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76 毫秒
1.
依法治教是依据法律来管理教育,即综合运用法律、经济、行政等手段来管理教育。我国是社会主义法制国家,依法治教是依法治国的重要组成部分。随着教育发展和改革进程的加快,依法治教,使教育走上法制轨道,是现代教育发展的必然选择。  相似文献   

2.
我国高校在行使学生处分权中存在着诸多问题,致使高校学生管理权过度膨胀,学生的合法权利得不到保障.造成这些问题的主要原因是:相关法律规范的滞后和缺失、高校的校规与法律法规相抵触、实施处分的行政行为在法律程序上有待完善、学生的权利救济措施不到住等.高校在处分行为中需要对学生的自身权利及处分过程中的程序性权利进行维护,其具有重大的现实意义和教育意义.高校需要通过保证处分程序正当、畅通学生救济渠道、完善高校内部的听证制度和申诉制度、加强管理队伍建设、贯彻依法治教的理念等措施加强处分中的学生权利维护工作.  相似文献   

3.
高校校园危机从法律的视角分析核心问题是校方与师生的权利问题,师生权利受到侵犯又得不到救济才会引发校园危机事件。依法治校与高校校园危机管理有着密切的关系,依法治校是危机防控的有效手段,危机管理是依法治校的重要组成部分和应有之义。高校校园危机管理目前存在着权利救济制度缺失、法律意识不足、防治观念存在误区、管理制度不健全等问题。因此,高校应采取加强法治教育、完善依法治校的制度体系、建立权利救济制度、依法进行危机防治、设置校园警察等措施加强依法治校进程中的高校校园危机管理。  相似文献   

4.
构建依法治教的长效机制,依法评估显得极为重要。而现行的教育教学评估存在着法律体系不完善等一些问题。这就要求尽快建立健全教育法律体系(尤其是评估法律体系),建立公正的评估机构,完善评估法律程序,依法运用评估结论。通过依法评估,探索和构建依法治教的长效机制。  相似文献   

5.
当前,我国高校学生管理实践中存在部分高校校规校纪和规章制度的合法性受到质疑、学生管理工作存在程序瑕疵以及学校行政管理权缺乏有效制约等法律问题.构建符合法治精神的高校学生管理机制必须坚持以人为本的指导思想,奉行正当程序理念,建立健全学生权利救济制度,尊重学生合理合法的权利救济和利益诉求,促进合情、合理、合法地解决高校与学生之间的法律纠纷,推进依法治校、依法治教目标的实现.  相似文献   

6.
我国中小学教师管理与其法律依据刘毓改革开放以来,党和国家不断加强教育法制建设,全面推行依法治教,使我国中小学教师管理逐步走上法治化、规范化的轨道。一、我国中小学教师管理的法律依据目前,指导我国中小学教师管理的法律、法规条文,大致可分为两大类:全国人大...  相似文献   

7.
依法治教,不断推进教育改革和发展绥化市教委主任赵士铎我国先后颁布实施了《义务教育法》《未成年人保护法》《教师法》《教育法》等一系列教育法规。这些法规的颁布实施,标志着我国的教育事业进一步走上了全面依法治教的轨道。近些年来,我市坚持依法治教,推进了教育...  相似文献   

8.
本文根据高职院校章程制定的实施现状,指出高职院校依法治教意识淡薄、教育章程体制落后、高校财产权不明确的问题。并对当前高校章程制定方面加以分析,提出了树立高职院校依法治教意识、推动高职院校管理体制改革、完善高职院校章程法律制度几点建议,希望可以推动公办高职院校章程制定实施力度。  相似文献   

9.
高校学生管理工作法制化探析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高校学生管理工作法制化是依法治教在高等教育领域中的具体体现。依法治国国策、高校管理体制改革的内在要求、加强大学生思想政治工作的客观要求等是其依据。为重构学生管理体制,高校要努力营造法制化工作的育人环境,树立依法治校、依法治生的观念,强化法律监督机制,完善学生救济机制,改进学生管理制度等。  相似文献   

10.
教育法制与高校学生管理有着密切的联系。确认高校与学生之间的法律关系是高校对学生依法管理的基础;完善的教育立法是高校对学生依法管理的前提;依法治教是高校对学生依法管理的关键。  相似文献   

