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汉字“识繁”问题不容忽视漫议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转述了1992年12月14日江泽民总书记对我国语言文字工作作出的重要指示,指出该指示核心内容有两点:一是汉字简化的方向不能改变;二是正确对待繁简并存的现实。既然繁简并存是客观现实,我们至今仍生活在繁简字并存的文化环境里,就必须在坚持汉字简化的方向不能改变的前提下,解决“识繁”问题。提倡“识繁”并不违背江总书记的指示,而是继承弘扬祖国优秀文化传统的需要,是改革开放的需要。  相似文献   

2.
关于日语汉字中的"繁简"问题,历来探讨不多。文章针对日语教学中出现的汉字"繁简"差异现象,对日语汉字的简化规律及其特征作了大致的概括,解答了日语学习中诸如"陳"和"陳述"的字体差异问题。  相似文献   

3.
对外汉语教学中,境内和境外一直存在着使用繁体和简体的差异和分歧。文章主要讨论了导致这种分歧的历史和现实因素,并着重分析了选择繁体或简体一种字体或者繁简两种字体同时进行教学的可行性。繁简两种字体并存的现状对教师和教学也提出了新的要求。  相似文献   

4.
目前两岸各自流行的繁简中文字,将可在电脑的辅助下,转换统一用法,令两岸的书面沟通更趋方便。 尽管两岸同文同种,但经过四十多年来的隔离,双方正文字用法上,有简繁字体的不同;在用词上,由于各自的不同社会环境,亦有不少差别。据大陆学者的估计,两岸约有八万多个词用法不  相似文献   

5.
在澳门回归祖国五周年之际,2004年12月18日至19 日,第三届两岸四地小学中国语文教学观摩交流活动在 澳门隆重举行。这次活动由中国教育学会小学语文教学 研究会、澳门文化教育交流协会小学语文教育研究部、 香港小学中国语文教育研究学会、澳门中国语文学会 共同主办,澳门庇道学校承办。来自两岸四地的300多 名专家、学者、教研员和一线教师参加了这次活动。  相似文献   

6.
在全球汉语热背景下,争论汉字繁简问题需从保护母语出发。繁体字和简化字都是汉字发展的必经阶段,废繁是否定历史,废简是历史的倒退。推广使用简化字有其心理可行性,是顺应历史和现实的需要。而繁体字的形成与发展也是汉字构建自我繁殖机制的需要。汉字省简的本质是以简驭繁。幼儿识繁有利于振兴国学,宜从书法学习和字义理解等方面入手培养。总之,繁简共赢、两岸共赢才是汉语和中华文化发展的理想局面。  相似文献   

7.
针对当前学术界在“字体”“字形”两概念的理解和使用上存在的模糊和混乱状态,提出:汉字有“字形变体”和“字体变体”两类变体;汉字字形有“结构字形”和“外貌字形”两种;所谓新旧字形,实际上属于“字体变体”,因此,两套汉字之阃的这种差异应当保持,并可各自发展,但没有必要相互交叉、渗透,新字形的标准没有必要贯穿到老式汉字的体系之中。  相似文献   

8.
首先,汉字形体的演变过程告诉我们:汉字改革是历史发展的必然趋势。 从甲骨文时代起,汉字就有繁简两种字体,汉字形体的演变,主要经历了从甲骨文到小篆,从小篆到隶书,从隶书到楷书这三个阶  相似文献   

9.
2011年4月20日至21日,第二届“廿一世纪华人社会的历史教育”研讨会在香港举行,来自中国大陆、香港、澳门和台湾两岸四地的近50位历史教育学者参会。本次研讨会由香港浸会大学历史系、香港树仁大学历史系与香港中国近代史学会联合主办,我有幸作为大陆中学历史教师的惟一代表,出席这次会议,同与会学者分享历史教学经验与研究成果,探讨华人社会的历史教育。  相似文献   

10.
《鹭江职业大学学报》2012,(4):F0003-F0003
11月7日下午,“两岸防灾减灾研讨暨灾害救援经验交流会”在我校举行。本次研讨会由我校和金门大学共同发起,邀请了30多位从事灾害防御及救援的专家、学者参加,与会者就两岸共同关心的重大灾害防御与紧急救援等相关问题进行了探讨。  相似文献   

11.
繁简字是从汉字生产的那一天起就存在的。甲骨文,金文存在大量的异体字,记录一个词的字有的多达十几个,几十个形体;这么多的形体不可能繁简度同等,必然有的字“笔画”多些,有的字“笔画”少些,这样就构成了繁简字的关系。  相似文献   

12.
《父母必读》2012,(12):114-116
2012年10月28日,以“和谐亲子关系”为主题的第四届两岸四地亲子文化论坛在东西方文化和谐共存的澳门盛大举行。两岸四地的知名学者、教育家再次齐聚一堂,用回归家庭和社会的全新视角,深入探讨了现代社会的“和谐亲子关系”。本届论坛由中国关心下一代工作委员会、澳门妇女联合总会主办,澳门教育暨青年局全程支持。北广传媒优优宝贝电视频道、浙江大学(贝因美)亲子文化研究中心、香港保良局协办,台湾著名节目主持人尹乃菁担纲主持。  相似文献   

