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28 毫秒
1.
昆曲是一种雅化的戏曲,是一门包含了文学、音乐、舞蹈、美术等多元化艺术元素的综合艺术,具有深厚的文化内涵。昆曲演员要想演好昆曲,必须加强自身的文化修养。一个演员最后能不能在台上站得住,能不能成为艺术家,最后拼的就是这种文化修养。一方面要多读书,夯实文学功底,打好文化的基础;另一方面,要广泛学习其他艺术,触类旁通。提高文化修养的途径是潜心读书,以学养戏;不囿门户,虚心求教;博采众长,转益多师。  相似文献   

2.
昆曲有着悠久的历史。清末以降,昆曲在全国式微,却在湖南的郴州得以流传,是为湘昆。新中国成立后,湘昆得以重现芳华。在深入贯彻党的十八大精神,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今天,应进一步加强政策扶持与引导,加大对湘昆艺术的整合包装与对外宣传推广力度,强化昆曲与文化、科技、旅游、传媒等相关领域的融合,推广昆曲艺术,打造湘昆文化品牌。  相似文献   

3.
昆曲是中国现存最古老的剧种之一,中国的昆曲艺术,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列入世界首批"人类口述和非物质遗产代表作"。高阳县北方昆曲被河北省人民政府列入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名录。高阳县北方昆曲有着悠久的历史和文化积淀,对高阳县北方昆曲的研究,有利于保护珍贵的非物质文化遗产,更有利于中国民族文化的传承。  相似文献   

4.
昆曲具有着古典戏剧文学的最高品位、古典音乐文化的最后遗存、古典戏剧表演的完美体系。发源于江苏昆山,至今已有六百多年历史的昆曲,是中国的“雅文化”,被称为中国戏曲的“百戏之祖”。中国人的音乐韵律、舞蹈精髓,文学诗性和心灵境界,尽在昆曲之中。  相似文献   

5.
作家杨守松的长篇报告文学《大美昆曲》是一部赞美中国戏曲艺术,讴歌民族优秀文化的大作品,好作品。作家站在时代精神的思想高地上,把昆曲艺术的发展放到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历史进程中去考察,去认识,去表现,充分展现了昆曲“大美”的品质和灵性,深入探讨了当代中国民族文化普遍性和规律性的问题,非常有思想文化价值。  相似文献   

6.
南京这座城市与昆曲之间有许多历史关联。昆曲艺术在南京高校的传承与发展,拓宽了高校艺术教育发展之路,并为新时期的昆曲保护与传承贡献了独特经验。  相似文献   

7.
昆曲对演员的综合素养有极高的要求,这不仅是昆曲艺术自身发展的需要,更是表演者完美演绎昆曲的必备条件。在大力保护、继承和弘扬昆曲艺术的今天,深入探讨昆曲艺术所要求的演员的综合素养,对昆曲演员更好地学戏演戏、培养更多的昆曲表演人才,无疑具有积极的意义。  相似文献   

8.
明清时期,昆曲传入山西省,博大精深的昆曲艺术在自身发展的同时,也以它自身的魅力在影响着其他戏曲剧种的发展.山西梆子腔在发展中汲取了昆曲的养分,昆曲艺术在对梆子腔的影响同时也是昆曲艺术自我的延续和伸展.  相似文献   

9.
小说《游园惊梦》是白先勇将昆曲与文学高度融合的一部作品,对昆曲这一舞台艺术兼文学经典的巧妙运用,使小说不仅在艺术技巧上做到了传统与现代的结合,并使其表现出更深刻的主题内蕴。白先勇是将传统文化与文学融合的典型,通过研究昆曲,有利于深入了解作家的创作风格,并由此看到传统文化对文学创作的重要意义,引起人们对日渐式微的昆曲艺术的关注以及对中国传统文化的再审视。  相似文献   

10.
作为首批被列入"人类口头与非物质遗产代表作"的昆曲,在21世纪初又一次焕发出青春活力,受到国内外各界广泛观注。如何保护和推广昆曲这份瑰丽的遗产并使之回归到大众的生活中,是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的重大课题之一。以昆曲艺术的文化内涵和社会使命为出发点,探讨如何以提升人们的欣赏水平、审美趣味、生活品质为目标,通过传统与现代的融合来推广昆曲。  相似文献   

11.
遂昌"昆曲十番"是全国罕见的一种用民间乐器演奏传统名剧昆曲曲牌的器乐演奏形式。它的起源与明万历年间汤显祖在遂昌任知县积极传教昆曲和创作《牡丹亭》有着密切的联系。"昆曲十番"经历代艺人的不断传唱衍承,已有400多年的历史,具有极高的文化研究价值和可观赏性,可谓是一项民间艺术瑰宝。文章对遂昌"昆曲十番"的生态现状与当地保护措施进行实地调查,以期更好地保护这一传统音乐文化,使之能健康地延续和发展下去。  相似文献   

