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近年来,随着现代通讯技术的迅猛发展,尤其是手机的广泛普及,连线报道已成为广播媒体倡导推崇传播新闻的重要方式。连线报道将广播新闻的时效性推向了极致,成为版面媒体无法相比的独特优势。1.连线报道充分发挥广播的快捷优势"新、快、活"是各新闻媒体倡导和追求的目标。广播记者更将其作为彰显自己媒体优势之所在。因而,广播记者们无论身在何处,都会以最快的速度、最短的时间  相似文献   

2.
4月20日,四川芦山发生7.0级强烈地震.京城广播媒体的表现充分体现了广播在突发事件报道中的优势.此次报道的成功揭示了广播是突发事件报道中最实用的应急媒体,政府和广播媒体应当建立良好的应急互动机制.  相似文献   

3.
录音报道在我们的政治性、新闻性广播节目中,是比较受听众欢迎的一种广播形式.它的最突出的优点,就是由于在报道中运用了当时当地的现场音响素材和人们的谈话.因而大大增强了广播报道的吸引力、亲切感和真实性.一篇好的录音报道,真会使人感到有如亲临其境,呼之欲出.因此在通常的情况下,录音报道在广播中总是比单纯地播读一篇广播稿更有说服力和鼓动性.此外,它还是一种此较灵活的广播形式,运用纯熟了,可以使报道更迅速、更及时.  相似文献   

4.
突发事件是新闻媒体热衷的报道内容,也最考验媒体智慧与记者能力.自媒体的兴起,使传统媒体报道突发事件的时效性、权威度乃至运作模式都受到了新的挑战.作为传统媒体的广播在突发事件报道中有自媒体无可比拟的优势,通过有效的快速反应机制、明确媒体定位、果断取舍信息和充分利用自媒体,广播可以放大自身的这种优势,在突发事件报道中赢得先机.  相似文献   

5.
思想是理性的,思想狭义的定位就是要独立思考、承担责任。思想是一个重话题。近几年,广播的发展在轻型化道路上走得很快,抓住了市场的规律,但面对思想的挑战,广播媒体却一直没有跳出轻型、小型、服务娱乐化的窠臼。在转型期的中国,一个媒体无论是喉舌功能还是媒体社会责任、社会影响力,都必须让思想力量打开媒体的大门。  相似文献   

6.
管洪 《中国记者》2012,(3):12-13
有思想、有感情、有担当、有品位是媒体提升公信力的几个关键。公信力,《现代汉语词典》的解释是:使公众信任的力量。媒体公信力是指新闻媒体所具有的一种被社会公众所信赖的内在力量,它是媒体能够赢得受众、占领市场,实现最佳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的根本所在。公信力作为媒体的一种无形资产,不是一朝一  相似文献   

7.
近来,在同一些基层台站的同志攀谈中发现,他们对批评报道顾虑很多。一是怕搞批评报道麻烦多;二是怕触到“正面宣传”这根高压线,因而批评报道在平常的广播宣传中少到惊人的程度。笔者所在的淮阴市,去年抽查九月份的一周新闻稿件,发现在十二个肥市级台站的一千多篇用稿中,没有一篇批评报道,在年终的广播宣传检查中也发现很少有批评报道。  相似文献   

8.
李冶 《视听纵横》2008,(5):72-73
县级广播电台是最基层、最贴近老百姓的媒体,县级广播电台只有在党和政府中心工作的社会舆论和氛围的引导上,走在最前面,站得更高、看得更远;更好地以主流媒体的姿态走进百姓、贴近百姓、服务百姓,才能提高广播的影响力。这既是县级广播自身肩负的责任所在,也是县级广播自身发展的需要所在。  相似文献   

9.
刘海涛 《视听界》2012,(6):94-95
调查报道是广播新闻的重要组成部分,能够起到舆论监督的作用,是广播新闻提升影响力的重要形式。2006年以来,国内广播新闻类型台改革方兴未艾,主要手段之一是以调查报道吸引听众、拉高收听率,争取更大的话语权。江苏新闻广播特别报道部成立近两年来,累计采写播发调查报道超过400篇,多篇稿件获得国家领导人批示,引发中央媒体、省内媒体跟进,仅《人民日报》跟进后配发评论的稿件就有4篇。这些稿件充分彰显了江苏广播的影响力,提升了江苏广播在业界的地位。  相似文献   

10.
广播行进式报道作为广播系列报道的一种形式,近年来被广泛应用.尤其是在一些主题报道中,广播行进式报道经常以时效性强、形式活泼、内容丰富等特点受到媒体和听众的青睐.认识新时期广播行进式报道的特点和发展趋势,破解报道中的制约因素,有助于改进广播行进式报道,进一步提升广播媒体的影响力.  相似文献   

11.
由中国广播电视协会和湖北省广播电视总台共同举办的“思想的力量”——全国广播思想媒体建设研讨会2010年11月4日在湖北武汉召开。“用思想办广播,办有思想的广播”,面对现代社会信息传播的碎片化、快餐式的倾向,近几年全国各广电媒体都做出了积极的尝试,一批视觉独特、思想新颖、富有引导力的节目在各地涌现。  相似文献   

