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旷野的呼唤     
何延华 《文化博览》2006,(10):59-61
列车穿过广袤的河西走廊。这是我第一次去这么远的地方,而且是和南一起去他支教的学校。一路上,我抑制不住自己的兴奋,说话、唱歌,望着窗外空旷苍凉的戈壁滩,觉得这里真是壮美。南不说话,只微笑着望着我。偶尔,他会将我的头扳过去,轻轻地在我耳边说上几句话。他重复的一句话是:"你会爱上那里的。"我笑,在心里说,我早就爱上那里了,从你三年前去那里支教之日起。千里戈壁,似乎没有尽头。经过漫长的旅程,下午四点,我们终于抵达了目的地——个荒凉的小移民点。前方就是南的学校,一所被风蚀得残破不堪的移民学校。  相似文献   

2.
习惯     
工作间的墙上,悬有一面挂钟,已经七八年了。那一天,忽然发现这面挂钟坏了,便取了下来,扔掉。扔掉了这面挂钟之后,墙上的那里就成了空白。也曾想过,是否再换上一面?后来觉得写字台上已经放着一面座表,先前的这面挂钟本就多余,这样,那里就空白了下来。意外的是,此后的每天,每当我需要知道时间的时候,都会特意地朝那里张望,而当我发现那里已经空白了的时候,都会  相似文献   

3.
前不久,我随团到巴西学习考察。这是我第一次到巴西,并且是第一次由东半球绕到西半球长距离地出行。也许是因我初来乍到,也许是由于巴西与我国距离遥远,那里的自然与人,那里的经济、文化特色等等,在我的眼里有太多新鲜、新奇的感觉,富有传奇色彩。所见所闻,令我联想不断,回味无穷。  相似文献   

4.
王涛 《生态文化》2013,(6):19-19
我家门前有一棵树,一棵柿子树。 在我还很小的时候,它就在那里了。长期以来,它就默默地站在那里,一站就是几十年。今后也许还要继续站下去,站成一段历史。  相似文献   

5.
苏州行纪感     
王充闾 《文化学刊》2012,(3):177-178
1984年5月,我还在营口市工作的时候,曾与当时的市长白立忱同志一道,率领学习考察团到江苏等地参观、访问。第一站是常州,洽谈建立友好市的事宜;第二站便是苏州,学习那里发展建设的经验。一下火车,就受到了东道主的热情接待。在前往宾馆途中,接待处长问询我们:"各位可曾到过苏州?"听我说是第一次来,处长便热情地介绍了市情。他说,苏州是人才荟萃的地方。古代,可以说  相似文献   

6.
王静 《生态文化》2003,(3):42-44
小时候,听大人们说:“太平房”是通往天堂的驿站,尽管解释得颇有诗意,但我一点也不觉得有多浪漫,爸爸妈妈也很在意的让我回避那个地方。但生活中有很多事情无法回避,大概是1995年的时候,28岁的我第一次去了“太平间”,为我先生的外婆送行。从那以后,我不知道去了那里多少次,但每一次看到那高举过头顶的泥盆随着一声脆响而变得粉碎。  相似文献   

7.
我和蓝莓曾有过两次亲密的接触.第一次是我小的时候,我家在九三农管局的山河农场,居住过很长一段时间.  相似文献   

8.
致富咨询台     
《职业圈》2004,(12)
开超市要做哪些前期工作吉林珲春江万里问:我有个同学想在北京开个超市(小区里面的那一类),具体投资多少我还不知道。请问要做哪些前期工作? 答:第一先要调查那个小区里有没有同类的超市;第二要自己去批发市场和向一些有关的厂家去了解产品的价格;第三要是有同类的超市要先比较一下价格和计算利润;第四,你要聘一位懂采购的人员。如果你的朋友投资大,就应该请人来做,因为要管好一个大、中型超  相似文献   

9.
走川藏路的时候,我曾路过丹巴境内一个不知名的村落,在牵连那个村落里的碎石公路旁,有一家叫“散客之家”的客栈,我在那里度过了一个晚上。客栈的老板就是村里人,远远地,他就微笑着迎上来,帮我卸下肩  相似文献   

10.
我出生在台湾省,父母都是客家人,爸爸的老家是苗栗,妈妈则在新竹长大.从小妈妈就常说,我们的祖先在广东梅县,外公的祖辈就来自那里. 11岁那年,因为父母工作的关系,全家搬到了离福州很近的一个岛上.从那个时候开始,在妈妈的带领之下参加了两岸妇联组织的许多文化交流活动,懵懵懂懂的我也因此对海峡的另一头产生了憧憬.  相似文献   