11.
高校在对学生进行管理时,应当尊重和保护学生的权利,这是依法治教和依法治校的要求和重要标志.国家法律法规赋予了高等学校学生包括实体性权利和程序性权利的两大类基本权利.但我国高校学生的权利救济仍存在不足,应该更进一步切实有效的完善高校学生的权利救济措施.  相似文献   

12.
随着改革开放的深入和国家社会主义法制的不断健全,强化教育法制工作,全面推动依法治教,已经成为摆在我们面前的一项迫切任务。《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法》的颁布和实施,标志着我国教育事业开始走上全面依法治教的轨道。全面推动依法治教,是落实“依法治国”战略方针的重要组成部分。依法治因,要求我们要依照国家法律、法规的规范来管理国家事务,推动经济和各项事业的发展。《行政诉讼法》、《国家赔偿法》、《行政处罚法》和《行政复议条例》等一系列行政法规的相继颁布和实施,对于各级政府及其行政部门转变职能、依法行政、依法办事…  相似文献   

13.
章认为依法治教,就是在社会主义民主的基础上,使教育工作走上法制化、规范化轨道,并对依法治教的必然性、依法治教的具体内容和特点,以及依法治教的基本要求进行了探讨。  相似文献   

14.
文摘卡片     
教育法律知多少?改革开放20年以来,我国教育法制建设取得了历史性进展,初步形成了有中国特色教育法规体系的基本框架,逐步走上了依法治教的轨道。目前,我国主要的教育法律已有《教育法》、《义务教育法》、《高等教育法》、《职业教育法》、《教师法》、《学位条例...  相似文献   

15.
加快教育立法──写在《职业教育法》即将通过之际国家教委成人教育司司长董明传《中国教育改革和发展纲要》指出:“加快教育法制建设,建立和完善执法监督系统,逐步走上依法治教的轨道”,要“抓紧草拟基本的教育法律、法规和当前急需的教育法律、法规,争取到本世纪末...  相似文献   

16.
高校教师权益救济是依法治教的重要表现,是维护教师队伍稳定和壮大的重要举措,也是提高我国教育治理能力的重要维度。当前教师权益救济制度包括行政救济和司法救济两种,二者由于处理范畴、执行基础不同,处于明显的割裂状态,使高校教师权益救济制度本身产生了桎梏。由于教师地位和权利结构不明确,高校教师与学校权益关系复杂,且以申诉制度为代表的行政救济制度在程序上、受理范围、时限等方面存在问题,导致申诉制度效力不强。由于教师权利结构不明确,再加上高校属于学术自治的范畴,在没有具体程序法法理依据时候,司法救济难以对高校与教师之间的权益纠纷产生效力。可通过完善法律体系、创新权益救济机制、建立一体化的权益救济制度体系推进行政救济与司法救济的制度融合,切实保障高校教师的权益。  相似文献   

17.
高校与学生之间的教育行政纠纷频现,存在学生权利行政救济弱势,这在一定程度上折射出高校学生权利行政救济存在制度性障碍,亟待法律规范。通过本文的探讨,笔者希望对实现《依法治教实施纲要(2016-2020年)》总体目标有所裨益。  相似文献   

18.
建立科学、完善的教育法律体系是实现教育法治的前提和基础。我国教育法制建设还存在一些亟待解决的问题。因此,必须从完善教育立法入手,实行科学立法、民主立法、依法立法,建立科学、完善、能充分体现人民意志的教育法律体系。为依法治教提供法治依据。  相似文献   

19.
徐聆 《贵州教育》2012,(21):6-9
依法治教是依法治国不可缺少的一个组成部分,是依法治国基本方略在教育领域的具体体现。实行依法治教,把教育管理和办学活动纳入法治轨道,是深化教育改革,推动教育和谐发展的重要内容,也是完成新时期教育工作历史使命的重要保证。一、依法治教的内涵所谓依法治教,即所有教育活动都应当符合教育法律法规的有关规定,所有的教育法律关系主体在从事各类教育活动时都应  相似文献   

20.
健全的教育法制是全面推进依法治教的首要前提。我们现有的教育法规中对教师教育权利的规定尚不完善,实践中出现了很多有关教师教育权利得不到法律有效保障的问题。本文针对当前我国教师教育权利运作中存在的问题,从五个层面剖析了原因,并有针对性地提出了几点对策建议,以期对完善我国教育法制、全面推进依法治教提供点滴借鉴。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