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妈妈,快来看,蚂蚁在拖苍蝇哩!”海涛蹲在地上,指着一片黑乎乎的东西说。为了不影响孩子的兴趣,我凑了过去。只见一群蚂蚁拖着一只死苍蝇,打算拖回窝去,但路上遇到一个坡,于是许多蚂蚁来来去去请援兵。不久,又来了许多蚂蚁,与原先的蚂蚁一起。把苍蝇拖上了坡……“哈哈!真有趣!”儿子说着,手舞足蹈。我乘机向他介绍关于蚂蚁的知识,并给他讲了  相似文献   

2.
运输大队     
【学生习作】……时间在一分一秒地流逝。忽然,死苍蝇的身子动了一下,我定睛一看,喔。原来是钻到苍蝇身子底下的蚂蚁们想把苍蝇搬走,苍蝇一点一点地向前“移动”着。过了好一会儿,苍蝇才被转移到一处青草茂密的地方。蚂蚁们放下苍蝇,便又不见了踪影。咦?它们这是干吗?再一看,蚂蚁们又迈着急匆匆的步子回来了,而且每只蚂蚁手上都举着一把干枯的草。它们把草放在苍蝇身旁的空地上,随后又去捡干草,回来后,把干草放到原来的那个草堆上,然后再去捡干草……很快,草越积越多,形成了一个鸟巢的样子,蚂蚁们停止了捡草行动。它们又一…  相似文献   

3.
逗蚂蚁     
今天早上,我看见一群小蚂蚁在搬一只死苍蝇。我向来看不起这些小东西,因此,我想趁机捉弄它们一番。我随手捡起一根树枝,在离蚂蚁2厘米的前方,画了一条深沟,想让这些小东西同死苍蝇一起掉下去。小家伙  相似文献   

4.
玩是幼儿的天性,不管哪个幼儿都爱玩。使幼儿在玩的过程中获得知识,是老师的责任。有一天课间休息,十多名幼儿在墙边观察一群蚂蚁在搬运一只苍蝇,我也凑过去助兴。孩子们在争论:“哎,蚂蚁怎么会排队?”“它们有大王,是大王叫它们排队的。”“大王怎么对它们说话呢?”我便告诉他们,蚂蚁为了不使同伴迷路,会沿路排出一些粘液,别的妈蚁就会顺着粘液的气味过来,这样就排起队伍来了。说到蚂蚁怎么说话,我叫他们先仔细看看地上的蚂蚁,于是他们发现了:“来去的蚂蚁爬着爬着就会碰头的。”我说:“碰头就是一只蚂蚁对另一只蚂蚁‘说话’,蚂蚁的头上有两个触角,它们就是通过触角来和对方‘讲话’的。”我捉住一只大一点的蚂蚁让他们看,他们都高兴地说:“看到了!看到了!”我还讲:“蚂蚁很团结,蚂蚁这么小,联合起来能扛这么大的一只苍蝇,不就是团结的力量吗?这一点你们应该向蚂蚁学习,小朋友之间要团结友爱,互相帮助。”在短短的休息时间里,使幼儿意外地获得了知识,我很高兴。  相似文献   

5.
科学课上,老师给我们布置了一项特别的作业,回家观察小金鱼。家里没养金鱼,我便让妈妈给我买了一条小金鱼放进了一个圆形的鱼缸里,便于我观察。刚开始,小金鱼似乎很害怕我,在鱼缸里惊慌失措,像无头苍蝇一样乱撞。我很纳闷,问妈妈:"为什么小金鱼见了我很慌乱?"妈妈说:"也许是因为小金鱼换了个新的环境不适应。  相似文献   

6.
打苍蝇     
今天,家里飞进来了一只苍蝇,围着我"嗡嗡"叫,吵死人了。我很生气,随手拿起苍蝇拍,准备打死它。它飞到了我的手上,我向它打去,可是,不但苍蝇没打着,还把我的手打红了。  相似文献   