11.
她经历了两段感情。第一段感情在她高一的时候已经到来,现在想起来,那是极端纯粹的精神恋爱,或者爱恋,因为他们不曾牵过手,不曾亲过脸,不曾感觉到彼此的温度。有时候一点点无心的碰撞,都给她惊心动魄的感觉:他会怎么想?会不会以为自己是故意的?这样的想法,让她几年后想起,都忍不住想笑出声来——那时候的自己,真是太纯洁,太纯洁了。每次生病,她都会打电话给他,告诉他,我喉咙痛了,我感冒了,或者,我肚子痛了,这个习惯她一直保留了四年,在他们好像还是很好的时候。所以一直到现在,她一生病,就条件反射地想起电话,然后才记起,自己已经没有了那个人的电话号码,什么联系方式,她都故意忘记了。这一段感情,她跋山涉水,历经心灵上的种种苦难或者幸福,才知道,这不过是她一个人的事情,是她一个人的爱恋,他一直在那里,却是背对  相似文献   

12.
回忆温暖     
一言 《文化博览》2005,(2):28-29
第一次来到这个城市,是在冬季里一个雪后的黄昏. 那一年我16岁.当其他同年龄的女孩子还在暖洋洋的教室里看书或者做白日梦的时候,我已经带着盛满孤独无助的行李走过好几个冬天了.  相似文献   

13.
到巴黎的第一夜,在亲戚家里闲谈,一边开着电视,我听不懂电视里的主持人在说什么,只感到这位人到中年、气度不凡的主持人在激情讲述的一定是一件不寻常的事情.亲戚夫妇俩,也不约而同停止谈话,全神贯注地聆听那位主持人讲解,直到屏幕上出现广告,他们才告诉我,这个主持人在评论一个全巴黎人都在关心的案子:一个失业并抚养着三个孩子的妇女在超市偷了两千多法郎的物品被当场抓住,超市的老板向法院起诉这位妇女,法院公开审理,结果,很多律师愿意免费为那位妇女辩护,而所有的舆论,特别是知识分子,更加一致地同情失业妇女.  相似文献   

14.
上世纪六十年代末七十年代初,我在黑龙江省呼玛县鸥浦公社三合大队下乡当知青的时候,遇到了许多趣事、轶事.有些事,回忆起来,至今依然历历在目.但令我记忆最深而且在我以后的工作经历中有着直接影响和帮助的,当数第一次在吴八老岛种麦子的事情了.  相似文献   

15.
希腊"规则"     
今年夏天,我有幸去希腊拜访了我的一位很好的中国朋友.一天,我独自一人到某个小镇欣赏一下那里的异国风光.  相似文献   

16.
《职业圈》2004,(5):18-19
编辑您好! 我是石家庄的李佳.我在住宅区附近租了一个120平方米、月租2500元的临街店面开超市.去朋友那筹资时,他要我提供一份项目可行性报告和投资计划书.我可不会写,能否请您们告诉我怎么写?  相似文献   

17.
大兴安岭呼中是一片沃土,是我上山下乡、接受再教育的第二故乡.在那里,我度过了人生最宝贵的时光,练就了征服困难的勇气和力量.更重要的是与那里的人民结下了深厚的友谊,建立了难以割舍的情谊. "时间脚步不停,岁月难以尘封",每当打开我人生路上这刻骨铭心的一页,往事便一幕幕清晰地浮现在眼前.  相似文献   

18.
汤馨敏 《文化博览》2005,(12):30-31
从上大学的第一天起,我就做了市场营销专业的叛徒.我不仅逃课去上机,还利用自己的三寸不烂之舌,极力怂恿同宿舍的同学凑钱买电脑.大二的时候,同宿舍的另三位同学终于答应合伙买电脑.于是,四人凑了7000元钱,抱回来一台386.就是在这台电脑上,我完成了从一只菜鸟到大虾的转变.  相似文献   

19.
让独生子女做点家务活,是件挺难的事.在儿子小的时候,实在没办法了,我就引进市场经济,利用奖金刺激,还能让这小子干点活,比如洗一次碗给多少钱什么的.虽然总感觉是下下策,但多少有点成效,在那段时间里,小子共摔坏了我六只碗就是见证.  相似文献   

20.
我和狼     
当我回首往事的时候,狼,总是不经意地溜进我的记忆里,挥之不去,由久远的模糊的影子逐渐清晰,化为我心灵深处一种按捺不住的激情。 从我有记忆时起,狼就进入了我的生活,除了家禽和家畜以外,我接触最多的动物就是狼了。在我们周围的盐碱地和荒草甸子上到处有狼的踪迹。离我家七里地,就有一个小狼山,成百只狼在那里栖息,整个山包都被它们盗空了。很小的时候,奶奶就给我讲狼的故事。一到夜晚,伴着月光,奶奶那沙哑的声音响起,缓缓对我进行着人类那种原始本能的生存教育。我从小就了解狼的属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