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教学目标] 1.了解贾宝玉、林黛玉、王熙凤的性格特点以及小说刻画人物所运用的外貌描写、语言描写等主要方法. 2.培养学生的文学鉴赏能力和善于质疑、自主解决问题的学习意识. [教学重点]理解王熙凤的人物性格. [教学难点]体会作品如何运用人物外貌描写来表现其性格特点.  相似文献   

2.
《红楼梦》中《林黛玉进贾府》一节中对林黛玉、王熙凤、贾宝玉三个主要人物的出场描写各具特色.写黛玉出场,主要从正面进行心理描写、言行描写及从侧面进行外貌描写,揭示其性情;写凤姐出场,主要是采用未见其人、先闻其声之法,正面描写其言行举止,并通过黛玉眼中所见,抓住其服饰、容貌特征,展现其性格;写宝玉出场,主要运用了"推来拉去之法"和侧面描写、正文反作、对比描写等手法,活现其形象.  相似文献   

3.
《林黛玉进贾府》是《红楼梦》第三回中的一段。其人物描写外貌不落俗套 ,语言生动传神 ,性格复杂多面 ;环境描写典型中体现了生活的真实  相似文献   

4.
选自《红楼梦》第三回的《林黛玉进贾府》(高中语文第四册·必修)一文,人物出场描写,文字精彩,为人称道,毋需赘述。而其中单就人物外貌描写而言,可谓匠心独运,有着无穷艺术魅力,颇堪玩味。林黛玉投身贾府,这位“绛株仙草”现身,是为贾府上下注目,黛玉首次亮相在贾母众人面前,作者却没有去描写她的外貌形象。这是为何?黛玉年幼丧母投靠贾府,一路舟车劳顿,终于见到了外祖母,一种找到依傍的感觉油然而生;贾母见到外孙女,自然想起女儿贾敏早亡,对黛玉的怜爱之心倍加,祖孙两人见面,此时难免抱头痛哭。可想,这时作者是不可能腾出笔墨去写黛玉“形…  相似文献   

5.
《林黛玉进贾府》一文中,曹雪芹从外貌、心理、行动和语言四个角度张弛有度、详略得体地安排了黛玉的出场,其中的外貌描写给人印象尤为深刻。作者通过具体生动的描写,巧借他人的眼光,从不同的角度细加点染,使得柔弱多病、聪慧灵秀的黛玉姑娘亦真亦幻地走到读者面前,作为金陵十二钗正册”核心人物的林妹妹以其独特的音容笑貌,永恒地定位在读者心中。  相似文献   

6.
王丽丽 《语文天地》2011,(19):50-51
《林黛玉进贾府》一文是苏教版高中语文的必修篇目,节选自《红楼梦》第三回。该文作为全书的序幕部分,按照适当、适时的顺序一一展示了贾府中的重要人物,包括身份、外貌、性格和人与人之间的关系等。文中曹雪芹对人物的描写堪称经典,不仅描写精准到位、生动  相似文献   

7.
曹雪芹在《红楼梦》前三回中五处写到林黛玉的外貌形象,突出其精神气质之美。手法由远而近,层层渲染,又以其他人物为起点、作铺垫,最后以模糊描写完成这一美的典范的塑造。  相似文献   

8.
百问百答·问:描写表妹外貌时,我运用了许多好词佳句,可妈妈说我的描写并不准确,为什么呢?演员出场都要化妆扮相,这是为了剧情效果的需要,而有的同学却认为描写人物外貌也要化化"妆",美美"容"。例如李冰燕描写"我"的表妹:  相似文献   

9.
杨娜娜 《语文天地》2011,(10):50-51
《林黛玉进贾府》一文是苏教版高中语文的必修篇目,节选自《红楼梦》第三回。该文作为全书的序幕部分,按照适当、适时的顺序一一展示了贾府中的重要人物,包括身份、外貌、性格和人与人之间的关系等。文中曹雪芹对人物的描写堪称经典,不仅描写精准到位、生动形象,而且条理清晰、层次分明,令人赞美和惊叹,堪称“人物出场亮相的经典之作”。  相似文献   

10.
当前,不少老师运用多媒体教学手段,使语文课堂教学走出了一支粉笔一张嘴的传统路子,开辟出一片绿洲,表现出旺盛的生命力。对此,有的语文老师提出了疑问:语文教学是以语言文字为载体,让学生学习母语,领会祖国语言丰富的内涵,进而掌握运用它的。如果将语言符号转化成画面图像,那么,学习语言岂不成了一句空话?况且图像画面具有很强的直观性,会限制学生的思维,比不上语言符号可以提供想象的空间。比如,《林黛玉进贾府》中作者是这样描写林黛玉的外貌的:“两弯似蹙非蹙 烟眉,一双似喜非喜含情目。态生两靥之愁,娇袭一身之病。…  相似文献   