7.
蚂蚁精神     
一群蚂蚁正在搬一只死苍蝇,黑压压的一片,在我跟前快速移动着。我想给它们找点麻烦,当一回“拦路虎”。我捡来一根树枝,在蚂蚁面  相似文献   

8.
观察蚂蚁     
中午,我和好朋友任思语吃完饭后,就跑出去玩。地上有一群小蚂蚁,不远处有一只比蚂蚁大好几倍的死苍蝇,只见小蚂蚁们的触角这只碰碰那只,那只碰碰这只,真有意思!不知道的人一定以为它们在跳舞呢!让我来告诉你吧:这是蚂蚁在互相传递消息,用它们特有的方法告诉对方现在有什么新情况。遇到了这只“巨型苍蝇”,当然  相似文献   

9.
蚂蚁的力量     
两只蚂蚁拖着一只半死不活的苍蝇,走了将近二十分钟,只走了大约二十厘米。我的眼睛都看花了。我用小棍儿把它们连同苍蝇一起向前拨了约一厘米。  相似文献   

10.
蚂蚁怕樟脑     
这天下午,我想找本书来读。我打开书柜时,闻到一股特别的味儿,原来是樟脑丸的味道。我忽然想起一本书上说蚂蚁怕樟脑,是真的吗?我决定做一个实验。说干就干,我跑到屋外,沿着墙根仔细地找起来。我终于在一个墙角里找到许多蚂蚁。那些蚂蚁正向前爬,我用樟脑丸在它们前面不远处画了个半圆。蚂蚁们先是不知所措地停了下来,然后不少蚂蚁向反方向慌乱地爬去。我连忙又画了个半圆,堵住它们的去路,这下蚂蚁可没招儿了。它们有的到处乱撞,像没头的苍蝇;有的干脆停在原地不动了,仿佛在思考对策;还有几只看上去似乎有气无力,仍在不断地努力爬行。十几分…  相似文献   

11.
新闻大爆炸     
世界最小苍蝇如细盐粒据报道,研究人员不久前在泰国发现了世界上最小的苍蝇,这种苍蝇只有0.4毫米长,大小同人们日常食用的细盐粒差不多,甚至更小。它们常常寄生在蚂蚁的脑袋内部,长到一定程度就会将寄主"斩首"。这种极小苍蝇是蚤蝇的一种,体型比普通家蝇约小15倍,比普通果蝇约小5倍。蚤蝇以斩杀蚂蚁著称,这种蝇科昆虫将卵产在蚂蚁体内,当卵变成幼虫后,便以蚂蚁的脑袋为食,直到使蚂蚁的头颅落地。所以,不要看这种苍蝇  相似文献   

12.
一天傍晚,我正在屋里看著名童话小说《哈利波特》,忽然,爸爸在门口外喊我:“快来看啊,小蚂蚁往窝里拖大苍蝇呢。”我急忙跑出去看,啊,成群的蚂蚁爬得还挺快呢!只见它们有的在前面用嘴咬住苍蝇的吸管,用力向前拽(zhuai);有的在后边用头使劲往前顶;有的架着苍蝇的翅膀;有的抬着苍蝇的  相似文献   

13.
刘秀玲 《考试周刊》2012,(10):186-186
一个单纯意外的发现,我们开展了一次成功的生成教育活动。 2011年春末的一天,小朋友在自由游戏时,突然惊叫起来:"蚂蚁!蚂蚁!"顺着声音望去,只见一群小朋友围在一起唧唧喳喳议论着:"蚂蚁出来干什么?""蚂蚁的家在土里吧?""蚂蚁也是昆虫?""蚂蚁不是昆虫,因为它没有翅膀。"……应该说,蚂蚁对幼儿来说并不陌生,但真正了解却谈不上,而此时正值春夏之交,正是蚂蚁出洞的季节,面对孩子如此高涨的探究欲望,我想这不正是主题生成的最好时机吗?于是,我就借题发挥,生成并成功组织了一次《有趣的蚂蚁》的主题教育活动。  相似文献   

