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53 毫秒
1.
德语和英语同属于印欧语系中的日耳曼语支,两种语言在语音,词汇还是语法等各方面都十分相似。本文通过对两种语言的情态动词进行对比和分析,找出可提高英语在德语学习中的正迁移功效,促进德语的学习。  相似文献   

2.
时态变化是印欧语系语言重要的语法表现手段,在德语和英语的传统教学中占据重要的地位。现在时是德语和英语中使用频率最多的时态,通过对比分析,可以使德语学习者对这两种时态有更深入的认识,同时可以促进语言学习中的正迁移,减少负迁移。  相似文献   

3.
德、英双语均属日耳曼语系,在这两种语言中存在大量的同形词汇,引人注意,这一方面方便了有英语基础的德语学习者,另一方面由于盲目相信原有英语学习经验,望文生义,使得学生在德语学习过程中产生了很多误解。本文旨在以语言迁移理论视角为出发点,通过大量实例分析,对德、英同形词进行分类,以期对教师教学和学生学习有所裨益。  相似文献   

4.
语言迁移是指目标语与语言学习者先前所掌握的其他语言之间的相似或不同之处造成的影响.德语教师可利用中国学生的英语学习经验和英语基础,在语音、拼写、语义、语法、语篇等层面,运用语言迁移理论对学习者进行指导,帮助其提高德语水平和交际能力.  相似文献   

5.
迁移,广泛存在于学习当中。迁移有正迁移和负迁移之分。就英语学习而言,现代汉语对英语学习所起的促进作用和产生的积极影响,叫正迁移。相反,现代汉语对英语学习所起的干扰和阻碍作用及产生的消极影响,叫负迁移。作为英语教师,我们要帮助学生掌握迁移规律,让“正迁...  相似文献   

6.
学习迁移是指学习一种知识、技能对学习另外一种知识、技能产生的某种影响。这种迁移既包括正迁移又包括负迁移。正迁移对事物起积极促进作用,而负迁移则对事物的发展起干扰妨碍作用。我们知道,汉语对英语学习既有正迁移作用又有负迁移作用。而我今天主要关注刚处于英语起步阶段的三年级学生,主要讨论汉语拼音对英语26个字母的认读及书写的正负迁移作用。  相似文献   

7.
文章以母语迁移为理论依据,探索以布依语为母语的学生在学习第三语言(英语)的过程中所受到母语的影响。调查研究表明:布依语句法结构对英语四种句子类型习得既产生正迁移,又产生负迁移;同时,第二语言汉语也会产生一定的正迁移,从而降低母语负迁移的程度。此研究成果将会改变布依族学生将英语视为第二语言来学习的现状,为学生提高英语学习效果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8.
我国高等院校已有很多学校开设了德语二外课程,但近年来因受到课时缩减、班额过大、学校及个人不重视等客观因素的影响,往往教学效果不佳。同属印欧语系日耳曼语支的德语与英语在语音、词汇和语法等方面都具有相似性,同时也存在着差异性。两种语言的同族关系会导致德语习得中各个层面的正、负迁移现象,将迁移策略引入到德语二外教学中将会产生事半功倍的效果。  相似文献   

9.
从语言迁移的角度看,英语和德语之间的相似性能够发挥正迁移作用,拉近语言认知的心理距离,在很大程度上提高德语(第二外语)的习得效果。然而,这两种语言之中表面相似、实则迥异的不相似性中往往蕴含了大量的负迁移信息。如此的负迁移作用能够影响认知的多个层面,且往往隐于具有共性的词汇中,其干扰作用不容小觑。本文以语言迁移理论为指导,以德语词汇marl_为例,并且基于教学测试和访谈,从语音和词汇的角度剖析德语(第二外语)词汇习得中的英语迁移问题,以期对该领域的研究进行有益的探讨。  相似文献   

10.
心理学将一种学习对另一种学习的影响,称之为“学习的迁移”。积极的影响叫正迁移或迁移,消极的影响叫负迁移或干扰。教学的重要任务之一就是要促使学习之间的正迁移,避免或消除相互干扰。本文主要探讨在英语教学中如何利用迁移的规律,促使正迁移的产生,并减少或排除负迁移。 一、汉语作为母语在英语学习中的正负迁移 从语言角度来说,英语和汉语都属于语言学研究的范畴,但是它们又分别属于不同的语系和不同的语言形态类别。学生学习外语一般是在母语已掌握到一定程度之后开始的,而母语学习则得从零开始。在英  相似文献   