13.
刘君敬 《现代语文》2013,(12):38-39
作为通论“汉字的结构与发展”部分的一个重要知识点,古今字在文字部分的教学中占有重要地位。不仅如此,在汉字演变的过程中,古今字也是学术界关注的一个热点。学术界对古今字有众多思考,由此衍生出一个新的话题——文字的时代性。如果说古代学者在研究古今字时重点关注孰新孰旧的话,那么今天的学者正在进行的工作就是仿照历史语言学界“每个词都有自己的历史”的观点,提出了“每个字都有自己的历史”,甚至也可以说“记录某个词的每个字都有自己的历史”。当记录同一个词的两个字的使用时代前后形成类似了王士元、沈钟伟(1991)所描述的音变的动态过程时,就是“古今字”了。以“鞭~硬”一组为例,其变化过程如下图所示。  相似文献   

14.
每月作文题     
邢剑良 《语文教学之友》2014,(3):F0004-F0004
汉字的繁简之争已持续多年。最近有人提出:繁体字体现了中国传统文化的精华,应以繁体字来传扬中华文化之美。 据此,人们就使用“繁体字”与“简体字”纷纷提出了自己的见解。  相似文献   

15.
据《联合早报》报道,争议多年的汉字“繁简之争”,在3月的“两会”上又因为有政协委员提案恢复繁体字,再度被炒作为新闻。来自天津的全国政协委员潘庆林建议,全国用十年时间,分批废除简体汉字,恢复使用繁体字,他的理由是:一、1950年代的简化汉字太粗糙,违背了汉字的艺术和科学性;  相似文献   

16.
作为世界上硕果仅存的表意文字——汉字,具有明显的表意性特点.与西方拼音文字相区别,汉字的形与义之间联系密切,这在一定程度上加大了辨识和书写的难度,想准确、快速地掌握汉字,若不能有效利用汉字的规律性,完全机械的记忆是无法实现的.这其中要受到汉字字形繁简、熟悉度及汉字形音义复杂关系等因素影响.而作为中国第一部汉字字典——《说文解字》通过“六书”理论,总结归纳出汉字“据形系联”的理据性,对掌握汉字,具有不可忽视的作用,在实际教学中,充分有效利用好《说文解字》,从汉字的主体——一形声字入手,“繁简互推”并穿插适当的文化背景熏陶,必能取得事半功倍的效果.  相似文献   

17.
正从上个世纪中期以来,海峡两岸一边使用简体字,另一边使用繁体字。大陆所说的"规范字",指简化字,排除了异体字、错别字、生造字等,自然也不包括繁体字。台湾人士所说的"正体字",指自古传承下来且经过规范确认的字,不包括异体字、错别字、生造字等,自然也不包括大陆的简化字。所谓"传统字",实际上就指经过整理的繁体字。无论换哪种说法,都绕不开海峡两岸的繁简争论。繁简两种字体都从传统中来,是一奶同胞的亲兄弟,但因政治地域多年隔绝而产生的歧异,对两岸同  相似文献   

18.
许慎以字的指称关系变化为依据 ,提出“古文—今文说” ;当今多数学者以字体和字式的变化为依据 ,提出“两段论”和“三段论”。字体和字式都属于文字系统微观层面的现象。着眼于微观层面 ,看重字形的变化 ,是目前汉字史断代的主流。施安昌先生提出 ,汉字史断代应该全面关注汉字变化现象 ;裘锡圭首开以造字系统的发展变化为断代依据的记录 ;黄德宽先生更为自觉地认识到文字的发展是整个系统的发展 ,并利用统计方法对汉字造字系统的历时运动进行了量化分析 ;他们拓宽新视野、引进新方法 ,代表着汉字史断代研究的发展方向  相似文献   

19.
《小学青年教师》2007,(3S):55-55
风格各异、流派纷呈的课堂.使小学语文教学出现了蓬勃生机,但当前一些课堂教学有些“失范”。语文课应姓“语”。教改根本精神、本质规律最应坚守。从“情感型课文研讨”到近两届“演绎激情与本色语文观摩”.我们一直在求索新课改背景下语文课堂教学的“范型”。本次研讨会诚邀新加坡、台湾、香港、澳门及内地39位专家、学者共同研讨。展示31节示范课.开设12个专题报告.旨在让“范型”引领和推动中国小学语文及国际华文教学艺术的健康发展。热忱欢迎您与会研讨。具体事项如下:  相似文献   

20.
《通用规范汉字表》附件1中附录了《规范字与繁体字、异体字对照表》,并且在该表的说明中明确表示:“本表的编制是为了指导正确使用《通用规范汉字表》、方便古籍阅读、促进海峡两岸及港澳地区交流。繁体字和异体字的使用,遵循《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通用语言文字法》的规定。”表中共收录了3120个规范字及其相应的繁体字、异体字,包括2546个规范字相对应的2574个繁体字、794组共1023个异体字。值得注意的是,《对照表》对96组一个规范字对应多个繁体字(或传承字)的字际关系进行了分解,表现出其处理相关问题的科学性。我们就以本表为基础,对照台湾《常用国字标准字体表》,对两岸字用、字形存在的差异问题作进一步的探讨与说明。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