14.
蚂蚁的启示     
正8月5日晴小小的蚂蚁,虽然很不起眼,但它的精神却令我敬佩。让我给你们讲讲蚂蚁吧,我可是把蚂蚁当成我的"老师"呢!那是小时候的一天,我在院子里的一个小角落里玩,看见蚂蚁,我就把蚂蚁当玩具来玩。我看着一只只蚂蚁从洞里走出来,  相似文献   

15.
一六年级的时候,蚂蚁和我同校,他在一班,我在三班。到了初中,居然和蚂蚁分在一个班,但我们彼此还很陌生。在领新书的时候,我无意中走过蚂蚁身边,竟听到他低声叫我的  相似文献   

16.
蚂蚱和蚂蚁     
一天,一只大蚂蚱碰到一群小蚂蚁,狡猾的蚂蚱眼睛骨碌一转,想出了一个让蚂蚁上当的计谋。 蚂蚱大摇大摆地走到了蚂蚁的面前,假装友好地说:"小蚂蚁,好久不见了,我们来赌一把玩玩好吗?"小蚂蚁说:"好啊,赌什么呢?"蚂蚱说:"这样吧,我把头放在水里淹十多分钟或者时间更长点,假如淹死了,  相似文献   

17.
解救公螳螂     
去年暑假的一天,我在门外草丛里捉了两只螳螂,把它们带回家养在丝瓜叶上。我经常给它们捉蚂蚁和苍蝇吃,它们自己也捉丝瓜叶上的小虫吃。 到了秋天,两只小螳螂变成了两只大螳螂。爸爸告诉我,这是一公一母。有一天,我正在给它们捉蚂蚁吃,忽然  相似文献   

18.
说起我们班的小朋友袁浩,我心里就忍不住想笑。用我自己的话来形容,袁浩这孩子的神情和动作有点“超人”味,与一般小朋友有很大区别,为此,我开始注意观察他。 在观察中,我发现袁浩有一大特点,那就是对身边的小动物特别是昆虫(包括蚂蚁、蚯蚓、苍蝇、甲虫、蝴蝶、小虫,甚至四脚蛇)等等都很感兴趣,看见这些小昆  相似文献   

19.
在宜昌举行的“中国教育学会小学自然教学专业委员会2003年会”上,聆听了《蚂蚁》一课之后,我有意或无意间都会想起这节课。这节课基本上由两部分组成:一、学生想办法把棕色瓶中的蚂蚁取出来;二、学生观察、描述蚂蚁的形态,教师在黑板上画简图。我对这节课的质疑来自我童年的经验。我对蚂蚁最初的认识、也是最令我无法忘怀的记忆是看它们“抬食物”:拍一只苍蝇放在地上,一只蚂蚁发现后匆匆忙忙跑回家去“搬兵”,然后无数的蚂蚁浩浩荡荡地把它抬回家。我时常蹲在地上看上大半天,一边看一边还不停地和它们说悄悄话,直到它们“鸣锣收兵”之后,…  相似文献   

20.
校园笑话     
吴笑群 《下一代》2014,(11):48-48
上幼儿园时,小朋友们的厕所是不分男女的,但是上小学后,厕所开始分男女了,小明上学后发现厕所里都是男生,感到很纳闷儿,他告诉妈妈:真奇怪,上学后女同学们都变了,变得统统不尿尿了。小明放假在家一直不停地吃零食,父亲怕他吃太多,就吓唬他说:"再吃下去,肚子会爆炸的。"小明说:"没关系,我吃的时候,你可以躲开。"小明上完厕所回到教室跟老师说:厕所有好多蚂蚁。老师忽然想到蚂蚁的英文ant这个单词,于是测试小明:蚂蚁怎么说?小明一脸茫然地说:蚂蚁它……什么也没说……历史课上,老师提问:“当年鉴真和尚三渡日本,有一次在海上差点遇难。当时他说了一句经典的话,这句话是什么?”角落里传出一个弱弱的声音:“他说风雨中,这点痛算什么……”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