教育工作者,更是道德教化的传播者与践行者。从“师者,乃传道、授业、解惑也”到“其身正,不令而行,其身不正,虽令不从”;从“学高为师、德高为范”到“《中小学教师职业道德规范》的颁布实施”;从“江泽民同志提出的‘以德治国’到胡锦涛总书记提出的‘静下心来教书,潜下心来育人’”,无一不提醒着我们要时刻铭记“以德育德、以德治校”的重要使命。  相似文献   

14.
前不久,山东青州瓜子加工“大王”姜铁成说:“别看我对办教育这么大方,先后拿出了200多万元,可我对自己的孩子却很抠,每月给孩子的零花钱十分有限,就是吃饭有一粒米掉到桌子上,我也让她捡起来吃了。”相比之下,有些人对待孩子的态度和做法却实在令人担忧。河南某个体户6岁的独生于自上学的第一天起,便雇请了两名佣人护送,就连孩子上厕所也得由佣人伺候;湖北某县一个乡长儿子还在福批中,就为其盖了栋漂亮的楼房;浙江某市一9岁的孩子,去年过年父母一次就给了他5000元“压岁钱”。时下,国人生活水平有了很大提高,许多家长认为…  相似文献   

15.
近些年来,日子好过了,不少人便视“艰苦奋斗”为“年帚”,以为不值得“自珍”了。事实上,享受富裕不等于耽于享乐;艰苦奋斗的作风,任何时候也不能丢。尤其对子即将成为对世纪主人的孩子来说,“艰苦”显然比“享乐”更有意义,社会、家长理应为孩子创造些艰苦的环境,以丰富其经历,破励其意志,磨炼其本领,高尚其情操然而,现实又怎样呢?很多家长无条件地满足孩子的物质需求,给孩子大量的零花钱。致使孩子日常行为中的随意挥霍现象屡见不鲜,花钱买享乐的心理和高消费攀比心理在校园中大有市场。君不见,课间用馒头作弹丸互相投掷…  相似文献   

16.
《江苏教育研究》2014,(6):F0002-F0002
太仓市明德孛刀级中学起始于明德女子职业学校。由享有“中国居里夫人”之称的吴健雄博士的父亲吴仲裔先生于1913年创办,是吴健雄博士的母校。至今已有百年历史。学校座落在郑和七下西洋的起锚地。“江尾海头第一镇”——测河镇。现有30个教学班,学生1200余人,教职员工120多人。学校秉承“大学之道。在明明德”之校训。践行“让每一位学生成才,让每一位教师成功,让每一位家长成就”的办学理念,以“重科研,强管理,创特色”为宗旨。大力弘扬“爱国、奉献、求实、创新”的吴健雄科学精神,充分挖掘身后的人文资源,以科技教育为突破口,教师“敬业、爱生、严教、善导”。学生“砺志、惜时、博学、致用”。逐步形成了特色鲜明的“崇德、尚才、求实、创新”的优良校风。  相似文献   

17.
纳兰性德是清初词坛领袖。梁启超说:“容若小词,直追后主。”既肯定了他在词坛的崇高地位,也指明了他词的风格。陈维崧说:“《饮水词》衷感顽艳,得南唐二主之遗。”“衷感顽艳”便是他词风的概括。这位康熙盛世的贵胄公子为什么会大写凄艳的词呢?人们早已对这一反常现象萌生疑窦,并力图铨释。比如张预就对纳兰性德“顾问则谊、舒之俦,禁中则颇、牧之选,而独顑颔轸意,缠绵抒情,沉幽骚屑之思,婉丽凄清之体”的矛盾情况不得其解。当然也有人试图从他生活的时代背景,婚姻的坎坷实际上寻觅原因,不过都貌似有理,却又因为牵强空泛,难以服人。为此对于清初为什会出现这样一位词人,就需要在认真研讨的基础上作出科学与切实的答案了。一纳兰性德在世三十年,遗词三百首。有人做过统计,在他的词里,用“愁”字共九十次,“泪”字六十五次,“恨”字三十九次,其余“断肠”,“惆怅”、“凄凉”、“憔悴”等则比比皆是。真个心灰意冷、溢于言表.这位宰相之子为什么偏有这么一副哀怨凄切的情长呢?这还得从明代的中晚期社会谈起。  相似文献   

18.
友人游“坑儒谷”归来,谈及时下一些青年中出现的“读书冷”,感慨良深。 在发感慨之前,他简略谈及所游之地:“坑儒谷”在陕西临潼西南洪庆村。据后汉学者卫宏在《诏定故尚书序》中说:秦始皇焚书,怕天下不服,儒生反对,便秘密地于骊山深谷中冬暖之处种瓜,并豫设伏机。瓜结实,诏令博士诸生七百人去参观。儒生们正为冬天结瓜之事“相难不决”,便发伏机,从上填土,把他们活埋。后来,“坑儒谷”由唐玄宗下诏改为“旌儒乡”。时至今日,尚有  相似文献   

19.
江泽民同志“以德治国”重要思想的提出,确立了我们党“法治”与“德治”结合的基本治国方略。治国如此,治校也是如此,以德治校是办好一所社会主义学校长远和现实的需要。不仅要依法治校,也要以德治校,必须法中有德、德中有法、法德结合、法德同治。我们结合学校的实际情况,在以德治校的实践中作了以下初步的探索。  相似文献   

20.
以德治国与以德育人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自从江泽民同志把“以德治国”同“依法治国”并举为治国方略提出来之后 ,全国学术界展开了广泛的研讨 ,在教育界则重于将“以德治国”与“以德育人”结合起来进行研讨较为热烈。“以德治国”与“以德育人”有着密切的联系 ,“以德治国”的提出 ,对“以德育人”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也是为进一步抓好“以德育人”提供了新的契机。笔者试图就“以德治国”与“以德育人”这一问题 ,谈谈自己的认识与见解。一、“以德治国”与“以德育人”的基本内涵“德治”一说 ,在中国古已有之 ,它是我国传统的治国理念 ,也是中华文明的重要组成部分。江泽民同…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