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6 毫秒
1.
“滇池”本在成都平原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自来学界认为上古时期的“滇池”一直就在今云南高原,由此导致西南上古历史中很多问题无从解决。本文通过搜集、分析现代技术资料和历史文献资料,认为战国后期以前的“滇池”必是在今成都平原。只是由于战国后期蜀部族人的南迁,“滇池”之名才被带到今云南高原上。此结论的取得,可以使西南上古历史、地理、民族等方面的诸多谜题获得科学而合理的答案。  相似文献   

2.
本文以滇池地区“萨咪”彝族为研究对象,叙述其以血缘联系为纽带的宗族制度  相似文献   

3.
周宏伟先生近年提出,地质时代在成都平原形成的断陷湖延续到两晋南北朝仍然存在,即汉代“方三百里”、“周回二百余里”的“滇池”,再到两晋南北朝的“万顷池”。通过对成都平原的地质、古地理环境分析以及考古学的分析,认为第四纪以来直到战国中期,成都平原不可能存在“周回二百余里”的大湖泊,“滇池”在成都平原之说不能成立。  相似文献   

4.
元明清时期滇池水利的修建与昆明城发展的有着密切的互动关系。滇池地区水利的修建,从元到清在滇池水利中形成了两大工程:一是滇池泄水工程;二是灌溉水利工程。元明清以来,昆明城得到迅速发展,但在它的发展中,是以开发利用滇池及周围土地作为基础,特别是以降低滇池水位的方式进行的。历经元明清三代数百年掠夺式的开发,滇池污染加剧,面积减少,生态破坏严重。  相似文献   

5.
《班主任之友》2010,(8):F0003-F0003
2010年6月26~27日,风光旖旎的春城昆明依然繁花似锦,阳光明媚。西山脚下凉风习习、滇池之水碧波粼粼,在有“休闲之都”、“会议之都”和“温泉之都”美誉的云安会都,由班主任之友主办、昆明市官渡区第二中学承办的2010年夏季全国班主任昆明研修班隆重举行。  相似文献   

6.
关于“滇池”及“滇国”的记载,最早见于司马迁的《西南夷列传》:“始楚威王时,使将军庄蹻将兵循江上,略巴、黔中以西。……跷至滇池,地方三百里,旁本地,肥饶数千里,以兵威定属楚。……以其众王滇,变眼从其俗,以长之”。  相似文献   

7.
长期以来,环滇池流域一直受到生态环境污染、行政区划隔阂、整体旅游规划滞后等多种因素的影响,致使环滇池流域旅游未能充分、快速的发展。通过调查、分析环滇池流域旅游空间布局的现状,发现其中存在的问题,并以整体协作建设的思路,运用旅游圈空间构建理论,提出构建“以湖为核,环圈串联,四圈相扣,腹地拓展,外圈协作”的生态保护型环滇池流域旅游空间格局和发展对策。  相似文献   

8.
云南古代滇池地区青铜文化中的贮贝器出现于战国末期,到西汉中期达到鼎盛,消亡于东汉初期。贮贝器是古代滇池地区社会历史画卷的缩影,其制作工艺集青铜文化之大成,显示了极高的水平。贮贝器与铜鼓一样,同为“国之重器”,是财富、权力与地位的象征,只能为滇王及贵族所拥有。由于贮贝器并不具有全民性、普遍性和商品性,自然也就失去了生命力.最终在中原文化的冲击下,作为一种文化现象随着滇国的灭亡而衰落了。  相似文献   

9.
杨立雄 《中国德育》2012,(24):55-56
昆明市滇池度假区实验学校是2007年建成的年轻学校,也是小学、初中、国际高中同在一个校园的花园式学校。学校所在社区居民整体的文化水平、经济水平比较高,学生基本都是独生子女,家长对教育的要求也比较高。建校伊始,学校提出了“让学习像呼吸一样自然,让学生成为最好的自己”的生态办学目标,确立了发展性、引导性的“雅行教育”理念。  相似文献   

10.
大观楼长联     
对联可长可短,短的五七字,长的数十字都有。长联中最出名的当推昆明滇池大观楼那一副。此联共180字,是曾被誉为“古今第一长联”的。(不过,若以字数来说。则后来已有比大观楼长联更长的长联了。)  相似文献   

11.
结论通过对滇池流域范围内的四区三县中运用抽样方法获得的980个调查对象的有关数据资料分析形成。关于滇池环境保护与人的生活的认识,大多数居民对滇池的环境保护与昆明发展前景之间的关系有明确的认识,但对滇池保护的认知强烈程度与自身利益有关,了解和反映滇池环境保护信息的第一途径是新闻媒体。  相似文献   