11.
肖像描写(又叫外貌描写)就是对人物的容貌、身材、衣着打扮和神情姿态等进行描写,以揭示人物的思想品格、精神性格等,表达作者的爱憎。有的学生一写到以记人为主的作文,往往会这样给人物画像:中等个子,  相似文献   

12.
内心世界波澜,总是不经意在脸上有所流露。好的外貌描写应该是突出人物性格特征,反映人物内心世界。外貌描写并不是可有可无的,典型的外貌描写往往能塑造典型的人物形象。本文在分析学生外貌描写所存在问题的同时,探讨了人物外貌描写的制胜法宝。  相似文献   

13.
技法点拨 在写人记事的文章中,常常需要有一定分量的人物的外貌描写。外貌描写是对人物的容貌、服饰、神态、体型、姿态等外貌特征所作的描写。精当的外貌描写可以揭示人物的思想性格,表达作者的爱憎,加深读者对人物的印象。那么,怎样进行外貌描写呢?  相似文献   

14.
技法指导 在写人记事的文章中,常常需要有一定分量的人物的外貌描写.外貌描写是对人物的容貌、服饰、神态、体型、姿态等外貌特征所作的描写.精确的外貌描写可以揭示人物的思想性格,表达作者的爱憎,加深读者对人物的印象.那么,怎样进行外貌描写呢?  相似文献   

15.
写人记事类文章,在塑造人物形象时通常会运用多种描写方法。如肖像描写、动作描写、语言描写、心理描写等。而肖像描写广义上包括外貌描写和神态描写。从狭义上讲,肖像描写就等于外貌描写。外貌描写(或称之为肖像描写)就是对人物的外貌特征(包括人物的面容、衣着、神情、体型、姿态等)进行描写,以揭示人物的思想性格、表达作者的爱憎,加深读者对人物的印象。  相似文献   

16.
高慧 《考试周刊》2010,(48):27-28
写记叙散文离不开刻画人物,外貌描写是塑造人物的主要手段。外貌描写,也称肖像描写,主要是对人物容貌、体态、神情、衣饰、风度等进行描写,是文学作品中塑造人物的重要方法之一。外貌描写得如何,直接影响到人物形象的塑造和人物性格的刻画。因此,对人物进行外貌描写不应是面面俱到,  相似文献   

17.
一、编写意图《文选和写作》第一册第三单元是写人单元,包括六篇课文和单元练习。这六篇课文都是写真人真事的,其中有的写一个人,有的写几个人,写法各有特点。从材料的选择看,有的写人一生的主要事迹,有的写人一生中的几件事情,也有的只写某一个生活片断。从写人的方法看,有平平实实的记述人物事迹的,有着重刻画人物形象的(包括外貌描写、心理描写,语言描写和行动描写等),也有在记叙和描写中发表议论、抒发感情的;有客观记叙人物事迹的,也有既记  相似文献   

18.
写人物要生动形象、达意传神,就离不开描写,可是,又并非所有的描写都能够达意传神、形象生动。有的描写,尽管也有声有色,绘形绘状,可由于千人一面,千部一腔,往往缺乏生气,今人生厌,就像《祝福》中祥林嫂后来讲阿毛的死,老调子,索然无味。事实上,对于同一事物,由于身份、地位不同,各人的反应就不同,做同样一件事,由于性格、情感不一样,各人的做法也会不一样。不同的身份。人物的描写,无论外貌、语言、动作还是心理,都需要把握人物的特定的身份。青白脸色,皱纹间时常夹些伤痕,一部乱莲蓬的花白胡子,表现出的是穷困潦倒、偶尔还干点偷盗营生的穷书生孔乙己;满脸横肉,披一件玄色布衫,散着纽扣,用很宽的玄色腰带胡乱捆在腰间,描写的是杀人不眨眼的刽子手康大叔。《林黛玉进贾  相似文献   

19.
鲁迅是中国文坛上的一座高峰,他的小说是中国现代白话小说的奠基和经典之作。本文仅从刻画人物形象的角度谈谈鲁迅作品中传神的细节描写。一、描摹外貌凸现形象外貌描写是正面刻画人物的一种写作方法,主要是对人物的容貌、体态、神情和服饰的描写。外貌描写是细节描写的重要内容之一,成功的外貌描写能很好地塑造人物形象,表现人物性格。只要抓住人物外貌上的某一特征进行渲染性的细节  相似文献   

20.
进行人物描写时,要注意所描写主人公的职业、身份、外貌、性格、兴趣、爱好、特长、观点、情感、态度、与他人的关系、相关活动和事件及其相应的时间、地点、人物、经过和结果等。我们有的同学一写到以记人为主的作文时,往往是作这样的描写:He is tall,big eyes...好像天下的人都是一个模样。其实,世界上的人有千千万万,没有完全相同的外貌。出现这样的描写,关键的问题是没有根据表达的需要去描写人物。所以,同学们要根据表达的需要,有重点地描写人物的外貌、身份、生平。在写作前要认真阅读写作要求和提示、图示,明确给出的提示、图示的内…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