12.
昆剧传习所以传承昆曲为目的,不断改革办学方式,培养了一些著名的"传"字辈演员,延续了昆剧的生命。堂名班则多固守传统戏班的管理模式和学制,采用家族式的传艺方式,以此来传播昆曲艺术。因此昆剧传习所和堂名班都为清末民初的苏州昆曲传承作出了重要贡献。  相似文献   

13.
吉祥图案作为中国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在世界图案史上有着鲜明而独特的人文魅力。现代标志设计中对吉祥图案的应用,是对吉祥图案形与意的继承与创新,是中国传统文化艺术内涵与现代设计理念的融合,这样创造出的标志设计既体现中国传统文化艺术特征,又富有时代特色。  相似文献   

14.
随着发达国家文化的强势侵入,我们的传统文化受到了前所未有的冲击.在多元的世界文化环境下,传播中国优秀的传统文化,向世界传递中国的声音,是我国亟待解决的重要课题.本文以近年来新兴的一种具有鲜明的中国文化特点的少林功夫舞台剧为研究对象,运用文献资料法、逻辑分析法、访谈法等研究方法,分析了少林功夫舞台剧的发展历程以及文化特性,并针对其发展中所存在的问题,提出了建议:少林功夫舞台剧的发展,不但要注意内容与形式的创新,更要重视与其他资源的整合与交流;少林武剧的对外传播是一种跨文化的传播,在牢牢把握"少林功夫文化"核心定位的同时,还需考虑传播受众的文化特征与文化接受能力、提升"少林功夫舞台剧"从业人员的业务水平;武术在对外传播的过程中亦可参考采用"武剧"的传播模式.  相似文献   

15.
非物质文化遗产是世界文化遗产中最主要的组成部分,民间工艺美术是非物质文化遗产中的主要内容。河南是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的重要发祥地之一,民间工艺美术更是其中的瑰宝。保护和利用这些具有地方特色的文化资源,对于继承和弘扬民族优秀传统文化,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在传承的前提下进行改革和创新,是对民间工艺美术最有力的保护,也是推动河南文化强省建设,实现中原崛起的重要举措。  相似文献   

16.
中国民间艺术有着独特的艺术价值,它体现了丰富的人生哲理和艺术内涵,反映了民众的审美理想,凝聚着民族文化的精髓。然而,当代中国民间艺术正濒临着灭绝的危险,出现这种现象的原因主要包括社会转型、西方文化渗透、传统文化的缺失和青年一代的浮躁心态。但通过对民间艺术生存态势的研究及反思发现,民间艺术作为民族文化的回归,立足中国现代,甚至跨出国门走向世界,屹立于世界艺术之林,并不是一句空谈。  相似文献   

17.
娱乐与创意:传统武术功能价值的诉求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娱乐是中国传统武术的本体价值之一,创意作为一种崭新的艺术形式改变了传统武术娱乐价值的存在形态。从创意的角度挖掘中国传统武术娱乐价值的内涵和底蕴,以个性化和符合当代人审美要求进行创意发展,可始终兼顾这个传统武术在现代社会发展中非物质化的精神特质与物质化的产业特质之间的动态平衡,较为清晰地展示传统武术娱乐价值与现代创意的融合与创新,推动传统武术以优秀的民族文化形式走向世界。  相似文献   

18.
中华民族传统文化博大精深、浩瀚无垠。伴随着中国传统文化在各艺术领域的延伸,民族器乐艺术也逐步发展壮大起来,成为世界民族音乐艺术的重要组成部分。不同的时期、不同的民族、不同的阶层都衍生了不同的民族器乐作品。其中最突出的一点就是作品本身倚靠中国传统文化渗入,自觉地对本民族艺术发扬与继承,这种特点也自然地融入到当代的民族器乐作品创作中,并愈发明显。作者以当代作曲家创作的民族器乐作品为例,从演绎方式、释义过程、气质延伸等三个方面来探讨与解读当代民族器乐作品创作中传统文化渗透的特点。  相似文献   

19.
昆曲艺术在明代传入湖南,在与湖南地方戏曲的长期交流中,逐步形成了带有较浓郁的楚文化风格,变苏昆为湘昆,创造了戏剧史上的一个奇迹。  相似文献   

20.
明末清初,昆曲从苏州传入扬州并落了户。康乾盛世时期,扬州的昆曲家班主人、艺人等与外界交流频繁。近代扬州的昆曲以曲社为主要载体,在与各地绵延不绝的交流中继续发展。可以说,昆曲在扬州的发展始终伴随着交流,其在扬州的发展史是中国戏剧史上不可或缺的重要一页。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