12.
《新文学史料》一九八三年第三期刊载题为《追随一多先生左右》的回忆录,作者称是“朝夕追随”晚年闻一多,写的又是他“耳濡目染”的事实。似乎其文可作信史。然而,从文章看,未必可信。如该文说:闻一多牺牲后,“云南人民把它(指闻先生的衣冠——笔者注)安葬在五百里滇池旁的西山,与著名的音乐家聂耳(云南人)的坟并列,俯瞰滇池,倍  相似文献   

13.
第三方教育评估以其独立性、专业性和公正性“三性”而著称,能够有效促进教育质量的 提高。然而由于历史原因,我国第三方教育评估远远落后于欧美等发达国家。滇池学院在多年的现 代大学制度的探索中,于2012 年开始了第三方评估教职工的实践:第一阶段是校内“准第三方”改 革教师评价新模式;第二阶段是校外专业评估机构的第三方教职工岗位绩效评估,实现评估的独立 性、专业性和公正性;第三阶段是学院、第三方以及各管理部门协调合作实现“管评聘分离”新机制。 滇池学院第三方评估机制“萌芽—形成—发展”探索成长的历程,实现了“学院管理、第三方评估、部 门聘用”的“管评聘分离”现代大学人事管理制度新格局。  相似文献   

14.
“滇”的族属问题是云南民族史研究中的基础课题,至今仍然争论不息。通过利用大量考古学资料,采用考据学和历史学的研究方法,从“滇”文化的发展过程和特征、氐羌族群南迁的时间几个方面考证,“滇”应是滇池地区的土著居民,同时用反证法否定了“滇”为“越”、“僚”等观点。  相似文献   

15.
《继续教育》2005,19(4):F004-F004
云南省继续教育中心位于云南省省会、被誉为“春城”的昆明市内风景如画的滇池之滨。“中心”经云南省人事厅、省编制委员会批准,于2000年9月正式成立。与省干教委批准并同时成立的云南省委党校、行政学院继续教育学院实行两块牌子、一套班子管理体制。“中心”(学院)是全国党校、行政学院系统首家成立的继续教育学院。  相似文献   

16.
汉西南夷,为今四川省、贵州西南及云南全省地,西南夷有两层意义,一为地域,二为民族。从考古资料可以看出滇人与其它民族的关系,滇池地区是以百越民族为主体,含濮越、氐羌民族的社会。“滇人”贵族与濮夷、叟入构成了滇国的奴隶社会。  相似文献   

17.
一南詔是公元八世紀我国西南以“烏蛮”蒙氏为首的各少数族所建立的。早在南詔以前八百余年的西汉,现今云南境內以滇池地区为中心的滇部落已经从事定居的农业耕作,和关中蜀郡南来的汉族商贾发生极为频繁的接触。此后不久,西部以洱河地区为中心的雋、昆明各部也改变其“随畜迁徙”的游牧生活,逐漸定居并經营农业。由于長期的經济文化交流,滇池地区的少数族在公元三世紀初叶出现了“四姓五子”等  相似文献   

18.
艾洪羽 《中国德育》2012,(24):57-58
北京大学附中云南实验学校坐落在美丽的滇池湖畔,是云南省一所年轻而又颇具影响力的一级中学。学校不仅注重学生在校期间的成长,更关注学生未来的发展。学校提出了“将学生培养成理想远大、品行优良、勤学善思、体健仪美、全面发展、具备成功发展思维定势和心理素质,适应未来社会发展的各行业领导型人才”的育人目标,确定了“以德立校,育人为...  相似文献   

19.
诗歌教学是中学语文教学的难点。本刊就此论题特邀昆明市周丽蓉名师工作室组织一线教师,以诗歌教学的设计为指归笔谈探讨,结为五篇:昆明市第三中学周丽蓉老师的“教学价值”,昆明市第三中学杨琼老师的“诗题解读”,呈贡区第一中学李丹瑜老师的“拟写话题”,昆明滇池中学方睿老师的“引导想象”,昆明市第十中学李正兵老师的“以诗解诗”。意在通过研读文本、结合学情、对话教材、完善设计,以期深入理解新课标,裨益教学。上期刊出两篇,本期发表三篇。  相似文献   

20.
诗歌教学是中学语文教学的难点。本刊就此论题特邀昆明市周丽蓉名师工作室组织一线教师,以“诗歌教学的设计”为指归,笔谈探讨,结为五篇:昆明市第三中学周丽蓉老师的“教学价值”,昆明市第三中学杨琼老师的“诗题解读”,呈贡区第一中学李丹瑜老师的“拟写话题”,昆明滇池中学方睿老师的“引导想象”,昆明市第十中学李正兵老师的“以诗解诗”。意在通过研读文本、结合学情、对话教材、完善设计,以期深入理解新课标,裨益教学。五篇文章分两期刊出,本期发表两篇。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