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一个年轻人到一家杂志社实习,遇到一位以严格要求和博学多才而闻名的老编辑。年轻人每次交稿时,这位老编辑总是说一句话:“如果你对某一个字的写法没把握,就查字典。”并且要求年轻人每天写一篇文章放进编辑桌上的盒子里。哪天没有,他就敲着桌子说:“文章呢?”这样,在日积月累的岁月中,年轻人的文章一天一天样,终于在写作上取得很大成就,并参与了美国独立宣言的起草。  相似文献   

2.
鲁英 《师道》2003,(5):60-61
一位出版社的编辑曾建议我为自己写一本名为《一个普通女人的完成》的书,我没有时间写,但我还是被她说服了,因为一个普通人的成长是伴随着祖国的繁荣与富强,一个普通人的欢乐更接近老百姓的欢乐。因为我们年轻时有着年轻人同样的快乐与幸福,年老后,却有一份年轻人没有的宝贵经历。照片故事“一个普通女人的完成”@鲁英  相似文献   

3.
这是一个真实的故事。一位立志要成为大作家的年轻人几经周折来到了美国纽约的《大家》杂志编辑部。编辑部的头儿是一位满头白发,打着蝴蝶领结的老者,他那认真看稿的姿态似乎让人感到他浑身上下洋溢着学者的睿智。年轻人庆幸自己终于找到了一个知识渊博的好老师,因为传记书里都说许多大作家成名之前,都曾得到一个或好几个名编辑的扶助。  相似文献   

4.
佚名 《科技文萃》2005,(11):117
一个年轻人,因为贫穷没有读多少书,他来到城里,想找一份工作.可是发现城里没有一个人看得起他.就在年轻人决定离开城市时,忽然想到给当时有名的银行家罗斯写一封信.  相似文献   

5.
一个年轻人到一家杂志社实习,遇到一位以严格要求和博学多才而闻名的老编辑。年轻人每次交稿时.这位老编辑总是一句话:“如果你对某一个字的写法没把握就查字典。”并且要求年轻人每天写一篇文章放进编辑桌上的盒子里。哪天没有.他就敲着桌子说:“文章呢?”这样.在日积月累的岁月中.年轻人的文章一天一个样.终于在写作上取得很大成就,并参与了美国独立宣言的起草。  相似文献   

6.
有一个年轻人,因为家贫没有读多少书,他去了城里,想找一份工作。可是他发现城里没一个人看得起他,因为他没有文凭。就在他决定要离开那座城市时,忽然想给当时很  相似文献   

7.
一天,一个年轻人走进某国际函授学校丹佛分校的办公室,他想要得到一个销售员的工作。总经理约翰盯着这个有些瘦弱的年轻人,谈了一些问题后,突然话锋一转,问:“你有什么办法把打字机推销给农场主?”年轻人不假思索地回答:“对不起,先生,我没有办法把打字机推销给农场主,因为他们根  相似文献   

8.
我知道"愚蠢"这个词很刻薄.我的书(《最愚蠢的一代》)出版前,我妻子劝我换一个词,但我说"不",我必须用"愚蠢"这个词,就因为它的攻击性,就因为它得罪了8 700万美国年轻人.我的目的不是批评,而是想让他们变得更聪明、更渊博今天,55%的美国高中生一周花在作业上的时间不超过1小时,大学生则每周少于10小时;1/3的年轻人不知  相似文献   

9.
世界对一个年轻人来说远非天堂,因为你正处于一生中的困惑时期。比如,你的身体在急剧变化,体内的激素使你的情绪也飘忽不定。你可能某日感觉很好,第二天却又沮丧透顶,连你自己也莫名其妙。某些规则也在不知不觉中改变了。你被他人期望行为举止像个成年人,承担新的义务,但你却没有成年人的权利,比如你不能在随心所欲的钟点回家。  相似文献   

10.
汪泳 《内蒙古教育》2007,(8X):59-59
有一个年轻人,因为家贫没有读多少书,他去了城里,想找一份工作。可是他发现城里没一个人看得起他,因为他没有文凭。就在他决定要离开那座城市时,忽然想给当时很有名的银行家罗斯写一封信。他在信里抱怨了命运对他是如何的不公,“如果您能借一点钱给我,我会先去上学,然后再找一份好工作”。  相似文献   

11.
暑假期间,我们小组读了一书,萌发了一个念头:现在人们遵纪守法的意识怎样呢?社会风貌又是如何呢?于是我们开始留心观察起了身边的人和事。2002年9月1日今天是一个艳阳天。我今天起得很早,因为妈妈要带我去书城买书。来到书城,我迫不及待地跑上四楼儿童部,很快就沉浸在书海里了。等我选好最后一本书,要到二楼交款时,我愣住了:咦?今天书城好似与以往不同,是什么呢?我环顾四周,书依然那么丰富,人依然那么多,环境依然那么整洁……“哦!”我忽然醒悟了,你瞧,老人们正坐在长椅上,戴着老花镜,眯着眼琢磨着书中的什么;年轻人…  相似文献   

