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8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87 毫秒
1.
清代乾嘉时期陕西省著名的碗碗腔剧作家李芳桂的《李十三十大本》中保留了许多关中方言的语音、词汇、语法特点,是研究清代关中方言的一份十分难得的珍贵材料。以渭南市临渭区文体局印刷之《李十三十大本》为底本,对"着"字的用法展开讨论,揭示清代关中方言的一些语法特点。《李十三十大本》中"着"字有三种用法:动词,表示感受、打击、达到目的、使役;动态助词,表示动作正在进行或状态正在持续;语气助词,表示祈使和假设。"的"用如"着"的现象也附带予以讨论。  相似文献   

2.
关中方言的一项重要参考资料——读《李十三十大本》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清代关中方言的研究材料相对较少,学者或直接从唐宋西北方音下推今关中方言,或以今关中方言直接上接唐宋西北方音。明清时期关中方言的特征大都是缺失的一环。戏曲语言对研究汉语方言具有重要意义。清代碗碗腔剧作家李十三的《李十三十大本》中保留着诸多关中方言的语音、词汇和语法特点,是研究关中方言的一项重要参考资料。  相似文献   

3.
《李十三十大本》是清代乾嘉时期陕西戏剧家李芳桂创作的碗碗腔皮影戏剧本。作为以特定地域的乡村百姓为主要传播对象的民间戏剧脚本,作者使用关中方言。剧中人物,特别是社会下层人物的对白,有浓郁的乡土韵味和民俗特色。“姚婆”、“地方”、“乡约”、“外姓之人”等方言词语承载了关中地区的民间生活和历史文化信息。方言已处于“一个史无前例的急剧变化、萎缩和消亡的过程之中”,这意味着以方言为载体的民间文化正在消亡,因此应该对方言所负载的民间文化遗产进行抢救性研究。  相似文献   

4.
《李十三十大本》中的助词“加”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李十三十大本》是清代陕西著名戏曲家李芳桂创作的碗碗腔皮影戏剧本,其中多处使用了一个特殊的助词"加"。从语法意义看,表将来时态;从句法位置看,置于动词或动词性短语之后;从句类选择看,多出现在陈述句和疑问句末尾。因此",加"是表达时制意义的一种语法手段,应属于表未然的时制助词。这个助词是对近代汉语助词"加(价、家、假)"的继承和发展,同时又是受当地方言的影响。《十大本》中助词"加"的丰富语例,为研究近代汉语提供了鲜活的原始资料。  相似文献   

5.
《李十三十大本》中“才”的使用频率极高,并且语意丰富。本文通过对文本中近百条“才”字句的分析,揭示“才”在近代汉语中的各种用法。  相似文献   

6.
《李十三十大本》中"才"的使用频率极高,并且语意丰富。本文通过对文本中近百条"才"字句的分析,揭示"才"在近代汉语中的各种用法。  相似文献   

7.
同素异序词是指构词语素与普通话相同,但语素顺序与普通话相异的词。《李十三十大本》属清代陕西著名剧作家李芳桂的皮影戏剧本集,其中保留了大量的近代汉语异序词,这些异序词的形成原因主要有:1.古汉语同素异序词的继承。2.双音词凝固过程中出现的必然现象。3.方言的影响。4.照顾韵脚的需要。探讨这些异序词的形成原因,对词汇史研究、训诂学、文献整理、修辞学等有一定的推动作用。  相似文献   

8.
《史记》中采用了大量方言,特别是关中方言词语。在前辈时哲的基础上摭拾“禳”、“刳”、“傭”等6个《史记》中所见的关中方言词语,从民俗等角度进行考释,并从共时平面分析关中方言对宁夏南部山区方言的影响,对《史记》词汇的研究和汉语方言的研究有一定的价值。  相似文献   

