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桐乡市职业教育中心学校就坐落在桐乡市区,是首批国家中等职业教育改革发展示范学校、首批国家级重点中等职业学校。学校坚持以教学为中心,以提高学生的职业技能为核心任务,走校企合作、产教研结合办学之路。经过多年探索,形成了具有鲜明特色的"引厂进校"模式,并在实践中不断深化、拓展校企合作的方式。多措并举,形成符合学校实际和企业需求的校企合作模式建立校外实训基地顶岗实习是学生的专业理  相似文献   

2.
校企合作是地方性本科院校培养应用技术型人才的重要途径,有利于应用型人才培养方案制定、"双师型"师资队伍建设、实习实训基地建设以及学生择业和企业用人。作为地方性院校,运城学院十分重视校企合作工作,通过校企合作积累了不少应用型人才培养的经验,初步形成了企业、学校、学生三方共赢的局面,符合应用型本科院校的办学理念和人才培养目标,体现了以应用能力为主体的教学特色。  相似文献   

3.
校企合作人才培养模式是提高职业教育办学水平和教育质量的必经之路,我校医疗美容技术专业对此进行了探索与实践,通过健全校企合作机制、订单培养、顶岗实习、团队共建、资源共享、文化共融、质量共评,实现了学校、企业、学生三方共赢发展。  相似文献   

4.
《教育部关于进一步深化中等职业教育教学改革的若干意见》明确指出:"工学结合、校企合作、顶岗实习,是具有中国特色的职业教育人才培养模式和中等职业学校基本的教学制度。当前的重点是要建立行业、企业、学校共同参与的机制,采取有效措施,进一步完善学生到企业顶岗实习的制度,努力形成以学校为主体,企业和学校共同教育、管理和训练学生的教学模式。"可见校企合作办学模式是当前职校教育改革的重要方向。  相似文献   

5.
校企合作是我国职业教育改革的主要方向和持续发展的战略要求。深化校企合作是促进中等职业学校科学发展、特色发展和可持续发展的必由之路。以学生为主体,学校实施"十个融合"的探索与实践,拓展了校企合作的内容与方法,提高了一体化办学办企的有效性与针对性,实现了校企优势互补、有效对接。  相似文献   

6.
以就业为导向走校企合作办学之路   总被引:13,自引:0,他引:13  
以要求为导向,开展校企合作办学,有利于校企双方的共同发展.我校开展的合作办学有着自身的特点,校企双方也各自得到了益处.学校通过合作办学,得到了企业的资金支持,建立了稳定的实习基地.企业通过合作办学,得到了自身发展所需要的专业人才,实现了真正意义上的双赢.  相似文献   

7.
李丹 《电大理工》2014,(1):32-34
本文通过对校企合作模式的分析和探索,提出促进高职校企合作可持续发展的措施是建立"政府主导、学校主体、企业主动"的校企联合办学管理与保障机制。  相似文献   

8.
张宓  孟桐  高洁 《现代企业教育》2014,(20):130-130
高职院校与普通高等院校相比,有其独特的办学特点。因为高职院校以培训学生的实践能力为主,所以,高职院校与企业联合办学是高职院校的一大特色。校企联合办学是将"教学做"融为一体的教学模式。但是在校企联合办学的过程中也要具体结合自身的专业来进行合作。基于此,本文主要针对高职院校校企合作的具体模式进行了探讨。  相似文献   

9.
高职院校校企合作模式探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校企合作是促进职业教育持续发展,培养应用型人才的有效途径,是当前我国高职院校改革与发展的方向.在当前企业市场越来越专业化、科技化、复杂化的情况下,高职院校必须加强校企合作,扩大合作办学的规模和形式,探索校企合作的新思路,努力形成自身的办学优势和办学特色,使校企联合办学与促进职业学校发展形成互动关系,实现院校和企业的互助共赢.  相似文献   

10.
钱根娣 《考试周刊》2011,(76):220-221
中等职业学校专业教学改革的重点是教学过程的实践性、开放性和职业性,而校企合作、工学结合是中职专业教学改革的重要切入点。以“校企一体”为培养模式,通过实训教学融入更多的企业生产元素,使学生在心理准备、企业环境的适应、工作能力的形成等方面向一个“准职业人”过渡。目前,我国的校企之间只是停留在浅层次的合作上,如何解决校企合作中校企深度融合的问题?我校经过几年的探索和实践,形成了典型的案例,似乎找到了正确的答案。  相似文献   

11.
近几年,在宜都市委、市政府和各级教育行政部门的高度重视及社会各界的大力支持下.我校不断探索校企合作的办学模式.坚持校企联姻、实现校企双赢,形成了“以市场为导向、以企业为依托、以服务为宗旨”的办学格局.学校得到持续、健康、快速发展:办学规模不断扩大.办学条件逐步改善.办学质量不断提高.服务地方经济和社会发展的作用日益显现.  相似文献   

