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在青少年日常学习、生活中,网络在传递正能量的同时,消极效应也对青少年产生了重大影响,青少年网络依赖现象日渐严重。网络依赖对青少年的身心健康带来了很多消极影响,需要对其形成原因进行分析,并从心理调适的角度探寻戒除网络依赖的办法,帮助青少年正确而又理性地使用网络。  相似文献   

2.
网络技术的迅速发展,不仅带来了产业形态和生活方式的改变,也带来了青少年群体生活环境的改变。近年来,很多青少年因过度使用网络,产生网络依赖现象。本文主要通过对青少年网络依赖的现状分析,探讨当前青少年在使用网络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并分析其影响因素和危害,提出应对策略。预防和干预青少年网络依赖,需要政府、家庭、学校、企业和青少年自身形成合力,创设积极健康的网络成长环境。  相似文献   

3.
青少年网瘾现象已经成为非常现实的社会问题,网瘾事件时有发生,对青少年网民的网瘾防治工作已刻不容缓。青少年参与体育的动机与网络依赖的动机有相似之处,用体育运动来干预网络依赖,可以有效缓解和治疗青少年的网络依赖。  相似文献   

4.
当代青少年在享受网络便利的同时,也面临着网络带来的冲击,产生手机依赖、网络成瘾、信息焦虑等问题性网络使用,形成数字压力。根据我国青少年数字压力的现状及特征,科学管理青少年数字压力需要个人、家庭、学校三方面合力,重点在于家校联合合理规范青少年的网络使用行为,引导青少年形成正确的网络价值观与网络使用观,提升其网络操作能力与网络素养等。  相似文献   

5.
团体心理辅导干预青少年网络依赖效果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探索团体心理辅导干预青少年网络依赖的有效性,通过团体心理辅导帮助网络依赖的青少年合理地、有控制地利用互联网,健康成长和生活,经过测量与访谈,甄选存在网络依赖的青少年48名,随机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对实验组实施团体心理辅导干预。结果表明,团体心理辅导对干预青少年网络依赖有明显的效果。  相似文献   

6.
为探索团体心理辅导干预青少年网络依赖的有效性,通过团体心理辅导帮助网络依赖的青少年合理地、有控制地利用互联网,健康成长和生活,经过测量与访谈,甄选存在网络依赖的青少年48名,随机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对实验组实施团体心理辅导干预。结果表明,团体心理辅导对干预青少年网络依赖有明显的效果。  相似文献   

7.
青少年网络依赖的家庭干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青少年网络依赖问题已成为我国青少年健康成长的一大杀手.应试教育式的家庭培养模式、教导式的单向沟通方式、严厉惩罚和过度控制式的父母教养方式等家庭教育模式,是导致青少年出现深层次心理问题,进而转向网络依赖的重要原因.因此对青少年网络依赖问题的解决,应以预防为主.可通过提升和改进家庭教育理念和教育模式,来减少青少年心理问题产生的几率,从而达到预防的目的.对于已经网络成瘾的青少年,也可寻求相应的家庭干预矫治策略,最终实现改变的目的.  相似文献   

8.
网络综合症是伴随着现代信息化社会,因特网的迅速发展而出现的一种新型病症,对人的心理和生理都具有较大的危害性.青少年因为网络综合症而出现的一系列问题已经被社会所关注.青少年网络综合症绝大部分是由于沉溺网络游戏引起的,其成因关键在心理上对虚拟事物的依赖造成了网络成瘾.精神上得到满足而产生的快感是网络成瘾的原动力.  相似文献   

9.
随着知识经济的迅猛发展,青少年网络依赖者越来越多,越来越严重,已经成为一个比较严峻的社会问题.信息技术课程作为青少年在学校接触网络最多的课程,信息技术课程改革也拭目以待.作为直接面对青少年的青年教师,笔者从认知角度对青少年网络依赖者提出治疗方案,以减轻社会负担.  相似文献   

10.
网络依赖带给青少年成长许多负面的影响已是一个不争的事实,我们教育工作者在实际工作中也切实感受到了这种负面影响。我们想方设法,希望这一问题能够得到很好的解决。我们呼吁社会,希望社会通过一定的法律条文限制青少年进入网吧;我们告诫家长,希望通过家长的严格管教,阻止青少年沉溺网络。然而,强烈的呼吁和谆谆的告诫,并没有使问题得到妥善的解决,青少年网络依赖问题仍然是困扰我们教育工作者及家长的主要问题之一。现实让我们不得不探索新的解决问题的途径。在以往的经验中,我们更注重考虑社会及家庭的因素。青少年网络依赖问题确实离不…  相似文献   

11.
青少年特有的青春期困惑、好奇、随潮心理及自我控制能力的缺乏是导致青少年易沉溺于网络的本体因素。鉴于网络依赖给青少年的身心发展带来的严重危害,青少年必须正确认识网络的负面影响,通过自我管理策略的运用,合理控制自己的上网行为,进而成功实现网络行为的自我管理。  相似文献   

