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什么是“阅读”?《中国大百科全书》(教育卷)对此所作的定义性界说中有这样的话:“阅读是一种从印的或写的语言符号中取得意义的心理过程。”这个心理过程当然是指读者主体的心理过程。而不同读者对同一读物所产生的心理过程(阅读效应)往往会有很大的差异,所谓“仁者见之谓之仁,智者见之谓之智”(《易经·系辞》),就说出了“有一千个读者就有一千个哈姆雷特”的道理。可以说,阅读既凭借于文本,其结果又往往会超越了文本。  相似文献   

2.
同学们在做“阅读理解”(包括“完形填空”、“短文改错”)这一类题时,自然会遇到一些生词。这时,许多同学立即翻阅字典,查找词义。其实,这种做法是不科学的。它不但费时费力,而且影响阅读速度,也不利于对文章的整体理解,况且在考试时也不准查阅字典。事实上,阅读材料中的每个词与它前后的词语或句子甚至段落有着互相制约的关系。因此,我们首先可以利用语境(各种已知信息)推测、判断某些生词的词义;其次还可以利用构词法、常识以及生活经验来猜测词义。  相似文献   

3.
新编义务教育(人教版)初中化学教材中,共有14个“阅读”材料,供学生课内或课外阅读,由于“阅读”在教学上不作要求,故考试就不涉及“阅读”知识点,长期以来被人所忽视。殊不知这些阅读材料对于深化教材内容,完善学生知识体系,增长学生才干,培养学生思维能力和创新精神,培养学生良好的个性品质,对学生进行辩证唯物主义和爱国主义教育都有着不可忽视的功能和作用。  相似文献   

4.
于卫成 《现代语文》2014,(10):136-137
“篇”的精彩,我们可以模仿;“类”的规律,我们能够学习。语文阅读学习过程中,在“形”与“神”的取舍上,我们常习惯着眼于细微,而忽视前后材料之间的关联。 一、善于发现异中有同 (一)在材料积累中,发现规律 随着学习的深入,学生的阅读量只会越来越大。如果在学习过程中缺乏有效梳理,这个过程只是在形式上发生变化,对学生阅读能力的提高不会产生影响。  相似文献   

5.
打开学生的课本、教学资料、阅读材料,我们就会发现“图像”的比例越来越大。一二年级的课文中每篇均有配图,而中高年段的课本中图片的比例也相当大。在教学课件中,影像的出现更是比比皆是,阅读材料中所推荐的内容也不只是文本,“图像”越来越多地走人阅读教学的视野,“读图时代”对我们的语文阅读教学产生了越来越大的冲击和影响。而教师们则一直担心着学生文字阅读能力的下降,于是当阅读教学遭遇“读图时代”,似乎真的出现了一场图像对文字的战争。  相似文献   

6.
宋红茹 《成才之路》2012,(18):57-57
阅读材料、弄清题意、明确中心是解答题目的前提。因此,掌握恰当的阅读方法和正确的阅读技巧,对解答题目会起到事半而功倍的作用。材料的阅读方法可分为:(1)泛读。即了解材料的大致意思。(2)精读。注意材料中提供的每一个重要信息。如材料的出处、时间等。在阅读中,还需要根据材料的特点掌握一些阅读技巧。如古文(文言文)不必字斟句酌,一字一句翻译,只要了解全文大意,能提炼出有效信息即可。现代文材料的阅读重要的是弄清材料的立场、思想、观点等。  相似文献   

7.
范燕玲 《湖南教育》2005,(21):34-34
新编语文教材对学生阅读能力的要求越来越高,阅读材料的难度也越来越大,要准确地理解文章,提高学生的分析、鉴赏、评价能力,在教学中运用“知人论世”的方法,不失为一剂良方。“知人”是指在阅读作品时必须了解作者的身世、经历、性格、志趣、思想状况及创作动机等;“论世”是指联系作者所生活的时代去考察作品的内容。  相似文献   

8.
我曾经作了个有趣的统计,诸如“个人”“个性”“个体”“自己”“独特”“独立”之类的词在《普通高中语文课程标准(实验)》(以下简称《课标》)中共出现了90多次,可见,《课标》是特别强调“个性化”的。就阅读而言,“个陛化阅读”已渐成语文教学的时尚名词。但是,“个陛化阅读”不等于漫无目的或毫无章法的阅读,在阅读中若缺少了学生的“个性化感悟”,所阅读的文本也就只剩下“白纸黑字”的意义,谈不上“个性化阅读”了,因为阅读过程本身就是一个“交流”的过程,  相似文献   

9.
《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2011年版)》(以下简称《语文课程标准》)在第三学段目标和内容中提出“阅读简单的非连续性文本,能从图文等组合材料中找出有价值的信息。”到第四学段则要求“阅读由多种材料组合、较为复杂的非连续性文本,能领会文本的意思,得出有意义的结论。”非连续性文本的阅读有哪些特点?怎样指导学生阅读非连续性文本?这是我们在实施《语文课程标准》中需要探索的问题。  相似文献   

