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18 毫秒
1.
黄宗羲从“游侠”到“大儒”的一生,是清初知识分子救亡图存的历史缩影。本书对传主生平及思想的考察既有士大夫内心的还原,又有学术史的奇思,在散淡洒脱的文笔和沉静的叙述里厘清了中国本土民主思潮的生长脉络。本书将传主的身世、生平重要活动和其学术思想,融会在相关历史资料的梳理之中,在阐述其思想时,对照现实并提出自己的深刻见解。作为一部思想家的传记,它在呈现传主思想价值的同时,也融入了作者的思考探索,最终使其成为一部极具思想含量的作品。  相似文献   

2.
<正>袁世凯是清末民初历史上十分重要的历史人物,对清末民初社会演化发挥不容忽视的作用,因此理应受到学界重视。但是由于袁世凯晚节不保,悍然帝制自为,人们对袁世凯的认识始终未能跳出"独夫民贼"、"窃国大盗"之藩篱,把袁世凯本来丰富复杂的一生,进行简单的定格,我们认为这种简单片面的治史模式和粗放标签式评判模式  相似文献   

3.
《新闻界》2016,(8):6-11
刘师培是扬州仪征人,清末民初的国学大师,与章太炎相媲美;一生历经辛亥革命、袁世凯复辟帝制、五四运动三个时期,其报刊活动与政治活动、学术活动相互交织。刘师培的报刊活动前期主要宣传排满反帝的革命思想,中期主要宣传无政府主义的社会主义思潮及教育思想,后期主要宣传保存国粹、支持袁世凯称帝、反对新文化运动。刘师培的报刊思想在当时具有先进性。刘师培的报刊活动是辛亥革命前后十年间学者形象的典型之一,他的个人悲剧也是时代的悲剧,深刻地反映当时社会历史的复杂性。  相似文献   

4.
正1916年,袁世凯在国人的一片讨伐声中忧惧而死,袁氏窃国一时成为畅销书的热门题材,很多通俗作家把它演绎成小说。这些书以真实作号召,又契合当时的政治热点,大多成为畅销书。1916年12月,由上海泰东图书局出版的杨尘因著《新华春梦记》是其中比较知名的一部。该书以1915年秋至1916年春袁世凯复辟帝制这段历史为背景,对复辟帝制的各个方面都有生动具体的描写,而这些描写又都是通过一个个真实历史人物的活动来进行的,从而使读者仿佛置身于当时的历史画卷之中。该书语言通俗,吸收了大量的民间语言,但又尽力使之规范化,使各地读者都能读懂,这也是该书畅销的原因之一。该书共70余万字,1916年春袁世凯死时作者才开始  相似文献   

5.
清朝最后一任广东水师提督李准是一个复杂多面的政治人物。但是长期以来对于李准的研究是有失偏颇的,本文拟对李准任职广东水师提督期间的活动进行考察,希望对正确评价李准的一生有所贡献。  相似文献   

6.
清帝退位后,袁世凯作为权力赓续的继承者,为了在全国树立威信和良好形象,面对民国初年复杂的国内国际形势,做出了一些重大努力:切实恢复统治秩序,严谕军警遵守纪律;力图摆脱新旧价值体系冲突状态下的负面影响,高调宣称赞同民主共和,永不使君主政体再行于中国;通谕各省要体谅时艰,各党派要休戚与共,共创民国大业;在处理民族关系上,袁世凯亦有独到的创见;为融合满汉蒙回藏各族,缓和各民族之间的纷争,消除不利于民族团结的诸多因素,实现真正的五族共和,袁世凯力求做到中央和地方统筹兼顾,这对当时复杂的民族关系具有很强的镇定作用;为促进民国初年社会的发展与进步,袁世凯还全面阐明其锐进主义基本国策,主张从稳健入手,实施政治、经济、军事、外交等一揽子计划,共谋国家之强盛。  相似文献   

