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小城镇作为城乡结合部的综合体,是乡镇经济、社会、文化的中心。农村城镇化建设是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重要内容,而发展乡村旅游则是促进旅游小城镇建设的有效途经。湖北大别山罗田县九资河镇应抓住"大别山革命老区经济社会发展试验区"建设契机,结合本地乡村旅游发展实际,积极推动旅游小城镇快速发展。  相似文献   

2.
加速农村城镇化,促进农村现代化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农村现代化主要由农村工业化、农业现代化和农村城镇化三个互相联系、互相影响的部分组成。农村城镇化是农村工业化和现代化的必然趋势,是农村现代化不可逾越的发展过程。小城镇对农村工业化和现代化具有积极的促进作用,小城镇的规划、建设与发展不仅仅是考虑自身的现代化,更要将其置于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推进农村现代化的大框架中来思考,来谋划。围绕促进农村现代化,小城镇的规划、建设与发展要有新思路,要勇于创新。健康发展小城镇,必将有力地促进农村现代化。  相似文献   

3.
中国经济必须转向加快县域经济发展,以实现工业与农业、城市与农村协调发展。发展县域经济是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基础工程:县域经济是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基本载体;发展县域经济能够直接为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提供财力保障;发展县域经济是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战略抉择。必须在科学发展观指导下谋划县域经济的发展大计:要加快农业产业化、工业化和城镇化进程;提升农民消费水平;完善县域农村基础设施;建设文明乡风。从而不断开创县域经济建设事业的新局面。  相似文献   

4.
农民的知识化、现代化是新农村建设的前提和条件.本文以湖南衡阳农民为个案,探讨在新农村建设背景下的农民素质现状,试图寻求提高农民素质、加快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步伐的路径.  相似文献   

5.
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根本目标是增加农民收入,推动农村经济社会全面进步。在我国目前“三农”的现实条件下,发展劳务经济对转移农村富余劳动力,积累新农村建设资金,加快小城镇建设,为国家培养新型农民,促进社会主义新农村的建设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6.
发展中等农业职业教育是培养新型农村劳动者、加快现代农业和新农村建设、促进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的重要途径.在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大背景下,立足于我国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发展现代农业、推进工业化与城镇化的实际需求,对新时期中等农业职业教育的内涵、特征与功能定位进行了系统探讨.  相似文献   

7.
加快推进小城镇建设是具有中国特色的城镇化道路的重要选择.建设和发展小城镇,不仅是我国城市化道路的重要途径,更是解决农业、农村.农民这一事关中国现代化建设根本问题的重大战略举措.正确认识和把握城镇化发展战略的精神.理清建设和发展小城镇的思路,对小城镇的健康发展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8.
发展小城镇,是带动农村经济和社会发展的一个大战略.当前,加快小城镇建设面临良好的机遇.加快湖南小城镇建设既要积极,又要稳妥.应坚持走乡镇工业小区、市场建设和城镇发展"三位一体"的路子,立足扩容提质,强化功能.同时要巩固发展农村的大好形势,加强政策引导,充分发挥各个职能部门的作用.  相似文献   

9.
孙龙国 《红领巾》2004,(3):143-145
河南省大量农村剩余劳动力的存在,已经严重制约了农村经济的进一步发展,也成为河南城镇化进程滞后的一个重要原因.为此必须采取有效措施加速河南的城镇化进程,重点是小城镇建设.目前在河南小城镇建设中存在较多问题,必须结合各地的实际,走出一条有自身特色的小城镇建设之路.一要科学规划,因势利导,塑造特色.二要突出重点,梯次推进.三要加快户籍制度、土地使用制度和投资体制改革.四要建立并完善农村小城镇的社会保障和服务体系.五要搞好小城镇发展中的环境保护.  相似文献   

10.
周四选 《红领巾》2005,(5):144-146
全面建设小康社会,重点在农村,难点也在农村.文明小城镇创建活动的开展,对于广大农村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加快推进社会主义现代化具有积极的促进和带动作用.当前各地文明创建形势呈现出创建动力日渐增大、创建趋势日益鲜明、创建策略日臻科学的发展态势,必将进一步加快我国城镇化进程和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步伐.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