12.
“真正有‘网瘾’的只是少数,家长、社会不要随便给孩子贴上网瘾的标签。”1月15日~16日,在全国网络成瘾矫治专家高峰学术研讨会暨“虹”计划科研成果发布会上,北京军区总医院青少年心理成长基地主任陶然发出了这样的呼吁。专家们一致认为,网络在青少年生活中已经不再可有可无,一些青少年上网时间长并不等于成瘾,而在某些青少年网络依赖的表象下,是家庭和社会出现了问题。给孩子贴上“网瘾”的标签,是成年人的语言暴力,对解决青少年网络依赖并没有多大帮助。  相似文献   

13.
对青少年网络成瘾的人文探讨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张梅花 《教育探索》2006,1(6):45-46
网络成瘾是网络技术发展和个人电脑普及过程中人们对网络产生的一种依赖心理。它给青少年的成长带来了无可回避的人文困惑,因此对青少年网络成瘾进行理性追因不可忽视。为了避免人文失范,对其进行人文关怀更是迫切需要。  相似文献   

14.
有数据显示,截至2000年底,中国的上网用户已经达到400多万,其中,25岁以下的青少年占51.4%。网络已经成为一种时尚融入了青少年的日常生活中,产生了巨大的冲击波,影响着他们的认知能力、思想情感和心理变化,改变着他们的生活方式、思维方式。网络作为时代发展的必然产物,有其积极的一面,也有着不容忽视的消极一面。过分依赖和迷恋网络的消极性是不言而喻的。首先是网络资源的管理尚不完善,没有相应的有效措施把对青少年有害的信息过滤掉,对青少年的身心健康发展极为不利。由于好奇,他们可能会有意无意地去登录一些…  相似文献   

15.
青少年特有的青春期困惑、好奇、随潮心理及自我控制能力的缺乏是导致青少年易沉溺于网络的本体因素。鉴于网络依赖给青少年的身心发展带来的严重危害,青少年必须正确认识网络的负面影响,通过自我管理策略的运用,合理控制自己的上网行为,进而成功实现网络行为的自我管理。  相似文献   

16.
以444名中学生为被试,采用问卷调查法考察中学生新媒介依赖(包括网络和手机依赖)的特点,并探讨学校联结和自我调节对青少年新媒介依赖的预测作用.结果发现:青少年新媒介依赖行为与其学校联结、自我调节显著相关.自我调节在学校联结与青少年新媒介依赖行为之间的关系中起到完全中介作用.研究结果对有效改善青少年新媒介依赖行为的预防干预活动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17.
随着当代社会网络的发展与普及,网络在给青少年提供获取知识与信息极为便利的渠道的同时,也可能会带来角色错乱、人格异化、道德弱化、交往障碍等弊端和危害,甚至会使青少年沉溺其中,产生网络依赖或网络成瘾.所谓网瘾,是指上网者因长时间或习惯性沉浸网络之中,对网络产生严重依赖而难以自我解脱的一种心理和行为状态.  相似文献   

18.
即时     
《中国德育》2016,(4):4
澳大利亚青少年非常依赖互联网根据一项最新调查,澳大利亚14岁至17岁的青少年非常依赖互联网,他们利用互联网学习、娱乐、和朋友联系,没有网络,他们感到将无法生存。调查结果显示,青少年大部分业余时间都在上网,83%的青少年一天至少上网三次,女孩上网的次数比男孩多。报告称,青少年上网时间的增加主要是由于  相似文献   

19.
高旭  姚岚 《辽宁教育》2005,(2):22-23
网络依赖带给青少年成长许多负面的影响已是一个不争的事实,我们教育工作者在实际工作中也切实感受到了这种负面影响.我们想方设法,希望这一问题能够得到很好的解决.我们呼吁社会,希望社会通过一定的法律条文限制青少年进入网吧;我们告诫家长,希望通过家长的严格管教,阻止青少年沉溺网络.然而,强烈的呼吁和谆谆的告诫,并没有使问题得到妥善的解决,青少年网络依赖问题仍然是困扰我们教育工作者及家长的主要问题之一.现实让我们不得不探索新的解决问题的途径.……  相似文献   

20.
"网络依赖"的成因及其救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高旭  姚岚 《辽宁教育》2005,(1):22-23
网络依赖带给青少年成长许多负面的影响已是一个不争的事实,我们教育工作者在实际工作中也切实感受到了这种负面影响.我们想方设法,希望这一问题能够得到很好的解决.我们呼吁社会,希望社会通过一定的法律条文限制青少年进入网吧;我们告诫家长,希望通过家长的严格管教,阻止青少年沉溺网络.然而,强烈的呼吁和谆谆的告诫,并没有使问题得到妥善的解决,青少年网络依赖问题仍然是困扰我们教育工作者及家长的主要问题之一.现实让我们不得不探索新的解决问题的途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