11.
中国学生学习英语不可避免地受到汉语的影响,既会产生正迁移也会形成负迁移。但是汉语与英语同为语言有区别也有相似之处,把两者放在一起比较学习,能更好地掌握英语的规律,有助于更深层的学习。教师不应把英语当作孤立的学习对象,要善于运用学科间的联系,多产生正迁移。  相似文献   

12.
母语在英语学习过程中既有负迁移,又有正迁移。本文通过大量实例分析比较汉语对英语学习的负迁移现象及应对措施,从教学实践分析汉语对英语学习的负迁移现象,从而使英语学习者和教育者从中得到启示:正确利用正迁移,充分发挥母语的"桥梁"作用,提高英语学习效果。  相似文献   

13.
在英语学习过程中,中国文化中的价值观、传统习俗、语言和礼貌问题等都不可避免地对英语学习产生负迁移影响。本文从迁移的概念、语言和负迁移的关系、这些负迁移的内在原因和表现形式这几个方面来分析中国文化对英语学习的负迁移影响,以期待能对学习英语的中国学生有所启发,帮助他们更好地学习英语。  相似文献   

14.
英语和法语同属印欧语系,又有着深远的历史渊源,所以两种语言之间的共同特征使得法语学习者在学习中会潜意识地将已习得的英语知识迁移到法语中来,促进或妨碍了法语的学习。因此,本文通过对比两种语言在句法方面的异同,从语言迁移角度分析英语对法语句法学习所产生的正负迁移,从而提出在法语教学中如何充分利用相似点,发挥正迁移,降低理解难度,及如何辨析差异,避免负迁移,提高教学效率。  相似文献   

15.
语音学习是语言学习的第一步,德语也不例外。因为德语与英语同属印欧语系,语音学习方面有很多可以借鉴的地方,所以英德语音的比较在德语初学阶段也就显得尤为重要。从德语教学的角度分析探讨英德语音比较的实践教学方法,是减少英语对德语学习干扰,促进德语学习的有力措施。  相似文献   

16.
壮族大学生的母语是壮语,儿时掌握了母语后又习得了第二语言汉语。壮族大学生学习英语时受到壮汉两个语言系统的消极影响,语言负迁移极大地影响了英语学习效果,负迁移主要体现在语音、词汇、句法三个方面。分析语言负迁移对壮族大学生英语学习造成的障碍的原因,并在此基础上提出了相应对策:在学习英语时,要考虑到壮语、汉语、和英语三个语言系统之间的差异。  相似文献   

17.
《考试周刊》2016,(60):88-89
任何语言的学习都基于阅读与写作两大方面,阅读与写作作为语言学习的核心方面,两者相辅相成,相互促进,在语言学习的过程中存在有效的迁移与转化。德语教学作为外语教学之一,教学难度大,因此做好德语教学中阅读与写作的迁移转化是促进德语教学的关键。本文从阅读与写作两大方面,就阅读与写作的迁移与转化探讨德语教学的促进策略,以期对德语教学提供一定的指导与参考。  相似文献   

18.
谢文雅 《考试周刊》2009,(44):119-119
本文通过比较英语与德语在发音、词法和句法方面的相似点,通过循序渐进的方式,阐明了英语在德语学习中的重要功用。良好的英语基础可以更好、更有效地学习德语。  相似文献   

19.
中国的中学生在学习英语时会受到母语迁移的影响。正迁移会对英语学习产生积极的促进作用,而负迁移则会给英语学习带来负面影响。本论文旨在分析正负迁移对中学生英语学习的影响,从中得到关于英语教学的启示。  相似文献   

20.
吴方言对英语语音的负迁移及应对策略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迁移是头脑里原有知识对新的学习的影响。在语言学习过程中,第一语言时第二语言学习产生影响的现象就是语言迁移。促进新语言学习的迁移为正迁移,阻碍新语言学习的为负迁移。吴方言是我国七大汉语方言之一,与英语在语音上差别很大,本文阐述了吴方言对英语语音学习产生的负迁移,提出了针对吴方言区的英语语音教学应对策略。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