9.
长篇小说《白鹿原》大量运用关中方言,是运用方言进行文学创作的典范之作。关中方言是一种极其古老的方言,对于今天的读者来说,已经显得非常晦涩难懂,但是《白鹿原》所运用的关中方言并未成为读者阅读《白鹿原》的语言障碍。从语言学的角度,探讨陈忠实继承性创造性地运用关中方言进行文学创作,以使晦涩难懂的关中方言变得通俗可解,对于运用方言进行文学创作具有极其重要的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10.
清代学者刘绍攽所辑录的《二南遗音》,是以关中籍诗人作品为主的地域性诗歌总集。在《二南遗音》中,关中文人所创作的近体诗与古体诗呈现出不同的用韵特征,近体诗用韵基本是传统诗韵与清初官话的混合产物,古体诗则包含了传统诗韵、清初官话和关中方言三个语音层次。古体诗所表现出来的一些押韵特征,如止、蟹混押,止、遇混押,遇、流混押,通、梗、曾混并,-m、-n、-?韵尾混并,入声韵尾混并等,既能在唐五代关中方音、前代及同时期韵文中找到对应,又与现代关中方言一致。因此,应认为是清初关中方音的实际反映。  相似文献   

11.
清代戏剧家李十三的"十大本",为我们呈现了丰富多彩的民间风俗,其中有"大团圆"的审美民俗、三寸金莲的畸形审美民俗、男女互赠定情信物的民俗、节日民俗、结拜民俗等等。研究探讨这些民俗,既可以使我们进一步认识李十三"十大本"的内涵,又可以弘扬优秀的民族文化传统。  相似文献   

12.
《燕说》是清末学者史梦兰的一部方言著作,记录了当时唐山的一些方言词。《燕说》记录的方言词有些沿用到现在,有些消失了。通过分析在唐山消失了的方言词,可以发现《燕说》记录的方言词不完全准确,清代唐山方言和山东方言关系很密切。  相似文献   

13.
李十三是清代陕西著名的剧作家,以秦腔、碗碗腔编演皮影戏,其创作剧本紧贴百姓生活,剧情丰富,人物丰满,保留传统文化精髓,演绎方式多样,在封建社会的大背景下,依稀透露出民主思想的曙光。在其笔法之下,这些人物的精神世界所体现的美好情操,触动和感染了几代人的思想情绪。《火焰驹》是李十三至今还被传唱的剧目之一,也是作者表现自己爱国主义情操、褒贬是非善恶的代表之作。  相似文献   

14.
明治期间日本汉语教科书中的北京话口语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明治时期日本的汉语教学已经转为北京官话口语的新阶段,并产生了系列新教材,这些教材揭示了清末民初北京口语的面貌,是研究北京方言词汇史的重要资料。教材文献中的口语词表现灵活:同音异写,多音变,多衬字,具有浓厚的北京地方色彩,可以看作是北京话的特征词。它们为系统研究北京口语词提供了早期的书面例证,对编撰北京口语(北京方言)类词典极具价值。这些口语词产生时代不一,大多是清代中后期出现的,并在今天的北京话中留存.部分已经进入普通话中。  相似文献   

15.
以《金瓶梅词话》、《醒世姻缘传》、《聊斋俚曲》三部语料为基本材料,对明清山东方言中的一类词——拟声词发展为动词进行探究和分析,发现很多拟声词发生了"从拟声到言说"的词义演变,即这类词既表拟声,又有由拟声而来的动作义,而且在山东方言中,这些拟声词演变出的表动作的动词词义,不再是临时用法而成了词的固有义项。  相似文献   

16.
敦煌变文中的语气词主要有“着(者、咱)”和“里”、“裹”。敦煌变文中的语气词在武威方言中体现为三个语气词:“着”、“哩”和“囔”。其中“着”字在日常用语中单个使用的用例较少,一般是两个“着”重复使用;“里”、“裹”在武威方言中则分化为两个语气词:“哩”和“囔”。  相似文献   

17.
《越谚》的构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越谚》是清代范寅写的关于越地方言词语和谚语的著作。它以记录口头俗语为目的,对于越地方言词语、歇后语、惯用语、成语、谚语均有大量记载,是现代了解越方言和越文化难得的重要语料。  相似文献   

18.
《歧路灯》是清代河南人李绿园用河南方言写的一部长篇小说。它用当时口语写成,反映了18世纪河南方言的状况,具有很高的语料价值。“吃”族词语在书中使用范围广、频率高,分为三种类型:单纯词“吃”、由语素“吃”构成的合成词和由“吃”构成的熟语。单纯词“吃”语义丰富,组合灵活,兼容性强。由语素“吃”构成的合成词在现代汉语中仍然使用广泛。由“吃”构成的熟语使小说的语言通俗生动,且反映了当时社会的价值观念和人们的精神风貌。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