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09 毫秒
1.
周瘦鹃是鸳鸯蝴蝶派极具代表性的作家。其作品的文学意义和文学价值一直受到研究界的失注。特别是新时期以来,对周瘦鹃研究在深度、广度、角度、方法等方面,都取得了很大的成绩,但其中也存在着某些方面的不足。依照其研究的阶段性的特点,可以划分为三个研究时期,文章在阶段性的研究中对各个研究方面的特点和问题做了归纳和概括。  相似文献   

2.
周瘦鹃晚年的散文集为充满着崇高热烈风潮的文坛带进了一股清淡的古雅之风。在新时期的创作中(1951—1968),周瘦鹃没有延续以往的写作风格,他一刀斩断往昔的哀情脉络,开始专注于清新明丽的散文写作。体裁发生变化的同时,内容也发生了明显的变化,主要耽于描写花草、盆景和游记。然而,拨开光鲜的云雾,周瘦鹃后期看似淡然平静的文风背后,隐约暗藏着明哲保身的生命焦虑和内心矛盾压抑的宣泄式表达。  相似文献   

3.
周瘦鹃是鸳鸯蝴蝶派极具代表性的作家。其作品的文学意义和文学价值一直受到研究界的失注。特别是新时期以来,对周瘦鹃研究在深度、广度、角度、方法等方面,都取得了很大的成绩,但其中也存在着某些方面的不足。依照其研究的阶段性的特点,可以划分为三个研究时期,文章在阶段性的研究中对各个研究方面的特点和问题做了归纳和概括。  相似文献   

4.
主持人语:在中国近现代通俗文学史上,周瘦鹃的分量举足轻重。1922年8月,世界书局创刊红极一时的《红杂志》周刊,其上曾连载过《小说点将录》,作者用《水浒传》中的人物对通俗文学作家予以评点,称周瘦鹃为"双枪将董平",赞其可以"一手作一手译,双管齐下"。在小说创作方面,  相似文献   

5.
当代散文园地中的艺术奇葩——论周瘦鹃的散文小品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在考察周瘦鹃五六十年代散文创作概貌的基础上,侧重从情感抒发、思想传达及艺术表现三个方面探究其创作特色;认为周瘦鹃散文小品抒情而不矫饰、言理而不作高深状、瞩意于艺术创造而又不留雕琢痕迹,是当代散文园地中一枝绰然而立、个性鲜明、令人耳目一新的艺术奇葩  相似文献   

6.
以五四新文学为标准所构建的文学史已有近百年的历史。在这一历史框架中,民初文学被历史所遮蔽,其审美价值被忽略。周瘦鹃作为民国初期著名的翻译家、小说家、编辑家、园艺家的历史价值一直没有受到肯定。以周瘦鹃发表于民国初期著名期刊《礼拜六》的翻译小说为例,意在做一点历史除蔽的探索。  相似文献   

7.
本文把周瘦鹃早期"心理小说"放在清末民初"小说界革命"以来的思想背景与小说类型内在理路这两方面加以解读,指出其内容与形式上改良启蒙的保守文化政治与文学现代性之间的积极互动。并以徐枕亚的"哀情"小说为参照,凸显都市文学在传统与西化的分野及不同社团之间内部分化。在方法论层面本文试图打破"鸳鸯蝴蝶派"或"礼拜六派"乃至"通俗"等概念的成见,将它们置于历史文化及文学的整体中,拓展更为深广的研究版图。  相似文献   

8.
运用勒菲弗尔的"操控理论",从译语文化的意识形态、赞助者和诗学三方面对周瘦鹃的短篇小说译作进行分析,探讨在民国初期传统与现代、东西方文化碰撞的文化语境中周瘦鹃的翻译实践活动,以及他在谋求文化融合方面所作的努力。  相似文献   

9.
正沈柏平,中国盆景艺术大师、苏派盆景造型技艺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传承人。现任WBFF世界盆景友好联盟中国区执委、中国风景园林学会赏石分会理事、中国风景园林学会花卉盆景培训中心技术总监、江苏省收藏家协会副秘书长、苏州市盆景协会副会长等。创办现代盆景俱乐部,任董事兼技术总监。受聘于苏州旅游与财经高等职业技术学校、苏州农业技术学院,任客座教授;兼任苏州园林绿化管理局、苏州虎丘万景  相似文献   

