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莫泊桑的短篇小说在世界文学中享有盛名。《项链》和《羊脂球》、《我的叔叔于勒》、《米龙老爹》、《两个朋友》、《菲菲小姐》等一样,是他的短篇小说创作的佳作。《项链》之所以被誉为短篇小说的名篇,首先在于它的深刻的思想性。小说的主人公玛蒂儿德是个追求虚荣的典型女性。她是个“漂亮迷人”的女子,但生长在一个没有金钱和地位的职员家庭里,因家里没能给她一笔可观的陪嫁费,就没法让有钱有地位的男子来“认识她”,“爱上她和娶了她”;她只好嫁给一个同她家的地位相当的一个小职员。玛蒂儿德虽然出嫁了,但她的虚荣心有增无减。她总觉得凭自己  相似文献   

2.
对于读者来说,迟子建是一个让人放心的作家,也就是说,她不会让你失望。在读《额尔古纳河右岸》之前,这种信心主要来自于她的中短篇小说和为数不多的散文。我至今仍可历数她不少给人印象深刻的中短篇小说篇名.比如《清水洗尘》《雾月牛栏》《白银那》《朋友们来看雪吧》等。但是我一直觉得.以她的语言方式和结构方式.写一部数十万字的长篇而能保持中短篇小说建立起的文学标高,是一件几乎不可能的事。  相似文献   

3.
凯瑟琳·曼斯菲尔德是英国文学史上最优秀的短篇小说家之一 ,她对短篇小说的贡献主要在于她独树一帜的小说叙述艺术。我们从叙事视角、时间倒错、叙事方式、叙述语言等角度分析其著名短篇小说《女主人的贴身女仆》和《巴克妈妈的一生》的叙事策略并探讨其独具魅力的语言风格  相似文献   

4.
曼斯菲尔德后期创作的悲剧性主题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凯瑟琳·曼斯菲尔德是20世纪英国伟大的小说家,以短篇小说见长。"就所起的指导性影响而言,凯瑟琳·曼斯菲尔德之于短篇小说艺术,犹如乔伊斯之于长篇小说。在乔伊斯和曼斯菲尔德之后,长篇小说和短篇小说与以前就迥然不同了。"曼斯菲尔德的后期创作撑起了她"短篇小说界里的乔伊斯"这一声誉。曼斯菲尔德的短篇小说即是她个人生活的自白。正是由于曼斯菲尔德极为坎坷的生活经历和遭遇",才使得人生的悲剧感在她的小说中得以真实体现。正如战后涌现出的迷惘的一代作家,她加入了探索生活中的悲剧感、幻灭感这一创作行列。因此,她的小说反映了当时西方人的一种普遍的宿命论情绪。因而幻灭感、孤独感和死亡感构成了她的悲剧性主题的主要内容。本文试图对她的后期作品《园会》、《洋娃娃的房子》、《苍蝇》中对幻灭感、孤独感、死亡感的细节描写来揭示其悲剧性主题。  相似文献   

5.
作为20世纪英国杰出的短篇小说家,凯瑟琳?曼斯菲尔德在短篇小说创作上大胆创新,打破了传统小说叙事模式,对英美短篇小说的发展产生了重要影响.本文试图以她的短篇小说《幸福》和《金丝雀》为例,从叙事视角、叙述语言和叙述方式三个方面分析曼斯菲尔德短篇小说中独特的叙事策略.  相似文献   

6.
曼斯菲尔德短篇小说的艺术特色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曼斯菲尔德(1888——1923)是本世纪初的英国女作家。她写过诗和文学评论,还跟别人合译过契诃夫和高尔基的作品,然而她最大的成就是短篇小说创作。她的短篇小说集《幸福》和《花园茶会》出版后,在英国名噪一时。在我国,最早翻译她著作的是著名诗人徐志摩。近几年来,我国又翻译出版了她的短篇小说集。在她生活的时代,英国出现了乔伊斯、劳伦斯、毛姆、沃尔夫、赫胥黎等享有世界声誉的小说家,他们中有的人还是她的好友。与他们相比,曼斯菲尔德的作品在数量上显得少了些,然而在艺术风格上,却算得上独具一  相似文献   

7.
对于读者来说,迟子建是一个让人放心的作家,也就是说,她不会让你失望。在读《额尔古纳河右岸》之前,这种信心主要来自于她的中短篇小说和为数不多的散文。我至今仍可历数她不少给人印象深刻的中短篇小说篇名,比  相似文献   

8.
正《项链》是法国作家莫泊桑很有名的短篇小说之一,发表于1884年,原名为《首饰》,几乎在莫泊桑的所有短篇小说集里都选了这篇作品,并经常选入高中、中专《语文》课本和大学文科教材。主人公玛蒂尔德是一个非常美丽的姑娘,"她觉得她生来就是为着过高雅而奢华的生活""渴望让一个有钱的体面的人认识她、了解她、爱她、娶她。"但由于出生在一个小职员的家里,家境寒微,只得与一个教育部的小书记结婚,这使她感到痛苦。更糟的是,在一次教育  相似文献   

9.
在党的阳光照耀下,新中国涌现了一大批工农兵出身的青年作家。刘真同志就是其中的一个代表。她的第一篇短篇小说《好大娘》发表在一九五一年,曾获得儿童文学三等奖。为了培养这棵新苗,党曾把她送到东北鲁迅艺术学院和北京中央文学讲习所学习。在老作家的直接指导和帮助下,她的文学水平有了显著的提高。还在讲习所学习期间,她就发表了著名的短篇小说《春大姐》。以后,又发表了《我和小荣》、《核桃的秘  相似文献   

