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高考试题都经过命题专家精心设计,在考查学生的能力方面是一般试题所不能代替的。高考命题常常不避陈题,往年高考考过的试题经过“变脸”同样可以再考。分析近几年的高考物理试题,不难发现有不少考题都是90年代的高考试题的变脸。  相似文献   

2.
高考试题都经过命题专家精心设计,在考查学生的能力方面是一般试题所不能代替的.高考命题常常不避陈题,往年高考考过的试题经过"变脸"同样可以再考.分析近几年的高考物理试题,不难发现有不少考题都是90年代的高考试题的变脸.  相似文献   

3.
纵观近几年的高考,我们发现试题难度与命题形式,都保持相对的稳定性,因此,考生可以通过对往年高考试题的分析,掌握试题特点,有针对性地进行备考.一、认真学习《说明》《考纲》,全面把握高考动向《考试说明》和《考纲》是每位考生必须熟悉的最权威最准确的高考信息,通过研究应明确"考什么"、"考多难"、  相似文献   

4.
高考考什么?怎么考?尽管往年的《考试大纲》与《考试说明》以及高考试题都可以作为备考的参照,但师生们还是非常关注每一年的《考试大纲》和《考试说明》的出台,因为它们是高考命题的依据。2009年广东省高考语文《考试说明》在全省几十万师生的翘首期盼下终于亮相了,语文学科的考查与去年相比,到底发生了哪些变化?  相似文献   

5.
对教材、复习资料和往年高考试题中的陈题创新是新高考试题命题的一个重要来源.命题者站在一定的角度从某一侧面翻新陈题,可让它们在高考中再现精彩,别有一番韵味.本文品味2018年高考全国卷Ⅰ中几道物理试题,探寻陈题创新的思路与方法,科学地进行复习与备考.  相似文献   

6.
"源于教材又高于教材"是高考命题的重要原则,"源于教材"的知识原型使考生感到熟悉,"高于教材"的新颖情景则能考查考生的类比思维.因此,"源于教材又高于教材"的高考试题一直受到命题者的亲睐.下面笔者以一些"高于教材"的高考试题为例,探讨这类试题的解题思路.  相似文献   

7.
在考基础、考能力、考素质、考潜能的考试目标的指导下,每年的高考对解析几何的考查都占有较大的比例,可谓常考常新.尤其是“向量”和“导数”进入中学教材以后,拓宽了高考在解析几何上的命题空间,不仅题型在变化,而且解决问题的方法也在不断创新.下面结合今年的高考试题谈谈解析几何的命题规律、试题特点以及今后的教学和复习.  相似文献   

8.
周沛耕 《中国考试》2007,(3):22-24,28
数学备考难,数学命题也难. 高考试题既要重基础,又要考能力,既要相对稳定,又要改革创新,每年的命题工作凝聚了资深专家大量的创造性劳动成果和聪明才智.因此,高考试题已成为世人瞩目的研究课题.在这些研究课题中,人们最关注的问题之一是那些千姿百态令人耳目一新的精典高考数学试题是怎样产生的?  相似文献   

9.
2007年高考命题有一特殊背景,即高中新课程改革实验区进一步扩大.所以在"一标多本",教材出现多元化的情况下,历史高考试题的命题思路一方面继承往年综合考试测试目标,另一方面又体现出新课改的测试要求.与往年相比,2007年历史学科试题的变化主要体现在选择题的试题形式和试题的考查立意方面.  相似文献   

10.
陈天飞 《高中生》2012,(3):24-25
高考试题是命题组集体智慧的结晶,是经过高考检验的、优秀的数学教学题材.根据经验,经常对高考试题从各个角度进行深入分析,能使考生熟悉和掌握近年高考试题的命题风格、命题热点和命题形式,有利于考生适应高考情景,从而有效提高高考知识复习的针对性.  相似文献   

11.
2005年(福建)高考数学试题总体平稳,题型与分值比例与往年比保持了稳定,没有偏题和怪题。文、理科试题难度与往年比有较大的降低,其命题的宗旨、思想、格局、形式都体现了“总体保持稳定”的命题指导思想。特别突出了试题与大纲、试题与课本、试题与考纲之间的交汇点。试题不很难,大部分试题源于课本,强调基础,注重通性通法,不强调特殊技巧。  相似文献   

