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在当今中国画坛,工笔重彩画以其独特的形式美感越来越受到人们的关注.其实工笔重彩画在中国有着悠久的发展历史,从汉至唐的一千多年间,它一步步走向灿烂辉煌,宋以后,随着社会的发展变迁,渐行渐微.今天我们讨论工笔重彩画艺术,就是要重新审视中国优秀传统文化,复兴中国优秀传统绘画.  相似文献   

2.
现代工笔重彩画是从传统的工笔重彩画发展而来的,但又与传统的工笔重彩画有所不同,它是工笔重彩画的开放形态。关注日本画色彩的语言特性,并研究其发掘材质的表现力,成为当今工笔重彩画发展的主要方向之一,丰厚的传统绘画底蕴以及对日本绘画的有利借鉴,为现代工笔重彩画无论在色彩表现上还是在材料创新上提供了更为广阔的发展空间,使其更具表现力与视觉冲击力。  相似文献   

3.
自上个世纪以来,随着西洋绘画艺术的涌入,关于中国画变革的问题的争论愈演愈烈。本文结合中国当代工笔画的现状与发展环境,分析了现代日本画对中国当代工笔重彩画的影响。当然,本人并不认为当代工笔重彩画的创新要走向模仿日本画的道路,而是从研究日本画发展的历程中得到借鉴,中国当代工笔重彩画要更新观念、摆脱困境、加大拓展的步伐。值得研究学习的是现代日本画发展过程中所体现的创造精神和独特民族风格包括绘画技术等等,当然这不仅仅只是作品本身的形式问题。此外,对中国深厚的绘画传统资源也应该重新认识和挖掘。  相似文献   

4.
随着我国综合国力的日益增长、国际上的地位日见提高 ,工笔重彩画乃至整个中国画直溯汉唐雄浑博大以开当今时代之新画风 ,是势在必行之事。工笔重彩画在历史上没有得到应有的位置 ,水墨为上的思想至今仍是一股很强的潜意识形态。然而 ,我们重新审视唐代的艺术作品之时 ,以《胡服美人图》为代表作品之一的工笔重彩画 ,那种大气而灿烂雅致的艺术感觉 ,不由得我们不对其进行现代绘画审美的观照 ,从而引绎出构建当代工笔重彩画的创作意识。  相似文献   

5.
中国的绘画起源于工笔重彩。在一部浩瀚的绘画史中,前期是工笔重彩的天地,在中古时期(唐宋)达到了鼎盛。千余年的经营,它积累了极为丰富的形式语汇,显示了独特的成物之理和中国式的色彩感悟力及表现力。但如果它能与精神“意”一道发展壮大,那么后来的历史或许不会是水墨写意一家的天下。然而在中国画已走向现代的今天,重彩画显示了良好的发展势头,再度审视历史,它再次赋予重彩画以新的机遇和挑战  相似文献   

6.
重彩画是中国传统绘画的重要组成部分 ,是传统工笔重彩画的开放形态 ,它正在创造着一种新的色彩体系 ,更加强了色彩意识 ,关注色彩的审美潜质 ,无论从工具到技法都体现了丰富多样的创新思想和个性化倾向 ,使现代重彩画的色彩有了更大的表现空间和更强的审美效果  相似文献   

7.
当代工笔重彩画呈现多元并存的面貌,多种思想观念和价值观的产生,多种形式、多种风格标准的确立,使当代工笔重彩画品评标准成了绘画界所面临的重要问题.随着历史的演进,中国画品评标准也在逐步提高,最终的落点是对中国画艺术本质的追求甚至艺术家品质的关注.  相似文献   

8.
刘智勇(智永)(1970-),1993年毕业于河北师范大学美术系中国画专业,现为石家庄学院美术系副教授。曾就读于文化部第三届重彩画高研班、中国艺术研究院蒋采苹重彩画工作室。中国美术家协会会员,中国工笔画学会会员,中国美协重彩画研究会会员,北京工笔重彩画会会员。2001年作品《夏夜》获首届中国重彩画展优秀奖。2005年作品《假日》入选全国第六届体育美术作品展。2007年作品《假日》入选北京迎奥运百名艺术家作品邀请展。2008年作品《凝绿》、《暗香》参加北京工笔重彩画会会员  相似文献   

9.
中国古代工笔重彩画是中国绘画的主要样式之一,在主题情调、构图安排、造型形式等方面具有很强的装饰性特征。  相似文献   

10.
工笔重彩画,在我国具有悠久的历史和传统。周、秦、汉、唐的绘画深沉博大;魏、晋、隋、唐时代是工笔重彩画最灿烂辉煌的时期;宋、元文人画的兴起,明、清以来绘画的主流水墨至上。20世纪多元文化的交融,工笔画振兴;现代重彩画传承民族艺术之精神,借鉴西方绘画之手段,具有综合性、兼容性、装饰性的艺术追求及特征,使这一画种获得了空前的繁荣。  相似文献   