7.
袁世凯是中国近代史后期重要的历史人物之一。他的一生堪称这一历史时期的缩影。清末政治腐败,经济崩溃,社会动荡,军事上屡遭败绩,被列强瓜分殆尽,内外交困.穷途末路的封建王朝即将寿终正寝。而袁世凯却如鱼似水,左右逢源,开始发迹并迅速崛起,用维新志士的鲜血染红了项戴,又翻云覆雨,纵横捭阖,窃取辛亥革命的果实;进而变本加厉,倒行逆施,复辟称帝。他机关算尽,却遭致众叛亲离,在举国反抗的浪潮中结束了罪恶的一生。  相似文献   

8.
对于唐玄宗李隆基这样一位具有两重性的封建皇帝,史学界褒贬不一,颇多争议。由田廷柱编著、辽宁人民出版社出版的《唐明皇》一书,在详尽地叙述了唐玄宗一生的经历,并恰当地分析了中唐时期一些重大历史事件的得与失,及与之有关的唐代政治、经济、文化方面的成就和演变的基础上,对他在历史上的功过作出了恰当的评价。该书注意紧紧地把历史人物的活动,放到历史的发展中加以撰述,  相似文献   

9.
君言  李侨 《档案与史学》2011,(12):29-33
时值辛亥革命爆发百年之际,围绕—直被主流意识形态定性为“窃国大盗”的袁世凯的争论也逐渐多了起来,然而众多研究都忽略了袁世凯这个曾将20世纪初的中国玩于股掌之间的政治人物究竟是如何脱颖而出的,而袁世凯的发迹又不能不与中国传统藩属——朝鲜联系起来。作为19世纪末大清王朝在朝鲜的全权代理人,袁世凯在这个“晨曦之同”整整呆了十年有余,其政治手腕与军事素养恰恰是在坐镇朝鲜期间修炼出来的。为弥补中吲档案之不足,  相似文献   

10.
《复兴人文地理学的旗手——李旭旦》一书系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随园大家"系列丛书中的一种.该书由南京师范大学地理科学学院前任院长沙润等撰写. 全书以传主李旭旦这个人物成长的时间为顺序,空间活动为背景,概括了人文地理学家李旭旦先生的人生成长路径和学术成长过程以及学术成就,真实地反映了先生在成长历程中所结交的老师、同学、朋友、学生之间的情谊,其中有胡焕庸、张其昀、李四光、华罗庚、任美锷、吴传钧等,他们对李旭旦先生的学术成长均产生过重大影响,同时描写了先生一生所经历的时代、风风雨雨,以及先生凭着坚强的信念和顽强的毅力战胜困难并战胜自己的精神.  相似文献   

11.
作为晚清政治舞台上的重要人物,袁世凯在政治军事领域有巨大的影响力.关于袁世凯和近代军事教育的关系,学界着墨并不多,即或有,也是语焉不详[1],或者偶有涉及但是重点不在讨论军事教育.在晚清大厦将倾的特殊关头,袁世凯倡议废除武科举制度、兴办军事学堂、培养军事人才并廓清军事教育发展的障碍,应该是一个值得肯定的历史人物.  相似文献   

12.
袁世凯与唐绍仪关系述论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张华腾 《历史档案》1998,(2):105-112
唐绍仪是清末民初政治舞台上的重要人物,他和袁世凯有着近三十年的友谊。袁世凯发迹朝鲜、显名北洋,直到登上民国大总统的宝座,唐绍仪在其中起了重大作用。袁世凯对唐则不断提拔,使唐从一个品级低微的幕僚,逐步升迁至清王朝的一品大员;中华民国成立后,任第一任国务总理,成为仅次于袁世凯的第二号人物。然而,在民国法制问题上,二人产生了根本的分歧,导致了袁、唐最终的分手。袁、唐关系直接影响着清末民初的政局,揭示这一时期的袁唐关系,有着重要的意义。一袁世凯(1859-1916年)比唐绍仪(1862-1938年)大三岁,出生在交通闭…  相似文献   

13.
由张华腾教授撰著的《袁世凯与近代名流》一书,近日由新华出版社出版发行。 袁世凯是中国近代史上的著名人物,清末民初,由于他身居要津,拥有重权,处在发号施令的关键地位,所以他在辛亥革命中的政治态度,对清王朝灭亡和中华民国的建立有重要影响。  相似文献   