12.
<正>一、建设农村应急广播的意义和目的实现农村广播"村村响"工程建设既是贯彻党的精神,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一件大事,也是大力推进具有中国特色新农村思想文化建设的一个系统工程。广播虽然是最传统的大众传播媒体,实践证明广播是最快捷、最广泛的大众传媒和最主要的信息工具,在发生自然灾害、公共突然应急事件时,在广播发布的政令信息,对稳定社会、稳定人心、组织社会力量应对突发事件方面将发挥不可替代的作用。我们应该充分认识到,日常通信网络在突  相似文献   

13.
在刚刚结束的中共十八大报道中,北京电台新闻广播充分发挥广播特色,进行了多项创新尝试,使时政报道呈现出新的面貌.这些创新尝试概括起来,就是"四动":滚动、生动、互动、联动. 一、滚动关注,大会新闻贯穿全天 从广播传播特性角度说,声音传播的机动性、快捷性,使广播可以迅速发回第一现场的新闻报道.广播制作灵活、相对成本较低,可以随时改变节目播出计划.因此,对于广播媒体,最有效提高时效性的手段是实时的新闻播报.广播的优势在于,广播节目的采制播出不需要像报纸、电视那样经过多重工序才能实现,在新闻现场,只需要一部手机便可以向台里发出最新的报道.因此,广播媒体有提高时效性的最大可能性和可操作性,关键问题是能否打破常规的思维,及时插播最新消息.  相似文献   

14.
朱惠民 《声屏世界》2008,(12):42-43
全国“两会”报道因其规格高、规模大,历来为全国主流媒体、新闻工作者和全国受众所看重。如何使全国“两会”报道出彩,这是媒体深感棘手的难题,如何在全国“两会”报道中抓独家新闻,更是难上加难。中央人民广播电台记者李涛、赵雪花采制的广播特写《求知于实践,问计于群众》,取材于2006年的全国“两会”报道,从第十七届中国新闻奖参评的31篇广播消息中脱颖而出,被评为唯一的广播消息一等奖。笔者多次从网上收听这一广播特写,觉得有四大特色值得两会报道者借鉴。  相似文献   

15.
业务研究     
11月4日,在湖北武汉召开了思想的力量——全国广播思想媒体建设研讨会。会上,学界业界人士围绕思想媒体的概念,展开了热烈讨论。湖北省广电总台新闻综合广播倡议建立全国省级广播媒体思想库,得到了与会近20家广播媒体负责人的积极响应。本期《专题研究》选用的一组有关此次会议的文章注重理性思考,散发思想光芒。  相似文献   

16.
巴中市广播电视台《巴中新闻》栏目作为全市电视内外宣主阵地主纽带,如何在脱贫攻坚主题报道中贡献媒体力量?本文从"贯彻总书记讲话脱贫攻坚有方向""走进小康说变化老区振兴有力量""打造好拳头产品外宣竞争有担当"三个方面,以生动报道实例和策划案例,形象阐述了媒体要成为脱贫攻坚的传播者、组织者、行动者的责任担当。  相似文献   

17.
2001年开始,笔者所在的如东广播电台创办了《百姓故事》节目。笔者认为,《百姓故事》至少从三个方面取得了广播人物报道的新尝试。一、拓宽了报道面,让更多的寻常百姓走进广播。广播的人物报道对象,长期以来以先进人物为主。作为党和政府喉舌的广播,用先进人物的先进事迹,反映人物的先进思想,以达到激励广大人民群众、推动社会前进的目的,这是责任所在。但先进  相似文献   

18.
广播现场报道是广播电台记者在新闻事件发生的现场直接向听众口头报道(也可以配置音响)正在发生的新闻事实的报道形式。现场报道是广播电台具有自身媒体特色的报道形式。在媒体竞争日益激烈的今天,作为最能体现广播特点、最能发挥广播优势的现场报道,以其直击性、生动性和权威性越来越受到听众的欢迎。本文从广播新闻现场报道的题材、记者素质、现场报道注意点几个方面进行分析,当前广播新闻如何能更好地实现现场报道。  相似文献   

19.
2008年奥运会将是一场激烈竞争的媒体盛宴。在这一场盛宴中,广播拿什么奉献给广大听众?本文则是针对奥运广播报道进行的策略研究,通过对奥运报道的媒体环境的分析,指出奥运报道三个阶段不同的媒体策略,并具体提出奥运广播报道内容创新的三大策略与五个方面。  相似文献   

20.
景晓黎 《视听》2016,(12):143-144
人物新闻是以写人物为主的一种消息。广播媒体对影响较大的先进人物,通常会先报道新闻人物,紧接着围绕人物进行追踪挖掘,做好人物新闻的专题报道。一篇优秀的人物新闻专题应该有温度有灵魂,这就要求新闻从业人员要善于挖掘讲好新闻故事的力量,提高受众对人物新闻专题报道的兴趣,让他们可以从人物新闻的报道中得到相关的借鉴、启示、提醒和教益,用讲故事的方式娓娓道来,更具亲和力、感染力和影响力。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