11.
作者经过对岩彩画艺术的认真研究和实践,并对当下岩彩画家多类作品风格分析总结认为,以其材料技法、画面底色、黑白元素,以及形式构成等要素为契机,完全可以改革甚至颠覆传统工笔重彩画的画风面貌,进而推进、拓宽、延伸工笔重彩画的现代审美领域和表现形式现代化,加快重彩画在创新理念、审美追求和视觉美感诸方面的新变化。  相似文献   

12.
云南地处边疆,有着极其丰富的地域民族风情和独特的风光,发源于此的现代重彩画以线与色彩交织而成的视觉审美来强化绘画的本体特征,其一出现,就在当时的中国画坛上形成一般新的美学力量。  相似文献   

13.
现代工笔重彩画的创新表现形式有两个切入点,一是形式,二是色彩。工笔重彩画具有工整、精致的特征,有着严谨的绘画程式,所以它往往使人产生一种误解:工笔重彩画就是追求工细的效果,就是着重再现物象的真实,而其表现形式美S——色彩的装饰性,则往往被人们有意无意地忽略。工笔重彩的装饰处理,更好地反映出画家内心真实的主观想象和创造的意象表现。  相似文献   

14.
中国重彩画也就是石颜料绘画 ,古称青绿 ,有大青绿、小青绿之分。汉唐以来 ,中国重彩画技法传入日本 ,后形成日本画。中国传统工笔重彩画与日本颜料绘画的区别 ,一是在造型上中国是线造型 ,而日本则线造型减弱 ,视觉上与油画相近 ;二是在制作上两者在绘制方式、色彩应用、材料工具和颜料上均有不同 ;三是在视觉效果上中国画更适合于近处欣赏 ,而日本画则尺幅较大 ,色彩富有光泽。近年来 ,中国重彩画的兴起 ,在色相、颜料和材质方面均有创新 ,开拓了中国当代绘画表现的新途径 ,加快了中国绘画由传统表现方式向现代表现方式转变的进程  相似文献   

15.
王晓星 《考试周刊》2009,(29):46-47
色彩是构成中国工笔人物重彩画的重要因素之一.它对于视觉艺术的作用是巨大的。色彩甚至比形状、线条更能牵动与情感有关的经验和联想。三清殿壁画《朝元图》是是中国古代壁画中的奇葩,也是我国工笔人物重彩画的经典之作。本文以三清殿壁画《朝元图》为例,对其色彩的艺术表现特点进行分析.并分剐从色彩的统一性、平面性、装饰性三个方面来进行阐述。  相似文献   

16.
名家书画     
《中国教师》2010,(13):F0003-F0003
<正>黄坚,毕业于广西师范大学美术学院国画专业,结业于清华大学美术学院霍春阳传统绘画研究室,现为中国画家协会理事,中国公共关系协会艺术委员会会员、北京工笔重彩画会会员。  相似文献   

17.
当代重彩画是高校美术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目前,中国各大美术学院在对当代重彩画在高校美术教育中的创新研究一直处于停滞水平,对历史传统更多的是继承而缺少突破和创新.当代重彩画的变革主要通过运用综合材料和技法来实现,但是当代重彩画的变革还没有引起高校美术教育部门的重视,大多还是分门别类,把材料和绘画分体教学,并没有意识到当代重彩画的变革能提高教学创新意识.为了满足当今社会多元文化的发展和培养创新型人才的需要,在教学中,教师结合当代重彩画特点,运用多元化教学方法,增强绘画的实用性和创新性,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通过师生交流重新审视重彩画的特点,引导学生领略当代重彩画的文化内涵,提高学生的实践能力,有效推动了大学生综合素质的发展,指明高校艺术就业新方向,从而促进艺术市场的多元化.  相似文献   

18.
重彩画在中国画发展历史上的地位、作用及自身特点和高校中国画教学的任务决定了它是高校中国画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以色彩与材质开启重彩画的现代表现”是高校现代重彩画教学应遵循的一个重要的原则。  相似文献   

19.
对中国重彩画的历史演变进行追溯,启发我们重新审视综合材料和技法对中国现代重彩画改革的推动作用.通过研究中外综合材料和技法发展的历程,拓宽中国现代重彩画领域需要开阔眼界、更新观念、引进方法、使用多种素材、加快改革步伐.  相似文献   

20.
中和这一哲学观念,对工笔重彩画赋色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其一,在工笔重彩画设色意匠的形成方面渗透着中和观念的底蕴。其二,在工笔重彩画的墨色用料、色彩的调和以及具体敷色过程等表现形式上体现了中和观念的丰富内含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