10.
冰心是名的诗人、散家、儿童学作家、翻译家,冰心还是一位杰出的小说家。她一生创作了《我的邻居》、《我的学生》、《我的朋友的母亲》、《张嫂》等多部中篇小说和《两个家庭》、《空巢》等40多个短篇小说,其中《空巢》曾荣获1980年全国优秀短篇小说奖。  相似文献   

11.
进入20世纪,英国短篇小说的创作有了蓬勃的发展。在短篇小说发展的历史过程中,逐渐形成了两种主要倾向,可以莫泊桑与契诃夫作为其代表。后者不强调故事的曲折和情节的完整,而是更多地仰赖气氛的渲染和情绪的抒发。因而表面看来显得结构松驰、形式涣散。它追求通过细小琐碎、平凡无奇的日常生活题材表现对人生有普遍、重大意义的主题。这两种来自欧洲大陆的倾向对英国小说都曾起过相当的影响。其中,女作家凯瑟琳·曼斯菲尔德可以说属于契诃夫风格。 凯瑟琳·曼斯菲尔德出生于新西兰一个富裕的家庭。1903年至1906年间,她到伦敦王后学院念书。1908年她再度来到伦敦,开始了文学创作。1911年,她出版了第一部短篇小说集《在一个德国膳宿公寓里》,获得了评论界的好评。以后她陆续在当时的《新世纪》、《信号曲》等期刊上发表短篇小说和评论。1920年小说集《幸福》的出版标志着她在文坛的地位被承认。在接下来的两年中,曼斯菲尔德写出了她一生中最佳的作品,如《航行》、《陌生人》等。1922年结集为《园会》出版。1923年,女作家死于肺病。  相似文献   

12.
凯瑟琳·安·波特(Katherine Anne Porter)是20世纪上半叶美国的一位成就卓著的女作家。她擅长写短篇小说,每每能将素材、主题、结构和风格融为一体,是个出色的文体家。《被遗弃的韦瑟罗尔奶奶》(The Jilting of Granny Weatherall)就是她的一部短篇小说。  相似文献   

13.
张抗抗是我国当代著名女作家。她的代表作有短篇小说《爱的权利》、《夏》、《白罂粟》;中篇小说《淡淡的晨雾》、《北极光》、《在丘陵和湖畔有一个人》。她还写了中篇童话《翔儿和他的氢球》和散文集《橄榄》,出版了长篇小说《隐形伴侣》。  相似文献   

14.
在当代著名的作家中,我觉得铁凝是最优秀的,尽管她是女性,但巾帼不让须眉。我最早了解铁凝,是拜读了她的短篇小说《哦,香雪》,后来又拜读了她的其他作品,如《永远有多远》《对面》《麦秸堆》《玫瑰门》《午后悬崖》等等。本文单单从心理学的角度对《午后悬崖》进行简要的分析。  相似文献   

15.
张晓红 《文教资料》2009,(10):23-24
凯瑟琳·曼斯菲尔德(Katherine Mansfield,1888—1923)是20世纪初英国杰出的短篇小说家,她语言生动、优美,富有幽默感,以大量杰出的艺术精品在英国短篇小说史上占有重要的一席之地。她借鉴了许多现代主义写作技巧,对短篇小说创作进行大胆创新,推动了现代主义短篇小说的发展和成熟。本文以曼斯菲尔德的短篇小说《起风了》为例,从意识流、情节淡化、象征手法的使用三方面集中分析了现代主义在小说中的成功运用。  相似文献   

16.
当代美国女作家凯瑟琳·安妮·波特以精确而极富感染力的表达成功地塑造了一个个思想鲜明、精神独立的女性形象.她擅长通过有形物质的描述或其遭遇来映射出人物的无形的精神特征或变化.文章选取收录在她的首部短篇小说集《盛开的犹大树》中的短篇小说《偷窃》,通过分析精神与物质的对立与统一来解读其成功之处.  相似文献   

17.
青年女作家铁凝是以写小说立足于文坛的,其代表作先有短篇小说《哦,香雪》、《没有纽扣的红衬衫》,后有长篇小说《玫瑰门》、《无雨之城》等。近几年她在致力于小说创作的同时,也间或写一些散文与随笔,日积月累,收获颇丰,《长街短梦》便是她新近的一本随笔集。  相似文献   

18.
凯瑟琳·曼斯菲尔德是现代英国文学中一位杰出的短篇小说家 ,她使短篇小说作为一门独立艺术在英国进入了成熟阶段 ,并确立了她成为现代派小说奠基人之一的文学地位。阐述小说《布里尔小姐》创作的现代性 ,揭示作者在现代短篇小说创作领域所作的探索 ,以及她对现代派小说的贡献。  相似文献   

19.
王春红 《教学随笔》2016,(11):27-28
在当代著名的作家中,我觉得铁凝是最优秀的,尽管她是女性,但巾帼不让须眉.我最早了解铁凝,是拜读了她的短篇小说《哦,香雪》,后来又拜读了她的其他作品,如《永远有多远》《对面》《麦秸堆》《玫瑰门》《午后悬崖》等等.本文单单从心理学的角度对《午后悬崖》进行简要的分析.  相似文献   

20.
从曼斯菲尔德的《花园茶会》看她的小说叙述艺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凯瑟琳·曼斯菲尔德的名篇《花园茶会》为起点,考察英国短篇小说在19 世纪末、20 世纪初的发展情况,总结出她对英国短篇小说的贡献在于她独树一帜的叙述风格。其主要特点是叙述语言———氛围语言和心理语言的营造;叙述角度———作者情感的节制和叙事视野的局限。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