12.
教育部制定的高考命题、选题原则是“一是命题来源于教材但又不会照搬教材;二是为了让学生脱离题海,命题不会来自复习资料和模拟试题”.因此,对于考生复习而言,最好的复习资料就是教材和往年的高考题,关注历年高考试题是永恒的复习捷径.  相似文献   

13.
王新丰 《新高考》2013,(1):15-23
笔者在认真研究和分析2012年高考单项填空试题时,发现其中有这样一类试题:在考查某个知识点时,命题人充分利用往年考过的试题,通过赋予该知识点"新"的元素,使其再以新的"面孔"展示出来.也就是说,考查的虽然还是同一个知识点,但命题的角度发生了改变.与其说这样的命题是"旧瓶装新酒"和"换汤不换药",倒不如说是命题人对往年试题传承中的创新利用.这样的命题方式在近年的试题中频繁出现.请看下列两组试题:  相似文献   

14.
从2004年开始,全国高考11个省市独立命题.高考数学形成了"百花齐放"的局面,各地数学试卷中出现了不少新颖的高质量原创试题.从某种角度看,原创试题的新颖性对考生是一种难度,但能真正考查出考生的学习潜能和个性品质状况;而对命题者来说,更是命题成功与否的一个重要标志.笔者在文[1]中已探讨了原创试题命题的七个方向,下面结合国内外课程标准,再提出原创试题的五个命题方向.  相似文献   

15.
1数学高考命题的简要回顾 数学高考自1977年12月10日恢复以来,30余年“两个有利”基本不变,但考试工作不断改革,命题改革不断深入. 1.1数学高考命题的变革 (1)命题重点的变化. 恢复高考的头几年,试题主要“考知识”,曾有“高分低能”的非议;1984年“出活题、考能力”,考生成绩低,社会有议论;  相似文献   

16.
邹国如 《高中生》2013,(10):32-33
2013年高考英语试卷中的单项填空题可谓“百花齐放,争奇斗艳”,体现了高考命题者的匠心独运,令人大饱眼福。我们在研究了所有的试题后,发现有些试题的考点有着惊人的相似之处,和往年有些试题的考点也神似。研究高考试题。熟悉经典考点是备考的王道。本文以2013年的高考试题为主,结合往年的试题,从中精选10组考题,对比分析,归纳出相似经典考点,希望对同学们的复习有所帮助。以下高考试题黑体选项为正确答案。  相似文献   

17.
概率计算被广泛应用于我们生活与生产当中,近些年高考命题无一例外地以概率计算为背景立意数学应用试题.但考查的知识点全部基于教材(如表4),坚持学什么考什么立意的命题原则.  相似文献   

18.
兰瑞平先生在<高考试卷能否改一改?>(<中学语文教学>2003年11期)的文章中认为全国卷语文试题的结构应当像上海卷学习,把试卷结构化为阅读和作文两大块,兰先生认为"上海卷的试题结构以及命题角度十分宜人,极易把考生引入80分的阅读解题方阵中去纵横驰骋,过关斩将,而后直奔70分写作的表达营垒,各自引吭高歌.这种由阅读而写作两大板块的命题结构,能直接触动考生思维的敏锐点,使之一下子就沉醉到高考试题的求解过程中去,充分发挥大脑的功能.""因而有不少参加全国、北京卷的考生在见到上海卷后说:‘要是考上海卷那样的试题,丢了分也决无怨言,那是真正考能力的题.'"在这里,我没有能力比较全国卷和上海卷内容上的优劣,因为出语文试题本来就很难,无论命题者怎样绞尽脑汁,慎之又慎,大胆创新,反复求证,拿出的试题都难免有不尽如意的地方,我只想就全国语文试题结构这一方面提出我的看法:全国语文试题的结构不宜改.  相似文献   

19.
一、高考数学考什么?《考试大纲》明确提出了高考"考查基础知识的同时,注重考查能力"的原则,确立了高考命题以能力立意的指导思想。也就是说.高考不但要考知识,而且要通过对高考试题的精心设计在考知识的同时达到考查  相似文献   

20.
由于新一轮的高考内容与形式改革的高考改革,探索和研究高考试题的命题特点与趋向,无论是对于教师的教学,还是对于学生的学习,都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本文旨在这方面就高考化学试题中的有机试题作一些初探.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