10.
周瘦鹃其人     
《杜鹃枝上杜鹃啼》是周瘦鹃先生的一篇小品,“短意长,要言不烦;笔底含情,涉笔成趣。”值得我们细细品味。但是对于周瘦鹃先生,我们知之甚少。对周瘦鹃先生的重新认识,对我们反思中国坛的升降浮沉有不可估量的意义。  相似文献   

11.
周辅成先生1933年毕业于清华大学哲学系。是一位学贯中西的大学者。20世纪60年代初即提出了社会“和谐”问题,受到毛泽东主席的关注,在他的伦理思想中,充满着对普通劳动人民的深厚感情。2005年4月,在纪念世界反法西斯胜利60周年之际,德国《时代》报记者与周先生就中德人民饱受法西斯暴政的灾害问题作了长篇访谈。2006年4月8日下午,笔者就中西方伦理学中的亚里士多德和儒家问题采访了周辅成先生,并邀请到中共中央党校哲学部教授孙鼎国和清华大学哲学系博士生龙希成分别从不同角度撰写了研究论文,一同发表,以飨读者。  相似文献   

12.
周志孝提出马克思没有把艺术作品归属于意识形态,艺术作品只是一种社会意识形式,并由此反对艺术的意识形态性。本文对此提出了不同看法,认为在讨论艺术的本性问题时应区分“艺术”与“艺术作品”这两个不同的概念,应该追问艺术的本质而不是艺术作品的本质。  相似文献   

13.
叶昼的小说评点,在中国小说批评史上有很大贡献。他的贡献在于他从文学的源泉、审美理想和创作方法几个方面为写实主义创作理论初步奠定了基础。在文学的源泉问题上,叶昼较为正确地回答了文学与生活、艺术虚构与生活真实的关系,他认为文学来源于生活,又在生活的基础上进行虚构。这种理论观点对我国小说批评产生了很大的影响。  相似文献   

14.
一种观点认为。“毛周体制”说既无献依据,也不能涵盖历史上我党领袖人物关系的实际情况,对党史研究利少弊多;另一种观点认为,“毛周体制”有三个支撑点:其一是“毛周之间的相互选择”,其二是周恩来对自己的准确定位,其三是周恩来的政治艺术,因而使“毛周体制”具有相对稳定性,第三种观点认为,对“毛周体制”的提法应慎重,应从理性的高度论证毛泽东与周恩来的关系,尽可能用直接叙述的方法对毛合作的教材机制作辩证的分  相似文献   

15.
周公通过对夏殷之鉴的总结 ,提出了“德”、“礼”的主张。“德”是为了“保民”而对统治者个人提出的道德要求 ,而“礼”是对道德行为的制度化。这样 ,周朝统治者从专注于鬼神世界转向专注于现实社会和体察民情 ,从神权政治转向德治和礼制。孔子继承了周公的“德”、“礼”思想 ,并进一步发展为“仁学”思想。孔子与周公 ,都是我国传统文化的奠基者。  相似文献   

16.
本文就周邦彦词中的叙事因素加以探讨。论述了周词如何利用叙事的方法来展开词中人物形象的描绘以及曲折多变的叙事结构。进一步总结了周邦彦词中叙事的特点。  相似文献   

17.
该文共分三个部分,一,评述延安时期,周扬最先把《手稿》介绍给中国理论界并对之作了初步的研究,二,评述六十年代周扬对《手稿》所做的研究,以及对当时学术界的影响,三,评述八十年代周扬对《手搞》的研究,及其积极的影响。  相似文献   

18.
王肃易学和王弼易学都可溯源至荆州学派,通过对比双方的《周易注》,可推断出两者都继承了荆州学派恢复费氏古文《易》以传解经的传统,但前者以继承师说为主,后者以突破创新见长。  相似文献   

19.
牧野之战灭商后,以武王、周公为首的统治集团迫于悬殊的商周实力、严峻的军事形势等客观现实,同时也为了稳定和巩固周初统治,采取了一系列针对商遗民的怀柔政策。这些政策对于缓和当时社会矛盾、维护社会稳定、安定商朝遗民之心起到了积极的作用。  相似文献   

20.
对《孙子兵法》十三篇的全文字句进行分门别类的统计,《孙子兵法》实际涉及69门科目,其中有52门属于博物学,具有较为明显的古代博物学的特征。这表明,尽可能地掌握除军事科学以外几乎所有学科的知识对成为一名卓越的军事家大有裨益。孙武在《孙子兵法》中体现出大量的博物学知识,具有明显的实用性和知识累积性特征,这对于了解和研究西周、春秋时的知识状况和进一步深化《孙子兵法》研究具有重要的启示意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