12.
校企合作在轨道类专业的应用探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随着社会的发展,高等职业院校的办学模式也在不断的更新,现在"校企合作"的学校与企业联合办学培养学生的教学模式已经被广泛应用.本文分析我国目前的高等职业学院轨道交通类专业教育的现状,指出加强校企合作的必要性,提出轨道交通类专业加强实践性教学、开展"校企合作"的途径和方法.  相似文献   

13.
本文从企业人力资源开发角度分析校企合作人才培养的需求和可行性,并以我校和企业人力资源部联合实施校企合作人才培养的实践经验和成效为例,得出结论:校企合作人才培养是职业学校以市场需求办学的核心竞争力所在,是实现国家、企业、学校、学生各方“多赢”的一种人才培养模式。  相似文献   

14.
从20世纪初开始,世界各国已陆续开始注重院校教育与企业培训相结合,而目前在我国的实际情况是大多数高职院校仍是实行以理论教学为主,学习和实训、实习脱节,教师教学和企业实际脱节,课程、教材和企业生产脱节。工学交替是校企合作模式中的一种,其特征为在校学习和企业实习交叉进行,学生边工作、边学习、边训练、边实践,工作学习循环交替,根据本校及其他一些实施工学交替的实践经验,这是一项使学生、家庭、学校和企业都受益的方式。这就要求把校企合作上升为办学战略,遵循互利互惠原则,对学校的办学思想、培养目标、教育教学进行全方位改革与适应,提出了实行工学交替式校企合作一些具体实施措施。  相似文献   

15.
刘发 《职业技术》2009,(7):22-22
本文针对中等职业教育的发展前景及我校作为农村职业高中的特点,提出了如何发展职业教育适应市场化需求,探索了适合本校特色的发展之路及校企合作双赢互补的办学模式,总结了几种我校实行的校企合作形式,为中等职业教育的发展提供了一些素材。  相似文献   

16.
宜宾职业技术学院通过与五粮液集团宜宾普什模具有限公司深度合作,由企业成立模具教学事业部,校企共同制订并实施人才培养方案,构建了基于模具产品"真实生产过程"的"2+1+假期"的"工学结合、校企共育"人才培养模式,形成了合作办学、合作育人的良性机制;通过教学事业部对接行业职业岗位技能要求,融入现代企业优秀文化理念,构建工学结合的课程体系,实施教学、考核与管理,有效提高了学生技能水平与职业素养,研究、探索并实践了校企合作运行的新机制。  相似文献   

17.
正仙游职业中专学校作为福建省职业教育改革试点项目校之一,近几年,学校各专业特别是工艺美术专业依托行业、企业,在开展深层次校企合作项目等方面形成了特色鲜明、效果显著的合作办学模式。校企合作创新了"校企一体,产教结合"的育人模式,优化了学校的教学资源,铺就了师生的成才之路,为我校打造工艺美术专业特色品牌奠定坚实基础。一、校企合作概况仙游县是个农业人口大县,改革开放以来,虽然经济有所发展,但仍停留在粗放型生产方式状态。尤其是县里招商引资的一些项目,用工缺口大,技术人员匮乏。我校认真分析了自身办学优势,先后与县竹木雕刻工艺研究所、"国漆坊"仙游大师工作室、连天红古典工艺家具有限公司、福建点石油画公司、莆田市大地广告有限公司等多家单位签订校企合作协议,学校与企业优势互补,共同发展,取得了良好的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  相似文献   

18.
“三重融合”模式下校企合作机制探索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校企合作、工学结合是高职院校办学的重点与难点。本文探讨行业型高职院校如何在融合行业办学、融合企业育人、融合生产教学的"三重融合"的办学模式下,通过行业、企业、学校三层次产学合作,建立五方面的校企合作机制和校内改革体系,为工学结合创造良好的条件,形成此类高职院校校企合作的特色。  相似文献   

19.
本文介绍了口腔修复工艺专业在校企合作办学模式方面的创新和探索,与企业合作建设教学工厂,在实现学生全面发展,提高学校办学质量的同时,为企业的发展提供人才保障,提升义齿加工企业竞争优势,实现校企共赢。  相似文献   

20.
加强校企合作,联合培养人才是教育部"卓越工程师教育培养计划"中一项重大改革措施。通过对目前自动化工程实践教育存在理论与实践脱节、实习经费和校外实习基地数量少、教师实践能力与现阶段人才培养的要求不相适应等问题,确定了自动化专业校企联合培养模式与方案,采取"以人为本"的开放式、多样化、递进式的三段培养模式,将本科、硕士和博士三个阶段综合考虑,形成"4+2+3"三段式人才培养模式。给出了通过与卓越联盟企业联合提出通过将学校培养向企业后延、企业人力资源向学校前伸、企业参与人才培养、学生就业实习与毕业设计(学位论文)一体化的校企"无缝对接"联合培养卓越工程师的理念。同济大学自动化专业积极并成功申请了四个第一批国家级工程实践教育中心,为如何促进高等工程教育校企联合、培养模式创新、工程能力提升等方面进行一些有益的探索。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