10.
《心灵花开》(《〈经典诗文选粹〉展示性阅读》)是我校第一本正式出版的校本教材。本书以《语文课程标准》(实验稿)(以下简称“新课标”)对阅读的要求为编写依据,与天津市教科院“十一五”重点课题“展示性阅读研究”相呼应。全书精选100位作家、诗人的经典名作为诵读文本,每篇后附【我介绍】【我展现】和【我成长】三个梯次的展示性阅读活动。  相似文献   

11.
一、“误读”现象产生的原因 阅读教学是一种特殊的阅读活动,它是文本作者——编者——教师——学生(包括学生集体)四者之间的对话交流的互动关系。“误读”便是学生在与读本作者、与编者、与教师对话交流中产生的理解结果,因此误读产生的原因与这四者都有关系。  相似文献   

12.
小说虽然以“小”入世,但通过小说“心”的律动之声韵可以听诊社会、时代变幻之节拍。因此,小说教学的最佳境界应该是:教师(即学长)要引导学生潜下心来阅读文本,静下心来走进文本。沉下心来挖掘文本,用自己的“心”与“情”去体悟追寻作者“原生态的心”和“原生态的生活”。即作者最初的创作动机和令作者最初情感冲动的“核”在哪里。  相似文献   

13.
《普通高中语文课程标准(实验)》在“阅读与鉴赏”方面的要求除“从整体上把握文本内容.理清思路。概括要点,理解文本所表达的思想.观点和感情”及“体会精彩语句的表现力”之外,特别强调了“发展独立阅读的能力”、“善于发现问题、提出问题.对文本能做出自己的分析判断.努力从不同的角度和层面进行阐发、评价和质疑”.鉴于此,我在《荷花淀》第二课时的教学中.引导学生对《荷花淀》的情节设置进行质疑、分析,尝试培养学生“独立阅读”和“对阅读材料从不同的角度进行阐发、评价和质疑”的习惯和能力。  相似文献   

14.
杨光正 《成才之路》2011,(19):21-21
“悟”有领悟、感悟之意,语文教学中的“悟读”即感悟性的阅读,它是在调动学生多种心理意识和品质的基础上,激发学生的发现兴趣,训练学生的发现思维,让学生形成发现能力;是让学生在经历“初读(感知)——细读(研讨)——品读(咀嚼)”的基础上对阅读材料进行心领神会,从而悟出阅读材料的内涵,悟出阅读材料的滋味,在悟中有所发现和创新。  相似文献   

15.
从当前国内语文教育界对“素读”的重新审视和体认中,我们可以很清晰地找到现代“素读”的真实要义:即以虔诚的态度和多样的形式主动介入阅读过程,师生脉动于文本、文本作者或者是选编者的意图和样式,并在这一过程中将呈现的文本和其意蕴进行存贮,为今后的学习和生活提供必需的语言准备和精神底蕴,实现存贮文本及其意义的再运用和再创生。  相似文献   

16.
中考文言文阅读命题模式有多种,其中的一种是课内外结合型。但一般的课内外结合型,其针对阅读材料所设计的试题几乎都是“两张皮”。而2004年桂林市中考文言文阅读却是“一张皮”。请看2004年桂林市中考文言文阅读的六道试题(阅读材料略)。  相似文献   

17.
从语言阅读理解的角度上说,阅读离不开感悟,也不能没有思维。一方面.汉语言重“意合”的特点决定了语文阅读应十分强调“披文入情”、“体情悟道”,要下功夫去感悟语言,做到“心领神会”。同时,现代阅读教学强调阅读主体与阅读文本的相互作用.阅读个体的原有经验、心理图式、生活经历、知识背景、文化积淀将对阅读理解产生重要影响。  相似文献   

18.
“阅读是学生的个性化行为,不应以教师的分析来代替学生的阅读实践。”(《语文课程标准》)。阅读,就本质来说,是一种创造性活动,在接受文本之后,一定会有所思、有所问,既而有所引申、发挥和创造。因此,教师要实施行之有效的教学策略。促进学生的个性化阅读。近年来,以人为本的教育理念正逐步深入教师心中,尊重和提高学生的主体地位已成为课堂教学的重要方面。  相似文献   

19.
《语文课程标准》指出:逐步培养学生探究性阅读的能力,提倡多角度的、有创意的阅读,利用阅读期待、阅读反思和批判等环节,拓展思维空间,提高阅读质量。这其中的“阅读期待”是以往课程标准中未曾涉及的新概念。所谓“阅读期待”,即面对文本,学生产生的一种期待心理。如面对童话,希望从中读到生动曲折的故事情节,期望出现惩恶扬善的美好结局;面对一篇散文,希望作者以优美的语言、灵活的笔触描写感人的内容,使人得到精神愉悦和审美享受等。  相似文献   

20.
“词”和“辞”有时可以通用,有时不可通用。我们在阅读和写作中要细加区别。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