14.
老干部生平档案属人物档案之一。建立老干部生平档案,就是将老干部一生的丰功伟绩以及重大贡献、有保存价值的手稿和各类函件等整理成可供后人参考的材料,分门别类,立卷归档。因为相当一批老干部在一生的革命生涯中久经考验,忠于党忠于人民,在不同时期起到了人民共和国的脊梁作用。目前从各级组织、人事部门掌管的干部档案看,反映政治历史的内容多,反映事业上的内容少,不能全面反映这些老干部的一生。为使这些老干部的优良传统和业绩发扬光大,垂范后人,须有选择地建立老干  相似文献   

15.
古代传记文,对于有重要历史地位的、有丰富多采经历的人物,多详载其一生主要事迹,如《史记》中的《项羽本纪》、《魏公子列传》,《汉书》中的《苏武传》、《霍光传》,等等。 另有许多优秀的短篇传记,着重记述传主最为突出的一件事。其主要写作特点是:一篇一事,不蔓  相似文献   

16.
明代内官墓志是记录内官生平最详细的资料,有重要的史料价值。因内官身份特殊,其撰写出现很多不同于一般墓志的特点,且其传主多集中于上层宦官,内容围绕该传主的生平履历展开,较其他文献资料记载全面具体。明代内官墓志的流传亦较为有限,多集中在文集与传记资料汇编中,今人所见内官墓志多为考古发现。明代内官墓志的特点与内官本身关系密切,从墓志的撰写可以窥见明代内官与外官若即若离的复杂社会关系。  相似文献   

17.
长期以来,对胡汉民先生的研究是一个“禁区”。近几年来,这个禁区逐渐被打破。比较全面、客观地研究和评价胡汉民的,要算周聿峨、陈红民同志合著的《胡汉民评传》(广东人民出版社1989年10月出版)。这是一部富于探索精神,具有开拓性意义的著作,值得我们一读。本书一个优点是运用马克思主义研究和评价胡汉民。马克思主义认为,“主要人物是一定的阶级和倾向的代表”,个人的活动“归结为阶级的活动”。作者用阶级观点和阶级分析方法去看待和分析胡汉民一生的活动,认为胡汉民是当年以“四反”(反封建、反共、反蒋、反日)而闻名于世的资产阶级代表人物。他是“一个极其复杂多变的矛盾集合体”,“集中了中国资产阶级的诸多二重性”。(本书第3页)作为中国资产阶级的代表人物,胡汉民对待一切事物的态度,总是以是否符合他的政治  相似文献   

18.
吴苾雯,女,中国青年报最优秀的记者之一。从事新闻工作17年中,曾多次参加重大报道活动,并通过报道推出了一批在社会上有广泛影响的青年人物,逐渐形成了较鲜明的人物通讯写作的个人风格。其作品荣获过中国新闻奖、“五四”新闻奖、全国现场短新闻  相似文献   

19.
关于1909年袁世凯开缺回籍问题,学界深入探讨了其缘由,但对袁世凯遭罢黜之前的史实梳理尚显薄弱,特别是对袁世凯五十大寿及其影响重视不够。在清末统治岌岌可危的情况下,袁世凯五十大寿的排场、造势之大,刺中了清廷上层年轻贵胄们的心。因此,慈禧、光绪过世之后,这些年轻贵胄就肆无忌惮地把矛头对准袁世凯。其次,对袁世凯开缺之后的社会舆论反应亦注意不够,报刊舆论对袁世凯开缺的认识与同情,正好为袁世凯赚足了社会声望。最出乎清廷意料的是外国媒体所表现的惋惜与遗憾,而此正为之后历史发展埋下深刻的伏笔。放逐袁世凯加重了清末以来本已缓和的满汉畛域,导致满汉官僚矛盾激化,是清朝快速走向灭亡的重要原因。  相似文献   

20.
梁启超是近代中国声名远播的学者和政治家,同时也是一位著名的新闻工作者。他的政治生涯和他的新闻活动特别是报刊活动紧密相连。他一生的政治活动中最突出的特点是利用报刊进行舆论宣传,其宣传革命主张的主要途径便是报刊,在办报办刊过程中形成了自己独特的新闻传播思想:对报刊功能,新闻自由,舆论监督,报刊业务,读者意识,报刊自律以及报刊言论独立性都有深刻的认识。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