12.
钱学森同志在讨论教育体制改革的一次座谈会上,讲了这样一个故事:一个美国教授对他说:“你们所说的好孩子在我们美国是很笨的孩子,你们孩子的爸爸妈妈会问你们考得如何;而美国的爸爸妈妈问孩子时总是说:你在班里最近有没有提出什么冒尖的问题,也就是鼓励创造性思维。”钱学森讲:“不要搞成死气沉沉的课堂教学,年轻人要培荠他们的创新精  相似文献   

13.
“白骨精”一词越来越多地出现于报纸和年轻人的语言中。如果有人称你为“白骨精”,请不要惊诧甚至愤怒,因为他不但没有恶意,反而极有可能是有点羡慕、嫉妒你的美丽与才能。请看:  相似文献   

14.
191 4年 ,美国加利福尼亚州的沃尔逊小镇涌来了一群饥饿的难民 ,好心的镇长杰克逊给他们送去食品 ,许多难民狼吞虎咽 ,只有一位年轻人例外。他对镇长说 :“先生 ,你送给我这么多好吃的 ,有什么活需要让我做吗 ?”杰克逊说 :“不 ,我没有活需要你做。”年轻人的目光立刻暗淡下来 ,说 :“先生 ,如果没有活做的话 ,我不会接受你的食物 ,我必须先劳动。”实在没别的点子可想 ,杰克逊先生只得蹲下来 ,让年轻人为他捶背。后来 ,这个年轻人就被留了下来 ,杰克逊镇长把女儿珍妮也嫁给了他。二十年后 ,这个年轻人成了亿万富翁 ,他就是美国赫赫有名的…  相似文献   

15.
书虫新菜园     
第一篮“菜”:《世界最大的 未解之谜》   在未解之谜的沃土上,知识之树也在生长。考证已知世界,只能学到有限的知识。只有探索未知世界,才能学到更多东西。  第二篮“菜”:《成长的烦恼——写给少男少女的信》   青春也会迷航。当许多年轻人任生命从指缝中溜走,把时间花费在玩乐上时,本书作者以书信形式呼唤年轻人重视生命,善待人生。   第三篮“菜”:《让身心安顿》   我们每天都忙碌于奔波与角逐,身体已极度疲惫。假如,你与我们一样,正渴望一种更快乐、更轻松的生存方式,那么请翻开此书,让身心徜徉在这片爱的园地…  相似文献   

16.
“读书无用”,无论在任何背景下、任何社会中都是一种悲哀。知识之所以没有产生力量,不是因为“读书无用”,而是因为“读无用书”。只有将“读无用书”变成“读有用书”,只有真正培养出有创造力的公民,我们的教育才会长久进步。  相似文献   

17.
詹姆斯·杜布森博士是当今美国非常权威的少儿教育专家,是一个名叫“爱家协会”的国际组织的创始人和主席。他的重要著作《杜博士孩子管理法则──寻找疼爱和管束之间的平衡》被陈列在美国白宫图书馆,作为最优秀的少儿教育著作之一向人们推荐。 此书的中译本已由世界知识出版社出版。本期我们向您介绍书的部分内容。此书的最大特点是其实用性。书中提出了一个有争议的观点:可以有条件地打孩子。正对该书的一个美国读者所言:对于一本好书,你不必同意其全部建议,你需要明智地选择对你自己有用的一切!然后,你就去尝试吧,或许您会成功地运用杜博士关于培养孩子良好品行和责任心的指导原则,并且正是因为运用了这些原则您才没有必要打孩子。  相似文献   

18.
正和朋友吵架,你要求自己先去和好。被上司欺负,你也要求自己面带微笑。可是,你有没有发现,你的朋友都认为你大方宽容,心地善良,却也因为这样,他们可以迟到爽约,任性霸道,你却不可以有一点点不耐烦。这样才是你,被贴上"好人"标签的你,不会发脾气的你,人人说你好却人人都不在意的你。你的上司没有因为你的好态度就赏识你,反而变本加厉,认为你被压迫都能面带笑容,说明压力还不够,年轻人总该挑点重担,才能进  相似文献   

19.
有一位年轻人从学校毕业后来到美国西部,想当一名新闻记者,但由于人生地不熟。一直没有找到合适的工作。于是他想起了大作家马克·吐温,并给他写了一封信,希望能得到他的帮助。马克·吐温接到信后,给年轻人回了信,信上说:"如果你能按照我的  相似文献   

20.
因为我已经认识了你一生。因为一辆红色的Rudge自行车曾经使我成为街头最幸福的男孩。因为你允许我在草坪上玩蟋蟀。因为你总是在厨房里腰上围着茶巾跳舞。因为你的支票本在我的支持下总是很忙碌。因为我们的房子里总是充满书和笑声。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